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

暂执圣号已胜百年之福,一发大心已越历劫善根

佛在《阿弥陀经》中讲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也就是,少善根不生净土,多福德乃能成办。说到多福德,莫过于执持名号;说到多善根,莫过于发广大心。因此,暂时执持圣号已胜过布施百年之福,一发大心就超越历劫修行善根。一、引圣言证明执持名号是多福..

修净土法门勿废金刚经

“勿废金刚经”。就是《金刚经》的诵持不可废止,意思是,不能在别人诵持的时候你去阻挡他。“但以持经咒之功德”你持经的功德,就是读诵《金刚经》的功德,或者诵其他咒的功德。“通用于回向往生”,统统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则六度万行..

患难病苦应称念观音菩萨祈求加护

“称念观世音菩萨,患难病苦应念观音加护,眼疾尚未愈,而热无避处,又加时疫。此众生同分恶业所感。”印光法师文钞当中,有很多答复一些居士的提问,对应性很强,就是一些个别的例子,但是他讲的是一些佛理。然后呢,赶上天热,加上时疫,那个瘟疫啊,就像咱们前几年国..

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图自在

禅人生长休邑,少贾于江湖,因厌尘俗,至匡山礼续芳和尚发。老人自南岳来休夏金竹,禅人拈香请益,因示之曰:汝已能舍世闲恩爱,身虽出家而心未明出家之事。昔吾佛世尊,舍金轮,弃王宫,入雪山,六年苦行,明星悟道,成等正觉,为三界师,六道尊仰,人天供养,普度众生,同出生死..

爱不必喜,憎不必怒,一切皆如梦事空花

【原文】语云:“爱其人及其屋上之乌。”言爱之极其至也。忽缘变而情迁,转爱为憎,憎而又憎,向之爱安在哉?转憎为爱,亦复如是。是故爱不必喜,憎不必怒,梦事空花,本非实故。【演莲法师译文】古语有说:“爱他这个人,也连带喜爱栖息在他屋上的乌鸦。”这..

没有一番静气,人生就过得很忐忑

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就跟我们吃素一样,别人看你们吃素有什么好吃的,就是一些菜叶子,但是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每一样菜都感觉吃得很开心。不静,就是五味杂陈,就像世间人,总是喜欢乱吃——口味整天换,明天弄这个口味,后天弄那个口味。今天这种肉,明..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信根先向心田种,行足还加愿力坚。路乏资粮终不到,马无缰御孰能前?但将三事为符契,携手同登九品莲。念佛休嫌妄想多,试观妄想起于何?无心收摄固成病,着意遣除亦是魔。救火抱薪添烈焰,开堤引水作长河。直须字字分明念,念极情忘有甚么。佛声..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可以的。当我们了解到佛法以后,要把家庭搞好,令大家和睦,也要培养自己怨亲平等的心。假如真的爱护妻与子,也要去爱护其他的人,因为我们与其他人生生世世也互为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所以要怨亲平等,不要贪著。因..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宋智印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的只园寺,平常修习极乐净土的观想,日夜精进而不间断。后来在病中,集合大众诵《弥陀经》,才一诵完,即盘腿合掌而往生。(佛祖统纪)【学文解读】智印法师,他从到浙江的只园寺以后大家才记录起来的。他的功夫在于哪里呢?就是..

福报大的人,做事情就比较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跟福报大的人一起出行会异常顺利。比如某个堵车的时间段,因为车上有福报大的人,结果一路畅通;本来天气预报说要下雨的,结果晴空万里;本来平常不开放的景点,恰好赶上临时开放。也许有人会说这些都是巧合或者过于迷信了,那我们换种方式表达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