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

几天不去寺院就想去,这是心向外攀还是学佛进步

一信徒问师:阿彌陀佛!師父,隔几天不去寺院拜佛,心里很想去,有時想能到寺院做義工就好了,這是不是心向外攀了,還是學佛進步了?請師父開示。师答:去寺院是给我们的生活加油,工作充电,修行积福,成就加分的,有时间就来,有福报和发心就来常住。只有自己的心不去妄想分别的时..

圣空法师:在寺院做义工多年,为什么仍旧总是有烦恼?

摘自《51届楞严法会》答:现在太多的人不明白、不了解佛法了,虽然都在念佛、学佛,但是我们都是一个不实的人,不真诚、不诚实的人,所以我们得不到真实的利益。我们在寺院里发心,尽自己的力量,干好本职的工作,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习气,自己的贪嗔痴,在寺院里不要造业,不要..

表现自己的特长是否是一种欲望

一信徒问师:师父,表现自己的特长,是否也是一种欲望?师答:那就要先问问您的动机了,是为了表现自己给别人看,还是奉献自己成就别人?这种界限只能看自己的发心了。但古人给我们总结了一个经验,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了解我们的人,表现什么他们都会理解;对我们有偏..

界定法师:弥勒菩萨下生成佛后 世界环境是什么样?

弥勒菩萨关于弥勒佛的一些情况,北传的四部《阿含经》中,除了《增一阿含经》谈得比较具体,其他三部经典要么是没有记载,要么是语焉不详。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未来世的好奇心,现如今有关弥勒佛的事迹已是名闻天下,比如奉化雪窦寺属于弥勒应化的道场,目前正全力打造成中国第五大..

佛慧法师:从歌德的爱说到佛教的菩提心

心生菩提(网络图)歌德在他的自传《诗与真》当中,有一句话:我纵然是爱你,这对你有甚么相干?此后多少痴男怨女以此为爱情的注脚,面对执着的痴情,不肯放弃、不能放弃、不愿放弃。可是重新翻开歌德的自传,找到原文的出处,却读出了另一番味道。对于甚么事大都不自私,而在爱方面..

能海上师:若修行吃力 速到僧中找些事做!

能海上师德相(资料图)凡遇障缘,皆是福薄,以福薄则作事难成故。写经读经消灭者,是藉法力。如后藏女人,常三五成群,念过街经,在人家门外坐下,主人或有所祈求,布施以两个铜板,亦有感应,何论其他。修仪轨而出障,应配合大般若经念诵。修补塔寺之功德,塔胜于寺。以塔高显,多..

如何才是人生的快乐根源

一、身心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快乐最重要的条件,西谚云:"健康生快乐,快乐生健康。"试想,你的身体四大不调,卧病在床,或者你的心中三毒炽盛,障门大开,起惑造业,能快乐吗?有人说欢笑能补脑,胜于服食药物;每日笑口常开,身体自然能健康调和。二、仁慈的心念。有仁慈心肠的人..

当知此念佛者,是人中的芬陀利华

大凡生存于斯世,每个人带着宿世的业力或愿力,在其人格倾向与个性特质上均会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或有天生好乐权力,气势恢宏、指点江山、招贤纳士者,且称为政治人;或有生来执著于财富,冲风冒雪、奔波贸易、善能聚财者,且称为商人;或有对艺术审美有天赋,吟诗赋曲、抱琴待月..

为什么佛陀总不在服务区?

为什么佛陀总不在服务区(资料图)佛陀慈悲的力量是真实存在的当三宝显现的时候,是以作用而显现,从一个点契入,这是诸佛悲愿之中的下化之门。所谓下化之门必定是不断地开设方便,就好像甘露营养太大,我们的色身太弱,把它吞下去会消化不了,那么就要掺水。可再怎么掺水,水不坏诸..

圣空法师开示:为什么学佛做义工了,还是烦恼重重?

圣空法师开示:为什么学佛做义工了,还是烦恼重重?——摘自:《51届楞严法会》很多在家居士来寺院做义工,不要认为自己做义工时间长,或是出钱、出力了,就让别人生烦恼。我们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站在自己的业力、层次上,认为自己做的都对。如果你把自己的思想,施加在他的思..

怎么面对别人指出不足

一信徒问师:师父,请问,有没有人给您指出不足呢?有的话您是怎么面对的呢?师答:我们大家都在人生的路上,正是因为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才发心选择修行,包括我自己。没有人会说自己永远不会犯错误,我们也要欢喜接受别人对我们的鞭策和建议,包括我自己。说心里话,我自己也会..

如瑞法师:为什么发菩提心的功德那么大呢?

说不舍菩萨业供养,就是告诉我们一切恶业不去造作,一切善业都要努力地来作。菩萨业,就是六度万行,专门忘我利他的事业。就是说发了菩提心当然要努力地来作菩萨的事业,让我们的心和行能够结合,就是不管我们做什么样的事情,如果我们懂得了发心,就像五浊恶世一样,都可以转苦缘..

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

古人说:“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道者理也,理者心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人本具,个个现成,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一切世出世间,若凡若圣,本来是空,何生死之有呢?故曰成道本来易。此心体虽然妙明,但被种种妄想所盖覆,光明无由..

印光大师:印经造像功德广大 十种利益不可思议

佛经(资料图)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依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以是之故,凡能发心对于佛经佛像,或刻或写,或雕或塑,或装金或绘画,如是种种印造等法;或竭尽己心独力营办,或自力不足广劝众人,或将他人之已印造者为之流通、为之供养,或..

心中常念《心经》 心安宁百障消

《心经》资料图在佛家中,有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字。这268字,把佛教的要义,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讲得极为透彻。《心经》是打开佛法大门的钥匙,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纲领,也是我们观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

憨山大师:信解行证

教有信解行证四门。问:即心即佛,不外驰求之理。信得及,见得彻了为便。随缘消业,不造新殃,任运腾腾,以待夫识乾自得耶?为当更起疑情,穷参力究,以求妙悟耶?答:信得即心即佛及,只是空信,须要行证。若无行证,徒信无益。岂有但以信字便为了彻耶?古人云:先悟后修,是则悟后..

不忘初心,成佛有余

教界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修学上不去。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首要的就是没有确立前行目标。或者是,即使有过目标,也因为没有得到进一步强化,随着出家日久而渐渐模糊。到最后,读书的就想着读书,研究教理,却忘了读书和研究是为了什么;做事的就想着做事,如何做好,却忘了做事..

慈舟法师:现在不造恶业,则当来不受苦报

世间一切事皆可众志成城,自然所作皆办。众志者,即大家同心耳;成城者,即得护持也。譬如我们大家修行,即成佛法之城。有护法之城则能将惑障、业障,护住不起,并可转报障轻受。报障者,过去生中作业所感之果报也。大家以修行之志,得成法城,则现在不造恶业,当来不受苦报。然业..

读圣贤书的人和提倡传统文化的有志之士有什么区别

一信徒问师:师父,过去读圣贤书的人,和现在提倡传统文化的诸位有志之士有什么区别呢?师答:过去的人,读圣贤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人格,修正自己的思想,改正自己的行为。而现在的某些人,读圣贤书,却都是为了改变别人,彰显自己,还要试图改变外在的世界。古人讲的是言传身教,..

三类学佛人在“考场”中的表现 看看你是哪一类?

遇到什么事,都是阿弥陀佛在考试(资料图)遇到什么事,都是阿弥陀佛在考试有一次恰好有一段假期,三位莲友就讨论要一起去清境农场度假,大家一大早不须闹钟叫,自己就起床准备便当,带著点心、饮料,就非常快乐出发了。一路一面吃早餐,一面想着农场那么美好的风景,大家心情非常愉..

你一定要看:这三件事决定了人死后最终的去向

往生净土三资粮(资料图)信愿行即是信仰、发愿、修行。净土宗依此三者作为往生净土根本愿理,称为往生净土三资粮。资粮者,譬如远行,一者须要资财,二者须要粮食,若缺此二事,绝对难以到达,于此三种资粮中,又有带带关系,先由信生愿,由愿生行;若信不具,则愿与行皆无从成立。..

圣严法师:参加法会到底有什么利益

法会现场(资料图)法会是佛教仪式之一,又叫作法事、佛事、斋会、法要等。是为讲说佛法及供佛施僧等所举行之聚集净食,庄严法物,供养诸佛菩萨,或设斋、施食、说法、赞叹佛德之集会。法会的意义人究竟解决心灵的痛苦,需要依靠佛法。通过法会,可以建立僧俗互动的平台,让众生有因..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修行哪个法门?(资料图)想知道自己适于哪种修行方法,就必须虚心向出家法师和大德居士求教和请问,要放下自己心里的种种认知和成见,不要有分别和怀疑。但很负责任地告诉你,无论选择哪种修行方法,都必须做好打一场硬仗的心理准备。因为修行这条路,确实非常..

学佛三不退:位不退 行不退 念不退

学佛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资料图)禅宗这一法,是让我们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要靠自己。学佛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而是尽未来际生生世世都要坚持的大事情,一定要发长远心、坚固心。教内有句话,大家常常可以听到“但得生生不退,佛阶决..

羡慕佛菩萨的境界 就要种成佛的因!

种成佛的因(资料图)我们一般刚开始入门学佛法的人,对佛和菩萨的生命境界很羡慕,那个境界多自由,多自在,功德那么大,可以任运自在。特别很多大乘经典,《法华经》也好,《维摩经》也好,描述他们在宇宙里面飞去飞来的,一念,就像刚才朱校长讲的念头一动,就马上十万八千里过去..

传喜法师:素食与健康

素食与健康老实说做荤食餐馆的人,他赚的钱得不偿失的,我有好多徒弟以前是开荤食店的,年纪轻轻就躺在床上爬不起来,听了别人介绍才来学佛,想进佛门也是不容易的,因为杀业太重,诸佛菩萨慈悲接引,但是你的双手沾满生命的血,要好好地忏悔,消除自己的业障。我到北方弘法,北方..

隆相大和尚:面对纷繁复杂环境 如何观照内心?

刚才听了各位禅修心得交流,只给了我二十分钟时间,我简要如下:面对纷繁复杂环境如何观照内心?(资料图)1、你们很多人觉得第一次来这里糊里糊涂的,也不知来干什么?什么叫禅修?其实这种糊涂有它可爱的地方,有些时候瞎转,能转到好的地方,但有时也不一定转到好的地方,需要看缘份..

五祖寺见忍法师动情追忆恩师昌明老和尚

昌明老和尚德相(资料图)1990年幸遇恩师。蒙恩师慈悲接引,从此脱胎换骨。在恩师的言传身教下,开始了修行弘法的往后岁月。一路走来,若无恩师的教导牵引和加庇,弟子举步为艰,今吾师往矣,弟子也渐渐成长,感谢恩师护念,终有了归宿,师恩难报,只有精勤修学,了悟大乘,自度化他..

病后始知身是苦 死后方知错用心

病后始知身是苦死后方知错用心(资料图)这是众生的通病,在没有病时,满以为在世间非常快乐和满足,到有病的时候,不能动,也不能吃,一切都不自由了,再加上种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才觉得原来这个身体是令我们苦的,可是呢?已经太迟了。所谓: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谁叫..

传喜法师:修学正法要靠“戒、定、慧”三无漏学

修学正法要靠“戒、定、慧”三无漏学新的一年又到了,时间真的是很宝贵的,时间可以让我们人有变化,可以让一颗幼苗变成大树,可以让我们凡夫变成圣贤,时间是很珍贵的。当一个新的年来的时候,我们要放鞭炮,我们要贴对联,我们要告诉自己新年新气象,我要改变自己,好不好 ,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