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 cichengluozhu2014

327篇 阅读量271334

证悟的境界了绝了所有的妄想

「证悟」了绝所有妄想凡夫和圣者的差别,就在于一刹那的念头上面。凡夫的境界,大家都很清楚。菩萨或证悟者心里虽然也会产生念头,但在念头出现的同时,他立即就能凭自己的修证知道它是空性,这不是用理论..

经济学家,为什么要倡导利他?

【编者按】在整个人类经济史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位企业家能像稻盛和夫一样,在三个不同的行业里均取得了辉煌的经营成就,并且在企业界、思想界、教育界、慈善界、宗教界等众多领域也都得到了高度认同和广泛..

生老病死,循环往复 | 稻秆经系列 · 172

稻秆经系列·172《佛说稻秆经》而从彼因所生之蕴,名之为生。“蕴”就是五蕴,人的身体精神这些。我们前面造了业,造了业以后,这个业成熟的时候就产生了下一世的五蕴,所以这个叫作“名之为生”,这就是..

创造世界的时候,心在轮回

在所有加行以及寂止修法修完,还没有修大圆满的正行之前,介于正行和前行之间,有一些接近大圆满的修法。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修法,是麦彭仁波切宣讲的“观心窍诀”。万法由心起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物质与..

诸法的本性是空性

以前有一位上师燃指供佛,他的上师就问他:你有没有修成止观禅定,如果没有禅定境界,就会出问题——在燃指的中途,会因无法忍受痛苦而后悔。他回答说:我的止观比较稳定,应该没有问题。这就说明,在进入..

证悟了缘起,就成为证悟无上

在《缘起赞》云:“由见说何法,智说成无上,胜者见缘起,垂教我敬礼。”“由见说何法”,佛陀自己证悟以后,给别人所宣讲的法门。“何法”,是指证悟了什么法,说了什么法。“见”,也即自己的证悟。“智..

什么限制了,我们的认知?

【编者按】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受限于自己的认知力。一般而言,我们的学识、经历和经验会形成一个隧道,人对事物的所有认知和判断都会局限在这个隧道内,并且还会想当然地认定真相就是如此。但是,一旦有..

仅仅让心静下来,旱獭也能做到

《般若摄颂》中的一个比喻说得好:“如人为观海水往,见树林山仍遥远,不见彼等遥远相,思近大海无怀疑。”就像人们为了观海而前往目的地,在还能看到绵延的山脉和辽阔的森林之际,就说明离海洋还很远。当..

藏在加行中的证悟曙光

加行的修法——皈依05皈依也可以和大礼拜同时进行,大礼拜完成的时候,皈依也就完成了。但这是比较简单的修法,最好还是分开做。大礼拜可以专门安排在最后修上师瑜伽的时候修。在皈依的时候就认认真真地观..

解脱的原理就是要证悟缘起

解脱的原理我们能不能成佛,不是由释迦牟尼佛来决定,更不是由任何鬼和神来决定,而是由因缘来决定的。虽说成佛与否把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去创造成佛的条件,在创造条件以后,才..

过度的欲望,脱轨的列车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没有幸福感过度的欲望,脱轨的列车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讲,欲望是发展的动力;从学佛的角度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诸如我要学佛、我要成佛、我要修行、我要禅坐等等也是一种欲望,但这些欲..

皈依,你是否修得够标准?

加行的修法——皈依04皈依的具体修法念诵在修加行期间,每天要念诵加行仪轨。加行仪轨有两种:一种是《大圆满龙钦心髓加行仪轨》,在《普贤上师言教》中,将其依相应内容而断断续续地分到了各个修法当中,..

寂止与证悟之间仅仅是一步之遥

无相寂止的修法整个寂止修法从头到尾,都与禅宗的《六祖坛经》,以及大手印、大圆满法本的词句所讲的非常相似,都是放松、无念、无相,都是不思善、不思恶,都是善恶念头消失之后的本来面目,但实际上根本..

我,不过低配的人生

【编者按】最近,我看了一本书——《我不过低配的人生》,看书名就很吸引人,书中有很多经典的小故事,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值得一读再读。作者主要是为迷茫中的年轻人,提供一个独到地看问题角度,给予我..

增长爱者,名之为取 | 稻秆经系列 · 170

稻秆经系列·170《佛说稻秆经》于受贪着,名之为爱对好的东西产生拥有、不离开的这种爱,对不好的东西让它尽快离开,喜欢它没有,喜欢远离它,也是一种爱,这个爱就是贪,从这以后开始创造了下一世的因,..

妄念推翻以后,心的本性自己显露出来

心的本性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消灭心或意识。怎么消灭呢?首先需要空性的见解与修法,让我们减少一些烦恼。本来凡夫一生下来,就有一种天生的执着,也即俱生我执,这属于中等的执着。但长大以后,又学习了..

金钱和幸福,哪个最重要?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没有幸福感幸福痛苦与外在的关系什么是痛苦和幸福?痛苦和幸福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人生科学与哲学上的重大课题。虽然有些哲学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太大关系,但这个问题却与我们的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