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波斯王有一个女儿叫善光公主,聪明端庄,在皇宫里享受快乐。有一天国王跟她说:“你要知道,你现在享受的一切幸福和快乐,都是父王给你的。”公主不承认,回答说:“我是凭自己业力感召的福报,并不是父王给的。”国王听后特别生气,命令侍从找了一个身无分文的乞丐,将善光..
圆满
嘎玛仁波切:只是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
终于找到你了,该回家了要去往西方极乐世界,除了发无上菩提心、观想忆念阿弥陀佛,忏悔清净罪业,还要累积善根福德。《阿弥陀经》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不知舍取因果就是少善根的表现。有的人有积德行善的机会,却不愿去做,宁可在家睡懒觉,也不愿抓住给自己累..
观修八无暇 观的是我无数的前生前世
知足则不觉匮乏平日里我们最常做的就是在回忆、憧憬、幻想、计划的世界中寻找安全感和慰藉,这个所谓的现实世界太不让人踏实、放松了。钱财、地位、感情、健康……无一不是有也不安心,没有也不安心。你看没钱的人为衣食住行劳碌奔波,有钱的人,坐着飞机跑来跑去,照样是为衣食住..
让快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活着的每个当下,学会将快乐带给别人,让快乐变成一种习惯每个人都具备如来藏,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我们是一群在红尘中迷茫、忧愁、受苦受难的未来佛,身口意造作的肮脏尚未洗干净,因此还是凡夫俗子。一个完全觉悟的人,就叫佛。学佛,要学会如定期清理电脑里的垃圾文件一样,..
佛教徒到底该不该管闲事
痛苦往往会不期而至,让你感受到它的巨大威力一提到信佛、皈依,很多人都只是期望得到佛菩萨的保佑。保佑,并非单方面的,如果自己不付出努力,却一味只想得到佛菩萨的加持,那就是迷信了。就好像无论你去哪个国家,希望成为他们的公民,首先要承诺自己遵纪守法,尽好义务,而不是..
曾经打佛七进入一种很好的境界,但没过多久又落入一种烦恼的状态中。为什么会这样?
问:曾经打佛七进入一种很好的境界,但没过多久又落入一种烦恼的状态中。为什么会这样?答:倘若没有打好前行基础,表面上修任何法,暂时可能有一些验相、些许成就,但在今生来世的重大问题上,由于你相续与四加行不相应,故很难得到真实利益。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毕竟我们学佛那..
执着什么,什么就会伤害你
在逆境当中,我们容易发现问题,也容易转念。比如有人打我骂我,稍微有点修行的人,他能够发现,这个是自己的问题,自己造的业,我不应该嗔恨,不应该跟他计较,应该给他发慈悲心。这样就可以转为道用了。如果逆境当中受影响,也很容易发现。比如有人骂我打我,我没有把握住心态,..
从关爱宠物到关爱父母
要想获得身心的健康,必须约束自己的身口意。虽然说学佛后,不可能什么恶业都不造作,但是要让自己有道德底限的标准,这个底线越高,对自己的保护就越大。哪怕面对动物,也要生起慈悲心,不要将它们简单认为是畜生。动物也有喜怒哀乐,也希望快乐,不希望痛苦。有一年,我带了很多..
看到他人的缺点 在于自己不清净
“观察他人的缺点”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惯,我们从来没觉得这个习惯有什么不对,而佛法为我们指出:对于凡夫来说,会看到他人的缺点,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心被污染了;对于佛菩萨来说,永远看不到众生的缺点,世界永远是完美的,因为佛菩萨的心是清净的。经典中说:由于内心污染..
关心他人就是圆满自己的福报
诚如寂天在这个修行中所解释,首先你了解到每一位众生都跟自己一样,希望得到快乐而不愿意痛苦;在这个基础上,你和他们是平等的。然后,当你想到与无量众生相比时,你只是单一个体时,你了解到不论是忽视他人的利益,或为了自己的快乐而利用他人,都是完全荒谬的。奉献自己、服务..
贪官污吏烧香磕头佛菩萨也会保佑吗
佛菩萨平等大悲,并不会因为你烧香磕头就偏袒你,他不烧香磕头就不理会他。然而,正如阳光普照时,向阳的房间才温暖明亮,背阳的房间却晒不进太阳,你究竟能感应到多少佛菩萨的加持护佑,要看你有多少恭敬信心。佛教讲因果,善恶有因,自作自受。达官贵人也好,平头百姓也好,若杀..
既然一切皆梦幻,为什么梦中行为还有罪福之分呢?
问:既然一切皆梦幻,为什么梦中行为还有罪福之分呢?答:轮回有情虽如幻化,却具有能感受害利苦乐的幻心,因而对这些有如幻之心的有情来说,如果杀害他们,就会造下严重杀害恶业,若作种种供施,也会生起如幻福德。产生福罪与否的原因,是依有心、无心而定,并不牵涉到是否为幻化..
藏历具醉月十五,阿弥陀佛节日,作何善恶成百万倍!
今天是9月16日,藏历七月十五,是阿弥陀佛节日,在此殊胜日行持一切善法具千倍功德——念佛、诵经、持咒、放生犹为殊胜,功德巨大。阿弥陀佛心咒:“嗡阿弥德瓦阿依斯德吽舍”,回向给六道一切有情众生:愿善知识法体安康,正法永住!愿众生脱离苦海、受持佛法、发菩提心!《大宝..
简论汉传禅宗与藏传宁玛派之关系
佛法之根本在般若。代表般若法门者,显教为文殊师利,密乘则金刚萨埵。显密圆融,文殊师利、金刚萨埵同体,盖表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谓空不空,即般若也。大乘佛教经典最早最全表述般若法门者,厥惟《维摩诘经》。维摩诘为传承金刚萨埵人间持明之密乘菩萨,其与文殊师利对扬的不..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喜欢禅修?
证悟空性“禅”是印度梵文,意思是心平静下来的状态。有广义和狭义。禅分三种,第一个是有思维的禅。就像修菩提心,修人生难得等外前行,或者修金刚萨埵的修法等等都是禅。这个时候只有一个思维,是很平静的,没有任何其他的杂念。这也是一种禅。第二种是无念的禅,它分两种:第一..
什么是毫无意义的修行?
修行要破除我执烦恼冈波巴大师在《胜道宝鬘论》中用十四个比喻来说明什么是毫无意义的修行。我们列举其中四个:第一、不能对治四根本烦恼和我执的法,就像把斧头和树干捆在一起,毫无意义。四根本烦恼就是贪、嗔、痴、邪见,就像是树干。斧头是用来砍树的,如果与树干捆在一起不能..
为何痛苦也可能是诸佛菩萨的加持?
如何理解加持?【顶礼上师本尊空行!】即顶礼三根本。我们修行和依止上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加持,但所谓的“加持”不在于形式之上。例如有时导师会把书放在你的头上,并且念一些吉祥偈等等,这些形式都只是加持之缘,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加持。只有当我们依靠加持之缘精进修持,并且令..
毫无意义的修行
冈波巴大师在《胜道宝鬘论》中用十四个比喻来说明什么是毫无意义的修行。我们列举其中四个:第一、不能对治四根本烦恼和我执的法,就像把斧头和树干捆在一起,毫无意义。四根本烦恼就是贪、嗔、痴、邪见,就像是树干。斧头是用来砍树的,如果与树干捆在一起不能发挥斧头的作用,反..
《成佛之道:解脱的无上功德》——顶果钦哲仁波切
如果我们思量轮回中所可能经历的一切不同状态,并了知无处没有痛苦时,将生起强烈的疲惫感与悲伤感。我们会疑惑:“究竟要如何才能将自己带离这种痛苦?”此即所谓的出离心,想脱离轮回的渴望。它是修法的基础与开端。如果有人被暴君丢进监狱,他将日夜思考:“我怎么这么惨!我该如..
怎样“携带”财富最安全?
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任何东西都带不走,包括我们的身体。但是因布施而种下的善根和福德可以带走。就好比农民在田里耕耘一样,我们布施的同时,在相续中已经种下了善根和福德。心的相续不会死,所以这些善根和福德都能带走,但是其他表面上的东西都带不走。权力不能带走。当..
达真堪布:骄傲是不自信的表现
无论你的境界有多高,智慧有多深,都要谦虚、低调,越有功德的人越低调。有些人是特意装作低调或谦虚。其实,真正有成就、有功德的人,不用特意低调,而是自然而然地低调。我们有时候想展现自己,想突出自己,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说明你还没有完全超越。..
这就是加持
烦恼有很多种,其中嗔恨心的过患是最大的,也是最难对治的。因为它是爆发性的,一旦生起来很难控制,对相续的损害也非常大。想要对治,除非有一定的修行,有正确的知见。密宗里讲,一切众生皆是佛,因为一切有情都离不开清净的自性。从显现上讲,任何一个人都是从自性、佛性中显现..
这几种傲慢你有吗?
有些人没有功德,没有成就,却自认为有功德,有成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傲气冲天,目中无人。傲慢的铁球上不沾功德水,有傲慢的人不会产生真实的功德。傲慢有以下几种:一、种姓骄。以前印度有国王种姓、婆罗门种姓,都是比较高贵的种姓。古印度特别重视种姓,那时不用选举,国王..
福报决定孩子的命运
印度的波斯王有一个女儿叫善光公主,聪明端庄,在皇宫里享受快乐。有一天国王跟她说:“你要知道,你现在享受的一切幸福和快乐,都是父王给你的。”公主不承认,回答说:“我是凭自己业力感召的福报,并不是父王给的。”国王听后特别生气,命令侍从找了一个身无分文的乞丐,将善光..
语言的加持力从哪来
我们宣讲佛法,宣讲真理,不需要特别华丽的词语,而是需要有慈悲之心。你是不是真心想拔除他的痛苦,给予他安乐?如果你是真心的,你的话语才有能量,才有加持。你能以真心对待他人,人有灵魂,一定能被感化。有人认为:我对我的儿女是真心的,我对家人是真心的。但若是有私心、贪..
母亲去世后的骨灰如何处理才好?
请问上师:我的母亲往生后家人要把母亲的骨灰拿一部分到五台山埋葬,说可以听经闻法,这些我不明白,我不忍心将母亲的骨灰分开,请上师开示我应该怎么做?上师解答:学佛人不应该执著这些,要随缘,不要太执著。怎样都可以,也没有什么。净土和大圆满可兼修吗?上师解答:这个是可..
被忽视的“亲友”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很多亲朋好友,通过各种方式利益我们,但是最可靠的亲友不是某个人,而是“布施”。如果行持布施,能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普通的亲友,即使关系再好、时间再长,也只是一辈子,几十年,然后就不是亲友了,来世可能会变成怨敌。有些上半生是亲友,下..
必须按《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念心咒吗?
平时念阿弥陀佛心咒的时候,只念简单的皈依发心,然后念心咒,最后回向就可以了吗,还是必须按《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念心咒?上师解答:最好是按仪轨念,是最如法的;如果实在条件不具备,也可以皈依、发心、念咒最后回向,条件具备还是按仪轨来,通过修法形成生起次第和圆满次..
学佛修行者应如何正确对待是非?
顶礼恩师!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总难免会听到是非,甚至不知不觉被卷入事非。作为一名学佛修行者,应如何正确对待是非?上师解答:对待是非的方法太多了,所有的佛法都是对待是非的嘛!你可以观无常﹑观无我﹑观清净﹑观圆满,这些就都不是是非了,就清静了,圆满了。每个修法都是针..
藏历具醉月初十,莲师荟供日,千劫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十万倍!
各位同修好,今天是9月11日,藏历七月初十,为莲师荟供日。请大家断除一切恶业,尽力行持荟供、放生、斋戒、观修出离、菩提心、空性慧等善法,消除业障,增长福慧。以大悲心功德回向众生,除障积福,远离战争、灾难、世界和平、众生安乐!【莲师心咒】:嗡啊吽班杂格热班玛色德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