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四十七章)02

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四十七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四十七章心海潮屏音回吼02心声之辨与观音菩萨修行法门若闻声可意不可意生憎爱。便被声缚。但观心海中是声出处。以心海元无有相。心虽含声,声亦无相。无相即于一切声中而得解脱。‘若问声可意不可意生憎爱,便被声缚’,比如拿耳朵听声..

印光大师:念佛方法以持名为最

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四种念佛,唯持名最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观法,皆不了明。若修观想实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坠。宜修易行之行,自感..

恭迎观音菩萨出家日,弘扬观音菩萨慈悲精神

中国向有“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之说,由此可见观音菩萨救苦寻声、无刹不现身的慈悲精神使观音信仰在中国乃至亚洲广为流传、深深扎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就算不信仰佛教,多半也知道观世音菩萨。菩萨是“菩提萨”的简称,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萨,也是自..

德森法师:念佛摄心偈

念佛摄心偈(见云水堂书壁,照录)(一九四零年十一月一日刊)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有云,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祖师如此极力道破,乃为一辈以持名压捺妄想,不知求生者,吐肝吐胆,剖心沥血之..

印光大师:一切所享者,皆非前因所定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是知智慧德相,乃生佛所同,即性德也。有妄想执著,离妄想执著,则生佛迥异,即修德也。修德有顺有逆。顺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极而彻证,证而了无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远,修极而永堕恶道,堕而了无所失。了此,..

宣化上人:不要打这个妄想,灾难就是从那里来的

切记!不要打这个妄想灾难就是从那里来的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一切诸佛,对于相信他或毁谤他的众生,都用一种大悲心等视,怜愍一切众生。所以你赞叹佛,他也不会怎样欢喜;你毁谤佛,他也不生气。我不是常常对你们讲,毁誉不动于心,这是佛的一种态度。无论谁说我们不好,是想要我们好..

断烦恼的一个重要的关键

佛陀提出了四种譬喻来解答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惑。两种譬喻是说明“达妄本空”,另外两种譬喻是发明“知真本有”。我们看这地方两段:一,喻妄因妄果其体本真;二,喻真智真断不重起妄。第一个,先从众生这种虚妄的因果当中来解释。其实众生的体性是本来清净的..

观世音菩萨的十种自在,恭迎明日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观世音菩萨的十种自在恭迎明日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心经》开篇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自在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民间俗称“观音菩萨”。顾名思义,无论“观世音菩萨”还是“观自在菩萨”,都有其特殊之蕴意。“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

广钦老和尚:像印光大师、弘一大师这么有修行的人,都还要念佛,更何况是我们凡夫

行住坐卧应当不离佛,像印光大师、弘一大师这么有修行的人,都还要念佛,更何况是我们凡夫,应该把念佛视为第一要务。我们在世俗都已念过书,如再去念佛学院、学讲经,会更增加爱情、爱别离苦的念头。世俗人把苦当乐,等到老来就怕死,放不下子孙。而我们出家人虽然修苦行,边做事..

为抑郁焦虑症和受色情淫欲,邪教邪说困扰的人所写,同共勉

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想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和对邪淫邪说的感受,希望大家能够慢慢地断掉邪淫,还自己一个幸福的人生。在这里向大家报告,说得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正。邪淫的危害实在很大。我是一个男生,从小也会被一些色情的画面,有漫画的,后来有DVD光碟,到后来有了电..

观世音菩萨的十种自在恭迎明日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心经》开篇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自在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民间俗称“观音菩萨”。顾名思义,无论“观世音菩萨”还是“观自在菩萨”,都有其特殊之蕴意。“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是用眼去观,但这里不是以眼睛的眼,而..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四十七章)01

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四十七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四十七章心海潮屏音回吼01古释云。若有能所。未得名密。悟四谛理。推能闻及所闻。皆是自心。心即是本觉光明。圆照法界。始觉智心亦圆照法界。即是因声得悟。一切众生依此观亦得解脱。这段开始是中国古代大德所说的内容,说明了由小乘的..

星云大师:《心经》第16课04

星云大师讲《心经》第16课丨心无碍的好处04四、远离颠倒梦想无有恐怖就“远离颠倒梦想”。众生颠倒什么?明明有真如佛性,他不知道,就说无;明明世间没有功名富贵,他偏要认真追求,这就是颠倒了。我年轻的时候,常有人问我:“法师,你年纪这么轻,就吃素、出家了,不能去跳舞,不..

宣化上人:着相,这因为没有离开心念;你要离开这个心念了呢?

《大乘起信论浅释》◎马鸣菩萨造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1971年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

宣化上人:真如是什么样?

《大乘起信论浅释》◎马鸣菩萨造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1971年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

白云禅师:什么是“五蕴”?

大家好,我是三生居士,在学佛供灯修行近十年中,发现很多人对佛教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因此特意收集了佛门中一些高僧大德的文章,并集结成册,名为《高僧百解》,希望大家多做传播,以期解开更多人心中的疑惑,南无阿弥陀佛。以下内容,为白云禅师开示:五蕴也称作五阴,“蕴”有蕴..

宣化上人:如何持诵楞严咒王

楞严咒是最长的咒,又叫「灵文」因它太灵太妙,妙不可言,谁念谁就有感应,谁持诵谁就得到金刚藏菩萨的护持。所以你修这咒必须要诚意正心,修身,格物,何谓「格物」?即格除一切物欲,也就是没有贪心,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则持此咒就有大感应,有人不懂咒的意义就冒冒然..

一诚长老:人生最大的难题不是认清人心,而是认清自己

1管自己,不管别人某日,广济寺。有居士来问:她的下属们在工作中形成了亲密关系,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家庭,用她的话讲“不能看着他们往火坑里跳”,要救他们于水火,很着急但不知怎么办。我告诉她:“管自己,不管别人,他非我不非,自非却成左。只要他们把本分工作做好了,其它..

念佛的六大方法

(一)高声念:若神志昏沉,或妄想纷起时,即振作精神,高声念佛,念到数百声,自换一番境界。业报差别经云:‘高声念佛有十种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惊怖。三、声遍十方。四、三途息苦。五、外声不入。六、令心不散。七、勇猛精进。八、诸佛欢喜。九、三昧现前。十、往生净土..

善昭禅师说:身安不如心安,心无慧剑,烦恼怎断?

人生烦恼如丝,心有千千结。古人有一句禅意十足的诗形象地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愁”、“病”都是烦恼。《百喻经》中对烦恼有一个解释:“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笞众生。”那么,众生为何有烦恼?我们到底在烦恼些什..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四十六章)02

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四十六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四十六章帝都繁华犹谷响02帝都繁华如谷响因为要讲观音菩萨修行法门,所以先把前面的道理跟大家探讨清楚。而且在《宗镜录》,永明寿禅师所引用的,也跟我刚才所提的一样,有个前提的文章放在这里。现在我们看原文一如《华严论》云:‘一..

从苦乐的角度看邪淫

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渴望幸福、惧怕灾祸,这是任何一个人的天性。万物都有求生的本能,飞蛾扑火并非自寻短见,肯定是因为火中有它喜欢的东西。都说万恶淫为首,都知道纵欲过度伤身招病,荒淫无度败德引祸,现实中却有多少人孜孜汲汲,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为什么?因为在性的体验..

南怀瑾: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

什么是念?念有时也可以代表心。我们的生命,可分成两部分,身体上的感觉和思想上的知觉。二者合拢来,就是心,就是念。我们晓得,佛经上经常说“一念之间”,一念之间是什么?我们人坐在这里,不要做功夫,自自然燃地呼吸,不呼吸就死了。气一呼出,不再进来,或者吸进来,不呼出去,生命便要死..

如果这个离不开,你修什么都危险

我们在末法的时候,哪有善知识呢?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你就依着你所学的教义,依着经,圣教量,依着佛所说的。就是依着一部《心经》都可以,你把《心经》背熟了,你想《心经》怎么说的,一切相跟空差不多,“色不异空”;再进一步说,“色即是空”。空的意思,..

修行必须要过的五关,深度揭示其中奥秘

最近不少人找我,而大多都是问共同的问题:财和色。说的委婉点就是钱财和姻缘。一、钱财很多修行人会发现,怎么自己这两年突然的运气不顺了,怎么老破财啊。以前很好赚钱的,现在很难赚钱。甚至负债累累,而越是急着赚钱还债,就越是破财,债务越来越重。有的人,念佛。发现运气好..

“好命”的人常有这3个特征,你若有一个,也不差

圣严法师,俗名张保康,生于江苏省南通县,佛学大师,一代高僧。圣严法师通过佛法的力量创造的人间净土,在滚滚红尘之中能让人们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归宿,并为我们信仰的皈依指明方向。可以说,很多人从法师那里受益匪浅。比如,著名演员张国立说:“我皈依圣严法师多年,受益匪浅。..

在方法上,我们犯了很大的错误

诸位一定要知道,我们读历史、读传记,看古人的修学,好像成就很容易,三年五载成就了,十年、八年成就了。回过头看我们这一代的人,苦修了一辈子,还迷惑颠倒。我们的聪明智慧不如古人吗?不见得。我们的福报不如古人吗?也不见得。那么不如古人的地方在哪里?给诸位说,在方法上,..

宣化上人: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消灾罪灭

各位要知道,并不是我们不休息是对的,人家休息是不对的。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我们在以前没有用功修行,所以现在要加油,勇猛精进,向前努力。人家或者用功很久,已经上路,念观世音菩萨,或者不念观世音菩萨,都是一样,没有妄想。人家休息,比我们精进,更有进步,所以不能说人家..

为什么读《地藏经》要真诚才有好

【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这是教给我们方法,科里面讲修福脱罪。这是说读经,读经能有效吗?我们遇到这事情,他的家亲眷属在佛菩萨面前,高声把经读一遍看看有没有效?结果是没效。别说读一遍,读十遍、读一百遍、读一千遍都没有效。关键在哪里?关键在读经怎么个..

宣化上人:手持五戒十善功德非常大

以戒为师,不要错过受五戒的机会受五戒、八戒的人,都叫“优婆塞”、“优婆夷”,受过菩萨戒,就叫“菩萨”。本来只有出家人受菩萨戒,但因菩萨是自利利人的,所以在家人也可以受菩萨戒。在佛教,受戒是很要紧的,想受戒的人,不要错过机会。你受一戒也可以,受两戒也可以,受三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