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修行就是通过智慧给自己创造美好我们有一句法语:“学佛修行就是通过智慧给自己创造美好。”学佛修行就是通过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圆满。你有智慧了,有佛法了,人生就圆满了。若是你没有佛法,没有智慧,人生是不会有圆满的。我觉得我在《掌握完美》里说的那几句话特别好:“世..
当下
在上师善知识面前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现在很多人都想改变命运,到处求神问卜,祭神拜佛,做法事、佛事,殊不知这都不是真正改变命运的方法。若真想改变命运,就要学佛修行,改掉自身的毛病,毛病越少,命运就会越好,这是改变命运唯一的方法。佛法讲的是真理、事实,你懂得了佛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过错和毛病。你..
《修行百颂》11—15:顶果钦哲仁波切
11你出生那天,死亡便开始接近,听瑞的人们啊,切记,没有任何时间是可以挥霍浪费的。婴儿的诞生乃天下一大乐事。然而,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阻挡婴儿逐步迈向死亡的过程。在他的一生当中,无论他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方向,没有任何事物能够让他免于一死。俗话说:“太阳渐行渐远,西山之..
延缓衰老的奥秘——保持正念
延缓衰老近年来,“正念”在西方可谓大行其道。麻省理工学院的乔恩·卡巴·金开创了“正念减压疗法”之后,理查德·戴维森等脑神经科学家用fMRI等技术做了大量科学研究,发现正念练习可以开发脑神经网络、改变脑部化学反应,从而改变认知模式。富有开创精神的生物学家汉斯·赛利,..
修行贵在坚持 不仅在于智慧
从轮回中解脱(资料图)第六世卓格活佛2月16日慈悲开示问:顶礼师父!这个世间有很多的修行人,有一些对习气也比较执着,但他们的确在修行上很认真,也很精进,但契入真正的佛法存有很大的障碍,这样的人在居士中有很多很多。有些人有点福报,能值遇明师指点迷津,但难以改变。可怜的..
认识违缘障碍
我们都是修大圆满法的人,当下就是圆满,哪个不圆满?违缘是自己找的,障碍也是自己执着的。怎么去对待,怎么去接受,怎么去运用这些,靠你自己。如果你有智慧、有修行,这些都是好事。你看见有坏事、有坏人,这都是自己的问题,重要的是你从哪个角度去面对,从哪个层面去理解。你..
如何能确认轮回是存在的
如果有前世,我为什么不知道?很多人会问:“有轮回吗?有前世吗?如果有前世,我为什么不知道?”人的记忆力真的那么好吗?我们从小到大经历了那么多事情,每天经历那么多行为、言语、想法,最后又记得住多少呢?就算在刚过去的一分钟里,你想了什么,大部分你都不会记得。既然短时间内..
当妙欲勾住自己的心时,如何反观并认识贪欲的本性?
问:当妙欲勾住自己的心时,很多时候根本认识不到是自己的贪心作祟,反而把对境当成最美好的事物,是人生的意义所在。该如何反观并认识贪欲的本性?索达吉堪布:麦彭仁波切的一个教言中讲到,一个老密咒士遇到一位美女,生起了难以控制的欲念,由于愿望得不到满足,以至于茶饭不思..
如何对治正在生起的烦恼
解剖它,理解它,然后放下它如果现在正在烦恼,就针对引起烦恼的问题好好思考一下:‘烦恼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当然不能,因为如果能解决,为何要沮丧?努力解决才是当务之急,而且还要很高兴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烦恼和沮丧。如果是无法扭转或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沮丧。因..
禅定与情绪管控妙法
我们可以将“禅定”称为佛陀对众生传播的一种掌控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自我调节情绪,让心灵不受情绪波动的影响。佛陀是最高的禅定证悟者、空性证悟者。到底什么是禅定?你得到的答案也许会很简单:该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该睡觉的时候好好睡觉,该做事的时候好好..
随身携带寂静地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生活即修行,但我想很多人是误会了,以为过生活就是在修行。其实不然,这至少不是佛教所说的修行。举例子说吧,你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无常、缘起、因果,这是修行。生病,本身不是修行,籍由生病而认识到生命俱..
什么是最有效对治疾病的方法?
修行可以对治疾病(资料图)把疾病当作一种修行既然生病的时候要去看病、吃药,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这个修法呢?这是为了让我们在肉体接受医学治疗的同时,在精神上也有一种转疾病为道用的修法。一般说来,没有学佛、没有修行的人在生病的时候,哪怕肉体还没有太大问题,精神就已经先..
他为什么能亲见弥勒菩萨?
要具备真正的慈悲心(资料图)经常有人问:什么是慈悲心?我们通常所说的善良、仁慈、爱心等等,是不是就是慈悲心?慈悲心是佛教名词,爱心、仁慈等等素质非常接近慈悲心,但还不是佛法所说的真正的慈悲心,因为在世俗的善良、爱心、仁慈和同情心之中,还夹杂着一些自私之心,所以只能..
一般人遇到身心上的痛苦,都难以接受,倍受折磨。大乘修行人是靠什么方法来面对的?
问:一般人遇到身心上的痛苦,都难以接受,倍受折磨。大乘修行人是靠什么方法来面对的?索达吉堪布:对一个普通人而言,不愿接受痛苦、强烈地执著安乐,这种分别念一直在不断地涌现。而我们作为修行人,应当断除这种心态,将一切苦乐转为道用。比如,自己正在痛苦时,最好安住于空..
佛陀将人类潜能开发做到了圆满
所谓的学佛修行,获得觉悟,就是要把我们灵魂深处,阿赖耶“芯片”深处的潜能里,那最智慧、最慈悲、最光明的一面,让这些圆满的正面力量像太阳的光芒一样,照射出来,发扬光大。正是因为有太多的黑暗面,所以,我们才叫凡夫俗子。也因为黑暗面多,所以成熟显现出来的,大部分都是..
最完善的供养
很多人认为:“佛对我太慈悲了,上师对我的恩德太大了,我应该把自己的身口意都供养给佛,供养给上师。”意思是供养身口意以报答佛和上师。其实佛和上师都不需要你的身口意。若是众生没有福报和善根,佛的事业再广大也利益不到众生。为什么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暗劫呢?为什么还有地..
从凡夫步入圣者 改变天性才能成佛
改变天性才能成佛(资料图)凡夫与圣者的区别何在?对于圣者来说,菩提心已经变成了天性,与自心无二无别了;对于我们凡夫来说,菩提心不是天性,自私之心才是天性。是不是这样?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生活:一天24小时,我们是不是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忙碌?修持菩提心的时间有多少..
有个笑话叫“明天努力”
从你真正决定皈依佛门,成为一个佛弟子时,就要告诉自己:念头一定要转变,出离心很重要,“我”正在轮回中受苦啊!经常有很多弟子对我说,“上师,我脾气不好,我这个人比较贪婪,比较懒惰……”他们看起来也知道自己的缺点和毛病,可前年讲是这句话,去年讲还是这句话,到了今年..
没钱没关系 能孝顺父母 让父母高兴 就是在学佛
没钱没关系,能孝顺父母,让父母高兴,就是在学佛(资料图)佛法里面经常讲发心,你有没有学佛、有没有修行就在于这个心。若是心没有发出来,那就不是在学佛、不是在修行;心发出来了,都是在学佛、都是在修行。小孩子上学,到学校里面学知识,这些知识也可以变成智慧。知识是知识,..
要庆幸自己还活着
导语:从出生开始,我们每天都在一步步走向死亡。每天早上醒来,要庆幸自己还活着,这样会更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带着感恩去欢喜付出,生命才有意义。没有任何财富和力量可以让生命重来,尊重并善用生命。因为众生各式各样的情绪太多了,为了对应众生不同的情绪烦恼,佛陀讲了八万..
顿珠法师:福报不是求来的 是不求自来的
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不求自来的(资料图)福报,不是求来的。福报,是不求自来的。每个人的福报不同,缘于一直以来每个人的积累不同。我们并不知道前世发生了什么,这不用去追究;我们也不知道那个遥远的的未来会发生什么,这不必去担心。但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却不得不去思考。那就是..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没有幸福感
要消除痛苦,首先也要了解痛苦的来源一、现代人的悲剧希望拥有幸福,是包括动物在内所有具备意识的生命最终极的目标。在过去,按照绝大多数人的逻辑与先天自生的思维方式,会认为:只要我有钱,就一定会很幸福,没有理由不幸福。随着启蒙运动的大力倡导,西方人开始接受了一种理念..
以慈悲善待亲友
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视身边的人为有缘众生,并努力去利益他们,即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大乘修行人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益众生,而并非单纯自己解脱。以恭敬心善待众生,为他们奉献,即便是吃喝玩乐,也成为有意义之事了。我们身边的人,包括家人、朋友,都是与自..
“四大皆空”是避难所吗?
问:佛门所谓的四大皆空感觉是为生活中不如意的人提供一个避难所而已,不然的话,明明生活中的亲人朋友、林林总总,怎么会是空无所有呢?你若知道自古以来有多少社会栋梁、文化精英都是佛门弟子,奉缘起性空为智慧之极则而努力参究,大概就不会说所谓四大皆空只是为失意者提供一个..
推卸责任是一种非常恶劣的造业方式
现在社会上,常常有一种不负责任的心态,遇到挫折障碍、不如意之事就将责任怪罪到他人身上:上司怪下属事情没做好,员工怪老板领导力不足;孩子成绩不好怪父母、老师,父母、老师则认为孩子不够用功;赌输了,怪别人骗了自己的钱。却不想一想,若不是生出贪念,别人如何能将自己口..
现代人充满痛苦和不安的根源是什么?
呐喊面对如许多的苦难、不安,如何才能化烦恼为菩提?为什么物质生活越来越发达,而当下多数人却越来越烦恼?物质生活真是烦恼的根源吗?佛陀早就告诉过我们:诸受是苦。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他不禁慨叹:所有众生都有一颗本自具足的菩提心。不论我们曾经..
不观修寿命无常和轮回痛苦的过患
喜惑严重散乱时,未修无常轮回过,恶业利刃轮自己,今当极度厌生死。在修行过程中,有些人特别喜欢做一些增长贪嗔痴烦恼的事,比如:不愿意看经书,喜欢看暴力、色情等特别不清净的书籍和影视;心在真正的佛法中,短时间也没办法安住,但却经常散乱,比如:交朋结友、吃喝玩乐、旅..
忍耐当下的痛苦,是为了避免今后的痛苦
无论遭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应扰乱欢喜心情;因为忧闷非但于事无补,反而还会使我善行退转。此颂中表示,身为修炼安忍的人,我们希望能做到「无论遭遇任何事,都不扰乱自己欢喜心情」的定力。欢喜心代表一种宁静或安稳的心境,这是一种跟个人内心不满足或不快乐相反的情况。一个人之..
嘎玛仁波切:2017每一天发善愿行善念
无大喜无大悲,从容自在,如此,365天之后,才会是更有意义的一个辞旧迎新!辞旧迎新的告别与祝福,年年有,年年说。词藻的华丽,却仍然掩饰不了我们年复一年的相似心境。不舍于过往,彷徨于未来。太多的执着会让我们难舍难分,求不得之苦又会让我们心生遗憾与挫败的感慨。时间的不..
2017年祝愿大家每一天,发善愿行善念!
辞旧迎新的告别与祝福,年年有,年年说。词藻的华丽,却仍然掩饰不了我们年复一年的相似心境。不舍于过往,彷徨于未来。太多的执着会让我们难舍难分,求不得之苦又会让我们心生遗憾与挫败的感慨。时间的不可逆转,让我们在生、老、病、死的实相面前,又略显唯唯诺诺。于是,我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