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学先恭录一些尊敬的净空老法师关于读经的菁华开示,愿我们一起精进读经,同受法益,相互分享各自的读经心得,共同进步,往生极乐~1、老法师开示:为什么教先念经,不教先念佛?念经,收心。心里妄想太多,一句佛号不得力,读经目的在收心、断惑。经典读多了,慢慢开悟了,疑惑就..
六度
助念培训徐州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样一个传统节日里,大家祭奠祖先的同时,内心都是希望亡者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益。恰逢其时,4月8号由智琴师兄带队的南京生命关怀组的师兄一行五人来到徐州,为大家进行临终助念培训。一早,南京的师兄们到了徐州。到达会场后,就开始为徐州..
足够大的布施是戒除邪淫的基础
布施不也是行善积德吗?为什么独独把它抽出来专门细讲呢?呵呵,行善积德是世间法的称谓,而布施是佛法的称谓。在解决欲望这个难题里面,佛法比世间法更专业更透彻也更圆满。在佛法的理论里面,有五种覆盖众生心识,使众生不能明了正道的烦恼:贪、嗔、痴、慢、疑。众生因为贪心(财..
负面情绪是戒色的致命死穴
一、无聊一个人如果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极可能会陷入空虚的状态,极可能会妄念纷飞!这时就会想弄点事折腾折腾,打发时光,所谓“不做无聊之事,何以度有涯之生”!那么,多生多劫以来种下的邪淫种子,很可能会起现行,然后,想入非非、陷入“爱情”的幻想、YY、看不良的东西、SY....
每个人都要有感恩的心
每个人都要有感恩的心天下的事不是一个人做得完的,世间的米也不是一个人吃得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感恩的心,感恩天地万物,若能如此,每一个人的心时时都是好心,时时都是欢喜心,面对外境的一切都变化,都能进退得宜,而想有美好的人生。佛陀在舍卫国时,当地有一位很有才华的..
破除对色身的执着,你能节约很多时间
修行和佛学是两码事。要把佛法知识融入到生活,需要很长时间。好比你看一个建筑,就是长的那样子。但要造出来,从纸上变成实体的,就需要修行的功夫。比如破我执,人首先被身体给困住,现在人不管怎么奋斗,还是为了这个色身。所以禅宗有参话头,拖着死尸的是谁。这个话头很高明,..
有很多学佛的人,把家庭搞得乱七八糟,你也叫做念佛的?
想正信学佛,拜佛就恭恭敬敬,诵经念佛就认认真真,但不能忽略家庭、工作,如果忽略了家里的家务,忽略了家里的亲人,这是错误的,不是正信的学佛人干的。诸位道友,在修行当中,不但自己要转过来,也要让家庭幸福,这是花报。家庭幸福以后,念佛从明入明,从乐入乐,到了晚年,阳..
布施的要诀是什么?
如何布施最得利益(资料图)佛教历来提倡布施,通过布施可以积累福报,在未来享受富足的生活,修行人布施则可以积累成佛的资粮,因此,许多佛教徒都很喜欢布施。可是布施的行为虽然简单,要想把一次布施做圆满却是很讲究的,这当中的要点可能许多人也不能完全知晓。最究竟的布施莫过..
楼宇烈:太虚与中国近代佛教
楼宇烈老先生(资料图)中国近代佛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受西方文化猛烈冲击,以及欧洲学术界对佛教研究相当热门的环境下展开和振兴起来的。它在清末民初思想界中曾发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说:“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
年轻学佛要精进
佛法有各种法门,但都不出五种性质,就是金木水火土。像少年,中年,晚年,学习法门的阶段都不同。或者男的,女的,乃至体质 特点不同,学习的法门也不同。像有些法门,“看破放下,一心求往生”这类官方语言的。这是很适合老年人,但不适合年轻人。年轻是要抒发阳气,绽放生命的..
佛法就是告诉你:走,回家!
有人问:“学佛难不难?”-回答:“不难。为什么?学佛就是学回家。”-问:“可是,为什么就有那么多人觉得那么很难?”-回答:“因为他们不想回家?”-佛法本来是种很贴近人个性的教育,针对不同人本身的疑惑和不安,由佛陀或他的弟子们给于合适的开导,并指导他们应该如何去做,并获..
很精进的去付出,很容易悟道
人能富贵,是因为有付出的心态,而且不贪便宜。所以大富大贵的人,一定有可贵的品质,就是付出的心态。不贪小便宜的心态。这样子富贵能长久。比如社会上很多人被骗,之所以被骗,因为自己有贪小便宜的心态,往往很糟糕。就像有些人去放高利贷,结果连本都回不来,这就是自己不劳而..
究竟怎么了 为什么很多优秀的人都信佛?
为什么很多优秀的人都信佛?(资料图)在古代中国,佛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贵族宗教。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最初是在王宫和士大夫等官仕阶层人士之间流行。后来,随着佛教发展,才有了贵族阶层和民间人士同信佛教的局面。同样如此,在佛陀在世时代,许多阿罗汉也都是贵族出身。我们打开..
一个普通的凡人如何得到和佛一样的功德?
在发愿中修心(资料图)佛法是为对治烦恼心而讲的,因而在学佛中,修心至关重要。佛教文化中的诸多方式皆可用来修心,比如大乘佛教中的六度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而《华严经》中的《净行品》主要讲的是在发愿中修心。《华严经》中的《净行品》,智首菩萨向文殊菩..
学佛是怎么回事?几种对佛教不正确的认识
几种对佛教不正确的认识(资料图)一、佛法不同于哲学上的唯心论一般人总以为佛法是唯心论的,在这辩证唯物时代,已经失去它的存在价值。其实哲学与佛法,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的根本问题,在于研究存在与思维的关系;而后者则在于证到真如实相,以解决生死为主题,原不必混为一谈。..
佛教中的日光菩萨是谁
日光菩萨的名号,是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意思。恭迎农历十一月十九,日光菩萨圣诞。日光菩萨的名号,是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意思。此一菩萨持其慈悲本愿,普施三昧,以照法界俗尘,摧破生死之闇冥,犹如日光之遍照世间,故取此名。又作日光遍..
什么叫“火烧功德林”
一信徒问师:师父,什么叫做“火烧功德林”啊?师答:在佛教的教理中把嗔概括为五毒之一,是众生做出各种恶业、被生死轮回所缚的其中一个原因。因为愤怒的人,跟酒醉的人一样,是失去了理智的。被怒火狠狠烧灼着的人,既体会不到爱,也体会不到快乐,所有对善的向往与坚持,都会被..
如何摧毁已造作的恶业?
在轮回中,众生不知道如何取舍因果,虽然担心尝受恶果,却不怕造下恶因,希求善报,却不知种善因;而成就的菩萨,知道果报不可思议,所以在善恶取舍的因上,非常戒慎恐惧,所以有“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的说法。菩萨,因为知道恶因会带来恶果而不去造作恶的因;凡夫,尽管很多也知道..
怎么分辨你信的是正法还是邪法?
怎么分辨你信的是正法还是邪法?(资料图)文:星云法师平时我们做事讲求效率,有益处的事才做,无益之事自然不做。同样的,有益处的宗教才去信仰,没有益处的宗教绝对不去信仰。谈到信仰,有的人一开始信仰宗教就走错了路,信了邪魔外道,这就是“邪信”。比邪信好一点的是“不信”..
佛堂供品处置:能不能吃家里佛堂供过佛的东西?
佛堂供过佛的东西能吃吗究竟能不能吃,其实尽在发心。经常有人问:能不能吃家里佛堂供过佛的东西?在藏地,供品已经供给佛了,自己就不能用了,一定要送到清净的地方。在汉地一般都把供品给吃了。其实分析一下各有道理。藏地人认为供品既然已经供养给佛菩萨,自己就不能再拿回来;..
藏传佛教的密法有什么特殊之处
从果找因是密法独一无二的地方汉传佛教又称为显宗,主要在内地广为传播。修学的内容是大乘佛教显部的法门,修行的重点在于“心的培训”,培训教导人们将凡夫的心,转为菩萨的心,称为菩提心的训练。无论修学显宗或密法,训练培养菩提心,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我们在训练自己发菩提..
如何得到能学佛的暇满人身?
如果没有善用现在的暇满人身,去作对脱离轮回有意义的事情,来世想再得到可以用来修行解脱的人身,就非常困难了。萨迦派扎巴坚赞尊者曾说:“得暇满人身,非由力强得,乃是积福果。”要得到一般的普通人身,必须要断恶修善,这一点已经相当不易,而要得到学佛的暇满人身,还须具备..
产生一个利众的念头 其功德超过供养一切佛菩萨
产生一个利众的念头,其功德超过供养一切佛菩萨(资料图)文:多识仁波切众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成佛需要依靠众生才能成就。众生是福田,要借众生的地来播种你菩提的苗,这就叫做福田。借众生来成就、积福,比如施舍、持戒这些六度四摄,对象都是众生,如果没有众生这个对象的话,就..
十八界空,才能了生脱死跳出三界
《地藏经》讲:“自是阎浮众生,结恶习重,旋出旋入。“如果不觉醒、不忏悔、不改变的话,佛菩萨刚刚将我们从三恶道中救出来,我们又会造作新的恶业,“噗通”又把自己拉回三恶道中。身陷三界牢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我们应该培养广行布施的好品德,帮助衣食不济的亲眷;要检点自身的行为,令其没有过恶瑕疵,这是最吉祥的。《大智度论》中说:“好施之人,为人所敬,如月初出,无不爱者。”六度以布施为首,菩萨四摄法中也有布施。布..
佛教常识:什么是三宝
佛教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三宝是佛教徒皈依的对象问:什么是三宝?答:佛教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三宝是佛教徒皈依的对象。佛宝是已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指诸佛的教法;僧宝是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僧团。佛教徒只有皈依三宝,才能真正修得解脱之道。佛宝,佛教..
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到底要靠什么
如何面对传统作为今天的出家人,我觉得很不容易。首先,我们需要面对佛教两千多年的传统。这个传统意味着什么?对很多人来说,无非就是早晚课诵、念佛参禅、僧装素食。我们出家后,就进入这样一种“佛教式”的生活轨道,日复一日。但几年甚至几十年过去,我们能否与法相..
何时才能回归久别的故乡
身心安住的人,总能够在大智慧的背后,蕴含着无尽的方便法门,常人虽然难以把握,凡夫俗子又怎能望其项背呢!在貌似疯疯癫癫的当下,竟然是不住生死无为无造作的展现;在极力与人方便成人之美的同时,还是无愿无求的契入于空性;在重拈灵山微笑鹿苑悠游的往昔,映衬出千古不变的真..
供在佛前的“香花水果灯”都代表什么?
香花水果灯供佛佛前供一杯水,表万法平等,法水解救众生之苦!水是代表清净,代表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干净,像水一样平、一样静。看到这杯供水,就想我的心要像水一样的清净、平等。所以供一杯水就代表清净,不是佛菩萨要喝你的水。佛前供花,花代表“因”,开花后就结果;花代表六..
长见识!原来菩萨和阿罗汉有这么大的区别
菩萨、阿罗汉、凡夫三者所见境皆不相同选自《法宝论》,明贤法师著八地菩萨是完整地走过三解脱门和八解脱门两种解脱门的修行者。修行这件事,八地菩萨以后的境遇不是凡夫所能构想的,因为一切都与凡夫现见不同了。常情所理解的世间、所讨论的外境问题,八地菩萨已经没有了。他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