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会上有很多贡高傲慢之人,有一点点学问就自命不凡,学问多又怎样?徒增分别念而已;有一点点容貌就目空一切,其不知,即使长的再美,充其量还是个不净袋而已。有些人有钱有势就盛气凌人,其实只是金钱的奴隶,财富的奴隶,只会跟着它转;有些人觉得自己是出家人,这也没什么。..
我执
忆念本尊及胜义菩提心的窍诀——敦珠法
不管怎样,如果你不能几个月或几年长期的勤于修持这些法门,你的心是无法永保平和的。你所谓的禅修将会是不清明的,而且你的生命也将终老于这种浑沌的情况。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难过的事。你可能会想知道,"什么是最适合我的方法呢?"如同佛所说的:借此禅修及忆持,即使是成熟的五无..
把成长的权利交还给孩子
谨防成人巨婴应从父母做起真正的爱,必须放下我执、嗔恨以及自私的爱,用当代的父母作比喻非常恰当了。凡夫所谓的爱,都是自私的爱,是带着占有欲的爱,是为了满足自我欲望的爱。很多父母爱自己的小孩,确实不假。但是付出爱的过程中,投入了太多自己的情感,全权代替孩子处理他们..
该了的缘一定要了完 该还的债一定要还清
了却前缘该了的缘一定要了完,该还的债一定要还清,否则无法了脱生死之苦,无法了脱轮回,无法了脱痛苦和烦恼。也许很多人都会想:“我对儿女、对家人是真心实意的,一点私心都没有!”不可能!真心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却很难。“妄心不死,真心不活。”妄念没有断,哪来的真心?你没..
找回自性才能主宰命运
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为人生做好了规划,但这一切都很难实现。也有一部分人看似很成功、很如意,可能是运气好,也可能是因缘到了,但这一切都是暂时的、无常的。若真正想掌握并主宰自己的命运,只有超脱轮回才会实现。轮回是怎样产生的呢?因为有业——善业、恶业。业由..
祈竹仁波切:在遇到困难和委屈 他用手指着自己说…
面对自己(资料图)轮回里面没有自由,轮回的原因就是我执,而我执却是我爱执的部属、使者,所以我们应当远离为自己贪图安乐的心,甘愿为了利益众生而受苦。消除我爱执是大乘不共于小乘的成就;去除无明我执,则乃大小乘共同的成就。小乘境界虽然能去除我执,却还剩下我爱执尚待消除..
佛法要义问答:我执与爱我执的区别
问:我执与爱我执的差异为何?我执与爱我执几乎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是爱我执会帮助我执、我执会帮助爱我执,两者很难分开。虽然如此,我执和爱我执是不同的,为什么?因为对空性的认知越深入,我执就会逐渐地减少,可是爱我执不会就此而减弱。声闻阿罗汉、独觉阿罗汉已经完全断除了我..
嘎玛仁波切:生活中处处都是修行对境
做好世间人,行好世间事。生活中处处是佛法,人成即佛成。有一天摩诃利王子专程前来聆听佛陀讲解《帝释所问经》,由于佛陀生动的阐述,让王子认为佛陀必定认识帝释。于是摩诃利王子就请问了佛陀,佛陀:“摩诃利!我确实认识帝释,而且也知道他如何能成为帝释的。”帝释的前世曾经..
祈竹仁波切:想知道你为什么痛苦吗?因为你有我爱执!
想知道你为什么痛苦吗?因为你有我爱执!(资料图)轮回里面没有自由,轮回的原因就是我执,而我执却是我爱执的部属、使者,所以我们应当远离为自己贪图安乐的心,甘愿为了利益众生而受苦。消除我爱执是大乘不共于小乘的成就;去除无明我执,则乃大小乘共同的成就。小乘境界虽然能去除..
雾霾来袭如何突出重围?轮回过患赶紧学佛解脱!
雾霾来袭如何突出重围?(资料图)现在很多地区经常被雾霾侵袭,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活——妨碍交通,伤害健康,引发咳嗽、哮喘、肺炎等疾病,导致癌症发病率增长。从佛教因果的观点来看,雾霾属于一种共业,生活在这个区域的每个人都会受到雾霾的危害。那么,怎样才能彻底远离雾霾呢?..
怎样正面看待雾霾?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资料图)现在很多地区经常被雾霾侵袭,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活——妨碍交通,伤害健康,引发咳嗽、哮喘、肺炎等疾病,导致癌症发病率增长。从佛教因果的观点来看,雾霾属于一种共业,生活在这个区域的每个人都会受到雾霾的危害。那么,怎样才能彻底远离雾霾呢?从..
比魔女更强大的是?比魔女更骄纵的是?
佛在心中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随顺自己的习气,做出种种不如法的行为,这时,常常会听到他们说这样一句口头禅:“佛在我心中。”表面上看,好像是在告诫自己不要执著外在形式,而实际上,他们大多是以此为借口,逃避学佛修行、断恶行善的实际行动。那么,“佛在心中”的真正含..
为什么在轮回中流转至今 想要幸福却得到不幸?
如何赶走内在的“心魔”?我们已经皈依佛门,作为一名佛弟子,有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问问自己,比如:为什么在轮回中流转至今,想要幸福却得到不幸?想要快乐却得到痛苦?想要自由却被束缚?想要觉醒却一直昏睡?其实,原因很简单。只要自私之心存在、我执存在,烦恼就会与我们如影随..
依靠善知识将法教融于生活
依靠善知识将法教融于生活学习任何法教都有三个阶段:第一个是理解的阶段,第二是觉受的阶段,第三是证悟的阶段。当然,菩提心法教也不例外。在理解的阶段中,主要依靠听闻佛法。只有经过不断地听闻,才能产生闻所生慧。具备了闻所生慧,理解的阶段才算及格。理解之后要进一步思维..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因为自私,我们的智慧其实很少,多数时候,只是耍小聪明。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都告诉我们,小聪明不一定是好事,我们需要的是大智慧。小聪明会误导我们,让我们觉得很满足,觉得飘飘然,直到堕落了,撞墙了,给心里打上一个又一个结..
太桥旦曾堪布:如何正确认识空性与光明?
如何正确认识空性与光明?佛教中常常提到一个名词——空性。对于空性的概念,我们往往会有一些误解。下面,让我们从“缘起”、“无我”、“光明”三个角度,简单全面地认识一下空性。空性并非是指什么都不存在,也就是“单空”,而是说任何一法都没有自性,虽然存在,但都是非实有..
宗萨仁波切:痛苦没有解答;轮回无法修补!
宗萨仁波切(资料图)文:宗萨仁波切蒋贡·康楚·罗卓·泰耶曾说,如果你的内心深处仍然相信轮回中有某个小部分可能还会有用,或甚至能对世俗问题提供究竟的解答,果真如此,你就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心灵探寻者。若是相信生命中的问题会自动解决,相信一切损坏的东西都会自动修补,相..
谁是我们真正的依靠?
一位幼童,如果感到害怕或者受了委屈,立刻会去寻找父母作为依靠。而一位成年人,如果感到忧愁、痛苦和彷徨,又能找谁作为依靠呢?实际上,成年人和幼童的心理是一样的,他也会向更有力量、更可信赖的对象寻求救助。比如,很多人就会去寻求佛菩萨的庇护和加持,这在佛教中就被称为..
发个清净的大愿 让佛菩萨与阎罗无事可做
发清净愿发愿要具有持戒、智慧、布施这三种功德。第一,持戒。护持三门,让身口意三门变得清净。身口意清净了,才会有能量和加持,才能真正地度化众生。所以身口意清净是很重要的!有些人说是弘法利生,但身口意都不清净,虽然表面上做得很多,也很不错,但实际上不能真正利益众生..
熟悉这些窍诀,无论遇到何种痛苦都可轻易化解
很多佛教徒虽然懂得不少佛教理论,甚至还学过五部大论——中观、因明、慧度等深奥的佛法精华论著,但因为修行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无法处理好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无法将学到的佛教理念落实、应用到生活当中,时常被生活中千奇百怪的难题弄得焦头烂额。按理来说,修行人与普通人..
顺境容易让人迷失,经历挫折让人觉醒
人对自我的执著叫“我执”,因对自我的执著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傲慢,就是“我慢”。我因为拥有了这些,人家就对我另眼相看,人家想拥有的没办法拥有,我拥有了。这种心理,时间长了就会产生虚荣心;这种虚荣心不会延续多久,很快会让人产生疲倦。换个角度看自己,经常想想,我活在这..
轮回中一直不变的是什么
问:如果说肉身如衣服,轮回中我们一直没有改变的到底是什么?希阿荣博堪布:轮回中没有什么是一直不变的。佛教认为,人死后会有神识携带未尽的因果转生到下一世。神识不同于外道所说的灵魂,灵魂常一不变,而神识为空,它是因缘的聚合,随因缘的改变而变化,今生与来世的神识不是..
失望之见的意义,远大于希望之幻
对于佛法的修行过程中,从无数次的探讨,成苦之因及无可撼动的轮回之苦的本质,以及举一反三的阐述各种可以切实剥离成苦之道的实践之法。从外围的层层围绕去冗述,其实质性的根本,及问题所在,还在于彻底的粉碎及瓦解,以“我”的角度去二元分别及分别之后所建立的有如“空中楼阁..
金刚萨埵法门—勤做心灵SPA
现在的人很喜欢用各种方式呵护身体,比如泡温泉、香薰精油按摩、疏通经络、水疗spa等等。目的是让自己看起来更健康、更光彩照人、生活品质显得高雅、高贵,当然适当的保健是有必要的,但过度的热衷和花销可能就是一种浪费了。其实有种更好的方式不需要过度物质的消费,还能让身体..
何为修行?就是炒掉内心的大老板
菩提心大乘佛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发起菩提心,成为一个能真正利益众生的伟大人物,投身于能彻底度化有情的伟大事业。那么,发起菩提心的障碍是什么?根据众多经典,可以很确定地说:菩提心的首要障碍是内心的嗔恨和自私。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来看嗔恨。无始以来,我们凡夫最不..
学佛的真正意义
问:很多人学佛就是为了让现世的生活更顺利,比如更健康、快乐、有钱等。这能体现学佛的真正意义吗?索达吉堪布:其实,这些都是世间目标,其所得利益是非常短暂的。作为真正的大乘佛子,其目标应为:让自他一切众生远离轮回的痛苦,获得涅槃的安乐。因为,一切众生都在受我执和我..
我的心中总有两个小人在吵架
“不观察他人的缺点,同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对于修行人而言,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一切众生由于一念之差,堕于无明,迷惑了真实的自我,把五蕴和合的虚妄假我当成了“我”,这就是我执。有了我执,自然就有了自己和他人的对立,在..
在佛门里做哪件事情 就跟挖宝藏一样?
心灯一盏我们每个人,从早到晚,从春到冬,从生到死,都在不停地奔波忙碌,目的是什么?只有两个——追求快乐、逃避痛苦。不仅是我们人类,每位众生都希望快乐,任何生命都不愿受苦。然而,由于无明,我们的愿望和行为却背道而驰——想追寻快乐,却在不停地造业;想逃避痛苦,却持..
在佛教看来 “自我”只是个幻觉
“自我”是根本无明,它是被误认为真实的一种幻觉。因此,凡是从“自我”生起的一切,一定都是无明与幻觉。“自我”永远都设法确定它自己的存在,这显示出它基本的不稳定。虽然充满了骄傲,但自我天生就缺乏安全感,永远都害怕失去它的本身、领域、所有物和关系,这一切在巩固它“..
报告!我的心中总有两个小人在吵架
破除无明“不观察他人的缺点,同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对于修行人而言,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一切众生由于一念之差,堕于无明,迷惑了真实的自我,把五蕴和合的虚妄假我当成了“我”,这就是我执。有了我执,自然就有了自己和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