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

清净法师:心定才是禅定

禅定是指“心一境性”【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

智敏上师:儒释道是一家?这是对佛教的极大错解

“三教一家、五教合一”的结论逻辑上说不通“多闻能遮恶”。通过多闻之后,才能知道、简别什么事是坏的,什么是善的。善的要多做,坏的恶的就要遮止。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这么说:“一切宗教都好,都是教人做好事,不要做坏事。”这个话,有的人么,认为:很对!宗教都好。所以社会上..

菩萨度化众生的方便善巧有哪些?

菩萨度化众生的十种方便善巧菩萨弘扬佛法、普度众生,需要有很多的智慧和方法,但究竟什么叫做菩萨的方便善巧呢?《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解答了这个问题。云何菩萨方便善巧?当知如是方便善巧略有十种。何等为十?菩萨所具有的方便善巧,简要的说有十种不同。一者、憎背圣教有情,..

弘一法师:药师法门是一乘速得成佛的法门

今天所讲,就是探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今所举出的几样,殊不足以包括药师法门的全体,亦只说是法门之一斑了。一、维持世法佛法本以出世间为归趣,其意义高深,常人每难了解。若药师..

如何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那么“去佛不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真相:阿弥陀佛离我们不远,那更贴近地说,阿弥陀佛就在我们的念头里面。“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就入在我们的心想里面,就是我们的念头里面都有阿弥陀佛的法身,有法身就含摄着报身,有报身就能延伸出应化身。换句话来说..

明心见性,不是口头上说

胡大川先生在幻想诗里,又有几句说得很好:“生不愿为上柱国,死更不愿作阎罗;阎罗点鬼心残忍,柱国忧民事更多。”他说:我活着的时候不愿意做上柱国(宰相),死后更不愿做阎王爷。为什么?阎罗王很残忍,他一发脾气便把这个小鬼投到油锅里,又把那个小鬼抛到刀山上。他这样残忍..

宗舜法师:抄写佛经的礼仪和好处

一、古以写经增福延寿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大乘佛教特别强调受持、读诵及书写经典的功德,如《法华经·法师品》云:“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

修药师法门为什么能让戒律清净?

药师如来我们要明白两个问题,这样子对第五大愿就更容易理解。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修药师法门能够容易持戒圆满?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修药师法门,如果是有毁犯戒法,为什么能够“还得清净”?我们先说为什么能够持戒圆满。愿文里面说:“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我们从两个方..

佛教祈福的四种方法

佛是无上大福田为了善尽生命共同体一分子的责任,我们应更进一步将祈福的观念和行为具体落实在生活中;祈福的方法有四种:知福——知足常乐,安贫乐道知道自己有福报是很重要的。人活在世上,最起码都还有一口呼吸,有呼吸就等于拥有一切希望,人生充满一切的可能,因此呼吸是很可..

妙祥法师:劝父母信佛、持戒方为真报父母恩

有很多居士说:“师父,我今生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我一定要成佛,成佛道。”决心很大,但他没有正确地检查自己的各种行为,包括修行,甚至包括孝敬父母这一块儿。所以说你想成佛,这方面必须做到,必须得尽力。释迦牟尼佛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经过这么多的事情,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净界法师:祸福相依,福报不可享尽

有一个观念大家要了解。我们有情众生,特别是佛弟子,当然强调离苦得乐,我们希望今生的生命,乃至于来世的生命,能够离开痛苦得到安乐,这是所有佛弟子共同的希望。来世的安乐,每一个人的规划不同,有些人想要增上身、有些人想要求生净土,我们都尊重大家的抉择。但是今生的安乐..

怎样理解“心净则国土净”?

一信徒问师:师父,怎么理解“心净则国土净”呢?师答:佛在《华严经》中,已经把心的真像告诉我们:“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外在的因缘,内在的证悟,一切都是心的显现,所以佛在经典上常说,有什么样的心,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但能否明白这一点..

慧净法师:弥陀慈悲救度原理

佛教讲慈悲,很少讲爱。一般的爱是污染的,造罪的,导致痛苦的。爱和恨,犹如硬币的两面,爱得不到,就会产生怨恨。所以爱是烦恼、污染、造罪、痛苦的。慈悲是清净、平等的,不执着的。所以佛教讲慈悲,很少讲爱。佛教修行,很少讲救度,一般要「勤修戒定慧,断除贪瞋痴」,都是以..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世间利益(1)

●大悲咒的世间利益(共九)手中的表格,世间的利益当中我们列举了九项。世间利益共分九项:第一、不受恶死:“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种恶死也”。一、咱们已经说过生死啊是一生当中的大事,我们修行解决的就是生死问题,那么我们还没有证果之前啊,还没有成就之前,还没..

你知道吗?抄写佛经有十大好处

抄经有极大的功德一、古以写经增福延寿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大乘佛教特别强调受持、读诵及书写经典的功德,如《法华经·法师品》云:“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

明勇法师:如何消除生活中的杂念

烦恼的大小,杂念的粗细,就能影响到一个人行善所能达到的程度杂念的根源是什么呢?我们为什么会有杂念?我们有杂念,就是源于我们自心有染污的种子。我们过去遇到种种人,种种事,种种环境,种种外缘境界,在这个外缘下,我们起心动念,或者欢喜,或者烦恼,这样,起心动念,即会..

仁清法师:菩萨十八重戒之六毁灭正法

《集颂》:“毁谤、背舍、灭正法,声闻、缘觉、菩萨乘。十二缘起、四圣谛,诸般若密道品等,隐蔽、留难、障学、修,谤谓非是如来说。”此条戒与第四条重戒“谤弃大乘”,相比较来看,内容更加丰富。不但是“毁谤”、“背舍”,而且有“隐蔽、留难、障”等的“灭”法言行;不但针对..

打佛七的利益和注意事项

一、佛七的内涵佛七,也称打佛七,指的是净业同修集中时间,在统一的地点,在规定的日期,洒净结界,排除干扰,集中精力,相互激励,以念佛为主,共同经行的佛事活动,是净业行人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精进办道的重要修行方式之一。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克期(限定时日)取证,为往生极..

海涛法师:学佛要转自己的业,还要转父母的业

父亲得了癌症,过了三个月,自己也得了癌症,请问这是共业吗?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够消这个共业,因为本身爱运动,吃的淡淡也得癌症,所以这个时候才接触佛法。海涛法师开示:当然,父子一定有共业。像我父亲腰不好,我妈妈腰不好,我家兄弟每一个都腰不好,有腰痛病的问题,那当然是..

何谓“佛教的七珍八宝”?

佛教七珍“佛教七珍”又称佛教七宝,即七种珍奇宝物。佛教的七珍在《翻译名义集》卷三云:“佛教七宝凡有二种,一者七种珍宝,二者七种王宝。”王宝为另一种涵意的七珍,是转轮圣王拥有的七珍,它们是:金轮宝、主藏宝、大臣宝、玉女宝、白象宝、胜马宝、将军宝七种。1.金轮宝:即..

修福跟没有修福的天壤之别

求生极乐世界,这个可不得了,那是成圣的一念之间,这个没有大福德、大因缘碰不到的。所以,你就晓得,我们福报大的人,身体健康、经济非常好,面相庄严,六根圆满具足。福报不够的人,一出生,没钱、残废、聋哑、智障;生意怎么做怎么赔钱;所交的朋友没有一个是好朋友的,都是酒..

圣严法师:以身作则默默行善感动他人

实践佛法的结果往往会感动他人(资料图)文:圣严法师在我所提倡的“心五四”运动中,“四感”是与人相处时的四种主张——感恩、感谢、感化、感动。其中,“感动”的意思是指,以智慧来处理事、以慈悲来对待人,以勤勉、谨慎、恭敬、谦虚、宽容的态度,凡事从自己以身作则,自然能..

想吃肉别用“心中有佛”当理由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不能成为贪口福吃肉的借口(资料图)文:本悟法师济公和尚吃肉的因缘,“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流传很广,几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学佛人贪口福吃肉的依据。若见学佛人吃素,则说何必执著,“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种观点混淆了圣凡..

农历七月十五佛教的称呼与众不同

农历七月十五盂兰盆节(资料图)文:心律法师农历七月十五,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而这一日,在佛教里称作“盂兰盆节”、“佛欢喜日”及“僧自恣日”等。这些称呼的区别和由来到底是怎样的呢?一、众生欢喜,佛亦欢喜,是为佛欢喜日释迦牟尼佛的徒弟中有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他..

盂兰盆节,佛弟子该做什么

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著名的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俗称鬼节、施孤。依照佛家的说法,这一天,各地寺院要隆重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这一天佛弟子该做的,一是尽可能参加当地寺院的盂兰盆法会,二是读诵《盂..

《地藏经》:先成佛道?还是先度众生?

先度众生还是先成佛皆出于诸佛菩萨不同的悲愿《地藏菩萨本愿经》(阎浮众生业感品)的记载,地藏王菩萨在无量劫以前,曾为一小国王,与其邻国的国王为友,当时两国的人民,多造众恶而不修善行,二王计议,广设方便,救济他们。一王发愿早成佛道,然后度脱如是众生;另一国王发愿先..

给祖先和亲人烧纸钱,能利益到他们吗

问:给祖先和过世的亲人烧纸钱,能利益到他吗?智慧法师答:关于烧纸的由来,包括我们能不能给亡人烧纸,我们首先从民间的一个故事来阐述一下它其中的正能量。在东汉的时候,蔡伦改良造纸术以后,生意兴隆,他赚了不少钱,他的哥哥蔡莫、嫂嫂慧娘看了非常羡慕。慧娘就要蔡莫也去和..

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该如何对待

现在的众生烦恼习气很重,很容易生气,乃至于说你随便踩一下他的脚,他就生起气来,话说得不那么好听,马上就很愤怒。那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说,如果有人惹我的时候,他来伤害我的时候,我要怎么样呢?我要怎么对待呢?我们肯定大家都知道不可能对他起嗔恨心,对他发怒是不对的。..

准提咒的不可思议功德

准提神咒在佛教史上流通的比较广,有很多人专门修这个准提法。准提神咒也有很多的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在这里列举一下。这个是这样说的:「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持读诵此陀罗尼满八十万遍,无量劫来所造五无间等,一切诸罪皆悉消灭。」准提神咒不管是谁,出家众也好,他..

吴南浦居士的信佛因缘

《梵网经》云,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华严经》云,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是知众生心性,与佛原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只为迷悟之分耳。奈众生迷而不觉时,虽具有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