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这一则故事出自《历代名人与佛教》,由喻汉文师长教师编译,主人公是北宋文豪、政治家王安石。王安石有两大标签最为后人熟知,一是神宗时期主持改革,称王安石变法;二是作为一代文豪,是唐宋八人人之一。但王安石是一位大居士,全家信佛学佛,甚至舍宅为寺,生怕一般人不一定懂得。其实,古代官员信佛学佛、舍..
顿悟 更多...
宰相丧子
随风飞落的树叶居然让小和尚顿悟
编者按:许多人爱好预付明天的烦恼,想要早一步解决掉明天的烦恼。明天假如有烦恼,你今天是无法解决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要做,唯有卖力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立场。 小和尚天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 清晨起床扫落叶其实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
老酒鬼摔倒摔疼后顿悟 受持五戒得解脱
佛陀时代,距祇洹精舍七里之远,有一老者嗜酒如命,佛陀的学生阿难时常前往劝谏。“我无法忍受这样的限制,所以才不去精舍。”老者不服从阿难的劝导,依然如故地喝酒。 一日,老者又喝得醉醺醺地走在回家路上,一不小心,一脚踢到路边的树根,摔倒在地,疼痛无比。老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痛楚,相当后悔,心想:“阿..
若何是大乘入道顿悟 法要?
问:若何是大乘入道顿悟法要?师云:你先歇诸缘,歇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并皆放却,莫记莫忆,莫缘莫念,放舍身心,全令安闲。心如木石,口无所辩,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但歇一切攀缘,贪嗔爱取,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不动,不被见闻觉知所阂,不被诸法所惑,自然具足一切功德,具..
理虽顿悟 、承悟并消;事在渐修、依次序递次尽
问:若何是顿渐四句?答:一、渐修顿悟,二、顿悟渐修,三、渐修渐悟,四、顿悟顿修。《楞伽经》中,有四渐四顿。经云: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净除自心现流,为顿为渐?答中先明四渐,后说四顿。渐,经云:佛告大慧:渐净非顿,一如庵罗果,渐熟非顿。如来渐除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二如陶家作器,渐成非顿。..
道伟法师:什么是顿悟 ,什么是渐悟
如来禅法,包括今天的内观禅,主如果在根据三学、四谛、八正道、十二人缘之佛法的普世聪明下,展开了一套简单清楚明了、操作性强,方法简便、步骤了了、奏效快,在技巧方面精到,接收度高,轻易找到下手处,一步一步地用功。而中国传统汉传佛教的祖师禅、顿悟窍门,是我们中国人的独有创举,文化深、意境广、统合性强,表现..
永信法师:顿悟 窍门也是日常功夫
后人读《坛经》,一般都很在意《坛经》里面的顿悟窍门,实际上,六祖的顿悟窍门是建立在行正等于道的基本之上。没有行正等于道的平常功夫,顿悟窍门便成了空中楼阁。六祖在《坛经》里为上乘根器开立顿悟殊胜窍门的同时,更强调行正等于道的平常功夫,像心平何须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心平行直是德,心坎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
舍利弗闻法顿悟 欢乐皈依
舍利弗听闻佛法,像朗日照耀,面前立时光明,心中疑云,一网打尽。出生的前后在南印度的摩竭陀国,离首都王舍城大约有二三里的路程,有一个迦罗臂孥迦的村落,茂林修竹,山明水秀,是个很安静的地方,这是聪明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的故乡。舍利弗出生在婆罗门种姓的家庭,父亲提舍是婆罗门教中负有盛名的论师。当母亲怀他的时刻..
理须顿悟 、事要渐修
有人认为神秀大师的不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及六祖本来无一物高超,于是把不时勤拂拭疏忽了。谁知不时勤拂拭乃检查功夫。初发心人,不时检查自己思惟行为上的尘埃,很有需要。再进一步,尘埃拂去了,变为肥料,六根六尘成妙用,你说好不好?世人总以为自己样样都对,其实不然,众生都有烦恼,都有错误,不时拂拭,知错能..
“理虽顿悟 ,事须渐修”意义何在?
释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其意义何在?佛教贵在解行并重,理通事修,理等于事理,孕育着人生宇宙广说层面,学道着应该契悟,不能涓滴暧昧,一一洞彻事理真理,使心坎无惑,这是由理而顿悟,顿悟并非证悟,顿悟到证悟尚有一段距离,必须实践事相以透理,事相的圆满等于事理的圆满;若仅是事理的心坎通晓,而不透过事相的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