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 更多...

佛陀的三个“舍己为他”的故事

作为一名佛弟子,最大的任务是什么?就是要向佛陀学习——佛陀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佛陀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学。下面我们来讲几个小故事,看看佛陀在因地时是怎么做的。第一个故事:善念的力量佛陀在因地的时候曾经堕入地狱道,那时的佛陀名叫杰乾布,就是大力士的意思。杰乾布和一个同伴正被凶恶的狱卒驱赶着拉车。车不仅极其..

佛陀的加持力有大小之分吗?如何得到100%的加持?

佛陀的恩泽与加持(网络图)并非在家画幅佛像,或雕塑一尊观音,然后拿着香拜,就算学佛。那是在供佛、敬佛,而不是学佛。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必须学习佛陀的思想和行为。佛陀的教义非常深奥,简单来说所传达的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只要是伤害众生的恶因,都要避免;如果是善因,就尽量去做。重..

佛陀任运的境界 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佛陀之道(资料图)我们经常看到佛教经论中有一个词汇:“任运圆满”。其中的“任运”是指什么呢?“任运”是佛陀的事业之功德,《宝性论》中所说的八大功德之一,指毫无造作的行为。佛陀的事业是任运的,就像太阳一样。比如说,太阳的光芒普照大地时,自然具备了三种效力:第一是破除黑暗;第二是使泥水干涸;第三是使植物生长..

佛陀将人类潜能开发做到了圆满

所谓的学佛修行,获得觉悟,就是要把我们灵魂深处,阿赖耶“芯片”深处的潜能里,那最智慧、最慈悲、最光明的一面,让这些圆满的正面力量像太阳的光芒一样,照射出来,发扬光大。正是因为有太多的黑暗面,所以,我们才叫凡夫俗子。也因为黑暗面多,所以成熟显现出来的,大部分都是负面的:贪婪、嗔恨、妒忌、傲慢、疑心病等..

佛陀并不打算剃光每个追随者的脑袋

修行(资料图)佛陀并不打算剃光每个追随者的脑袋在佛教里,出离有很多种含义和解释,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把佛教的出离理解为远离人世,就像悉达多太子曾经做过的那样,不过这种解释容易把尚未准备好的人吓跑,佛陀并不打算剃光每个追随者的脑袋。对于生活在城市里,喝桶装水,每天坐地铁上下班的人来说,悉达多的出离在多数时候..

为何佛陀初次传法连叹三声苦

无论用什么方式生存,生命中的痛苦都是多于快乐的伟大的佛陀,是证得万事万物及所有生命本质的觉悟者。他明白不仅是人,只要还在六道轮回的生命,都离不开苦。所以,当悉达多王子成佛之后,初次传法时对五个弟子讲的第一句话,就是“苦啊”。弟子认真聆听佛陀接着要说什么,没想到佛陀又说“苦啊”。大家继续等,佛陀第三次..

佛陀在弘法初级阶段的悲智利世

无论你抱着什么样的心态进入佛门,其实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进入佛门以后,就不能再浪费这个珍贵的生命了,不要浪费可以学佛的暇满人身,要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我们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么殊胜的愿力,都尽管可以去发,成佛这么大的愿力,我们都可以去发愿实现,世俗中遇到一些工作、生活的小琐事,小麻烦,除非..

慈诚罗珠堪布:佛陀留下了什么传家宝?

在释迦牟尼佛圆寂两千五百多年以后,我们回来了,今天我们都回来了。今天的我们都是当年释迦牟尼佛在的时候,出远门的那些儿女。释迦牟尼佛在的时候,他传法的时候我们不在;我们没有福报亲眼见到释迦牟尼佛,亲耳听到佛的这些传法,因为这个时候我们不在。但是在释迦牟尼佛还没有成佛之前,他给我们的心里就播下了这样子的..

佛陀的加持力有大小之分吗

佛陀的慈悲没有分别,是人们的虔诚心有差别。并非在家画幅佛像,或雕塑一尊观音,然后拿着香拜,就算学佛。那是在供佛、敬佛,而不是学佛。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必须学习佛陀的思想和行为。佛陀的教义非常深奥,简单来说所传达的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只要是伤害众生的恶因,都要避免;如果是善..

佛陀说:我也如你一样 会把他杀掉

佛陀说法(资料图)祗园精舍有一个名叫跋达梨的比丘。虽然佛陀很清楚这个比丘的短处,但他却视如不见,好让跋达梨有机会自行改进。跋达梨时常违犯一些僧规。例如,午食时,比丘是应该留在座中至用食完毕。站起来作别的小差或添食,都是规律所不容许的。这规例叫‘一次坐食’。跋达梨一直都未能奉行此规。他的行为,令精舍里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