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

如何感得地藏菩萨亲自给你受戒

【复次未来之世。若在家若出家诸众生等。欲求受清净妙戒。而先已作增上重罪不得受者。亦当如上修忏悔法。令其至心得身口意善相已。即应可受。】复次未来之时,地藏菩萨又嘱托我们,在末法的时候,未来那时候,或者在家的、或者出家的这些众生,想要求一个三皈五戒清净的妙戒。但是..

沙弥的等位与类别

沙弥,在佛陀初期的僧团中是没有的,沙弥在佛教中的出现,较之比丘尼的出现,早了一些,那大概是在佛陀的亲生子罗罗随佛出家时,才开始有沙弥的。佛教的出家人的僧团,也像是个大家庭的情形相似,出家人出了俗世的“有为家”,便进了出世的“无为家”,在这个无为而不做生死之业的..

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

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为如法之食器,应受人天供养所用之食器,又为应腹分量而食之食器,故又译作应器、应量器。钵的形状:呈矮盂形,腰部凸出,钵口钵底向中心收缩,直径比腰部短。在律制上,规定钵有“体”、“色”、“量”等..

大安法师:念佛你就能得到信心

凡夫众生难于建立信心,那么有一种方法,就是在行持当中建立信心。那么这个行持要层层剥笋了,分正行和杂行。正行就是专门依净土根本经典来修行,这就叫正行。正行就提出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称名正行和赞叹正行,非常专一。如果你要读诵就一心读诵这部《观无量寿经》,..

佛陀十大弟子:天眼第一阿那律尊者

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那律的典故也为人熟知,他因在佛陀说法会上瞌睡,被佛陀指正嗜睡终不闻佛名字,心生惭愧,便日夜精进不眠,至眼睛失明,后因精进功德力,证得天眼通,在佛陀弟子中被称为「天眼第一」。那律尊者,又作阿菟(吐)楼驮、阿泥卢豆,是释迦族的王子,佛陀的堂弟。由..

年少比丘造恶口,五百世堕为狗身

昔日,有一群商人带着一只狗到其他国家做生意,行至半途,商人停下来稍作歇息。狗儿趁着商人不留意时,便将放在一旁的肉给刁去吃了。商人发现后,生气地拿起棍棒将狗儿的腿打断,并将它丢弃在路旁。此时,舍利弗尊者以天眼看见断了腿且饥饿不堪的狗儿,便着衣持钵入城乞食,然后以..

佛教与医学的关系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缘起缘灭的世间,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众生的病苦,除了来自身体器官的疾病之外,还包括心理的疾病,也就是贪痴等无明。佛陀为了医治众生身心的病痛,以一生的时光演说三藏十二部经典,指出一帖帖疗治身心的药方。因此,经典里比喻“佛为医师..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第7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我们继续来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好,大家看经文:复次善男子,言请转法轮者。这是第六行愿请转法轮,就是劝请诸佛说法。法包括教、理、行、果,《心地观经》中说:“声名句文,名为教法,有无诸法,名为理法,戒定慧行..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第6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大家看经文: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这是第五行愿随喜功德。随是随顺、不违逆的意思,喜是欢喜、心不厌恶。就是说,凡是见到或者听闻他人所作的功德善行,乃至一毫之善、一尘之..

佛陀前身六牙白象的故事

舍卫国有一位长者,生了一个女儿。奇怪的是,她刚坠地,便讲了一通令人惊讶地话:“我做了不善的事,我做了不孝的事,我做了不知羞愧的事,我做了罪恶的事,我做了忘恩负义的事。”讲到这里,又突然默不出声,众人皆不知这些话的意思。人们看到这女孩长得十分聪明贤慧,就取名为贤..

广结善缘是指什么?看后你就会懂

广结善缘是指什么?看后你就会懂“缘”是关系的意思。建立关系称为结缘,彼此曾有交涉的关系称为有缘,自利利他的关系称为善缘,不涉私欲的关系称为净缘;造成众多的善缘与净缘,称为广结善缘。因此,就有人在信佛、学佛之后,到处跑道场,见人就结缘,变成了疲于奔命、忙于应酬,..

有一种苦,是最最难忍的痛苦,绝不是开玩笑!

入阿鼻狱得大苦在一切痛苦中,无间地狱之苦最为难忍。《地藏经》说:“万死千生,业感如是,动经亿劫,求出无期。”若转生无间地狱,那里没有弹指间的安乐,实在难以忍受。《楞严经》云:“若诸众生,恶业圆造,入阿鼻狱,受无量苦,经无量劫。”阿鼻地狱,即是无间地狱,此地狱所..

宣化上人:阿弥陀佛万法王求生净土成佛道

宣化上人:阿弥陀佛万法王阿弥陀佛,虽然仅四个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释迦牟尼佛所说每一部经典,都是有人请法,惟独弥陀经没有人请法,为不问自说。为何没有人请法?因为没有人明白这种法。净土法门,表面上看来好像很简单,实际上‘阿弥陀佛四个字,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典。我在几..

净慧长老:菩萨戒的可尊可贵,乃是由于涵盖而又超胜了一切戒的缘故

菩萨戒的可尊可贵,乃是由于涵盖而又超胜了一切戒的缘故。菩萨戒是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众戒之外的波罗提木叉(别解脱戒),菩萨的身分,可在七众之中,也可在七众之外,优婆塞优婆夷可受菩萨戒,乃至比丘比丘尼也可受菩萨戒,这是存在于七众之..

这四个字,浓缩了佛陀临终前最后的嘱托

《楞严经・卷一》第15课宏海法师・讲述-新解“如是我闻”-接下来,开始迈入经文,讲题以后再说它的意义,现在开始讲经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

为什么你总是遇不到善知识?

受三皈依的人,只有三条戒,就是: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不皈依外道的经书典籍;皈依僧,不皈依外道的徒众。受五戒了,就不能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再进一步,在家居士可以受菩萨戒,也可以受八关斋戒;出家僧众就受沙弥戒,再进一步就受比丘戒、比丘尼戒,然后..

大乘戒和小乘戒的关系

昨天讲持戒既是修道的基础同时也是修行的目的,它俩不相违背,因为戒就是佛,佛就是戒,虽然是从相上来讲是戒,但它没有离开性,它只是性的一种表示,所以如果我们性到位,无不持戒。所以真正的大乘没有不持戒,不会说是大小乘,持和不持的。我们明白这个,心里就有数了,有了这种..

僧人受具足戒前所问遮难的内容及其意义

僧团为简别出家者是否有资格求受具足戒,事先提出一系列问题以询问戒子,此一系列问题总称为“遮难”。本文参照道宣律师《四分律行事钞·受戒缘集篇》中对十三重难、十六轻遮的解释,并查阅诸律中制定遮难的缘起及意义,大致学习一下僧中受具足戒前所问遮难的主要..

佛陀指月启示众比丘何为佛法

傍晚,佛陀像往常一样,在树林中徐徐经行。当他走到那条小河边时,忽然听到了一阵争论声。原来,有几个年轻比丘围坐在沙滩上的一株大树下,热烈讨论着什么。他们太专心了,没有察觉到佛陀的到来,继续争执着:“我还是认为,‘白骨观’在佛陀教授的修行方法中最为..

“祗树给孤独园”的动人故事

萨罗国的王都,叫做舍卫国。国王波斯匿王有位大臣,叫做须达多。他有万贯家财,在当地是首富,财宝无数,喜欢布施。大家给他起了个别号,叫做“给孤独”。须达长者有七个儿子,还有一个小女儿。后来,他的小女儿生了十个儿子。当她的儿子见到外公须达长者的时候,外公把..

酒翁里的真相

有一对新婚夫妇,郎才女貌,相亲相爱,邻居们都非常羡慕。不久却发生了一桩意外的事。这天,丈夫从外面办完事回到家中,为了消除疲劳,就对妻子说:“爱妻,今晚咱俩先喝点酒,你到酒瓮里取些酒来。”“好的,”妻子边应答边朝酒瓮走去。没想到她一打开酒瓮,..

妙祥法师:皈依后还能不能给家人做肉吃?

众生被杀的巨大痛苦与仇恨将延续到来生,并导致杀生者遭到同样待遇(图片来源:资料图)一居士:我信佛了,我不吃肉,但家人、儿女吃。应不应该给他们做肉吃?给肉皈依可以吗?妙祥法师:不管你怎么皈依,那都是不允许的。不是说你给皈依,那肉就可以吃了。要是谁给咱皈依了,咱的..

佛陀为何是“世间第一良医”?

编者按:《法华经》中说,佛是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病,能救众生之苦。那佛开的是什么药方?佛开出的药方真的能包治百病?佛陀年轻时曾学过五明,其中之一是医方明。根据经典记载,佛陀弟子中有医圣之称的耆婆,曾依佛陀的指示,完成许多杰出的医疗措施,如诊断肠闭塞的病人,先施以..

净空法师:居士成就再大,比不上出家人

我们今天全世界的人,说老实话,比过去世的善根不但大而且非常鲜明,从哪里看?半个世纪之前,科技没有今天这么发达,要知道无线电的广播,电视跟网路,这是最近半个世纪的事情,虽然它的副作用很大,可是我们佛法也藉这些工具为许许多多众生在阿赖耶里面种了佛的种子,这个福报无..

发生了一件事后,行房事竟因此丧命!

古德所谓:“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淫欲炽多,精神衰颓,色力必为薄弱,面黄肉瘦,神志极为萎糜,多病短命,畏风寒炎热!福德渐渐消散,灵智便为蒙蔽!同时其他恶行随之而起!如俗人由色力的关系,喝酒食肉,玩耍跳舞等,都是为淫欲的先锋!纵使念佛修禅等功行,淫..

宏海法师:楞严经略讲

(第一讲)各位法师慈悲,各位有缘们吉祥,诸位下午好。今天菩萨加被。感谢咱们普陀佛协弘法部的邀请。可以说是再一次来与各位大德法师们结这个法缘,做这个法供养。有这样的因缘,至少我本人来讲,非常的欢喜和荣幸。当然,如果有开口讲的有偏颇不到之处的话,也诚心地请诸位法师..

淫女惑人成骷髅

善能观察真实道理之人,见到任何美好之人事物,无有贪欲;见到美妙之色,亦无爱取舍。智者善能观真实之相,不为假象蒙蔽。过去,有一座寺院,有众多比丘,其中有一位具有三明六通、言辞巧妙、具足辩才的法师,能澈知自他并随其问答;也能应众生根机说法,使闻法大众法喜充满;能燃..

地狱――罪苦众生的集中营

我们知道,在六道轮回中,地狱道众生在最底层。此道众生因往昔造作极重的十恶业,导致堕落地狱,遭受种种罪报痛苦,是三界中最可怜者。下面我们从地狱的基本情况、遭受苦报的状况、堕落地狱的业因、解脱地狱之苦等几个方面对其具体情况进行阐述。一、地狱的基本情况(一)概念及含..

礼拜88佛的功德利益

我们依《礼佛大忏悔文》忏悔,在佛前顶礼108次,真诚祈请八十八尊佛慈悲加持,忏悔众罪,回向功德,常有不可思议的效果和感应。这都是礼拜八十八佛殊胜功德利益的表现。第一、从“普光佛”到“一切法常满王佛”,这五十三尊佛号,出自《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根据经中记载,..

隔阴之迷到底有多可怕?

01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从小他便聪明过人,在同龄人中显得十分出色,而且多才多艺。李林甫尚未发达时,曾经遇到一位高人,说他原本是天仙下凡,依靠宿世善业,将来可以当二十年的宰相。不仅如此,假如他显赫之后能多行善事,三百年后还能继续位列仙班。后来李林甫果然如道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