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

世间增福改命最快的方法!

你们知道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吗?就是回家孝敬父母去。你要是发现自己没有福报了,你赶紧买点好吃好穿的给父母送去,你就会发现,你的福报立即升起。大家若是倒过来,让父母哪怕为自己倒一小杯水,也是极损福报的。大家喜欢穿质地好的衣服,也要注意自己想穿100块钱的衣服,就要让..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园,缓步而行前往游化。当时,世尊回顾毗舍离城,不久后便说此偈:“今观毗舍离,更后不复睹,亦复更不入,于是当别去。”毗舍离城中的人民听闻到世尊所说的偈语,顿时都心怀忧愁,跟随在世尊的身后,各各堕泪,相互感伤地说:“如..

以虚空做佛事的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又译虚空孕、虚空库、虚空光菩萨,密号库藏金刚,是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虚空藏菩萨功德浩荡遍满虚空,智慧无边恒沙难喻,是住于般若波罗蜜究竟首楞严三昧的十地菩萨,与地藏菩萨互为呼应。释迦牟尼佛曾赞叹虚空藏菩萨是三世诸佛第一辅臣,“唯除如来,余无及者&..

中品往生的法持比丘

在我们这个世间,有很多比丘往生者是属于中品往生的,我们来举一个,宋代有位比丘叫法持,他相信净土法门,修净土忏都修了三年,曾经燃两个指,燃指供佛。那么他受过比丘戒,然而他还增受戒法,就是讲加法,再重新受一次,说明他是对戒律的尊重。因为比丘通过登坛白四羯磨的这个过..

精进的鱼王

佛过去在因地修菩萨行,其中一世为鱼王,不但身旁有左右大臣相辅佐,且个个具备高懿德行,信受佛法,不以众生生命为食,只以水中的植物果腹养命。它们慈心爱护、养育一切鱼子、鱼孙,就好像爱护、照顾自己的生命一般;在大海中,虽然天天随着潮浪的拍打,相互追逐,但时时刻刻以佛..

孝顺父母竟有如此不可思议的福德!

《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常生欢喜心”。意思是说,世间有智慧的人,都会对父母特别恭敬,恒时供养,让父母心生欢喜。释迦牟尼佛在多部经典中宣说了子女孝顺父母的福德。下列若干:■1、世间和出世间的恩德有四种:第一种就是父母恩。■2、母亲对我..

供灯的功德

顶礼释迦牟尼佛!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上师瑜伽速赐加持: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自大圣境五台山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文殊加持入心间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看到不如法的事该不该说?

于非法事不谴责,于诸善说百般驳,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世间很多人,对不如理如法的事,不但不予以谴责、呵斥、批评,还百般驳斥对自他今生来世都有利的善说妙论,经常宣说它们的过患。世间就是这般颠倒,好的论典没有人看,对不利身心健康等邪论却趋之若鹜。其主要根..

现在受戒,即使破戒将来也必得解脱

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要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必须要有一个戒律的所依。故佛临入涅槃时说:“我在世以佛为师,我入涅槃,波罗提木叉者,是汝等大师。”《法苑珠林》中云:“又智度论云:若人欲求最大善利,应当持戒。戒如大地,一切万物有形之类,皆依地住,戒亦如是,一切善法皆..

佛经中关于「人身难得」的譬喻

在短暂的人生中,有的执著于事业、有的执著于爱情、有的执著于财物、有的醉生梦死等等,可谓人生百态。在众生中能转为人身非常之难,听闻到佛法者更加的稀有,因此才有“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佛教经典中有种种的比喻化导大众感悟“人生难得”之真理。比如..

要做正信佛弟子,必须先受三皈依仪式

佛宝是指己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法宝是指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道理。僧宝是指正在修学佛法,并协助他人修学佛法,护持众生修学佛法的人。概括地说,三宝的含义为:佛为觉,觉而不迷。法为正,正而不邪。僧为净,净而不染。因此皈依三宝的含义是:发心翻旧日恶,依止觉而不..

参禅前要注意的三个先决条件

参禅要有绝对、不动摇的信心,这对我们的修行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当然,决定的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要有因缘。要具足这样绝对的信心,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人们常说,学禅是上根利器人的事情。那么,什么是上根利器的人呢?上根利器的人并不是那些聪明、伶俐、乖巧的人,而恰..

百炼成钢我往西方

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打铁感觉到人生很苦,一天不打铁一天就没有生计。天天在火炉旁烤着,抡着沉重的铁锤,想想看这个活计也是比较辛苦。有一天,正好有位出家人路过他家门口,他就赶紧热情地招待这位出家人,给他上茶、供养。然后就请教,说有没有..

婆罗门女沙谤佛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六神通具足的大罗汉比丘随行。有一日,佛告诉舍利弗,过去久远劫前,当时有佛名尽胜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佛、世尊。尽胜如来弘化于波罗奈国时,随行的有六万八千大罗汉比丘。舍利弗!那时,尽胜如来..

不观他人过,但观自身行

佛在《法句经》里说:“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身行,作也与未作。”在《四分比丘尼戒本》七佛略教诫中,拘留孙佛的教诫偈虽说法与此略有不同,但意义相同:“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行,若正..

神奇的诵经声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着一个比丘僧。比丘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毫不懈息。从日出到日落,从日落到日出,他足不出户,只是一心诵读般若波罗蜜经。他那朗朗清脆的读经声,从窗户、门口、壁缝传出来,在山间回响着,似鸟语花香,如滨滨清泉,遍布整个山麓。却说这山中,每天清晨和..

为什么这个社会这么不平等

我们有些个道友财富很大,无忧无虑,什么烦恼看着都没有。那我们有些个道友打工,有时候还怕老板炒鱿鱼把你炒了,工作没有了,经常担心。为什么这个社会这么不平等?好多人就抱怨这个社会上不平等,人类不平等。有些个道友问到我这个问题了,他说:师父,你怎么样看法?我说:我依..

靠这个来了生脱死太难太难

《净土十要》里面登了一个这样的例子,禅宗在江西一带自古以来是非常兴旺发达的,很多祖庭也在江西。当时江西有一个诚公,也是老禅师了,是开悟了的,他就住山从来不到世间上来。座下有七个弟子,跟他发誓,终身跟随他,来习禅。其中有一个年纪最小的,但是他这个悟性很高。这个诚..

听佛的话,能做到的尽量去做到

佛在世的时候领上比丘们去乞食,乞食不能超过七家。有时候乞到了,有时候甚至没有。没有乞到饮食,回来怎么办?那只有修行,打坐思惟:唉,真苦啊!今天乞不到,如果明天也乞不到呢?所以,正思惟很容易。我们现在过堂吃饭,凉一点儿不行,咸一点不行,淡了又不行,硬了不行,软了..

才知道,赞叹佛陀的福报这么大!

编者按:你经常赞扬别人吗?你是否觉得赞扬和鼓励是自己进步不可缺少的动力?请看今天的《佛教故事》,对佛的赞颂不仅可以使大众坚定修行的信心,对自己也有不可思议的利益!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阿输迦王。虽然国王并没有真正契悟佛法的真理,但是对佛法不但具有相当的信心,而且..

千古佳话 拥有一颗虔诚求法的心是多么的重要!

编者按:你相信佛法吗?你相信自己能够修成正果吗?请看今天的《佛教故事》,人人都有佛性,众生都有成佛的希望,关键就看能否善用其心。心念很重要,老比丘求法之心坚定不移,所以得到阿罗汉果,年少的比丘只有戏弄之心,所以什么也得不到。和煦的阳光穿过树荫,徐徐地洒在大殿外..

佛教故事:事实告诉我们 修行的根本是去除“我执”

编者按:你采用什么方法对治贪欲?怎样避开外界对你的诱惑与干扰?使自己装作看不见、听不到?请看今天的《佛教故事》,努力使自己看不见、听不到确实可以短暂摆脱你不愿意接触的东西,但这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本问题是要破除“我执”,没有了“我”那些外界的纷纷扰扰也就是..

大德并非无烦恼,而是烦恼摧伏者

高僧大德并非无烦恼,而是烦恼摧伏者历史上的奔公甲格西,在与烦恼抗衡时,一旦生起不好的念头,就立即用右手拉住左手,高声怒喝:“奔公甲,比丘慈诚加瓦!不得放肆!”他通过种种强有力的手段来对治烦恼,后来在博朵瓦尊者的所有弟子中,成为首屈一指的修行人。可见高僧大德刚开..

午觉的习惯会减少自己的智慧!

我们应该恒常驱使自己的身体,每天在修行、念经等有意义的善法中度过,不应该贪著睡眠,浪费了生命。诚如经中所说:“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身空过无所得也。”在藏文颂中,还有白天不能睡觉之义。我..

连佛都放弃,为何大迦叶还坚持苦行?

众所周知,佛陀出家后,在伽倻山苦行林修行了六年。然而,佛说六年苦行是其三灾九难之一,那是他前某世诋毁迦叶佛的恶果。也就是说,佛是不赞成苦行的。修佛是解脱之路,而不是虐待自己。然而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头陀第一尊者迦叶。佛曾多次劝说迦叶,让他放弃苦行,可迦叶尊者就是..

《地藏菩萨的故事》

1、在过去无量劫前,地藏菩萨曾是名叫光目的孝女。光目女的母亲生前喜欢吃鱼子,造了极多的杀生业。光目女知道母亲死后会堕落到恶道中,于是请阿罗汉入定观看,见母亲果然在地狱中受苦。光目女一心念佛,以佛像诚敬供养。后来其母投生光目女家,为奴婢之子,出生未满三天便告知:..

孝敬父母,等于供佛(火遍朋友圈)

一、孝敬父母,等于供佛古圣先贤说,父母是我们的第一大福田。行孝道是就是种福田,比求神拜佛功德还大。所以,在家孝父母,不必远烧香。佛经记载,遇到灾年,很多人都饿死,佛托钵乞讨3天没有要到吃的,饿的不行。这时有个来请教问题的出家人觉得不是滋味,心想:佛是无上福田,..

她用一生告诉我们:如何成为净土圣贤?

民国王亚民居士,是清朝翰林王荣商的长女。小的时候读书,随着父亲在北京居住,十八岁的时候死了母亲,带着两个妹妹回到南方投靠祖母,从早到晚礼拜、念诵。二十岁的时候,嫁给了宁波林涤庵居士。她很有品德,治家勤俭,孝顺公婆。每天做完了早课,她都要看公公婆婆寝室的门有没有..

关于佛门中各种称谓的含义

有很多朋友都会问:法师、大师,师父有区别么?还有比丘、沙弥这些佛教中对僧人的称呼有什么区别?其实佛教徒有许多的称谓,大体上分为两大类:正式称呼与别称。佛教徒称谓的正式称呼:一、比丘:意为乞士,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信徒。比丘要受“具足戒”,即对正式出..

出家人不能给别人算命看相,是真的吗?

或许你也曾经遇到过在寺院附近被人拉住搭讪:“有佛缘”、“面相好”,或者能够帮你“逢凶化吉”,那你有没有发现,不少佛教寺院的外围,看相、算命的招牌正渐渐变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看相、风水是不是佛教的文化?法师能不能为自己算命、占卜?真有预见未来的神通吗?佛教承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