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下来名色,这个慢慢的进入我们这一生啦,说到这啊,这个是已经是投生到我们现在这一世的灵魂。这个名色开始入胎,六入开始是在胎内生长。触是出生,慢慢的我们讲下来啊。第四个是名色,名色是什么意思呢,名就是心,色就是身体,这个名色相当于这个灵魂投生到他母亲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医学界叫着床的时候,受精的那一刹..
仁清法师 更多...
仁清法师 :对于大乘行者来讲小乘属于共道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二十八废自大乘修小乘《集颂》:“于菩萨藏未精研,一切弃舍断学修。一向勤习声闻藏,是名违犯而非染。”《梵网经》第八:“背大向小戒”“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经律,言非佛说,而受持二乘声闻外道恶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者,犯轻垢罪”如果行者“于菩萨藏”的大乘经典尚未研究精通,而中断、舍弃对它..
仁清法师 :佛教是不离科学佛教也不离世间
接下来这个是六入,六入也叫六触。他属于人在母体当中的六根的生发,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母胎当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渐渐完备,叫作六入渐渐完备。渐渐生长发育,这个学过生理的人肯定都会知道,这是科学。佛教就是不离科学,佛教也不离世间。他解释这个世间法非常完美。逐渐逐渐,受精之后,逐渐逐渐在母胎内,分五个阶段..
仁清法师 :业力的牵引
刚才讲到了,一般是49天之内要投生,投生到哪里呢?六道投生,六道是六种不同的类型:人是一种;畜生是一种;那么鬼是一种;地狱是一种;天是一种;阿修罗是一种;一共是六种。而且修行的人还有一种可能,往生,一共七种,这七种是大的可能。我们一般说的人那个识,他就是那个种子,我们说的那个灵魂,他那个灵魂里面有六识的种子..
仁清法师 :眼能看到的东西称为色尘
人是什么?五蕴色身,这个色,不是说你们民间说的,你这个人真好色呀?男的爱看女的、女的爱看男的就是好色。他这个不是那个意思,这个色是什么东西?是眼能看到的外面的,或者是光线,或者是色彩,或者是形状等等称为色。就是眼能看到的东西称为色尘,这个人叫五蕴色身,也可以加个心,五蕴是什么呢?色、受、想、行、识,这个..
仁清法师 :不是所有的经典都讲空
所以接下来讲的那个识,识啊是一种垢然的心,为什么叫它个垢然的心,是因为我们讲的是顺生无明,顺生无明是一般凡夫在这个十二个链条当中轮转。在这个十二个链条当中轮转。《识经》当中说了,它叫六识身,六识身,然而呢,其中主要说的是阿赖耶识这个识。牵涉到很多的佛教名词,佛教当中古代印度把佛的所有的经典分为四大部..
仁清法师 :我们对外界的感触接触都来自于过去的无明和行
刚才讲到了一般的轮回推动的是造的恶业,一般的轮回它的无明是这两种无明,这两种无明肯定招集造的恶业,所以说这个无明也推动了行,它的两个属于过去世的。它的两个是过去世的,但是我们现在世的,是我们现在世的识、名色,一直到受,识、名色、六入,触和受这一些的因,这一些的因,就等于说我们这一生当中五蕴色身,他那..
仁清法师 :无明推动着造业
接下来第三个呢?前两个,无明和行是处于过去世,它属于过去世,这个是建立在佛教当中说的,三世因果上的一种原则。无明是与生俱来的。不是我们这个身生下来才有的,是自从我们轮回的那一天开始就有。我们轮回了多长时间了,不管多长时间。从我们轮回的那天开始,无明就随着我们来了。为什么?无明是我们轮回的因,没有无明就..
仁清法师 :在卧室里供佛堂用帘子挡着行吗?
问:“房子小,在卧室里供佛堂用帘子挡着行吗?” 答:在卧室里供佛堂,不得已的时候可以供,但是有些要求。要求是我们要恭敬、虔诚,佛堂也要清洁。一般情况我们可以拉上个布帘子,或者是做一个佛龛。这种方式是权宜之计。佛堂我们一点也不能掉以轻心,一定恭敬虔诚。佛堂的布置要求应该是非常严格。佛堂是什么?佛堂..
仁清法师 :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接下来是行。行啊,就是业。造作,所作。佛教当中有一种譬喻,就是所作不失,也叫已作不失,未作不得。你有作必然种了个因,一旦因缘果报成熟。必然显现,必然显现那个果。这个行就是一种业。当你处于无明状态,当你处于无明状态所做的业,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就是相当于招集堕落恶趣的因,和不能了脱的因。当你打破无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