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旺竹巴法王自传(下)当时我常梦想在完成对传承的某些使命后,或许可以退休,然后与这位可贵的上师在一起,直至他或我的生命结束。我们都知道当这种幸运的机会来临时,必须掌握抓紧它,即使牺牲生命,也不能让它溜走。然而能与仁波切在一起的好运和从仁波切处得到加持及教法的良..
圆满
每天读一点,除去你的误解
净除修道上的障碍每当有好事发生在我身上,例如碰见老友或学生,得知他们健康快乐,我都会感谢自己的业力。从字面上来说,「业」的意思就是「活动」。不管你做的是什么,都包含在「业」里。身语意的行为都包含在业里。一方面看,「业」似乎只是佛教术语,属于特定的宗教或哲学词汇..
每天读一点,除去你的误解
什么是根本的障碍「伟大的理解」、「大手印」或「大圆满」必定从细微的理解开始,即使只是喝一杯水,也可以给你许多有关普世真理的教法。这不过是个相对的行为,但必须对此有所了解,从而对究竟真理有所了解。如果你视相对真理为相对真理,这就是究竟真理!可是我们却不明白相对真..
每天读一点,除去你的误解
别把宗教看作保守的框框如何获得这种灵性?这是关键的一点!首先,我不知道你们是否知道,但一些像我这样声称具有宗教理念的人(例如宗教领袖、出家僧侣或宗教修行人)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否虔诚,或者是否对自己的信仰有信心。其次,即使我们很虔诚,可是我们对于灵性也就是..
每天读一点,除去你的误解
超自然力量的陷阱尽管我们当中有些人自称为佛教徒,但仍相信各种神祇和精灵或任何声称具有超自然力量的东西。于是我们落入了陷阱中。作为真正的佛教徒,这并非恰当的修持之道。如果精灵掌管我们的人生,那么业力在哪里?因果业力就不再存在了吗?因为众精灵掌管了一切啊。你会认为..
每天读一点,除去你的误解
超自然力量的陷阱尽管我们当中有些人自称为佛教徒,但仍相信各种神祇和精灵或任何声称具有超自然力量的东西。于是我们落入了陷阱中。作为真正的佛教徒,这并非恰当的修持之道。如果精灵掌管我们的人生,那么业力在哪里?因果业力就不再存在了吗?因为众精灵掌管了一切啊。你会认为..
每天读一点,除去你的误解
去除束缚自然快乐我们对追求幸福有强烈的执着,但幸福在去除束缚之后方能诞生。首先,我们应想想是否为自己去除了束缚,这才是关键。不仅人类,所有众生都同样欲求快乐。如果能为自己去除束缚,毫无疑问你一定会幸福快乐。可惜的是,众生往往误把欲求放在了首位。在为自己去除束缚..
佛法因人而异
佛弟子问:“念经不如持咒,持咒不如持名号。”这样的观点对吗?答:没有究竟的对与错,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也许有人会追问,那么,诵经﹑持咒﹑持佛菩萨的名号到底需要吗?重要吗?从某个角度来说,诵经很重要。就如汉地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如果没有听到诵经的声音,他绝不会听到..
我们应当充满信心和勇气
人们常常会问:世界万物是怎么来的?无论是器世界还是情世界的一切万物,都是由业及因果而产生的。月称菩萨在《入中论》所说:“所有形色等一切显现都是由因果产生的。”包括众生的不同种类——西方人、东方人,汉族人、藏族人,男人、女人,幸福的人、不幸的人,富人、穷人等等;..
学佛不能一概而论
在佛陀眼里,我们都像是不懂世事的小孩一样。第一次转法轮时,佛陀告诉我们:我存在,你也存在;善存在,恶也存在;痛苦存在,快乐也存在;轮回存在,涅槃也存在,二元对立的一切万法都存在。这样说的好处是让我们首先要相信因果存在,轮回存在,地狱存在,天堂存在,佛菩萨也存在..
八种天人之功德
在第一世蒋贡仁波切的《了义炬》中介绍了八种天人的功德,在这里也为大家讲解一下。所谓八种功德,既是过去世积累福德的结果,也是我们今世需要依照修持的。功德之一,长寿人类的寿命最长不过百岁左右,而天人的寿命却是不可估算的,可以是几千几万年,也可能是几个大劫,甚至几百..
小乘、大乘、金刚乘的戒定慧
若想从轮回解脱、成就佛果,仅有出离心还远远不够,戒、定、慧也是其必要条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八万四千法门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三个——戒、定、慧。戒、定、慧对于小乘、大乘和金刚乘同等重要。戒,属于律藏。小乘戒主要是别解脱戒。别解脱戒针对不同类别的修行者,共有七种:比..
出离心与解脱
我们皈依三宝,修持佛法,积累福德,并非仅仅是为修得天人的功德,求得生活幸福美满。其最终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从轮回解脱。到底如何才能从轮回解脱呢?首先,要“诸恶莫作”。我们已经知道,轮回中的痛苦都是由不善业造成的,所以要尽量断除恶行。其次,要“众善奉行”。从..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意无意地难免会造作一些恶业。如果恶业很大,我们就会觉得很紧张,赶紧忏悔;但若是恶业比较小,我们往往会觉得无所谓。这种心态是错误的。俗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确如此,我们不能因为恶业小就忽略它、纵容它,要知道恶行再小也可能..
索达吉堪布:空游饿鬼的世界
空游饿鬼,指妖精、王鬼[1]、死魔、厉鬼[2]、鬼女、独角鬼等。一讲到这些,有人或许认为是民间传说、封建迷信,这种认识不对。以前我在《佛教科学论》中就曾以章太炎等人的亲身经历,说明过鬼神的真实存在。现在有些唯物论者、科学工作者,因为不了解诸法真相,只承认物质,而不承..
孝顺父母者,会得到护法神的帮助
何者孝敬父母亲,彼族具梵阿阇黎,供养彼等今名扬,他世亦转善趣中。此处布施的主要对境,是恩重如山的父母。作为大乘修行人,要对一切众生作父母想,但是首先,应该对今生的父母孝顺恭敬,否则,想把其他众生视为父母是不现实的。大小乘的佛经中,非常强调对双亲的孝敬。一个人若..
索达吉堪布在五台山的两次奇遇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朝圣五台山今天偶然读一篇文章,提到原来在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朝圣五台山那年,索达吉堪布在五台山也曾有两次奇遇和殊胜缘起,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文字整理自菩提学会生西法师辅导录音,略有编辑):1987年,索达吉堪布在陪同法王朝拜五台山之前,法王如意宝让索..
为何杀生的罪业会特别大
十不善业中,杀生最重,故首先讲杀生。所谓杀生,就是针对某某人或某某旁生等,怀着想杀的动机而断其命根。这其中包含了四个支分:一、基:无误了知所杀的对境——人或动物;二、意乐:认清对境之后,怀着嗔心等烦恼想杀他(它);三、加行:通过一定的手段加以杀害;四、究竟:最后..
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
我们工作、处理事情都没有正知正见,都是碰运气。做事情应该以正知正见来做。正是因为我们的妄念、分别非常多,所以影响了正知正见。若是你没有妄念,没有邪知邪见了,就有正知正见了。什么叫正知正见?在生活中、工作中,该想的都能想到,不该想的一个也不想,这叫正知正见。该想..
说话不掌握窍诀,可能会酿成大错
如果不经观察随便揭露别人过失,说特别难听的粗语,将会扰乱他人的心,对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来讲,则失毁了菩萨的高尚行为。因此,不管在什么场合中,与什么样的人交往,都应该说温和悦意、具有实义、吐词清楚的语言,千万不能说让人不欢喜、刺伤人心的话,杜绝粗语是大乘佛子的行..
修四无量心与菩提心有何方法与技巧
居士问:我们在发四无量心的时候,里面包括慈、悲、喜、舍这四个,那这四个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观修呢?如果想让自己的菩提心慢慢生起来,有什么方法和技巧呢?太桥堪布答:当然有,我们佛经中经常会看到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四无量心既是生起菩提心的重要方法,又是菩提心的..
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才算是真正的成就
居士问:居士修行到什么境界或者获得什么样的感应,算是达到佛法的一阶成就?太桥答:对一般修行人而言,由于追求的目标不同,所以最终获得的成就也不一样。获得的成就分为三类:其一,小乘的成就;其二,大乘的成就;其三,金刚乘的成就。小乘成就又分为两类:其一,声闻乘;其二..
天堂之歌
无上导师圆满佛,成佛之道微妙法,圣众和会道友僧,上师三宝顶上严。人人向善怀爱护,年年雨顺五谷丰,处处繁荣而幸福,祈愿人间遍和平。光明慈容弥陀前,宝饰金地莲池里,九品莲花绽放中,祈愿众生得往生。人人得福常健康,时时雨顺丰庄稼,处处遍乐又和平,祈愿人间照光明。..
你的学佛动机是什么
伟大的佛陀将殊胜的妙法传留在人间,让轮回中的芸芸众生可以通过闻思修佛法,得到身心的安顿、自在与清净,也让许多修行人有机会得到究竟解脱与圆满的成就。佛法历经二千五百多年,不管是在东方或西方世界,已经成为不分国界的信仰。在佛教昌盛的地方,想要学佛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以虔敬心获得上师加持
止贡巴大师在《大手印五支》之中说:“像雪山一样的上师四身上,如果虔诚心的阳光不照射的话,加持的水就不会流出,所以,请用专注的心去修持此虔诚。”。将具备法身、报身、化身、大乐身四身功德的上师比喻为雪山,虔诚心比喻为太阳,当太阳的热度照耀到雪山上的时候,上师的加持..
止息苦难的方法
无始轮回以来,我们在数不胜数的多生多劫当中,积淀了根深蒂固的串习习气,是我们不断流转轮回的恶因,也成为我们获得解脱的阻碍。若我们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缺乏佛法这味甘露妙药,那我们永远是误入歧途,充满迷惑的。就像盲人独自走在空旷的荒野中一样,只会迷失方向。两千五百年..
了解菩提心
虽然我们学佛后接受了皈依戒,也闻思了佛法所讲的四法印,但仍不算是修习了大乘佛法。只有发心并且具足菩萨戒,才算步入了大乘佛法。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发心的本质、对境、动机、根器、内容、分类以及发心的功德利益等。发心的本质:是为了利益众生,而舍弃伤害众生的心念。发心的..
成佛时一切都能任运吗?
居士问:我们只有最后到了成佛的时候才能够任运吗?堪布答:对,任运就是不造作的、不勤奋的、利他的事业。比如现在的我们要去做一件好事,就是在造作。就像停止恶业是造作,努力行善是造作,调服自心是造作,心中生起的一丝出离心、菩提心都是勤奋、刻意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并不是..
如何面对家庭遗产纠纷?
对于财产不应当特别执着,更不可以为了得到财产丧失道德,令亲人之间反目成仇。遗产纠纷问题往往会闹得亲人不和。而我们年轻一辈又只能冷眼旁观,要不就是站在自己家庭这边,其他的什么事都做不了,感觉很痛心。拥有家庭财产有利也有弊。对于凡夫而言很少会发现钱财负面的一面,对..
女众弟子如何以正确的心态依止上师
我们选择上师,要看上师是否有佛法的良药给我们,谁有就找谁,不论他年老、年轻、是贫、是富。依止善知识就要像大夫一样。关于女众如何依止上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全国各地学佛的人非常多,而在学佛过程中需要要依止善知识,这一点,汉传佛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