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之火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
空性
通觉法师:《金刚经》的启示:一生的修行,就是修好八颗心
《金刚经》在中国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教经典,是记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南怀瑾评价说:“《金刚经》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是超越宗教的大智慧。”我们研究学习《金刚经》时,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将《金刚经..
信愿法师:世尊说法时将了殷 付嘱弥陀名(二)
【法事赞摘要】善导大师开示:世尊说法时将了殷 付嘱弥陀名(二)阿含十二方等八,阿含就是小乘的根本经典,《四阿含经》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这四本《阿含经》是小乘行者所依据修学的根本教典。世尊为小乘行者说了四阿含的经典,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小乘的行者学完小乘..
放生之重要性
有些出家人、居士,可能不太清楚放生对今生来世的重要性,因而,今天有必要作个简单介绍。放生为什么非常重要呢?因为在这个世间上,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无比爱惜自己的生命,众生的生命都是平等的。然而现在这样的理念比较少,人与人之间可以有平等观,尤其是当今21世纪,只要是..
如果你这样“孝顺”就大错特错,这就造成父母最大的过失
问:这位同修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孩子婚嫁父母不同意,双方应如何处理?孩子是否完全随顺父母心意才算尽孝?」答:孝,中国对孝最重要的要求是顺,孝顺。但是顺,不是顺情识,是顺本性,这个要知道,千万不能弄错。现在有些父母喜欢儿子作大官、发大财,自己好享受;儿子要是随..
放下成见,顺恒众生
放下成见,你就能够 顺众生,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你才能看出美好的世界,你会法喜充满,一切善缘恶缘、逆境顺境,在 面你都能够看到真善美慧,这才入佛门。我们应该以慈心和悲心跟他们接触,保持适度。我们有一句法语:放下一切众生是智慧,不放弃一切众生是慈悲。若是深一点讲..
海涛法师:生活中的各种困苦,怎么样才能快速的调整跟自我化解?
你问到精髓了,佛教里面的精髓叫禅,我们叫空性。一个人会觉得苦,是因为他执着,有一个“我”在受苦。如果各位有智慧,好好去思维。这个世间,没有“我”这个东西存在。这个“我”,麦克风是由非麦克风的元素组成。这个讲堂是由非讲堂的元素,这些钢筋水泥组成,根本没有讲堂,“..
嘎玛仁波切: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挡不住孝顺供养父母的福德
阿底峡尊者曾说过:“对远来之客、久病之人,以及年迈的双亲,能行慈爱之事与理解空性有同等功德。”远来的客人,不是指坐飞机从远方来的客人,而是指有人千里迢迢前来,在非常疲倦、得不到食物、得不到帮助的情形下,我们应该予以协助。即在有人得不到饮食、衣物时要伸出援手,比..
信愿法师:十恶之人,十念之顷,乘佛愿力,犹得灭罪而往生(一)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为霖禅师开示:十恶之人,十念之顷,乘佛愿力,犹得灭罪而往生(一)下午借着大家打佛七的殊胜法缘,师父继续跟大家报告「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六大点,举理佐证的第五十一段文。底下从第五十二段文,接着看下去。请大家看讲义第十一页,第五..
达真堪布:现在这个问题很严重
学佛、修行一定要有方法。如果真想解脱、真想成佛,你修的法要具足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一个也不能缺少,如果缺少了,修行就不圆满、不完整,当然也不会成佛。第一,修持的法一定要是正法;第二,修持的法一定要完整;第三,修持的法一定要殊胜。如果修持的法是邪法,你就趋入邪道了..
海涛法师:想不要痛苦,只要你有智慧消除无明
因为一个人,学佛就是要去爱,去关心,去承担。我想,这一次来菲律宾,国际媒体都来报水灾,我想,一个修慈悲心的人,我们应该有一个责任感,我想,不分哪里有灾难,那个就是你们的事情。就像说做个妈妈的人,听到儿子,骑单车摔倒,你会痛,然后跟你有关系,我一定要去关心他,我..
宏圆法师:大者世界、小至微尘,皆是相有性空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这里讲的是离依报之相。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化众生的国土,也是佛说法之处,佛教化之处,不但佛所说之法是无说而说,就是佛..
净界法师:生起菩提心以后,面对顺逆的因缘怎么办?
(二)对治退还我们再看“对治退还”。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忍进波罗蜜多。退还因者,谓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及于长时善品加行所生疲怠。发了菩提心以后,这菩提心刚开始我们很生疏,因为我们以前都是用欲望来带动修行。我为什么愿意努力地去修行呢?因为我可以通..
海涛法师:空性转化的过程
海涛法师:你越痛苦的时候,越不能抱怨,只会恶性循环
过去种一个恶因,这个叫因。现在你起心动念,离开了悲心、空性。这个贪嗔痴的缘,它就会把业力拉过来。这个要注意,所以你越痛苦的时候,越不能起抗拒、排他、抱怨,你会恶性循环。那个时候最好你去做一点慈悲的事情,念佛。转变念头,念头一改变,业报就改变。所以每一件事情,有..
嘎玛仁波切:供护法有什么效果?护法可以保佑我们发财吗?
问:祈请上师开示,供护法有什么效果?护法可以保佑我们发财吗?答:在莲花生大师的伏藏法里告诉我们,护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出世间的护法,也是佛菩萨的化身,虽然从外相来看,护法很凶猛,但都是佛菩萨的智慧幻化,是为了度化众生而慈悲示现的;第二种,是世间的鬼神。虽然他们是..
海涛法师:人生的意义究竟为何,总觉得一片渺茫,该怎么样巧妙运用佛法在日常生活
问:学佛尚浅,但一直有一个疑惑,人生的意义究竟为何,总觉得一片渺茫,该怎么样巧妙运用佛法在日常生活?答:如果你去慈悲你就不会觉得渺茫啊,人生的意义就是要慈悲,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解脱。正确的人生观,就是相信因果。首先你要相信因果、断恶修善,再来追求解脱,但是呢,个..
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所生
以佛的智慧来看世间,无论是我们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环境,包括心理、精神、物质、自然等一切现象,全都是因缘所生。而缘起缘灭之间,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性,所以一切都是空的,这就是佛法所说的“缘起性空”法则。“有生必有灭”,生灭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变化,其中并没有一定不变..
嘎玛仁波切:熟悉了理论,没有切实体悟,真能做到“不执着”吗?
有人问,佛陀是遍知一切者,那我们会痛苦,佛陀会不会痛苦呢?不会的。虽然佛陀不会痛苦,但会悲悯我们的痛苦,因为证悟空性和生起大悲心是同时存在的。不过,要从平日的睡梦醒来很简单,但要从轮回之梦醒来,就不容易了。但也要注意,不能走入“不执着”的误区。很多人没有修行也..
仁清法师:我们是否还能念佛修行?
问: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我们是否就不能学佛修行了?答:“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出自《六祖坛经》,是五祖对六祖说的。如果没有认识本心所在(没有亲证本心)的话,修学佛法都将落于玄想与空谈,所以学法无益。释迦牟尼佛成佛是说过“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
呷绒多吉上师:调理好身心后再如理如法地观修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202)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若无智慧摄五度,不得圆满菩提果,故具方便离三轮,修智慧是佛子行。很多人平时喜欢打坐,假如真正按照前面所说去观修的话是很好的。可是不知道怎么坐,坐在那里乱想想..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须菩提尊者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须菩提尊者(一)须菩提一名的由来须菩提汉译善吉,其生之日,家室皆空,父母惊异,请问相师。相师占云,此是吉相,故名。又译善业,禀性慈善,不与物争,及其出家,见空得道。兼修慈心,得无诤三昧,善护三业,故名。又译空生,以其生时,家宅皆空,故名。须菩提出..
呷绒多吉上师:修空性的功德非常大!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201)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有的人依靠听闻思维,能想明白一些空性的道理,有点空的感觉。但这只是理论上相似的空,真正内心里面还生不起这个觉受。为什们呢?这个悟境和觉受是需要实地观修的。我们..
益西彭措堪布:由普贤行愿所获得的福德资粮,不会有穷尽之时
(十二)总回向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这是总的回向祈愿一切众生都获得究竟安乐。这一颂说:我对普贤行愿作了闻思修等的殊胜法行,由此产生的无边无际的殊胜福德,一切都回向祈愿:所有沉溺在生死瀑流中的众生都速速往生阿弥陀佛的最胜刹..
嘎玛仁波切:佛法教众生打破对现象的执着,而非否定放弃世间的一切
我们从执着自我开始,扩大到执着属于自我的人事物。之后生起了贪欲,而为了追求满足欲望,造下了恶业,当恶业成熟就带来了痛苦。所以,痛苦是从执着而生,执着是痛苦的根源。佛教为什么要我们减少执着?就是为了减少痛苦。所以,佛法要破除的,是我们对现象的执着,而不是现象。出..
俗话说不要享痴福,为什么福会跟痴合在一起?
namoamituofo南 阿 陀佛为什么「福」会跟「痴」合在一起?因为人一享福之后,就会觉得应该的,理所当然,就会不知道知恩报恩,饮水思源。那不知恩报恩的人,这个人不是很愚痴吗?连做人的根本都不懂。所以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物质生活非常丰沛,但是人愈来愈不明理,愈来愈愚痴。因为福..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一定要修般若智慧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99)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若无智慧摄五度,不得圆满菩提果,故具方便离三轮,修智慧是佛子行。这里讲的是智慧度。如果你想成佛、脱离轮回,一定要有智慧――佛陀的智慧。什么是智慧呢?就是般若空..
佛经中的这些句子,最让人开悟,值得反复去读!
无论你是否信佛,相信你都或多或少地对佛经中的一些句子耳熟能详,甚至于念诵起来朗朗上口,深深地埋在脑海中。我们知道,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所有的佛经都是经过翻译的,除了佛陀的智慧,还有古来祖师大德们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体智慧,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
呷绒多吉上师:修禅定心才能静得下来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98)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已知具寂之胜观,能断一切烦恼障,远离四处无色心,修禅定是佛子行。不管你在修小乘、大乘还是金刚乘,你决定想修的话,那么刚才说的两个修法,这两个窍诀就必须要修,..
嘎玛仁波切:诸法有我,是凡夫的执着
导语:因凡夫将一切非实有、本质为空性的人事物,执着为真实存在,所以带来无尽的苦难。然而,从身体到意识,一一观察分析,根本找不到“我”这样一个安立上去的概念。四法印的第三个法印是诸法无我。诸法,是指宇宙中的所有事物、现象。这里的“我”,是“实有存在”的意思,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