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执

人做好了离成佛也更近了

做好世间人,行好世间事。生活中处处都是修行修心的对境。我们依赖佛陀的教育实践佛理,并非是指要让我们与世间格格不入,成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只懂拿着佛珠秀身份的“伪佛教徒”。满口的经文咒语,行为与处事上却傲慢无理,处处伤人。这不是佛陀倡导我们如实观察世间苦,并升起..

嘎玛仁波切:固执是自私的另一种显现

修行的重要性体现在每一件事情上,无论大小。佛陀在喜马拉雅山附近的树林居留时,发现暴虐君主经常欺压百姓,百姓受到不人道的统治。佛陀心想,如何可使这些君主能公平慈爱地善待百姓。这时,魔王波旬知晓佛陀的心思后,就怂恿佛陀自立为王。佛陀对魔王波旬说:“邪恶的波旬!你那..

为什么佛陀会说布施有功德

受者更多的是为了成全布施者。王舍城附近的萨卡罗村子里,住着一位吝啬的富翁,名叫乔尸罗。有一天, 他想要和太太一起烘焙一些糕饼,但又担心别人要来分享,所以就选在房子的最顶层秘密烘焙。当天早上,佛陀知道乔尸罗夫妇得度的因缘已到,就派遣目犍连尊者在中午之前将俩人请回..

学佛修行不是学知识 而是学智慧!

佛学智慧(资料图)我们学佛修行不是要学知识,而是要学智慧。若是学不好佛法,佛法只会变成知识,不会变成智慧。藏地、汉地有很多这样的人,理论上很精通,嘴里很会说。但这都是知识,不是智慧。智慧是对治烦恼,对治习气的。现在很多人都会说“某人有智慧”,有些人也觉得自己很有..

世间所有的快乐都是无常和局限的

更多的学佛修道者,在找寻属于自己版本的答案在舍卫城有一个人,到森林里寻找他走失的牛,找得十分饥饿。刚好经过一个精舍,于是他就进去向比丘们问讯,顺便休息一下。精舍里的比丘看他很疲惫的样子,就给他一些食物和水。他在吃的时候,突然想到自己每天勤奋工作,都还不够温饱,..

学佛修行不是对个人的盲目崇拜

盲目的崇拜会阻碍我们前进跋迦梨是沙瓦提城里的一位婆罗门。有一天,他目睹佛陀到城里来化缘,佛陀安祥沉着的外表深深吸引他。他更因为对佛陀的执着而出家,加入僧团,俾能更亲近佛陀。出家为比丘后,他总是靠近佛陀身边,而疏忽他的职责和修行。佛陀就告诫他:“跋迦梨,你这么注..

扪心自问是别人身矮还是你心矮

当我们看见别人的残缺时,正是我们内心残缺不完整的写照祇树给孤独园里有一位比丘名叫跋提,由于个子矮小,所以大家就戏称他为矮个儿跋提。有些不懂尊重的年轻比丘,经常拉他的鼻子、耳朵或拍打他的头。并嘲笑他“大叔,你好吗?快乐吗?比丘的生活烦不烦啊?”但跋提心地非常善良,..

生根活佛:放下与放弃

人总是喜欢追求错误的东西,因而不断引起烦恼和痛苦。实际上,痛苦和烦恼并不是别人给的,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但人们往往习惯于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只要怨恨心不离开自己,我们的内心就永得不到安定与安详。人类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希望通过追求外境来获得内心安定,以为从金钱、..

一带一路上为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点赞

一个太平、祥和、安康的国度,本身就是众生赖以生存的净土。点赞,是当下最流行的网络语言,表示赞同喜爱。用佛教的语言,就是感恩,赞叹!感恩,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方针;赞叹,国家促进宗教和谐发展的法规政策。目前,佛教界尤其是藏传佛教,在党和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全面贯彻..

生根活佛:解脱不是知识,而是感受

目前社会的压力和人类的苦厄,逼迫着人们不断地去追求,就是从内心寻求解脱,可是有的人却把解脱当成了一种知识,以为学到的知识越多理解的道理就越广,接触的教法越多,解脱的希望就越大,当心灵得到一丝慰藉时,便以为自己解脱了。实际上这不是真正的解脱,因为没有挣脱烦恼的迷..

生根活佛:如何面对孤独

我35岁时第一次来到汉地学汉语,吃了不少的苦。因为语言不通、生活方式不同、饮食习惯也不一样,所以刚开始很不适应。后来我能听懂汉语,就开始跟汉地的朋友聊天。汉地的朋友们对藏族风俗习惯很好奇,在他们的眼里,藏人是诚实、单纯、朴素的一个民族。他们都说藏族和汉族是一家人..

忆念佛陀的功德与恩德

佛陀示现成佛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告诉众生,若是能修道,你也可以获得圆满的果位,你也可以到达解脱的彼岸。但是只告诉众生这样一件事情还不行,还要教众生方法,因此次第转了三次法轮——初转四谛法轮,二转无相法轮,三转广分别法轮。初转四谛法轮主要讲无我,因为他身边的弟子,..

什么是三轮体空的布施

每个人的福报因缘都是有定数的有一次,佛陀到三十三天去向删兜率说阿毗达摩(论)。他是佛陀母亲逝世后往生成的天神。这时候,在三十三天上有一位天神,名字叫做因陀伽。因陀伽的前世是人,当时他曾经供养少许的食物给阿奴卢塔尊者,因此往生到三十三天享受大果报。另有一位名叫安苦..

左右为难时要如何抉择

左右为难是因为智慧不够问: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抉择,在左右为难时,该怎样去选择正确的方式,而不伤害到周围的人,请上师开示。嘎玛仁波切:之所以会出现左右为难的情况,是因为智慧不够,才会无法抉择。智慧之所以无法产生出来,根源于我们的自私,先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分数没法让孩子成为“贵子”

家庭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父母自己首先要作表率,在道德层面不能做错。古人讲:上梁不正下梁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如果父母一直在教育孩子,怎么去掠夺别人的财富,怎么去骗钱,怎么去争,怎么去斗,怎么跟同学竞争,要胜过同学多少分数,要拿前三名……那孩子从..

无常显现的种种形式

导语:无常与我们的生命时刻相伴相随,生死、聚散、冤亲、苦乐、贤劣等,一切的一切在没有证得无我空性之前,都是短暂易变的。心念的刹那变化,都会受业力左右。将心专注于正法上,不费心于轮回的无益,就能超越生死。一、生必有死有生必有死,所有人,乃至一切众生,在死亡来临的..

详解正知正见的重要性

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智慧有位金匠的儿子在舍利弗尊者的引领下出家,他在得到舍利弗尊者给他“观身不净”的禅观题目后,就到林子里去禅修,却丝毫没有进展。他因此两次回去找舍利弗尊者进一步的指导,但仍然没有的进步。最后,舍利弗尊者只好把他带去拜见佛陀,向佛陀求教。佛陀..

关于发脾气的终极揭秘

发怒或者伪装凶狠的模样,究其深意都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示。问:我是一个脾气很坏的人,经常控制不住我的情绪,我要修行什么样的法门才能控制我的情绪?有时候明明知道是错的,还是身不由已去做了,这样怎么办?请上师开示。嘎玛仁波切答:这个问题很好,大部分弟子都有这样的困惑,包..

根让仁波切:把心从死板与教条中解放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烦恼对境,一旦被困境所转,无量的痛苦便会倾巢而出。为了赢得这场与烦恼交锋的恶战,必须精通将恶缘转为道用的窍诀,即通过了知因果、智慧观照、空性见地这三种方式将恶缘转为道用。首先要了知因果,接受客观的因果规律。世间的一切都是因和果..

帝释能成为天帝 因他一生做了这七件事

帝释为何能成为天帝?生活中处处是佛法,人成即佛成。有一天摩诃利王子专程前来聆听佛陀讲解《帝释所问经》,由于佛陀生动的阐述,让王子认为佛陀必定认识帝释。于是摩诃利王子就请问了佛陀,佛陀:“摩诃利!我确实认识帝释,而且也知道他如何能成为帝释的。”帝释的前世曾经是摩卡..

无意中伤害别人罪过是否会比较轻

有些事情如果用善巧的方式表达,可以避免伤人。问:如果无意中伤害别人,是否罪过比较轻?嘎玛仁波切答:《俱舍论》将因果剖析得非常细,就像法官判案一样,需要衡量是否有预谋,是否有付诸行动,是否达成目的,付诸行动之后是否有悔过心,有没有随喜造恶的心态。如果以上的动机、..

不要将当下纯粹的苦受演绎为悲惨的故事

能够听闻到无我的观点是值得庆幸的,它给了我们一个观察宇宙人生真实面貌的全新视角,也是一副止息痛苦的妙药。但是只在理论上理解无我还不够,要彻底解脱痛苦必须亲证无我。探讨无我的问题,目的不是做智力游戏,而是为了有效地息灭痛苦。佛经上有一个绳子和蛇的比喻:某人在黑暗..

有些佛教徒突然就因某个自己无法克服的原因退出了。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问:有些佛教徒在一段时间内学修很认真努力,但突然就因某个自己无法克服的原因退出了。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索达吉堪布:作为修行人,首要之举就是降伏我执分别念。否则,在不同环境、不同因缘、不同背景出现时,心就会随之而变,身体也不得不规规矩矩听它指使,最终一败涂地。大家..

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祈愿文

《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祈愿文》开示:创古仁波切翻译:堪布丹杰日期:2005.11.05~07整理:善戒法师阿弥陀佛的修持法门,基本上我们说无量光佛、或是阿弥陀佛、或者是长寿佛,祂们都是没有分别的,是一样的。在此生当中修持阿弥陀佛的法门,在今生当中,我们就可以得到长寿,而且能够消除病痛、..

能显自然根本智普贤王如来祈愿文

能显自然根本智普贤王如来祈愿文(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译)闻此誓愿诸众生于三世内必成佛(注:原著藏文为掘藏法,仁波且根据本传承之教授,及自身修持之内证觉受和理解,译成汉文。其中内容有本传承独有的,也有与其他传承共通之处,特此说明,望见闻者共沾法益。)顶礼原始本初佛普贤王..

达真堪布:找回自性才能主宰命运

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为人生做好了规划,但这一切都很难实现。也有一部分人看似很成功、很如意,可能是运气好,也可能是因缘到了,但这一切都是暂时的、无常的。若真正想掌握并主宰自己的命运,只有超脱轮回才会实现。轮回是怎样产生的呢?因为有业——善业、恶业。业由..

度尽六道众生是大话吗

没有众生,向谁忏悔?不能忏悔,罪业如何净化?既然我们自称是大乘佛教徒,就应该与小乘的发愿有所区别,区别就来自大乘佛教徒对于众生有强烈的责任心。但是我们现在还做不到,而且大部分人在言行举止上都很自私,心态也没能调整好。不要认为代众生受苦,听起来像在讲大话。很多弟子..

感恩您,不辞辛苦,在红尘中找到了我

“两千五百年,我们由于傲慢、颠倒、固执、牵挂和恐惧,一再错过机会,直到今天。尽管我们依然褊狭,依然不知珍惜,却有人依然持佛陀的智慧明灯,在无尽的夜里等待为我们照亮前路。如果我们还是错过,他说他会停留,他会再来,直到我们不再错过。这就是上师的慈悲。”——希阿荣博..

学佛莫走“偏执”路

无论在家庭里,还是在单位中,如果你不懂得尊重他人,总是想处处彰显自己,占有欲爆棚,偏执顽固,就会造成各种冲突不断,自己的身心也会备受煎熬。我接触过一些离婚的人,为什么家庭会破裂?有外遇,有第三者,移情别恋的只是少数;大部分都是因为各种鸡毛蒜皮、油盐酱醋等小事升级..

寂止和胜观, 两者缺一不可

止观是指寂止和胜观,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寂止没有胜观,或者只有胜观没有寂止,都不能断除我执,摧毁烦恼。只有寂止和胜观双运才能断除我执,摧毁烦恼。寂止是指禅定,即如如不动;胜观是指智慧,即了了分明。胜观很重要,若是没有无我和空性的智慧,禅定功夫再高,也没有多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