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万法皆从心生,一切万法其实都没离开我们的真心。我们刚才讲了,世出世间法,都没离开我们的这个真心的。众生因为迷真起妄,妄有十法界的差别之相。迷惑了,造种种的善恶业,现十法界的相。但是虽然现的是十法界差别之相,但是十法界也没有出我们的这个一心。就比如,心中起一念上品恶因,造了上品的恶业,果报在地狱;..
一心 更多...
宏圆法师:十法界都没有出我们的
广钦老和尚:如何得一心 不乱?
上午,忏云老法师请老和尚到大殿为大众开示,老和尚到大殿后,忏云老法师对众人说:“你们有问题,可以请问老和尚。”问:“如何得一心不乱?”答: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这个出家众比较容易做得到,在家众则种种俗务牵挂,放不下,较不易办到,出家人身、口、意三业清净,都摄六根,便能得一..
达摩祖师《一心 戒文》
一、于自性灵妙常住法中,不生断灭之见,名不杀生。二、于自性灵妙不可得法中,不生可得之念,名不偷盗。三、于自性灵妙无着法中,不生爱着之念,名不淫欲。四、于自性灵妙不可说法中,不说一字,名不妄语。五、于自性灵妙本来清净法中,不生无明,名不饮酒。六、于自性灵妙无过患法中,不说过罪,名不说过。七、于自性灵妙..
一心 不乱误导了多少人?
本文转自朱亚仲先生博客。一心不乱,是让净业行人纠结了上千年的四个字,无数人死在这四个字上。这四个字,仅出现于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里,玄奘译本没有,《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里也没有,这种只出现一次的词语,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一来是由于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流传范围太广,普及率太高,二是..
曾国藩: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 清
这个事真麻烦。怎么这么麻烦啊!现实中,我们时常听到这些关于麻烦的话。生活中确实有很多麻烦,工作上的事情也很琐碎,也很麻烦。在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更是如此。因此,怎么样看待麻烦,怎么样处理麻烦,是每个人都躲不过去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恰恰是一个一个麻烦组成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在处理麻烦中度过了人生。一、..
净土法门:有的法师台上胡说八道,我能对他一心 恭敬吗?
「悉皆围绕彼佛座下,一心恭敬听佛说法」。你看前面是恭敬围绕,这个地方就是一心恭敬,才真正得利益。说法的法师没有道德、没有修养,台上胡说八道,我能对他一心恭敬吗?如果你真正能做到一心恭敬,不管台上坐的是破戒、是破斋、是作恶的,你都得到正法,你听他的讲法,句句是正法。为什么?境随心转,外面境界随我的心转。..
印光大师:念佛欲得一心 ,须发真实心为生死
原文:念佛欲得一心,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念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又须善于用心,勿致过为执著,或致身心不安,或致起诸魔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依此而行,决无歧误。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白话:..
方海权:拥护佛法和道场一心 一意会有什么好处
佛法教人觉悟人生,向慈悲良善,能拥护佛法的人,其功德很大。佛之道场,是实行佛法的场所,如学校。善知识如老师,是明师也。是指导众生能开悟的良师益友。能够一心一意拥护佛法、道场、善知识,是我们佛弟子的责职。做到这样,其功之大实为难量。很多人不断地东跑西跑,不知道寺庵佛堂乃是道场,为的是道,不仅仅只是观光..
念佛欲得一心 ,须发真实心为生死
原文:念佛欲得一心,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念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又须善于用心,勿致过为执著,或致身心不安,或致起诸魔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依此而行,决无歧误。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白话:..
净土法门:一心 一意专注在佛号上,就是清净心现前
常常保著自己的清净心,就是真心,怎么保持?念佛。念佛的时候,心里面没有夹杂,没有妄想,没有杂念,那些统统放下,一心一意专注在佛号上,四个字,阿弥陀佛,字字清楚,字字分明,这就是清净心现前。念到不念的时候心也清净,也不生妄想,也不生杂念,那你清净心得到了,生智慧。虽然像如来这个智慧,我们还有问题,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