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 禅门修行常言“破三关”,即破本参、破重关、破牢关。何谓“三关”?学人或以为精深莫测,讳莫如深,或以各种情境感触妄测三关,甚至信口开河,出言成妄,笼统真如,颟顸佛性。 道弗成言,但文字可以指导道之所趣。今引虚云老和尚与来果老和尚所示宗门下豁破三关之关隘,以利学人,契证宗门。 ..
禅宗 更多...
什么是中国佛教
净土法门法语:净宗心里头可以着一样东西,禅宗 要求的,彻底放下,一念不生,这个难
离开自性一法不立,就没有一法。自性是理体,是本体,其它的是现象。现象里头有自然现象、有精神现象(念头)、有物质现象,所有现象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怎么变现的?一念不觉。一念不觉没有原因,找不到原因。其实这一念不觉称它作什么?称它叫妄念。答案已经明显告诉你了,妄就不是真,离开妄,真的就现前。什么叫离开妄..
禅宗 故事:怕人笑与盼人笑
一日,守端禅师和他的师父杨岐方会禅师相对而坐。 师问:谁是你之前的师父? 守端答:茶领域和尚。 师又问:我据说当初他在桥上跌了一跤,就开悟了,并当场作诗一首,十分奇特,你可还记得此事? 守端答:记得。 师曰:诗句可还记得? 守端急速背诵: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
图解禅宗 五家七派: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谁曾想这短短的四句偈竟成为禅宗中国化革命的标志,是禅宗进入成熟阶段的开始。公元656年前后,唐朝武则天时代的某日清晨,一位身着灰色的打满补丁,却清洗洁净衣衫的青年,肩挑一副柴担,匆匆行走在乡间小道上。由于青年身材瘦小,这原本并不算多的两捆柴禾,使得这位尚..
禅宗 史话
禅宗史话第一节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禅学是佛教根本教义的一个中间论点,它是佛说一切教法之中的一大总相窍门。这恰是《华严经》所说的,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在开悟的人看起来,所谓头头是道,法法皆真。真是见色闻声,无非这个,扬眉瞬目,尽是玄机。可是对于迷昧的人看起来,所谓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济群法师:从禅宗 式微看修学基本
在隋唐时曾经高僧辈出、气象万千的禅宗,为什么宋元之后会一路衰败下来?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不太重视基本引导假如不是上根利智就很难契入,这就使它的受众始终局限在小范围内。其实,利根并不是生成的,同样可以培养。那些根机较钝者,无非是尘垢太厚,使聪明光明难以显现。若能施设一些基本阶段的修行,而不是把..
禅宗 就是禅定吗?
禅宗就是禅定吗?圣严法师答:不。禅宗和禅定是有分其余,因为,禅宗固然主张参禅习定,凡是禅定,却未必就是佛教的禅宗。禅宗一名,是在中国创立的,当佛陀的时代,并没有禅宗一名,而只有禅的工夫和禅的内容。佛教的解脱道的修持法,是以戒为起步,以定为重心,以慧为目的,戒、定、慧,称为三无漏学,三者缺一弗成,三者..
禅宗 是否能摆脱戒律的束缚?
禅宗在佛教历史上,有其激进的一面,不爱好一级级阶梯,而追求顿悟成佛,是否就能摆脱戒律的束缚?像济公一样酒肉穿肠过,您认为是否也是可以修行得道的?济群法师答:用激进来形容是不恰当的。佛陀说法是应机设教,即现代所说的因材施教。因为人有钝根和利根之分,所以依此建立了顿渐两套系统的修行。顿悟是直接容身于真心..
禅宗 修行,以三见说明破“三关”
禅宗修行,以三见说明破三关:一、见识神,别名破难关,难关不破,不住山。识神是我们投胎受生的器械,受罪、打妄想的也是他、修行进步还要靠他。《楞严经》上说:打死魔王成道,就是打死识神,用功用到身心清净,日无妄想,夜无梦境,心空及第归。二、见心,别名破重关。重关不破,不闭关。见心,小如微尘,大如虚空,心包..
临济慧照禅师关于禅宗 的三问?
禅宗源于印度,展开在我国,盛行于隋唐,到慧能大师时全国身教皆为禅,寺为禅寺,几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词。弘忍大师的出现,推翻了《楞伽经》的禅法依据,推重《金刚经》;慧能大师的出现,禅再也不是坐了,所谓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甚至到后来的棒喝,呵佛骂祖,这都是禅宗赓续立异的展开。当然,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