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佛法原理来讲,投生到哪一道,是看哪一个业报先现前,先成熟,当然净土法门是非常稳妥的,只要我们临终有人助念,只要我们临终正念不失,那么就保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修行过程当中,我们少看小册子,多看原经文,原经文你也不看,小册子你去看的话,那肯定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佛说的很多东西你没得到,你不知道,佛没说..
仁清法师 更多...
仁清法师 :抄写佛经的本子不能乱扔怎么处理?
问:抄写经书的目的是为了记住它,抄写一遍比读诵十遍要记得深刻。可是本子里都是佛说的话。抄写佛经的那个本子不能乱扔,怎么去处理? 答:如果你这个本子,抄写的恭恭敬敬的。虽然是你目的是为了记住经文,但是你这本子是原经文没变的抄写下来的,这个本子也可以去供养。这是佛经供到佛堂里,可以供到佛堂里,可以..
仁清法师 :不被外境所转就是一种禅定
不被外境所转,在某种程度上来讲,那你就是一种禅定。禅定是一种功夫,不仅仅是一个宗派。禅定是修行的功夫。我们念佛的人念到一定的程度照常产生禅定的作用。比方说念佛的人经过长期的熏修,你的心不被外境所转了,就等于说你通过念佛有了一定的禅定的功夫。如果通过念佛念到一定的程度,你心性明朗了,开悟了,那就是说你..
仁清法师 :众生的佛性和诸佛如来的佛性是无二无别的
开悟是通过长期的熏修,发现了自性了,见性即为开悟。通过长期的熏修见性了,见性待有一个,很多的前提,得必须是通过修行佛法,因为只有佛法才是了脱之法,只有佛法才能讲到佛性。明白吗,只有佛法才有能够开悟的修行方法,能够了脱,能证佛果的修行方法。在佛教正确理念的指导下,通过长期的熏修,正确的佛教方法,才能达..
仁清法师 :修行不能光从事相上下功夫,还要从心性上下功夫
有些修学几年了,有的感觉到非常精进,但是呢,你除了事相上精进以外,这个功夫提高没提高,毛病习气改正没改正,这个就很难说了。确实是这样。有很多人反观自己的时候,就没感觉到什么变化。更有的一些人,学佛学三五年,他培养了自己的贡高我慢的一种态度。功德没有提升,贡高我慢的心态提升了。我感觉到比自己高了呢,他..
仁清法师 :念佛也可以进入禅定的状态
不被外境所转,在某种程度上来讲,那你就是一种禅定。禅定是一种功夫,不仅仅是一个宗派。禅定是修行的功夫。我们念佛的人念到一定的程度照常产生禅定的作用。比方说念佛的人经过长期的熏修,你的心不被外境所转了,就等于说你通过念佛有了一定的禅定的功夫。如果通过念佛念到一定的程度,你心性明朗了,开悟了,那就是说你..
仁清法师 :极乐世界在哪里事相上在西方心性上在当下
从因缘法上解释,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事相上讲在西方也好,西方极乐世界从本质上就在你那个清净心上也好,这两种无论怎么解释,都是因缘和合的。那么,当你念佛的时候,当你信佛的时候,当你求佛时候,当你拜佛的时候,统统是组成你往生的因缘。那么,这一些离开了,缺了这些条件,西方极乐就放到你眼前,你也看不到,它不显..
仁清法师 :你能觉察到指甲在长吗?
粗分的和微细分的,这个在经上都讲得很清楚。这个微细分,它属于不易察觉的东西。打一个比方,你能觉察到你的头发在长吗?你能觉察到你的指甲在长吗?你就是死盯着它都发现不了,但它在长,不易觉察,就是那种微细的东西。微细的东西也叫微细分,微细的烦恼往往就是我们的习气。这个习气和粗的显现的这些东西怎么来解释呢?以..
仁清法师 :遇到违缘会有烦恼会退失菩提心这种想法很正常
菩提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愿度众生成佛,我也成佛,或者是我成佛的目的是想让众生成佛,用我们土话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愿意为大家付出。可是为大家付出,你得碰到是那种根基的人了,你这种付出,感觉似乎不是很困难,无非是这个工作路程漫长而已。可是如果遇到不是很对根基的人,甚至是经上讲的那种顽固不化的..
仁清法师 :初地菩萨降伏的是什么
根据佛教经典上讲,菩萨道的十地,不同的等次,有不同的功德和证量,不同的智慧表现,统统都有不同。根据经上讲,七地菩萨以前都有退失的可能,这个退失是退失什么?证得初地以上菩萨绝对不会再退失道心,但是七地菩萨以前有可能会退失菩提心。一讲到菩萨,就是指发过菩提心的人,分初发心菩萨、凡夫菩萨、圣者菩萨。圣者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