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为什么重顿悟?直观与顿悟是中国佛学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与经由概念而通达实在这一有中介、有隔膜的方法相比,直观体验的方法有真实不欺、直接明了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难以表达、难以让人分享的困境。这种思维方式有其印度之源,同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重大影响。直观内证的修学方式可以在早期禅籍中找到..
顿悟 更多...
中国佛学为什么重
宰相丧子顿悟 无常舍宅为寺持戒吃素
编者按:今天这一则故事出自《历代名人与佛教》,由喻汉文先生编译,主人公是北宋文豪、政治家王安石。王安石有两大标签最为后人熟知,一是神宗时期主持改革,称王安石变法;二是作为一代文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王安石是一位大居士,全家信佛学佛,甚至舍宅为寺,恐怕一般人不一定了解。其实,古代官员信佛学佛、舍宅为..
金色美女欲嫁佛陀 听闻正法顿悟 神通
编者按:在三藏典籍中有很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包括本生故事、本事故事、因果故事、修行故事等等。下面这个故事,选自《经律异相》,原始出处则是《金色女经》。《经律异相》成书较早,是从早年汉译佛典之中选取相应内容编纂而成。早期汉译佛典在流通过程中,有些已经失传,原经不复存在,只能从《经律异相》中看到片段。比如..
口头禅不同于顿悟
佛陀(图片来源:资料图)佛祖释迦牟尼有个弟子叫般特,他生性迟钝,佛祖让五百位罗汉天天轮流教他学问,可是他仍然一点也不开窍。佛祖于是把他叫到前面,逐字逐句的教他一首诗偈:“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佛祖说:“你不要以为这首偈子很平常,你只要认认真真地学会这首偈子,就相当不容易了啊!”于是,般特..
稻盛和夫的顿悟 :取的幸福
1997年,65岁的稻盛和夫因身体不适住进医院,经诊断为胃癌。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然而身体上的癌细胞虽然被切除了,精神上的苦闷却不能随着手术刀的起落而烟消云散。在日本,稻盛和夫有经营之圣之称,他一生都在奋斗,经他亲手创办的两家公司京瓷(Kyocera)和第二电电(KDDI)都进入了世界500强。事业上的成就以及对社会的功..
佛法要义问答:顿悟 是什么,及如何避免宗教间的争端
问:或许我们无法在三年内证得菩提,但许多上师提及,相对于漫长的修道过程,究竟的证悟可以在一刹那之间发生请就此发表您的意见..答:顷刻间证悟﹝顿悟﹞确有其例,但唯有依靠众多因缘才得以发生在某些例子中,顿悟在一种看不见的层次下发生当因缘完全成熟,便立即成道,而某种绝妙非凡的心灵经验确实会出现。问:所有的宗..
顿悟 的修行者--渐顿两种人身
相对于渐悟的修行者,顿悟的修行者智慧很高,慈悲心很强,对三宝、对传承、对上师的信心非常稳固,而且少欲知足,心中所想皆是佛法,听到深奥的大乘佛法时,如中观的离一切戏论的大境界等,心中会生起无比的欢喜,这些都是顿悟者的特点。 冈波巴大师在《解脱庄严宝论》里讲道,人有五种种性:第一种是断灭种性;第二..
净慧法师:顿悟 成佛
我们在此打禅七,就修禅本身来说,它是不拘形式、不拘环境的,处处是道场。但是在刚入门的时候,还是需要一定环境的,特别是在专修的时候,环境非常重要。我们这一期一会,有很多位老居士,都有十年以上参加禅七的经历,如果说环境不重要的话,他们为什么每年都还要参加呢?就是因为在寺院里参加禅七的时候,时间集中,又有..
圣严法师:顿悟 与渐悟
顿渐的问题,许多人都要误解,总以为顿教的法门与渐教的法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修行法,许多贪图便宜的人,也都偏爱顿教而妄斥渐教。大家都知道,禅宗是主张顿悟的,是主张不立文字直指心源的,是主张前念迷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的。除了禅宗之外,没有一个宗派,能像如此直截了当而开门见山的了,所以禅宗的许多人,往往要..
鉴空和尚顿悟 前身的故事
释鉴空,俗姓齐,俗名君房,吴郡人。少年时,家庭贫穷,他虽然勤于学习,但却难以持久。到了壮年,他吟诗作文,自然朴实,不求靡丽。经常游历于吴、楚之间,已经四五年了,干谒显贵人家,所得到的赏赐相当菲薄。有时身边的钱多到数贯,他就莫名其妙地生起病来,总得把钱用完了病才好。宪宗元和初,鉴空游历重到浙江杭州,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