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佛法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无二的,在本质上并无差别。由于因缘果报的关系,所以现前的生命形态各有不同。而佛陀善于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以不同的教理说法,度其出轮回苦海。在佛陀的各种说法当中,譬喻说法是比较生动、形象的..
禅宗
供养出家人,是为自己种福田!
先讲个来果老和尚的故事。来果老和尚和虚云老和尚一样,为近代公认的开悟的禅师,他也是近代公认的最严厉的禅师。来果老和尚是高旻寺的住持,在当时禅宗大丛林中,出开悟僧人最多的有三大寺:金山寺、高旻寺、天宁寺。从这三大寺禅宗出来开悟的是最多的。来果禅师在高旻寺时,教风..
黑社会老大被观世音菩萨度化后,广度他众
见过居士中最“生猛”神通人士,是本地桓台县的马师兄!第一次见他是在慈音念佛堂院内放鸟,他跟随另一师兄来参加。马师兄40多岁,典型的“山东大汉”,“武松打虎”式的人物,浓眉大眼,身体强壮,性格爽朗,声若铜钟,说话极富感染力,一见面就让人感觉很有气势。马师兄的修行经..
那些拜五台山的高僧
古来修道人,他们在修行时,特别注重求菩萨加持开智慧,消业障。这些菩萨加持修行人开悟的故事,在佛教各大名山都有,而尤其以五台山最多。历来要弘法利益众生,就需要智慧,三步一拜文殊菩萨道场,则成为许多修行人的功课。拜五台山,在历代高僧中都有记载。比如上次有介..
中国佛教宗派的起源
中国佛教史开始于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随着大量经论的传来,印度佛教各部派思想与我国民族文化相接触,经过长时期的吸收和消化,获得了创造性的发展。公元六世纪末至九世纪中叶的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极盛..
绍云长老访谈录
出家因缘及与虚云长老师徒因缘记者:您19岁即徒步往江西省永修县云居山真如禅寺,礼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为师剃度出家,请长老讲述一下您的出家因缘及与虚云长老的师徒因缘。绍云长老:说来话长,我到那里去是1956年8月,那时候才19岁。我从小念了几年私塾之后,就到县城念高小了。..
万般烦恼皆因心动 动乱颠倒终归寂静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隐居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说:“法常,你领悟了老师的‘即心即佛’,但是老师最近又说‘非心非佛’呢!”法常听了,不为所动:“别的我不管,我仍是‘即心即佛’。”马祖..
般烦恼皆因心动 动乱颠倒终归寂静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隐居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说:“法常,你领悟了老师的‘即心即佛’,但是老师最近又说‘非心非佛’呢!”法常听了,不为所动:“别的我不管,我仍是‘即心即佛’。”马祖..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悟道因缘
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县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生之前,每每担心无子,心想:“我家崇善,岂令无子?”于是便天天祈求诸佛菩萨保佑,希望能生个儿子,继承祖业。就这样虔诚地祈祷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黄昏,感应到佛光满室,不久慧可的母亲便..
1072岁的高僧—宝掌和尚
宝掌和尚是中印度婆罗门贵族的儿子,出生时间相当于我国战国时期周威烈王十二年丁卯(公元前414年)七月七日午时。他生下来就有很多瑞象,骨气不同常人,眼睛大,鼻子长,两耳垂肩,双眉高挑,左手紧握成拳总不展开,父母知道这孩子将来一定不同寻常。千岁高僧宝掌和尚才满九岁,..
铁面御史闻雷开悟不近女色常年吃素
编者按:今天这一则故事出自《历代名人与佛教》,由喻汉文先生编译,故事主人公是北宋仁宗朝殿中侍御史赵抃。赵抃为官清廉,铁面无私,当时就与包拯齐名。《五灯全书》所记细节稍有出入,赵抃乃是金陵蒋山法泉佛慧禅师法嗣,并非黄龙慧南禅师弟子(法泉佛慧、黄龙慧南两位禅师世代..
鄢烈山:“升官发财”真的是社会信仰吗?
“升官发财”真的是社会信仰吗?(资料图)据新华社电,每年正月初五这个拜财神的日子,在武汉市汉阳区的归元寺,从初四夜晚到初五凌晨,从四面八方汇聚来了约55万香客。天寒地冻的,摸黑赶早,想进头香,可见其求财心之切、求发心之诚!这么盛大的拜财神场面,也从“民俗”中显现..
修道人心中要有道
贫穷不是没有钱,贫,就代表没有道,心中没有信念。穷是没有智慧,加上没有福报,叫做穷。那修道人,可以活得艰苦,但却不能心中没有道。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心中有道。人有义务和动物区别开来,那就是人应该要拥有道,才算顶天立地的人。关公在历史上,是很有名气。儒家称他为圣..
消业障,是消灵性的业障
修行人要有一双慧眼,才不会被文字迷惑。尤其是的禅宗的文字。你看禅宗说,不立文字,不以文字开悟。结果你去看,中国佛教史上,留下文字最多的,开示录,开悟的诗歌等,却是禅宗的门人留下最多。禅宗说,要超越时空,不着一相,山河大地都是一禅床。结果你去看,你会发现,天下名..
全知全能的人是谁?就是你自己
「世尊垂慈,复劝谕博学多闻有智之人,当信如来所教皆契实相理体,经中如理而说,唯是真实,故云应信我教如实言也」。这是「福慧始闻」最后的一段劝勉。世尊无尽的慈悲,我们在这个地方能体会得到。复劝谕博学多闻有智之人,这句话就是现代我们所说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所谓高等知识..
智者归命得正道
从前,有位婆迦利人来到古印度中部,当时中印度国王任用此人统领一聚落。聚落中住着许多婆罗门,有几位婆罗门亲近这位外来的聚落主,为他说印度二大史诗《罗摩延书》、《婆罗他书》,并告诉他书里提到:如果因战争往生,可以生于天上;投火舍报的人,也能生到天上。也告诉他,天上..
佛门里的平等、宽容大度
有一次,有弟子找佛源老和尚告状。说寺里的僧人把偷偷把常住的钱拿出去盖庙。老和尚就跟告状的弟子说:他干嘛不多拿些钱去,能多盖几个庙?大修行者的心量,是包容,是大局。禅宗为什么如此兴盛?中国佛教为什么能如此兴盛?这个和丛林制度是分不开的。丛林制度就是包容,任何人只..
一位离休老干部持名念佛超凡入圣修成了肉身菩萨
在中国佛教史上,得道高僧中出现过不少肉身菩萨,最出名的有九华山地藏菩萨(金乔觉)肉身舍利逾千年不腐;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坐脱之身亦是逾千年不腐的肉身菩萨。今有离休老干部尤新武,法名释永森。持名念佛得道证果,成为中华佛教史上又一名肉身菩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生命科学上的..
佛经故事:失足青年皈依佛门 千部论主名传千古
编者按:佛教史上有些高僧成就惊人,也被世人尊为菩萨,这些菩萨都是实有其人,而且有血有肉,为弘扬佛法做出极大的贡献,比如龙树菩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相对于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这四大菩萨,龙树菩萨世俗名声确实大为不如,但他对大乘佛教的贡献实实在在影响了整部中国佛教..
孝行得善报的几则故事
《孟子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世间的孝道思想,是推己及人、泽被大众的,而佛教的孝道思想是遍及一切众生的。佛教是以戒为师的,戒是佛法的命脉。《梵网经》上说:“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因此,孝道思想贯穿了佛法的全部。如何行持孝道..
一则禅宗公案的启示
儿子大学毕业,在一家台资公司找到了工作。当他第一次将试用期工资1300元交到我手上时,我是心如蜜甜。但转正后的工资却不好拿了。他必须通过推销医疗器械的提成来获得。他回家找我这个妈,因为他知道我的亲戚朋友中有高官者,还有所谓“脚路广”者。问我能否找这些人帮他拉上买家..
生死随缘
禅宗里有则机锋逼人的公案:洞山因僧问:“寒暑到来时,如何回避?”师曰:“何不向无寒无暑处去?”曰:“如何是无寒无暑处?”师曰:“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在这则公案里,“寒暑”是禅家对生死、烦恼一类的譬喻。佛教徒追求的是对生死烦恼的超越,但是这样的净土到底在..
石头和尚的人生禅
石头和尚系唐代禅宗高僧,俗家名陈希迁。他十二岁时到广东曹溪参谒六祖惠能大师,后大师圆寂,他又依嘱“寻思去”,归于青原行思门下,得师真传。天宝元年受请住持湖南衡山南岳寺,寺东有石状如台,他在石上结庵,并自号“石头”。广德二年,应邀往长沙招提寺。四方禅学者齐集门下..
意外怀孕!诚沟通请佛菩萨劝走投胎者
特别提示:本文作者是湖南的常静师兄,前不久曾为本博写了《我与蚊子的沟通(回施同修系列之一)》,其后,他妻子意外怀孕,而他们已经有两个孩子了,不允许再要这个孩子,做为佛弟子又不能堕胎杀生,怎么办?他非常希望通过沟通让这个孩子离开,本博主便向他推荐了本博文章《佛弟..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入定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祖师,有相当的禅定功夫。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后觉得才几分钟。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过年时,他在自己的小茅篷里煮芋头,一边煮,一边打坐。有人到茅篷来看老和尚,向他拜年,看到他入定,就拿引磬在他耳朵边轻..
禅宗公案:人生咸淡两由之
弘一法师(图片来源资料图)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他看到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夏丏尊不忍地问:“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丏尊又问:“..
祖师与你有什么冤仇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自古相传,凡是作为一位禅师,一生之中必须到这里来参拜一次。有一位禅僧,从来没有见过达摩祖师的面,但是他却甘愿为达摩祖师终身守墓。这座达摩祖师的坟墓,唐代宗时,曾赐颁“圆觉大师空观之塔”的封号,所以大..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此后,佛说法四十九年,大小三百余会,即是让众生放下执着,洞见..
憨山大师开悟经历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此后,佛说法四十九年,大小三百余会,即是让众生放下执着,洞见自心。故古德云:“吾..
台湾悟明长老专修大悲咒的感应故事
悟明长老,是民国前一年转世人间,今年都九十岁高龄了,在台湾佛教界的辈份可算是第一的啦!悟老十五岁时,有一次在寺里晒经。烈日之下,在一箱箱堆积如山的经书之中,很无心的悟老东翻西找的,小孩子嘛,好玩!看看经书中有什么希奇古怪的东西。这一翻就翻到了一本“大悲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