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资料图)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来此,无非希望得些益处。但若想得益,自须有相当行持,如徒挂空名,无有是处。诸位须知现既归依,即为佛子;譬如投生帝王之家,即是帝王子孙,但能敦品励行,不被摈逐,则凤阁鸾台,有分受用。自今以后须照佛..
发心
佛门泰斗明学长老慈悲开示:该如何念佛?
明学长老(资料图)问:请教明老,该如何念佛?当今念佛功夫最好的公认大德是哪位?明学长老答:当今么,总还是,大德还是印光法师,净土宗第十三祖。怎么念,这印光法师的教导,自己念,自己听。不是念给人家听呐!自己从心里念,嘴里念,耳朵听进去。一个是自己念,自己听,还有一个..
为什么去庄严这个殿堂,去祈请幢幡、宝盖?
摘自药师宝忏圣空法师随缘开示答:药师经上讲,随我们的能力来庄严、布施、供养、布置这个殿堂,那我们就可以消除这个业障,就可以开智慧,而且一生所求能满愿。那以前拜药师忏四十九天,太正常了。我觉得药师忏对我们来说,我们一上午就完成了,那现在为了让大家接受,我们一天。..
我们家的人造的业我是不是要承担?
开示:圣空法师摘自药师宝忏随缘开示答:要。看看地藏菩萨,他的母亲就不信佛,不信三宝,还诽谤三宝。所以你要学地藏菩萨,发下广大无边的誓愿。他造的业,你就不怕了呀,你就可以生生世世学地藏菩萨去弘法立生,你怕什么?怕也没用,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不一定学佛,不一定不诽谤..
去寺院参加共修需要注意什么
一信徒问师:师父,我们去寺院参加共修,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师答:古代的祖师真的很了不起,他们根据大成就者们的实修经验,总结并制定出一整套严密的共修规范和流程。参加共修是很简单的事情,你只要不折不扣地老实听话,照规矩做就行了。每一个道场的专修法门不一样,传承不一样..
佛慧法师:起死回生真有可能发生吗?佛教怎么看?
永不停歇的生死轮回道(资料图)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孩满月,请了许多人来祝贺。这些客人来了之后,说了很多祝贺的话。这个说:这个小孩的面相真好,将来一定是个大官。那个说:这个小孩的眼睛很有灵气,将来一定是个大才子。诸如此类。主人听了非常高兴,请他..
三宝的门没有门槛 为何你偏偏进不了?
多去亲近三宝(资料图)慈舟老法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讲记》里说:“我们修行,一定要入其门,得其要,这样才能很快地进入。反之,如果得不到入门的钥匙,锁打不开,恐怕修行一辈子也不能入得其门。要说三宝的门,是没有门槛的。没有门槛也就是人人都可以进入的,但是有人偏偏进入不了..
怎么知道师父在加持我们
一信徒问师:师父,怎么知道师父在加持我们呢?师答:我们学佛修行,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这个法界是整体的,我们的心和法界也是不二的,我的心,你的心,他的心,众生的心和佛的心,都是连着通着的,不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用心。同理,大善知识的心也是周遍法界的,因此,..
本源法师:念头一转,福报就可以变为福德
有些初发心的菩萨很执着,会产生很多疑问,佛陀既然让我们不住相而行布施,我们什么都不执着,三轮体空去布施,这个因地空了,那将来在果地还能不能得到功德?我们看经文中佛陀是怎么说的,“何以故”就是为什么的意思,为什么佛陀要叫大众不要去执着于六尘之相而行布施,佛陀在此..
一诚长老:你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坦荡
戒律当中,每一条戒都有其制戒的缘起。例如淫戒的制定,就是源于这样一件事:世尊在毗舍离国的时候,有位迦兰陀村须提那子,是村中财宝很多的富家子弟,由于对佛法信心牢固,因而跟随佛陀出家行道。当时谷贵,比丘乞食难得,须提那子心想:“不如带比丘们前往故居迦兰陀村乞食,因..
静波法师:你又没成佛 不要那么自我!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里有这样的偈颂:“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深著虚妄法,坚受不可舍。”所谓“薄德”,就是没有智慧的人。没有智慧,就不会活得自在。“少福”,是因为你不去耕耘,你把人生看成具有实在性,所以这样的人..
梦参老和尚:如何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结合
梦参老和尚(资料图)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学佛之后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要如何才能把佛法和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结合起来?若我们能把所学到的佛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这样学佛才有意义。现在跟大家讲“怎样能够使佛法和你的生活、工作结合在一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佛法最了义的就是发..
净慧长老:人的内心要和谐
净慧长老从佛教的立场来看,人的内心要和谐,必须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起;家庭要和谐,必须从慈悲孝敬、友爱尊重做起;社会要和谐,必须从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做起。处理烦恼的方法:第一,要求自己;第二,学会谅解他人;第三,晓得感恩和奉献;第四,惜缘惜福。优化自身素质靠..
以身作则,先自利才能利他
一信徒问师:师父,我想联合几个志同道合的师兄,办一个传统文化的普及班,来推广圣贤教育,普度众生,想听听师父您的建议。师答:对您的“慈悲”发心,我也只能谈谈自己的个人理解。因为我真不懂什么叫“圣贤教育”,也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传统文化”,只能从文字的角度,做个略述..
什么叫法物?
开示:圣空法师摘自佛母寺药师忏圣空法师开示答:法物是无价的,来自内心的恭敬和虔诚,不是说你给多少钱。我要的是你对三宝、对法恭敬到极处。有钱人多了,能解决问题吗?损坏常住的东西,第一时间自行赔偿。不赔偿?明天两个、后天四个。我已经讲过的,这是戒律规定的,不是我规..
诵楞严咒感觉身边有东西,原本晚上诵现在换成白天,行吗?
开示:圣空法师摘自圣空法师楞严实修讲经法会开示答:什么时候念都可以。念楞严咒为什么不可思议?因为念楞严咒,任何冤亲债主、一切魔障、山精鬼怪全都不能靠近我们,只有一种可以靠近我们,那就是发心修行、护持这个法门的才能靠近我们。其余的,只要靠近我们,护法神绝对不允许..
从信仰式的修学到智慧的修学!
如何修学(资料图)佛法的功德是甚深广大,它不但有现世的安乐,它更重要是诠释一个来世的解脱。这整个修学当中,我们刚开始进入佛教,是依止一个信仰。这个信仰有两个部分:第一个,对三宝功德的信仰,我们相信佛法僧三宝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它一定有能力能够救拔我。所以我们对于..
本源法师:人最容易造业的就是嘴巴 这四种话千万别讲!
止语(资料图)很多人都片面地去理解这个问题,把止语当做一种邪见。人最容易造业的地方就是口业,最容易犯口业。心里不舒服了,马上嘴巴上就要讲,无事生非,祸从口出。这个嘴巴最容易造业,有些话很伤人,言多必失,就是这个嘴巴很容易造业。当有些人认识到了嘴巴最能造业,就产生..
如瑞法师:往生 是看我们发心要往哪里生
往生净土往生,是看我们发心要往哪里生。而在我们没有往生之前,我们怎么样来培植我们的福报和智慧。可以到天上生,也可以到地狱恶鬼生,也可以到人道来生,也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生。如果明白了这些道理,随我们众生所发的愿,所起的念,所在我们的行持当中,一言一行所做,乃至..
几天不去寺院就想去,这是心向外攀还是学佛进步
一信徒问师:阿彌陀佛!師父,隔几天不去寺院拜佛,心里很想去,有時想能到寺院做義工就好了,這是不是心向外攀了,還是學佛進步了?請師父開示。师答:去寺院是给我们的生活加油,工作充电,修行积福,成就加分的,有时间就来,有福报和发心就来常住。只有自己的心不去妄想分别的时..
圣空法师:在寺院做义工多年,为什么仍旧总是有烦恼?
摘自《51届楞严法会》答:现在太多的人不明白、不了解佛法了,虽然都在念佛、学佛,但是我们都是一个不实的人,不真诚、不诚实的人,所以我们得不到真实的利益。我们在寺院里发心,尽自己的力量,干好本职的工作,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习气,自己的贪嗔痴,在寺院里不要造业,不要..
表现自己的特长是否是一种欲望
一信徒问师:师父,表现自己的特长,是否也是一种欲望?师答:那就要先问问您的动机了,是为了表现自己给别人看,还是奉献自己成就别人?这种界限只能看自己的发心了。但古人给我们总结了一个经验,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了解我们的人,表现什么他们都会理解;对我们有偏..
界定法师:弥勒菩萨下生成佛后 世界环境是什么样?
弥勒菩萨关于弥勒佛的一些情况,北传的四部《阿含经》中,除了《增一阿含经》谈得比较具体,其他三部经典要么是没有记载,要么是语焉不详。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未来世的好奇心,现如今有关弥勒佛的事迹已是名闻天下,比如奉化雪窦寺属于弥勒应化的道场,目前正全力打造成中国第五大..
佛慧法师:从歌德的爱说到佛教的菩提心
心生菩提(网络图)歌德在他的自传《诗与真》当中,有一句话:我纵然是爱你,这对你有甚么相干?此后多少痴男怨女以此为爱情的注脚,面对执着的痴情,不肯放弃、不能放弃、不愿放弃。可是重新翻开歌德的自传,找到原文的出处,却读出了另一番味道。对于甚么事大都不自私,而在爱方面..
能海上师:若修行吃力 速到僧中找些事做!
能海上师德相(资料图)凡遇障缘,皆是福薄,以福薄则作事难成故。写经读经消灭者,是藉法力。如后藏女人,常三五成群,念过街经,在人家门外坐下,主人或有所祈求,布施以两个铜板,亦有感应,何论其他。修仪轨而出障,应配合大般若经念诵。修补塔寺之功德,塔胜于寺。以塔高显,多..
如何才是人生的快乐根源
一、身心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快乐最重要的条件,西谚云:"健康生快乐,快乐生健康。"试想,你的身体四大不调,卧病在床,或者你的心中三毒炽盛,障门大开,起惑造业,能快乐吗?有人说欢笑能补脑,胜于服食药物;每日笑口常开,身体自然能健康调和。二、仁慈的心念。有仁慈心肠的人..
当知此念佛者,是人中的芬陀利华
大凡生存于斯世,每个人带着宿世的业力或愿力,在其人格倾向与个性特质上均会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或有天生好乐权力,气势恢宏、指点江山、招贤纳士者,且称为政治人;或有生来执著于财富,冲风冒雪、奔波贸易、善能聚财者,且称为商人;或有对艺术审美有天赋,吟诗赋曲、抱琴待月..
为什么佛陀总不在服务区?
为什么佛陀总不在服务区(资料图)佛陀慈悲的力量是真实存在的当三宝显现的时候,是以作用而显现,从一个点契入,这是诸佛悲愿之中的下化之门。所谓下化之门必定是不断地开设方便,就好像甘露营养太大,我们的色身太弱,把它吞下去会消化不了,那么就要掺水。可再怎么掺水,水不坏诸..
圣空法师开示:为什么学佛做义工了,还是烦恼重重?
圣空法师开示:为什么学佛做义工了,还是烦恼重重?——摘自:《51届楞严法会》很多在家居士来寺院做义工,不要认为自己做义工时间长,或是出钱、出力了,就让别人生烦恼。我们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站在自己的业力、层次上,认为自己做的都对。如果你把自己的思想,施加在他的思..
怎么面对别人指出不足
一信徒问师:师父,请问,有没有人给您指出不足呢?有的话您是怎么面对的呢?师答:我们大家都在人生的路上,正是因为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才发心选择修行,包括我自己。没有人会说自己永远不会犯错误,我们也要欢喜接受别人对我们的鞭策和建议,包括我自己。说心里话,我自己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