平常心还是一种超越“我”与“无我”,“知”与“不知”的超越之心。佛说“无我”,惠能也说“本来无一物”,但更强调“本心”、“自心”,这就变成了有“我”。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实际上恰恰是禅的高度理性的辩证思维,是禅的大智慧,是超越“我”与“无我”的平常心。禅..
拜佛
切莫误解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所以佛教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的文化、习俗,影响佛教,佛教也影响了中国文化习俗,佛教已成为我们自己的佛教。但佛教是来于印度,印度的文化特色,有些是中国人所不易明了的,受了中国习俗的影响,有些是不合佛教的本意的,所以佛教..
《金刚经》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放金刚经的地方【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
海涛法师:家里人很难度怎么办?
问:家里人很难度怎么办?海涛法师答:本来就很难度啊!我到现在还没度成功我告诉你,刚刚我儿子来找我,我也是说:有没有吃素啊?儿子答:中午吃一下素。我也只能这样讲,我只跟他讲一讲道理,但是我这个人不太喜欢用感情,因为不方便,对我们的父母我们要报恩感恩,但就是基于这..
业障没有消,信心就不坚固
要想学佛,首先信心是很关键。比如你问一个人,你信观音菩萨吗?他会回答信。这个信,只是思维上的信,他觉得观音菩萨有灵验,就来拜拜,但他似乎又无法相信菩萨百分之百灵验,那他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比如说要是得了癌症,那他要怎么办?佛也拜,药也吃,刀一样开。其实,我们对..
学佛先背经,背多了才有资格去听经
修行好比练武,那练武要先练功。古人讲的,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功就是要有功底。如果是知识分子学佛,建议还是按照古代禅宗的教育方法。说到道禅宗方法,很多人会以为,或者棒喝,或者像济公一样,要么就打坐。其实禅宗修行还是有次第的。那次第是什么,你不要去看五元灯会,..
如此修行毫无意义
拜佛烧香不断恶因求佛改命毫无意义赚钱积蓄不行善事辛劳奔波毫无意义活在世时不行善法临终求脱毫无意义贪恋财物不舍今生趣入佛道毫无意义皈依佛门不悟法义翻烂经藏毫无意义背井离乡舍妻弃子不依上师毫无意义俗心不化无视师恩庄严搭衣毫无意义布施供养不思出离妄求菩提毫无意义分别..
姐夫念佛站立往生净土
净土法门,犹如大海,普纳众流,亦如太虚,遍含万象。尽法界众生,无一人不摄其中,尽法界诸法,皆由此得其实际。以其为如来一代时教之特别法门,三世诸佛之总持要道故也。作者:王居士我姐夫大学文化,爱看书、爱旅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他的座右铭。上个世纪80年代末,德..
念《地藏经》时,修供养很重要
有个人问,要如何修地藏法门,念《地藏经》。其实,就一句话,你要把地藏菩萨充满你的生命空间。祖师大德说,你要专修,不要杂修。这个专就是说,你要用一个法门来充满你的生命空间。你遇到危难时,你去求谁呢。不能一边求观音,一边又求地藏,听这个灵,就念这个,那个灵就念那个..
定弘法师:不知道如何忏悔,就读忏悔文吗?
问:下面一个问题,末学常常看到我们学佛要发愿,末学不明白应该怎样发愿,一定要在佛前发愿吗?要发愿往生净土,应该怎么发?还有忏悔,师父上人和很多大德都强调,末学不知道如何忏悔,就读忏悔文吗?末学刚踏入社会不久,条件还不是很好,我和先生在北京上班,租的房子没有多余..
供养礼拜舍利的功德利益
一、释名:梵语舍利、亦云设利罗、室利罗、实利,意译遗体、身、身骨、灵骨、坚固子、舍利子,唐言体即佛身体;亦云驮都,即佛身界。坚固子表示:舍利的硬度,以及佛法坚固不坏、传承不灭。《玄应音义》六云:“舍利,正音设利罗,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华玄赞..
要如何做才不会有妄想
问:弟子在礼佛忏悔或读诵经书时常有很多妄想,不知要如何做才不会有妄想?弟子学佛不到两年。答:你学佛两年,妄想这么多是很正常的现象,到什么时候妄想才少?大概学佛十年、二十年。你时间不够,这个事情很正常,不要放在心上。不要为妄想忧虑;为妄想忧虑,你的妄想愈多;妄想..
净土法门: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104集)
学生:惭愧弟子开吉,今日恭敬报告的主题是「彩云之南的妙香佛国」。一、妙香佛国阿嵯耶观音。寻访千年佛国云南大理,唐代於此建国南诏,南诏后期佛教开始兴盛。公元九三七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以其尊崇佛教,故称为妙香国。妙香是指性德宝香,乃是自性本有,非从外得。诚如《无..
《金刚经》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得什么说什么【须菩提。..
拜佛的真正意义是修平等心消除傲慢的习气
拜佛是佛家修学很重要的一个科目,其真正意义就是修平等心,消除傲慢的习气。以我们最尊贵的头顶礼佛最卑下的足,称作「接足礼」。此修学的目标,在断除我们骄慢(骄傲、怠慢)的习气。我们对佛会行接足礼,对一般人不会,所以不起作用。因此,在佛堂是上课,学了要运用在生活当中..
念经、念佛保持脑不退化、不迟钝
这个业因说得好,「系往昔专心闻法」,不但闻法,而且还演说,「演说所感得之相」。他喜欢听法,喜欢研究佛法,喜欢弘扬佛法,得到这个好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我们知道,弘法利生是灭罪最殊胜的方法,我们有理由相信。因为你要讲经教学,你自己一定先要学;学经教,你的念..
学佛先找对位置
很多人认为,极乐世界的人寿命是无量的,那娑婆世界的人,寿命是短暂的。其实,娑婆世界的人寿命也是无量的,和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寿。人的死亡都是假的,死后轮回,真的死不了。所以诸位,你放心,你一定死不了,但会一直轮回或者你已经解脱。但解脱也不是跳出三界外,其实仍然在三..
怎样判断自己对净土的信心
问:怎样判断自己是真信还是假信?大安法师答:其实净土的真信,它不容易啊。佛再三强调这是难信之法,甚至是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不是说你听了就能真的相信了。你说你现在挺愿意去,口头上这么说,如果今天晚上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你,真的就能够全都放下吗?这不是开玩笑的。你如果..
在家居士身穿短裤衬衫,诵经、念佛、拜佛,请问是否如法?
不如法。我们对于尊长要礼敬;同理,你家里有贵宾来访,你能穿个短裤衬衣接待他吗?连对世间国王、大臣、总统,我们都要穿礼服接待,见佛菩萨焉能不穿礼服?我们见到佛像,应当是见佛如佛在,要生起这样的恭敬心。这完全是一个敬意,要养成..
请问怎么度冤亲债主?
冤亲债主怎么度他?过去我在台湾讲经的时候常常教人,有个老太太来告诉我,用我的方法。把自己怨恨的人立长生牌位,供在家里佛堂的旁边,天天拜佛,拜完佛之后也拜他三拜。拜了三年,她来告诉我,怨恨的念头减轻了,但是还是有,听到他的名字、看到他的人,心里还是不高兴,清净平..
净土法门法语:怎样生起诚敬心?
有很多同学他们很坦白的来告诉我,佛经上讲得好,孔子也讲得好,我那个诚敬心就是生不起来,要怎样才生得起来?就是生不起来。为什么生不起来?不相信人性本善。如果相信本善,就像中国老祖宗说人人都是圣贤,佛讲的人人都是佛菩萨,那恭敬心生起来了。我们对佛有没有恭敬心?有。..
这样的心念佛,只能种善根
我们这一生能够遇到佛法,就证明你多生多劫曾经供养无量如来,这经上说的。你这一生能遇到,当然还是有障碍,这个障碍是累劫不善习气所造成的,一般讲业障。知道之后,业障要忏除。忏除业障,我们现在知道方法有很多,一般人诵经、拜佛、礼忏,这是一般普通人忏除业障的方法,用这..
有障碍才能考验道心和信心
佛源老和尚在文-革时,坐了三年的监狱,在监狱里每天受持地藏菩萨圣号忏悔业障。三年后,他出来回到云门寺的农场改造。那时大家都说,佛教要灭完了。出家人有被迫还俗的,也有自动还俗的。那年代,不准读经,不准拜佛,连佛和寺院都毁了。后来,人们问老和尚,你是怎么挺过来的。..
净界法师:既然无我,那谁去造业呢?
好,我们看第一个问答:问:若实无我,谁能造业?谁受果耶?答:然诸有情,心心所法,因缘力故,相续无断,造业受果,于理无违。那么我们前面讲到我空法空的真如,是生命的本质,是生命的本体,那有人就提出疑问了,他说呢:假设我们的生命的假相的背后,没有一个自我来操控我们的..
净土法门法语:拜佛磕头消业障
拜佛是佛家修学很重要的一个科目,其真正意义就是修平等心,消除傲慢的习气。以我们最尊贵的头顶礼佛最卑下的足,称作「接足礼」。此修学的目标,在断除我们骄慢(骄傲、怠慢)的习气。我们对佛会行接足礼,对一般人不会,所以不起作用。因此,在佛堂是上课,学了要运用在生活当中..
不是“千金人物”:马云成就不了淘宝
剖析马云其人其事发现了令人惊讶的诡异:说起马云的成功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会赞同认可,但也有一小撮诋毁、诅咒、漫骂之徒,比如对手比如淘宝阿里上受伤的商家和顾客。这是正常现象,一个伟大的成功者必定在超越竞争者的过程中践踏过对手的尊严损害过部分消费者的利益等等,不足为奇..
《金刚经》中的人生智慧!
1、各有所好或许是因为人类有逃避孤独的本能吧,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喜欢上一些什么,有的人喜欢运动,有的人喜欢旅游,有的喜欢逛街,有的喜欢听音乐……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我在闲暇喜欢读《金刚经》。每于临睡前受持诵读几句,想想其中的道理。虽然《金刚经》是佛为“最上乘者说..
应在福中更修福,切莫福报造恶业
有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做了恶事,却没有恶报。比如说生意人经营杀业,屠户,或者黄色场所,赚了很多钱。而有的生意人,甚至客户去ktv乃至黄色场所去消费。那为什么事业都还好好的。这里面,先讲个故事。佛陀有一次,来到一个地方,都是尘土,没有树木。跟弟子说,这里以前很富饶,..
男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清信士”即对佛法有清净信心的男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男居士。这里虽然说“清信士法”,但对学佛的女子而言,也是同样需要遵守的规矩。清信士法中分为二支:一、示正法二、斥非法第一支示正法“示正法”即对学佛的人说明,什么是正确的入寺法,哪些是需要遵守的规矩。《事钞..
女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梵语优婆夷,中文意译为清信女,即在家学佛的女众。不少佛学辞典对“清信女”都解释为受三皈五戒具清净信心的女子。但依照《杂阿含经》所说:何名优婆塞?在家清白,修习净住,男相成就,受持三皈。男相成就即具男子身,按照此标准,具女子身,受持三皈以后,无论受没受五戒,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