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味农居士一生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在《金刚经》上,他修什么法门?他就是老实念佛。所以,江居士是老实念佛之人,他是「教宗般若」,在教理,他是以《金刚经》为主,一生专学《金刚经》,可是修行,他是念佛求生净土。这的确是高度智慧,最好的选择,所以他在《讲义》里面讲到要紧的..
六度
愿力大于业力,业力大于神通
妙常古圣先贤,凡修证菩提大道,最终圆成佛果者,莫有不发下宏誓大愿的。比如释迦太子巍坐在金刚座上发出坚强的誓愿说:“我不成正觉,誓不起此座。”终于在三十五岁那年(公元前五八八年)十二月初八日夜半,目睹明星,豁然大悟,速证无上正等正觉,尊称释迦牟尼佛。又如大愿王弥陀..
地藏菩萨的前世秘密和菩提心七重因果修法
时值末法,法弱魔强,很多清净的教法未被传习,比如修本尊一事上,很多人的修持不建立在戒律和菩提心的基础上,只是精进地修法、念诵,杂以三毒。所感召的决不会是出世之果报,仅得少少人天福报,有的可能还堕恶道。如普通人再精进,恐怕也念不了几个亿,但是念诵几个亿忿怒本尊心..
嘎玛仁波切:因果终有报,福尽空悲切
萨迦派扎巴坚赞尊者曾说:“得暇满人身,非由力强得,乃是积福果。”要得到一般的普通人身,必须要断恶修善,这一点已经相当不易,而要得到学佛的暇满人身,还须具备三个重要因缘:一、守持净戒: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之中,至少要持守一种,这是获得八有暇的因。二、上..
一位东北大汉的戒邪淫历程
这是一段既灰暗又令人作呕的经历,因为那是难言的耻辱和深深的伤痛。可是我必须要把它展示给大家,因为我觉得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出生于六十年代末期,很小的时候就对女孩感兴趣。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兴趣也在不断的膨胀。大概十四五岁就有强烈的性幻想产生,而且这种幻想象..
万行大和尚:结婚非得要过父母这一关吗
问:在婚姻问题上与父母观点不一,应该如何看待?我选择了志同道合的伴侣,但父母担心我吃亏被骗,不同意我的选择,并以死要挟。我是应该遵循自己的选择,还是按父母的要求去做呢?答:这种现象非常多。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做得比父母要好。有些父母比较糊涂,认为儿子找的媳妇他们不..
放生法门,功德第一,上通天府,下抵幽冥,非大智大慧者,莫能 信。
放生法门真的太重要了请大家一定要重视放生法门。多多的放生。弥勒菩萨偈曰:“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发菩提心,遇难天须救。”弘一大师:‘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难否?四欲得子否?倘愿者,今有一最简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惟愿诸君自今以后,力行放..
福报和智慧怎么转化?
福报和智慧怎么转化?提问:福报怎样转化智慧?愿力转化,也就是你有求智慧、禅定(三昧)的念头。关于上述论点我有点疑惑,福报转化成智慧也要动这个想法吗?回答:(一)假定福报可以变成钱,钱可以印刷佛经,或者助建佛教网站,将福报转为法布施之用,这是最常用的福报转化为智慧资粮..
万行大和尚:不疯魔不成活,不尽力不成功
无论你是世间人,还是出家修行人,你心里存什么就与什么相应,心里装什么就与什么相应。大家可以问一问自己内心装什么最多――如果你是一个学佛的人、信佛的人,你心里装得最多的不是佛,你是不可能与佛相应的;如果你是做生意的,你脑袋里装的不是钱,你肯定也赚不到钱;如果你是当..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十九愿修诸功德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第十九愿:修诸功德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颂曰我说彼尊功德事众善无边如海水所获善根清净者回施众生生彼国一、列诸愿名此愿诸师所立之愿名有七:临终现前愿..
益西彭措堪布:西归直指・疑问指南浅解
本文汇辑者周安士是清朝康熙年间居士,江苏昆山人。他博通经藏,深信净土法门,自号为“怀西居士”。因为见到众生造罪无量,以淫、杀二业占有一大半,因此撰写戒杀的《万善先资》、戒淫的《欲海回狂》,又撰写《阴骘文广义》三卷、《西归直指》四卷,合称《安士全书》。..
了凡四训:改造命运的窍诀
前言《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写给孩子的四篇家训。在过去几百年中,流通世间,深受修行者的喜爱。千千万万的人从这本书中获得利益,有人以她的启发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人把她做好自己修身立德的范本,还有人因她而进入佛门。到了上个世纪的初期,由于印光大师极力提倡,这..
佛教的根本胜义与修行的要径
要盖摩天大楼,必须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有航海地图与罗盘;欲证究竟果觉,成就无上菩提,对于无上的圣教,必先有正确的基本认识。在修行的道路上,能辨别重要的途径,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在密法中见,修,行,果,先有正见,才有正修。所以本文..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我们这样“染污于三惑的薄地凡夫”,怎么能够顿然地感通上智慧圆满、被称为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呢?怎么可能当生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怎么可能一到极乐世界就横截了五道、离开了轮回,成为三种不退转的阿 跋致菩萨?这种超越性是跨度很大的,怎么才能做得到这一点?难信..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着,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是众生。只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
达真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记四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昨天我们简单讲了八事,今天学习七十义。前面已经讲过,众生的意乐不同,有喜欢简略的,有喜欢广泛的,还有喜欢中等的。因此,对应讲了三种:为喜好广泛之人,而宣讲七十义;为喜欢简..
用心践行菩萨道
题记:菩萨道,梵语bodhisattva-carya^。菩萨之修行。即修六度万行,圆满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故菩萨道乃成佛之正因,成佛乃菩萨道之结果;欲成佛,必先行菩萨道。[法华经卷一]提要:破迷显智,正信佛教。善用其心,上求佛道。发菩提心,下化众生。破迷显智,正信佛教阿弥陀佛..
诵经念佛的人,命运为什么会改变?
学佛的人都知道,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们种下什么因,就得什么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因果从未欺骗过众生,惟人自欺,无视因果。到头来,果报还是要自己承受的。我们常听到“业因”和“业果”这两个名词,而“业”又是我们的身口意所造作出来的,当产生结果的..
诵念神咒《大悲咒》的注意事项和功德利益
诵念《大悲咒》的人,在今生所有的希望,一切的要求,若不遂心满愿,这就不能称做大悲心陀罗尼的神咒。但是有一点,我们先讲明白“惟除不善”。你若念《大悲咒》,一边念,一边杀人,一边偷东西,一边去邪淫、妄语、酒肉,什么都做,那就没有功效。不善,就包括你种种邪僻的行为,..
印光大师:苦乐吉凶,皆自己罪福所感
原文节选故佛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了此,则苦乐吉凶,皆自己罪福所感,非从天降,亦非人与,是以君子聿(yù)修①厥(jué)德,素位而行,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是故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畏因则以戒定慧,制伏其心,俾贪 痴念,无从而起,其..
30道题测测你的“佛商”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这就是佛教。――《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中国佛学院基础考试选择题问卷》1.佛教的出家人姓「释」是由__所提出?❂玄奘大师❂六祖大师❂道安大师2.佛陀在哪一部经中宣说:..
大愿法师: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仁者,以财发身。就是懂得人道的人,懂得仁义礼智信的人,悟了大道的人,他善于运用财富,就可以发展一生,能够扩展开来成就功名事业,能够兼济天下,所以说这个叫以财发身。布施财富来救济众生,布施财富来安天下。不仁者,以身发财。不懂得仁的人,不懂得大道的人,没有明心见性..
黄柏霖:因事悟理,必藉相以导真,瞻仰圣容,赖华香以荐奉
『诸经集要』,应为《诸经要集》,一共二十卷,是唐道世,应该是法师,道世撰,又称《善恶业报论》,收在《大正藏》第五十四册。《诸经集要》是摘录经律论中有关善恶业报的要文,并加以分类编辑而成的典籍。与梁朝宝唱法师所编的《经律异相》,这本《经律异相》在台湾佛教界也有流..
黄柏霖:一切法得成于忍
这里面有一句重点就是「 是失诸善法之根本,堕诸恶道之因缘」,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一句经文,我们学佛就是要学智慧。我们说,贪 痴三毒,那刚才我们已经研讨过,佛陀跟我们开示, 是毒之根,吞灭一切善法。所以佛陀在《金刚经》里面也一再跟我们开示说,一切法得成于忍。佛陀特别以他..
佛教经典《金刚经》的简介、主要内容,原文及现代文翻译与浅释
一、佛教经典――《金刚经》(一)简介《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名《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多心经》。金刚指最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行证道;般若为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意为完成(旧译:到达彼岸);蜜意为无极。全名是指按照此经修持能..
净土法门:真正转一切恶,成一切善的方法
转恶成善,「具足至德,则转三世之重恶,而使尽为菩提之善」。我再具体的给诸位做报告,真正转一切恶,成一切善,就在这一句名号,念这一句佛号就转了。所以念佛号就转恶成善,为什麽不念?为什麽还有许多杂念妄想?杂念妄想那是在作恶,起心动念就是恶,意恶,放在口上是言恶,用在..
五乘佛法是什么?抄写经书只能用金色的笔吗?
网友:法师吉祥,可否对“五乘”佛法做个简单解释?学诚法师:五乘佛法中,人乘主要是通过修习五戒,再生于人道;天乘是通过修习十善法,得生天道;声闻乘是通过修习四谛法,超出轮回,证得阿罗汉果位;缘觉乘是通过修习十二因缘法,破除我执,悟涅 之理,证得缘觉果位;..
心经:无挂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理证法师《心经》的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该经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短精炼,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经典。自古以来,此经一直在佛教界广泛流传,每个朝代的很多信徒都能流利地背诵。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高僧翻译和注解了这部经典。据..
菩萨心肠度化茶味人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菩萨”的全称是“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指有情众生;“菩萨”就是觉悟有情众生,也即普度众生。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慈悲心度化一切众生,引导..
禅僧担当:荷担如来家业 道破天地 非修非证
荷担如来家业(图源:网络)明末,云南有两个高僧,一个是律师见月,一个是禅师担当。这两人年龄相近,可惜却是从未碰面,不得不说是个憾事,诸如近代虚云老和尚跟弘一法师一样,也是未曾见上一面。不过担当与明代另外一个奇人——徐霞客却是交往很深,成为“只许一人知,何需天下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