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灌顶真言」出自《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经》。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师利说「时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灭一切众生苦恼。」「药师灌顶真言」是佛陀在定中讲的,也就说进入的是除灭一切众生的苦恼,宣讲的药师灌顶真言。「既入定已,于肉体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说大陀罗尼。」就是这个..
入定
静坐让散乱的心安定下来
闭目、静坐。尘世间的繁杂纷扰都渐渐远去了。就这样反观内心,能观的智,即是般若,所观的境,即是无明,以般若熏于无明,无明便分分脱落,而消归于自性,所以观无明妄心,即是观自性清净心。静坐又称打坐,是一种养生健身法。打坐的特点是“静”,“久静则定,久动则疲”。可以致..
余秋雨:佛教的四大特殊魅力
余秋雨唯有佛教,决不转移,永远聚焦于人间的生、老、病、死,探究着摆脱人生苦难的道路。佛教的第一特殊魅力,在于对世间人生的集中关注、深入剖析其他学说,也会关注到人生,但往往不集中,不深入,没说几句就“滑牙”了,或转移到别的他们认为更重要的问题上去了。它们始终认为..
放生是生命的最佳保障
今天人们都在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尤其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时时都有可能遭受天灾人祸,比如空难、车祸、传染病、水火灾难、暴力袭击、战争,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连晚上出门都没有安全感。怎么才能使生命具有保障呢?就是多做放生,放生的功德积累得越多,就越会使自..
现今时代佛教徒获得成就的无上捷径!
在虔诚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强烈地祈祷集中闭关念修是快速成就念佛一心不乱与咒力的要素,譬如短期的佛七,或长期闭关念佛、诵咒等。在净土宗的修持中,很多大德高僧根据《阿弥陀经》中“若一日乃至若七日”的教导,开展了“念佛七”等克期取证的修持活动,以确保能早日证得一心不乱。..
净土法门:这是圆满的成就,不是假的
【经】善知集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解】“善知集灭音声方便”者,《会疏》曰:“习(即集)即集谛,意亦兼苦。灭即灭谛,含道之言。因果相涉,故说四谛之教,即音声方便。”这几句话讲的是小乘,我们必须学佛对佛要有认识,我们会迷路、会走弯路,走很多冤枉路,早年章..
大迦叶的告别:不结夫妻缘 同修梵行诺
大迦叶的告别——世间夫妻的楷模我不和你结夫妻的缘,但我与你允同修梵行的诺。我若得遇明师,必记挂你还在红尘漂泊。我若得度,必来度你。鸡足山,大迦叶尊者隐没之地,尊者因承诺佛陀,将在弥勒出世前久住人间,所以他没有涅槃,而是于鸡足山入定。我们生在佛陀已灭度的时代,未..
心念虽难控制,但并非不能控制
寺庙里常有专门组织的茶汤会,用来招待施主和香客,这种活动被称为“普茶”,就是让大家都来喝茶的意思。当然了,大家专程来寺庙里饮茶,不是因为寺庙的茶特别好喝,而是为了借庙里边的清静环境,借饮茶一事,让自己清心、静心,领会禅的真意。归根结底,吃茶是启发我们参悟禅境的..
人类一思考,鬼神就知道
鬼神为什么能知道呢?佛门中云:鬼神有五通,即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李炳南居士曾开示说:“神鬼通力,有几种并不一定,且尚有大小之别。……通力有大小,并不一致。”古代志异故事《心念如镜》很详细地解释了鬼神到底如何运用这种能力的细节,原来众生凡有所..
从三个方面谈放生
分三个方面讲:一、为什么要放生;二、放生有什么利益;三、应当如何放生。一、为什么要放生:1、众生具有佛性,皆当作佛,应当尊重生命而放生:一切生命的一念心性直下和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然而被宿世的恶业力障蔽,悲惨地沦为心智低下的异类,除了寻求食物、躲避死亡之外,其它都..
诵读《金刚经》七年感应录
从2007年3月师父让我诵金刚经一个月后,一天夜里梦见四尊佛在我家南阳台外面和五楼一样高,第一尊佛不知道是哪尊佛,第二尊是观世音菩萨,第三尊是弥勒佛,第四尊是药师佛,药师佛右手是药师佛托的塔,塔最清楚,绿色塔上面还水珠,水珠可透明了,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第一尊佛是哪尊..
佛法怎样看待吸烟
谨按:吸烟(卷烟丝烟之类)伤身体,促寿命,费金钱,致贫穷,其害犹小,大害甚多,约有二端。一、吸烟者,虽有念佛诵经咒之功德,纵经百劫,亦不生微若芥子许之效果。二、吸烟者,平时吸烟为气所薰染,临终顶门闭塞,不能往生,反随烟气堕入地狱。本师释迦牟尼佛在龙宫胜王处,正..
如法的出家方式及出家功德
提起佛教,不少人马上会联想到寺院里、银幕上圆领方袍的法师、比丘尼的形象。的确,佛教徒虽分出家、在家二众,但以出家众为住持教法的核心、骨干,更由形服之殊和出家禁欲的鲜明标帜,给人以深刻印象,能使人从僧尼的生活方式和人格形象窥见佛教宗旨的大概。出家学佛一事,在南传..
佛教教你如何科学养生:从修心养性开始
佛教养生,从心开始首先,佛教养生观要求从“心”开始。这抓住了养生的根本。修心,与道教的修德养性有许多共同之处。佛教十分讲究四大戒条——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换成今天的话说,就是在修习禅定之前乃至修习禅定之后,都必须清净心灵、弃恶行善、约束行为、涵养道德,使..
智慧法语:佛说降服了粗烦恼 就会去往这层天
一切忧悬所不能逼名为二禅【经典原文】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悬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楞严经》【经文解释】阿难!这三层天,就是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这三胜流,没有忧愁了。前边那个初禅,是“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苦恼也就是烦..
“云门事件”始末 112岁虚云老和尚:不管你们怎么打 我不死!
虚云老和尚德相云门事变,1951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云门寺僧受迫害之事件。1951年2月,其时适全国“镇反”运动开始,有湖南某县不良分子某等混入其中,湖南公安局部门追至云门,将其捉拿归案。由是之故,遂引起乳源地方当局对云门寺新老僧众的怀疑,甚至误传云门藏有军械、电台。地..
培养孩子的仁慈之心
教育儿童要爱惜生命,即使是弱小的昆虫,诸如蚂蚁、蚊子、知了等等,都不能去践踏、伤害,而是应该怜爱、护惜它们。一个人如果从小对小小的昆虫都能够去爱惜,就会有慈爱之心,长大了也就绝对不会去犯上作乱,也绝对不会去杀人放火。连昆虫都那么爱护,怎么会对人产生歹意恶心呢?..
恢复身体的清净和灵敏度,自然就无病
要修道,就要懂些生命科学。很多人对佛法没有信心,是因为他对生命科学,对中医的了解太少的缘故。如果你懂了生命科学,你对佛法讲的业障,就很有体验了。像养生法,你懂了,不一定能做到,条件也不一定允许。因为业障缘故。很简单,每个人都想着晚上早点睡,可有些人就有事情干扰..
蓝毗尼
中尼友谊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喜马拉雅山让我们心手相连。早在1500多年前,中尼就开始友好交往。公元5世纪和7世纪,中国高僧法显、玄奘曾先后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蓝毗尼礼佛求法。尼泊尔高僧佛陀跋陀罗自408年起在中国译经弘法21年。中国元朝时,尼著名工艺家阿尼哥率工匠来华,..
拘尸那罗
拘尸那罗(梵语:र,Kuśi-nagara,巴利语:Kusi-nārā),又译俱尸那、拘尸那等,意为释迦牟尼涅槃处。拘尸那迦为释加牟尼圆寂地。这里也是佛陀生前最后度弟子须跋陀罗和涅槃后金刚力士放金刚杵处,以及八王分配佛舍利处。荟萃拉各国的佛寺建筑风格,地理位于印度北方..
离天最近的寺院 游佛教圣地鸡足山
[原标题]离天最近的寺院——游佛教圣地鸡足山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在茫茫云岭高原之颠,在红土蓝天间悠悠飘荡的白云之外,矗立着一座伴日月、擎青天的巍峨清峰。他就是响誉南亚、东南亚的自古与五台、峨眉、普陀、九华山齐名的佛教圣地,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云南鸡足山。鸡足山位于..
南华寺:“南宗禅法”的发祥地
南华寺:“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南华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区东南,依山面水,峰峦奇秀,是中国佛教著名古刹之一,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南华寺初名宝林寺,建于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唐代敕名中兴寺、法泉寺。宋开宝三年赐额南华禅寺,沿用至今。因禅宗六祖慧..
人死后神识也会随之死亡吗?
人死后会发生什么?【经典介绍】《佛说处处经》,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为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翻译的一部经典,里面叙述多种事项,蕅益法师认为:“似律中杂杂因缘。”体裁类似于《佛说四十二章经》,但每段互相之间没有明确的关联。【经典原文】佛言:昔一人往难比丘言:“人死识..
冬日下的鸡足山美景
冬日下的鸡足山美景鸡足山相传为释迦牟尼大弟子迦叶尊者守衣入定处,历史上梵刹林列,静室遍布,被尊为佛教圣地。这里山势雄伟,古木参天,山峦叠翠,鸟语花香,有苍峰岩壁、玉龙瀑布及溪、泉、洞、石等奇观。冬日下的鸡足山美景鸡足山的美是直观的,来者或雅或俗,都不需要调动太..
一茶一世界 一壶一人生
茶——需品。匆忙地喝掉,却发现不了他的味道;如能静下来慢慢地品尝,即会发现其实很香。有的茶入口虽苦,回味却甘。生活也如此。如果不静心品味,就发现不了他的好,也发现不了他的美。人的灵魂总是被太多太多的事情束缚着。静静地泡一杯茶,使灵魂获得短暂的释放。从忙碌的生活..
净土文摘
念佛加行修净土法门的,除念沸外,应该做到二种“加行”:(一)不要妄想。对眼前一切境界,都要看作是空的,不可执着它想念它。因为我们到世间来受生,都是由于妄想所成,所以妄想是生死根本,不可不知。(二)耐冷淡。世人造业,都是由于耐不得冷淡,要在名利热闹场中去生活。要知,..
每日一禅:人生也是一杯茶
只有在凛冽寒风里颤抖的人,才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同样地,饱尝人生的折磨者,始能领悟到生命的可贵。——禅语一个人喝茶的年头久了,便会悟出许多的人生况味。其实,人生也是一杯茶。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了普济寺,慕名寻到了老僧释圆。年轻人沮丧地对释圆说:“像..
《金刚经说什么》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爱布施的菩萨【须菩提。若菩萨..
每日一禅:蝴蝶之吻
看到一只蝴蝶在花上吃蜜。它的动作那样轻巧温柔,它吃了蜜后就翩翩起飞,飞到另一朵花上,好像吃够了,就飞出墙外、飞过枝头,往远处逸去了。那只蝴蝶吃花蜜,既没有执著,也没有陷入;既不迷恋,也不留连,那样美、自由、潇洒,使我为之震动。再回来看那些花,香依然、色依然、花..
清明节佛弟子应该怎么做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民间俗语。在古代,清明并不仅仅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古代足球)、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