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

善恶之行即在一念之间

我们佛教里有句名言:烦恼即菩提。就像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臭臭的肥料,哪来好吃的五谷粮食?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也是从看似丑陋的污泥中长出来的。好与坏,本来就是一体两面。一个人没有负面的情绪,就感受不到正面的快乐了。很多人一生下来,家境太好了,身体也健康,家庭也和..

如何理解知足是最好的财富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有忧畏问:如何理解“知足是最好的财富”?答: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说过“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知足少欲的财宝,即使是三界一切金银珠宝,也是无法相比的,因为能知足少欲者,时时都在安乐之中,而没有这..

让佛法成为你生活中的快乐之源

找到将佛法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和益处如今大部分人,似乎什么都不缺。要房子有房子,哪怕是租来的房子,出行有车子,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车子,银行有存款,甚至股市有股票,但越是这样越缺乏安全感。那些坐豪车、住豪宅的人,经常眉头紧皱,情绪不好。再看看农民工,一天的劳作后,吃饱..

不要盲目追求,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有的人学佛起初能够依教奉行,从基础开始学,修得很扎实,但五六年后就有点着急了,四处寻找更高深的法,还自诩说:“我去听密法了,很殊胜。”算了吧!随意就能得到的肯定不是真正的密法。因为你的相续还不够成熟,这时得到的并非真正佛法的利益,所以以后不要说这种话。法是小乘..

扎西郎加上师:佛教的“御怒法门”是改变自心

对于这本谈论该如何对治情绪及培养安忍性情的书,把它论证中的一些纲要性原则做个说明,应可更有助于一般读者了解。其中一个重要原则是某种可称为心性可塑性的信仰,亦即相信人类心性具有无限发展的潜能。这个原则可以由对心理学和心智运作模式的复杂理解得到印证。寂天菩萨和嘉瓦..

佛教徒为什么要修禅定

禅修,可以让我们练习脱离执著一、禅修:练习脱离执著禅修,可以让我们练习脱离执著。当我们决定放下散乱之源,舍弃世间名利时。不管是外在环境嘈杂的噪音也好,内心对亲情、友情或仇人的种种爱恨也好,都可以从中获得解脱。为了要放下这两者的束缚,可以先找一处安静的地方,让身..

佛教有很多宗派,究竟而言是一致还是各有不同?

问:佛教有很多宗派,究竟而言是一致还是各有不同?索达吉堪布:释迦牟尼佛教法中最高、最深的境界,全部可以包括在般若空性中,实际上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证悟空性。只不过在显宗、密宗里面,称呼的方式不同而已,若按禅宗来讲则指明心见性;密宗里面把它称为大圆满、大手印,而..

学佛那么久,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顶礼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上等顶礼、中等顶礼和下等顶礼,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在顶礼者的“境界”上。上等顶礼也叫见地..

扎西郎加上师:二谛的要义

在演说的前半部,我将用学术的角度来解释二谛的含意;演说的后半部,我将说明如何以二谛的整个哲学思想与体系为基础,应用于现今的生活之中。所有人都渴望离苦得乐;在此一基础上,我们试图探究外在真谛与内在真谛的本质。在人类社会中,有各种不同的哲学思想与教义体系,佛法是其中..

前世不具缘分,中观境界今生则很难生起,反之亦然,是吗?

问:前世不具缘分,中观境界今生则很难生起,反之亦然,是吗?索达吉堪布:其实与即生潜心研究也应该有关系,宗喀巴大师传记中说:从16岁开始学习和研讨中观,40 岁时做了一部有关中观的论典,此书圆满完成后,于自相续中才真正生起了中观的境界。宗喀巴大师显现上也是经过数十年的..

呷绒多吉上师:不管在哪里都观成净土,这样就减少一些烦恼

具足恭敬心:如果你有恭敬心,你就不会有很大的烦恼,觉得每个众生都很值得恭敬。如果你内心生起这个光明的心,佛的心,把每个众生都观成佛,不管在哪里都是净土。如果你内心时时刻刻都是分别心,心里有魔的话,不管在哪里,你看见什么都是魔,看见什么都不如法。尤其是那些不清净..

布施难道就是任人宰割吗

现在我们不能任人宰割,这样的话谁都不敢布施了问:佛教讲布施,是不是我们学佛之后就要任人宰割,别人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呢?慈诚罗珠堪布:也不是任人宰割。通过学佛锻炼自己,最后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只要是你有的东西,别人要什么你就给什么。但是现阶段不要求这样,需要有一..

会打双盘紧闭两眼就是禅定吗

意不随着外境起舞,心念不执于过去、现在、未来文/嘎玛仁波切禅定波罗密多分为:凡夫行的静虑、义分别的静虑、无分别胜义的禅定。一、凡夫行的静虑很多人学习静坐,不是为了要调伏自己贪瞋痴的烦恼,而是想去感受杂念沉淀下来的过程,追求念头从波涛汹涌到宁静无边的觉受。为了耽..

学大乘佛法,首先需要听闻修学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问:学大乘佛法,首先需要听闻修学的关键问题是什么?索达吉堪布:如果慈悲心的观念都没有,那就谈不上大乘佛法;而要断除轮回,空性这一根本一定要抓住,若没有抓住,将永远沉溺在轮回中不得解脱。要想对大乘佛法有深刻认识,这些关键问题一定要掌握;至于次要问题,则可根据情况适..

达真堪布:一股暖风吹来,这也是化身佛

还有作用,各种显现其作用不空,万法皆空,作用不空。此作用是无碍作用。因为无碍作用,所以可以有业力的,可以有因果;一切作用都是无碍的,所以佛可以度众生。作用就是化身佛,三身无二无别指自性身,这叫四身。我们的体是空性、是法身,相光明是报身。我刚才讲的作用是化身,还..

《入行论》对藏传佛教的影响

在更深入探讨安忍这个问题前,我们要稍微先谈一下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中第六章〈安忍品〉,这是本书中嘉瓦喇嘛要开示内容的主轴。本书成于西元八世纪,之后很快就成为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传说中,寂天被众人要求在印度那烂陀一座著名僧院大学的集会中对众僧说法,于是他当场诵..

单空与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究竟有何区别呢?

问:单空与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究竟有何区别呢?索达吉堪布:单空——所谓的柱子不存在可以于分别念前显现,因此仅是心所假立。应该了知,修持过程中,若最究竟境界中仍有相状存在,则肯定未证悟最究竟的实相。因此,不论修持还是抉择见解,暂时的单空怎能称之为究竟见解?绝对不可..

一切听从上师的安排

以前的很多大德高僧依止上师善知识的时候,至少依止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龙钦巴大士讲过,如果是我的后学者,依止善知识的时间要长一点,闻思佛法的时间要长一点。这是给我们后学者的教言,也是对我们的要求。所以,不要着急去弘法利生,不要着急去接受灌顶、接受口诀,听..

这种“美德”要断除

所谓的“义气”在世间人看来是一种美德,但是对大乘行者来说却是要断除的。并非学佛人不可以讲义气,而是要摈除狭隘的义气,不可过于执着,更不能以利他之名行利自之实。比如世间人讲有仇必报,否则,就视之为懦弱;但是以出世间的角度而言,以大乘佛法的教义来讲,有仇不能报。因..

索达吉堪布:征服了外太空 内心却是黑洞

征服了外太空内心却是黑洞(图源:网络)科技时代的佛法今天的主题,我很喜欢。现在是科技时代,你们是科技大学,此时此地探讨科技与佛法,有不一般的感觉。爱因斯坦讲过:“没有信仰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信仰是瞎子。”他为什么这样说?以我的理解,科学若离开信仰的引导,对人..

多识活佛:法有法脉 何为藏传佛教的法脉?

大家下午好!我就不说题外话了,直接进入主题。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藏传佛教的四大学统,也就是法脉。研究佛教必需要懂得它的来龙去脉,要从源头去寻找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来自印度,1400多年前传到藏区。在全世界范围内来讲,藏传佛教保存了最完整的佛教体系。而汉传佛教是单一的显..

我们应该“不怕死”吗?

修行(图源:网络)常常有佛弟子跟我谈到对于死亡的恐惧,我认为:死亡说可怕也不是特别可怕,说不可怕也还是非常可怕的。这是什么意思呢?首先我们对死亡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佛法当中对于死亡的解释是非常多的,金刚乘在这方面更是特别有讲究,在金刚乘里有很多关于死亡复杂细节的描..

扎西郎加上师:真正的安忍来自于对实相的体会

寂天菩萨在〈安忍品〉中的第十二至二十一颂中,讨论了容忍之心第一个面向的特性。他由观察到痛苦和受苦乃人生存在之本质谈起,说明人若不愿面对这个事实,只会招致更多的不幸。然后他又继续论证说,如果我们能将个人生存本质终究为苦的事实内化而全盘接受,就能对每天的生活产生极..

净土探求:西方极乐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

极乐净土(图源:网络)伟大的佛陀,在自己觉悟了之后,将所有的佛法真理传授给了弟子,宣讲了浩瀚的大藏经,即经、律、论三藏。《经》告诉我们的是:所有佛陀在自己觉悟后,看到的、领悟到的一切佛国净土之境界,以及佛觉悟后的感受。比如《佛说阿弥陀经》,就是伟大的释迦牟尼佛成..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顶礼的三个境界,你在哪一个?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顶礼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上等顶礼、中等顶礼和下等顶礼,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在顶礼者的..

在属于自己的境界里积累功德

人和人不一样,烦恼习气也不一样。有的贪心重,有的嗔恨心重,有的嫉妒心重,有的傲慢心重,有的特别懒惰,有的特别爱计较,世人皆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习气和毛病缺点。反观自己,当然也有很多毛病和烦恼习气,其中哪个最重?哪个是最容易犯的错误?那么,应该首先将佛法的教理,将自己..

加持的真正含义在于正确理解――祸非祸,福非福

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与理解,总会因为烦恼习气的左右,而以根深蒂固的二元分别心念去评定和判断,六根所感知的一切对境,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喜欢的那肯定就是排斥的,一切的显现在我们的意识里,就是类似于“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思维判断模式。这里的我,特..

什么是佛教讲的三千大千世界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佛陀在佛经里,告诉了我们他觉悟后看到和感受到的境界。《华严经》里,佛陀告诉我们什么是华严世界。“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华严世界的这种概念,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微观世界。比如,我们认为自己居住..

就这样令烦恼烟消云散

很多人不理解,某某上师是大家公认的大成就者,为什么还遭遇很多不幸和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对于一名修行人、一位成就者来说,所谓的不幸都是好事。被人伤害,是求之不得的;被人欺骗,是成就的助缘,只会提高他的境界,而不会影响他的内心,不会执着所谓的伤害和不幸。灾难都是由我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