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 更多...

净土法门法语:持戒的那个人,他比你早到我这儿来了

1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两个比丘想去见佛,在路上他们口渴,他们看到一潭水,这水里头有虫,有一个比丘还是喝了,为什么?不喝的话,他恐怕自己没有办法活下去。另外一个比丘持戒,他不忍心喝有虫的水,结果渴死。  2 这个喝水的比丘,来到佛面前,佛问他从哪里来,他就把路上经过的情形说出来。佛对他说:“那一个严..

宁为持戒而死,不为犯戒而活

  安陀国有位居士赡养着一位比丘和一位沙弥,天天送食。  一天,居士全家出门,只留下十六岁的女儿。比丘发明到了吃饭的时间没人来送食,就按照事先的约定,派沙弥前去领取。  少女对英俊的沙弥倾慕已久,听到敲门声,知道沙弥来了,异常欢乐,让他进屋,做出娇媚的姿态,对沙弥说:“我家有很多财宝,让我做你的..

宰相丧子顿悟无常舍宅为寺持戒吃素

编者按:今天这一则故事出自《历代名人与佛教》,由喻汉文师长教师编译,主人公是北宋文豪、政治家王安石。王安石有两大标签最为后人熟知,一是神宗时期主持改革,称王安石变法;二是作为一代文豪,是唐宋八人人之一。但王安石是一位大居士,全家信佛学佛,甚至舍宅为寺,生怕一般人不一定懂得。其实,古代官员信佛学佛、舍..

净土法门法语:持戒的目的是心清净,不是让你拿着这个戒律去量别人,那叫造业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40集 2014年12月1日 讲于 香港持戒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得定,一定要知道,有些人持戒,觉得自己很不错了,看到别人没有持戒,笑话别人,拿着这个戒律去量别人,那叫造业。他能不能得定?不可能。为什么?他心都在外面飘,他怎么会得定。持戒的作用完全搞错了,拿着戒律天天去批评别..

犯戒过患与持戒功德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   犯戒的过患  一次,佛陀在王舍城向信徒说法,当时许多信士在听佛说法之后,就对佛说:“我欲归依佛、法、圣众。唯愿世尊哀愍。听许为优婆塞。自今已后,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喝酒。奉戒不忘,明欲设供。唯愿世尊与诸大众垂愍屈顾。”(见《长阿含经》卷二)对于诸多信士的请求,佛陀沉默点头..

受戒、学戒与持戒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   一、受戒  《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是以,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的庄严,即在于佛教学生们对于戒律的尊重与遵守;所以凡为佛子,不论在家,或者削发,一进佛门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受戒。否则,即使自称信佛学佛,也是不为佛教之所承认的。换句话说,那是一个门外汉。  佛教的戒律,..

貌美妻子遭人谗谄忠诚念佛持戒得鬼神救护

  早年,有一位男居士,侨居在舍卫国。居士家中有位妻子,年轻貌美,风华绝代,著名遐迩。同伙们都很想见她一面,但居士始终不让妻子见他们。  有人就把这事告诉国王,国王也想看看这位美男究竟边幅若何,但其实找不到来由。  有一个官员给国王出谋划策:“他们夫妻俩都奉持五戒,虔心赡养修道之人,都邑亲手端饭..

佛说持戒精严会有诸天善神拥护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 戒行之德,福应自然,天神拥护,感动十方。《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善恶由心,祸福由人,如影追形,如响随声。戒行之德,福应自然,天神拥护,感动十方,与天参德,功勋巍巍,众圣嗟叹,难可称量,智士达命,没身不邪,善知佛教,可得度世之道。”注:“善事恶事由心而生,祸殃福德由人而定,善恶祸福..

净土法门:持戒的目的是得清净心

所以,总是要跟众生和睦相处。他不尊重我,我尊重他,他不喜欢我,我喜欢他,我们的心天天欢喜、天天欢乐,没有不欢喜的。他毁谤我,我欢喜他,他陷害我,我也欢喜,你要问为什么?他替我消业障,真的,一点都不假。要没有业障?没有业障,那叫冤枉,你能够忍受冤枉,那功德更大。大幅度向上提升,他帮助我的,我怎么能不感..

净土法门法语:持戒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们持戒最重要的就是清净平等觉。有一些人,我们见到很多,持戒做得很严谨,但是心不清净,心怎么?傲慢、自以为是。对于那些不持戒的人他非常不满,轻视别人,甚至于毁谤。这个对不对?不对,完全错了。你想想看,这经上说戒若琉璃,你的心不是琉璃,你的心是染污,里面还有是非人我,表面上做的是像个样子,不是,效果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