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

海涛法师《真理手册》

Part1生命之光透过对思想了解的修养,人可以驾驭自己的心灵,而不被感官玩弄于股掌之间。净化自己的过程。生命之光◎释尊说:所有的事物都受苦于无止尽的变化及冲突。◎行者必须认清生命的贪婪本性,及追逐感官喜乐的倾向,并检讨人生变迁与贪婪的结局,以适当引导自己的生活,走..

海涛法师《真爱手册》

真爱一生爱一切众生打开自己的心,张开自己的手去拥抱众生、拥抱世界修行佛法,就是要培养我们对一切众生的关怀,简单说,就是练习爱众生的能力。很多人在修行佛法以后,了解佛教的根本道理,就说要放下、要舍离,结果变成一个很没有感情的人,乃至不苟言笑,自己一个人躲在山上,..

张海滨:净土宗只是关怀“死”的宗教?

净土宗作为中国佛教历史悠久的传统宗派(图片来源:资料图)净土宗作为中国佛教历史悠久的传统宗派,以其殊胜的理论和简易的修行方法,一直吸引着大多数信徒,特别是普通百姓的皈依。这种现象在我们这个时代依然如此。一些人认为,净土宗只是关怀“死”的宗教,对死的重视,忽视了..

海涛法师《人间菩提》

平等心正见的根本意义是:没有分别,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平等心◎永远别浪费时间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健全的心灵,胜过强壮的外表。◎贪欲、憎恨和无知是疾病的三大要素。◎正见的根本意义是:没有分别,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阳光与雨露,对世间的一切生命都一视同仁。..

对治“假日综合症”要明了佛法奥义

“假日综合征”(图片来源:资料图)近些年社会上流行起一种疾病,叫“假日综合征”,是一种人们假期放纵地吃喝玩乐后引起的生理和心理疾病。生活中有许多人从周一到周五加班熬夜、曲意奉承、尔虞我诈,不惜生命挣来一点票子,周六周日拿着这些票子再去买光鲜的鞋子、帽子、车子、..

打禅七要过这样的七天

【一】这次过来,正好是研究所的禅修周,机会难得。我平时四处弘法,真正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不多,这次会尽量安排时间参加禅修。目前佛教界的修学,尤其是学院式的教育,过于偏向理论学习,在实修方面引导不足。很多佛学院的学生,包括一些法师,虽然懂得很多教理知识,但有能力用..

生命到底需要什么,到底需要多少

近些年社会上流行起一种疾病,叫“假日综合征”,是一种人们假期放纵地吃喝玩乐后引起的生理和心理疾病。生活中有许多人从周一到周五加班熬夜、曲意奉承、尔虞我诈,不惜生命挣来一点票子,周六周日拿着这些票子再去买光鲜的鞋子、帽子、车子、房子。他们周一至周五放下了孩子、妻..

高僧故事:中国当代第一比丘尼 创办第一所尼众佛学院

中国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隆莲法师(1909—2006),是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大德高僧。俗家姓游,名永康,字德纯,亦名慈;法名隆净、仁法,别号“文殊戒子”“清时散人”。一九〇九年农历三月十三日,隆莲法师出生于四川乐山县上土桥街游宅。父游辅国..

中国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

隆莲法师(1909—2006),是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大德高僧。俗家姓游,名永康,字德纯,亦名慈;法名隆净、仁法,别号“文殊戒子”“清时散人”。一九〇九年农历三月十三日,隆莲法师出生于四川乐山县上土桥街游宅。父游辅国,是毕业通省师范(即川大前身)的高材生,曾任四川省教育..

小资型学佛和商人型学佛

似乎短短几年间,伴着新的传播技术和人们对心灵层面的更多关注,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老佛教在中国焕发了青春般的光彩。佛教书籍屡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法师们纷纷在网络上用生动的现代语言传法。明星信佛渐成风气。千年古刹中有着现代的数字化生活。人们发现许多法师是国内一..

我喜悦:看破无常不是逃避现实 不执着不等于消极

编者按:看破无常是不是意味着逃避现实?不执着是不是过于消极?若不了解佛家文化,就很容易产生这些问题。也有人曾这样请教济群法师,那么济群法师如何回答?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所以认识无常非但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最大的现实,整体的现实。世人..

达照法师学佛常识释疑

一、问:人活在红尘,杂念太多。该如何做,才能入佛之门?答: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二、问:想成佛,想向法师学法。答:想成佛就要学佛,学佛就是学习佛的正法,学习正法就要如理的皈依、发心、持戒、正见、修止观,好好努力吧!三、问:什么叫恶知识?怎样..

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步

问:和尚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步?和尚不是吃苦念经的么?为什么现在和尚的待遇比公务员还好,和尚还需要考大学?需要文凭,需要地位?真是神奇的国度了现在好多人求神拜佛都是都给寺庙捐钱什么的,说真的送钱给佛,不算是侮辱佛么?原来现在的佛都可以用钱来..

净慧老和尚《善生经》讲记

《善生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因为它是专门针对在家佛教徒讲的,所以在佛教的弘扬方面,一直没有真正受到重视,只是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太虚法师才开始重视并讲解这部经典。从太虚法师开始,《善生经》才有了注解。它的道理很浅显,它把在家佛弟子在修行和做人处事中的责任和..

虚云老和尚《皮袋歌》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三百六十筋连体。八万四千毛孔在。分三才。合四大。撑天拄地何气概。知因果。辨时代。鉴古通今犹蒙昧。只因迷着幻形态。累父母。恋妻子。空逞无明留孽债。皮袋歌。歌皮袋。饮酒食肉乱心性。纵欲贪欢终败坏。做官倚势欺凌人。买卖..

格言联璧

学问类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为善最乐。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

做人处事的态度

[星云法师]世间上,最难的是做人和处事。人活了数十载,往往做人不得其分,处事不得其法。尽管有很多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处事,若我们只知理论,不能起而行,也是徒劳无功。究竟如何做人处事呢?一、只从柔处不从刚:世间上的人,有的太过刚猛、执着与好强,所谓「好出头..

憨山大师醒世文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

环球人物专访星云大师:先把我们的心治好

“师父,您的眼睛真的看不见吗?为什么和您说话,总是看到您在直视着我们?”“我能看到你们的心。”“师父,今天台湾的气温有38摄氏度,我们都穿着短袖,您怎么还穿着3件衣服?”“对,里面还是毛线衣,我冬夏都这样穿,哪怕电视台采访,打几小时摄影灯。心静自然凉,人要学会忍..

梦参法师答:如何寻觅善知识?

问:老和尚慈悲,弟子多年寻觅善知识,希望能够救济苦难的众生!《法华经》的〈药王菩萨本事品〉当中,佛告宿王华菩萨,若如来灭度后五百世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得往生安乐世界。愿老和尚慈悲开示,如果我们信根还不够的修行人,要怎样才能不受红尘世界的潮..

《学三皈依》

诸位道友!时间过得很快,我离开这里已经整整两年了,我是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号离开,今天则是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九号。上一次是讲解《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一次因为贤文居士要我再跟大家结结缘,讲一讲修行的次第。当我在美国、温哥华或者到大陆的时候,很多的道友都问我这么一个问..

印光大师综述念佛人的种种误区

一、修净土者应当修学的经典:《印光大师文钞》中摘录净土行人当学习经典如下:1、净土五经:《阿弥陀佛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行愿品》。2、《净土十要》、《印光大师文钞全集》新版共六本、《安士全书》、《太上感应篇》、《俞净..

济群法师《论自力与他力的融合》

学佛修行有两大途径:一曰自力,一曰他力。有人重视自力,有人强调他力的作用。然而学佛究竟依自力,或依他力,抑或依自力与他力融合更为殊胜呢?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纯自力不易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中说到修行的途径,大分为二道:一曰难行道,一曰易行..

出世与入世如何才能两全其美

问:世间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很执着。因为执着就会带来痛苦,导致活得很累。于是很多人就会向往出世的超然,可是同时又不愿放弃世俗的事业和生活。如何才能做到这二者并行不悖呢?济群法师答:在现实人生中,要把出世与入世统一起来确实不易。积极入世,容易陷入对世俗的..

用佛法智慧净化社会人心——济群法师访谈录

在利益社会大众的同时,保持超然的心态记者:您是怎么开始接触网络工具的?自己管理博客和微博吗?济群法师:网络我们一直在使用,并于十年前开设了个人网站作为弘法平台。这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平台,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浏览,这是传统书刊不具备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博客的普及,我意..

济群法师《初入佛门的四点意见》

有幸到丹霞山参加学佛夏令营,能够在这七天内同大家一起探讨佛法,我感到很高兴。学佛夏令营近年来在台湾等地很盛行,台湾的佛光山、圆光佛学院等各个道场,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如小学生夏令营、中学生夏令营、大学生夏令营、教师夏令营等等,以此方式把佛法推广到教育..

济群法师:商品经济与寺院清净

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稍稍不慎就会被社会淘汰出局。由此而带来的危机感,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浮躁,甚至在未及思考之际,就被整个时代拽着往前跑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在奔向哪里呢?我们不能否认发展的意义,但如何发展却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在世人的心目中,寺院..

寻找心的本来

学习任何一部经典,首先要知道它的重点是什么。很多人可能觉得,重点就在于法的本身,在于经教,在于功课。于是乎,每日埋首于经典,精进于禅房,却忽略了自己——这个学法的人。事实上,佛法真正的重点不在别处,正是在于我们自己,在于这个能够闻法、修道、证果的人。..

学佛者面临的严峻考验

作为学佛者,真正要把一个宗派,乃至一本经论学好,都需要扎扎实实地下上几年功夫。但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和喧哗的大环境下,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气来修学,又谈何容易?过去的寺院,一道围墙就是红尘和方外之地的分水岭。但在资讯无孔不入的今天,这道围墙只能起到象征性的作用..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该在大自然中

古德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郁郁黄花尽是般若。”老子也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古代许多禅者隐士都喜欢生活在水边林下。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智者们,也喜欢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去教学,从而培养出许多贤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