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成佛的因(资料图)我们一般刚开始入门学佛法的人,对佛和菩萨的生命境界很羡慕,那个境界多自由,多自在,功德那么大,可以任运自在。特别很多大乘经典,《法华经》也好,《维摩经》也好,描述他们在宇宙里面飞去飞来的,一念,就像刚才朱校长讲的念头一动,就马上十万八千里过去..
空性
海涛法师:念虚空藏菩萨,就是众生都满愿
南无虚空藏菩萨(三称),念虚空藏菩萨,就是众生都满愿了。都满愿了。他要看到什么,他要报仇也能报到。他就甘愿了,甘愿了,他就超度。鬼为何不甘愿?就是冤。冤亲,冤、痛苦;亲,亲就是执着。我要看孙子,我要看老公。一直看不到,他痛苦。这都要超度他,让他满足。你终于看到你老..
济群法师:具足万法的自性
具足万法的自性禅宗的修行,是直接建立于觉悟本体之上。和教下的修行相比,更为直接,更为简明。如皈依三宝,教下主要是强调住持三宝,侧重外在的引导,而禅宗则强调自性三宝。所谓自性三宝,即与佛法僧对应的觉、正、净。觉,是觉悟本体;正,是通向解脱的道路;净,是觉悟本体所具..
传喜法师:我们迷失在六根和感官的境界当中
我们迷失在六根和感官的境界当中我们学佛的开智慧,挖空脑筋要开智慧,我们生命真实的存在是什么?真实的存在有时候不是你挖空脑筋要去感受的,色、声、香、味、触、法里面眼睛看到的,打扮的多漂亮、鼻子闻到的多香、嘴尝到的你调了多少美味,不一定是这些。如果是那样的话你的生..
业果不会消失 但是可以转变:请记住这六个方法
忏悔罪业(资料图)文:智敏上师业果不会消失。但是可以转变。承认这个道理,忏悔才有办法。否则业果造了之后,死板板的动不来的,那我们的忏悔法就没有用了。因为它可以转变,修忏悔法、作善事就有用。上海有一个老居士,七十左右的时候检查出癌症。从那以后他尽量放生。现在八十多..
是不是开悟就是认知世界的真相?
是不是开悟就是认知世界的真相?(资料图)是不是开悟就是认知了世界的真相,有了放下的智慧,因此不应再生执著了吗?从理论上来说确实如此,但一个人要从能够用英文与外国人交流,到能够熟练地用英文与外国人交流,中间还是必须有一个过程的,过程的长短取决于他能否用恰当的方法勤加..
说要“度众生” 为何又说“没有众生可度”?
(资料图)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金刚经》文字虽相同,境界却完全不一样哦。这段经文我们在前面第三分佛陀回答须菩提尊者也是回答这一段。但是我们要知道,虽然文字相同,里面的境界完全不一样。能度与所度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去度..
传喜法师:光明入于黑暗,一灯能破千年暗
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生老病死的痛苦之箭,被哪一根射中都会痛彻心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贪、嗔、痴的种子,我们每个人都有地狱、饿鬼、畜生的基因,如何把这个基因去除掉?这就叫修行。修行是非常实在的事情,百字明不是念给别人听的,要有菩提心和空性的基础。佛法是立体的,咒语是..
达照法师:回归的道路绝妙无比
身心安住的人,总能够在大智慧的背后,蕴含着无尽的方便法门,常人虽然难以把握,凡夫俗子又怎能望其项背呢!在貌似疯疯癫癫的当下,竟然是不住生死无为无造作的展现;在极力与人方便成人之美的同时,还是无愿无求的契入于空性;在重拈灵山微笑鹿苑悠游的往昔,映衬出千古不变的真..
一切的法门 佛陀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把心带回家
“向此荐取,方知千经万论,咸非心外施设。”所以,一切的法门,其实佛陀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把心带回家,回归到我们的清净本性,从本性里面重新出发,去创造佛的功德。这个概念建立起来以后,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要安住空性了。佛法是先安住再调伏,如果你安住错误,你的心就向外攀缘。..
读经就是一种修法 业障消除就会开智慧
诵经可以消业障忏悔业障有三种方法,一是读经,不起分别地去读;第二是事相忏;第三是念佛忏悔。大家有的诵经,有的拜经,有的甚至跪着诵,几天下来,身心已开始越来越清净,业障消除了就会开智慧;我们诵《法华经》这整个过程中,不仅我们自己身上的罪业在消除,福德在增长,众生..
智敏上师:六个方法可以忏除过去和现在所造的罪业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佛呢?成不了了。就是说,(如果说)业果不定的话,成无因果了,这是不对的。业果决定的话,众生又成不了佛,这个也不对。那怎么办?“当知业可转,”固然业果是决定,但是可以转移。怎么转?下边通过比喻告诉你。六个方法可以..
观身不净是对欲望的强制压抑吗
问:请问师父,在修止观的时候,如果观身不净是否打断了我所有念佛的功德?又者,观身不净它是一种对欲望的强制压抑吗?净界法师答:我们讲过净土宗它是大乘法门,一定有所调伏,有所引导。调伏的是对娑婆世界的爱取,引导的是对极乐世界的欣求。当然你在忆佛念佛的时候,你心中现..
要快,更要稳
禅宗入手处极高,一旦契入,直接简明,效果显著。正因为起点过高,故对行人根机及师长要求也不同寻常。在历经“一花开五叶”的极度昌盛后,法将凋零,逐渐式微。在今天看来,未免有些高处不胜寒的寂寥。那么,问题何在?禅宗标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常被后人作为不学经教的挡箭牌..
把我执我慢修理干净
破“我执”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空性、心性也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我们为什么对空性和心性这两部分很难通达的原因?我们要找到原因: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执着。当我们把执着放下的时候,对空性自然明白,心性自然显现。所以,《金刚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凡所..
想要精进的修行需要包容世间一切
一信徒问师:师父,现在的世道很乱,怕影响到我的修行,想去一个清净的地方闭关修行,希望师父给个指导意见。师答:我没啥可指导您的,只能给您打个比喻:假如您关上心门,以自己的偏见去拒绝一切你不喜闻乐见的东西,就会把世间各种纷繁的现象,变成专为您打造的牢笼,因此您会觉..
吃亏是福” 中的“福”到底在哪?
我们在苦中觉悟,也在乐中感悟,在见识中成长,在事物中得到启发。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叫智慧。事物就像洋葱一样有很多层,假设把洋葱定位十层,那么普通人看到的事物的表面则是第一层。通过传统科学可以看到事物的第三层和第四层,量子力学可..
济群法师:有体有用才是中道的修行
有体有用,才是中道的修行《金刚经》中,佛陀告诉我们:“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提醒弟子们不要执著如来的色身。但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如来只有无相的法身,没有具足三十二相的色身,也是不对的。虽然法身才是如来的真身,但色身同样是如来广修..
总说吃亏是福,福到底在哪?
为什么说“吃亏是福”?那“福”到底在哪里呢?我们在苦中觉悟,也在乐中感悟,在见识中成长,在事物中得到启发。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叫智慧。事物就像洋葱一样有很多层,假设把洋葱定位十层,那么普通人看到的事物的表面则是第一层。通过传统..
大虚法师:附体的真相
对凡夫来说,“仰仗佛力”的方法是最适合的居士曰:感恩法师慈悲关怀!小女今年廿八岁,自十七岁被确诊患上躁郁症后,一直活在痛苦深渊中。三年前失恋后情况更是一落千丈。三个月前突然发狂用不同方法自杀。一个晚上我睡在她身旁念佛,但一把混浊男声由她口中愤怒地说:不要念!不..
六个方法可以忏除过去和现在所造的罪业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佛呢?成不了了。就是说,(如果说)业果不定的话,成无因果了,这是不对的。业果决定的话,众生又成不了佛,这个也不对。那怎么办?“当知业可转,”固然业果是决定,但是可以转移。怎么转?下边通过比喻告诉你。“如二水相投..
如何改变过去已造的罪业?有6种方法!
如何改变过去已造的罪业?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佛呢?成不了了。就是说,(如果说)业果不定的话,成无因果了,这是不对的。业果决定的话,众生又成不了佛,这个也不对。那怎么办?“当知业可转,”固然业果是决定,但是可以转移。怎么转?下边通过..
修行解脱的正因
“未来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最近经常看到的这段话,不管是出自于哪里,都表达了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在座的都是有为的企业家,..
要转祸为福,最有效的法门就是对自我开刀
我们要转祸为福,最有效的法门就是对内在的自我开刀,而不是积极造福,那是很外围的外道,且是效果极为有限的方法,那些作为与空性一点都无关联。不管你造了多少的福气,只是在创造你造恶业的机会,因为当一个人当运的时候是很容易造作恶业的;然而一个人在运气很背的时候,才会想..
如何改变已造罪业?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佛呢?成不了了。就是说,(如果说)业果不定的话,成无因果了,这是不对的。业果决定的话,众生又成不了佛,这个也不对。那怎么办?“当知业可转,”固然业果是决定,但是可以转移。怎么转?下边通过比喻告诉你。“如二水相投..
传喜法师:苦海无边 赶快回头吧!
在《普贤行愿品》中,佛陀教导我们怎么样导归净土。一个人一辈子你要礼敬诸佛、称赞如来,你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佛?什么是如来?所以像我们汉传佛教大乘,也要从小乘的修法开始修,然后进入空性的见地。你有空性的见地,有中观的见,这个才属于佛,才属于如来,这个体性跟佛、跟如来..
传喜法师:生出离心 观修无常
刚才那个六岁的小孩子,我问他为什么要出家?怎么度化众生?我说做人有没有好人,有没有坏人?每个人心里有没有好的,有没有坏的?他回答的每句都是正确的,厉害吧!六岁,你看。如果我们修到六十岁,六百岁,还能够这样想,就成功了。经过人事的沧桑,最后还能够这样子,就成功了..
是不是福报不够找不到能安静修行的地方
一信徒问师:师父,是不是因为我的福报不够,找不到一个能安静修行的地方啊?师答:永远记住,打破内心之宁静的是欲望,而不是外界的某个东西。想征服世界是欲望,想达成某种目标是欲望,想得到别人的关注也是欲望。所有欲望都不会给你的心灵带来清凉,它们只会让你越来越烦恼。给..
不重视因果的是假修行 归依就是空话
归依三宝之后,一定要先把业果搞清楚,否则归依三宝是空话。佛固然有加持力,但是真正的核心在法宝。最扼要的法宝,就是因果。把因果的事情搞清楚,就是明业果。果有五种: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和离系果。为什么要说五果?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知道,造什么样的业会感得什么..
寂静无惑 | 一段婚姻的缘份是注定的吗?
问:一段婚姻的缘份是注定的吗?答:人与人之间当然无缘不聚,我们生生世世跟很多人都结过缘。在感情层面也不是唯一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结婚又出现了婚外恋的原因。有些缘份深有些缘份浅,这个缘份是变数,不是定数。当然我们还是要珍惜夫妻之间本有的缘份,惜缘才能续缘。那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