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如果只像开水一样,仅是解渴;如果只像咖啡一样,仅是提神,断不能由单纯的物质成为文化的载体。在禅林公案中,茶与佛教的开悟顿悟相通达,终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吃茶去”中禅意深根据目前已知的材料,“茶禅一味”作为固定词组的成型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一禅林法语与“吃茶..
开悟
肥胖的缘由
《法句譬喻经》中的一则小故事:胖得发愁之王波斯匿王恣情取乐,目迷于色,耳乱于声,鼻着于香,口贪五味,每日饮食甘美,尚嫌粗劣不足。他酒醉饭饱后,便呼呼大睡;睡足起来后,又沉溺于歌舞。一切朝政,均委托大臣们办理。他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没有几年使他胖得像条蠢牛,呼吸..
佛法在中国的流变:在孤独中发展
文/刘立丰佛法在汉朝,还没有多少信众。不仅知名度不高,还受到儒家和道家的的排挤。到了魏晋南北朝,佛法终于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发展,也要依靠如下的缘:首先,下层的需求。由于战乱太多,民众受了太多的苦。他们又不知道为什么苦,佛法可以给他们转世的希望,这正好满足了他..
文明敬香是三宝弟子的责任
文/学诚法师随着国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旅游的方式欢度假期。名山大川、宗教圣地,成为许多人饱览畅游、朝拜祈福的重点。不论有无宗教信仰,在焚香礼拜中,人们内心多少都会触发对于祖先故人的缅怀、对天地神明的敬畏。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庄严的殿堂庭..
七种违犯诤事
哪七种呢,一开悟现前犯诤事,二开悟过去失念犯诤事,三开悟不自在犯诤事,四寻思犯诤事,五决择犯诤事,六自悔犯诤事,七忍愧建立二众。一、开悟现前犯诤事,所谓开悟开就是开示,你不知道我告诉你叫做开,告诉你之后你了解了叫做悟,这个叫开悟,开悟是当这个人的面告诉他,清清..
多一分禅心,少一分烦恼
清觉禅寺的心明禅师,悟性很高,感应灵敏,对禅对世间万象有另一种觉察和体悟。他脸上的微笑,如轻风拂面,带一种详和,带一种端庄,自有一番空灵净透,梦幻宁静。惊蛰那天,心明禅师一人在寺庙后院参禅,春日午后的太阳温暖地洒下来,他一脸笑意。一位愁颜不展的信徒刚好路经此处..
你既无心,我便休
过去有一位禅师,参禅了很久也没有开悟。有一次他路过一座青楼,听到一个妓女在那儿唱歌。其中的一句就是:“你既无心,我便休。”禅师听到这句歌词以后,当下开悟。“境不迷人,人自迷。”我们觉得好就去追逐,不是它迷于我们,是我们追逐于色相,追逐于好听..
做饭即修行:揭秘寺院斋饭的出炉全过程
曹山美食,吃素也可以这么美三刀六槌是出家人的本分事,其中的一刀即指菜刀。可见,做饭也是修行禅法中的一必修课,历代有很多高僧就是在大寮的工作中开悟取证的。凌晨四点钟的大寮因地处山林,凌晨的大寮内雾气朦胧大寮是寺院做饭的地方,左侧供奉着监斋菩萨,调和百味。师父们做..
一场法会:趴着进去,站着出来!
(图片来源:妙音莲池网)文/妙敏无法解释的因缘也许是我宿世的业力显现,或是我今生业力的显现,2016年7月23日的晚上,我跟丈夫。女儿出去散步,走了一大圈,快到小区大门口的时候,好像身后有一只无形的脚踹了我一下,让一个趑趄,扭了一圈跪倒在小区门口,这时脑海里呈现出一句..
净空法师:表法的意思一定要知道,懂得表法,福报就大了
现在寺庙里面看到很多,都是来修福的,是不是真得福报?它要起作用,真得福报;它不起作用,有福,小福报。这好事。怎样才能得大福报?要知道,所有的供养具都是表法的,有人见到这些供具他开悟了,这个福报就大了。供灯,包括蜡烛、酥油灯,乃至火把,它表什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别..
读三千遍得小定,读五千遍得大定,读一万遍大彻大悟
佛教我们,六根在六尘境界当中,真修行是在这里修,你不能离开,离开到哪修去?眼在色当中修,耳在声当中修,修到什么?最粗显的先下手,那就是从不执着,真放下了。眼见色,不执着就是阿罗汉,再加上不分别就是菩萨,不起心不动念就是佛,你看这三个等级,确实大道至简。用什么方法..
不念佛没生病,念佛后反而念出病来
无论修禅、念佛、诵经,或者持咒,修哪一门都要认真去修行,丝毫不马虎,假使一秒钟也不放过,专心一致的精进,这样一定会成功。我们为什么没有成就呢?就因为没有像大菩萨、大祖师、大圣人那样用功修行。修行人,如果偷工减料的话,那是自己欺骗自己。所谓“公修公得,婆修..
对八步骤、三种禅修的思考
善啱随着修学的进度我们进入了八步骤三种禅修。从态度模式开始我都做到了哪些呢?修学三个月了,我认真了吗?对待真诚,认真,老实的模式我认同吗?说心里话我认同,但不老实,自欺欺人。每天就是按要求看书,做定课,看视频时都能睡着了,我老实吗?看见同修的分享的好还不以为意..
宏海法师:弥陀要解
第一讲好,各位,请大家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好,请放掌。当家师父慈悲,各位常住师父慈悲,大家晚上吉祥。今天是农历的四月十六,《弥陀要解》的第三讲。在前面的两讲中,我们已经给大家做了一个算..
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
有一位年轻的学生,和同伴到远方旅行,长途路遥不堪疲困而停止向前。同伴催促他:‘我们可以帮你做一切事,但只有吃饭、睡觉无法帮忙。’年轻学生说:‘吃饭、睡觉我会,不用你们协助。’同伴说:‘走路也是一样,我们无法帮助!’信徒问禅师如何开..
参禅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
禅宗一门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语文字可以表达。过去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那时大家都默然不识,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互相默契。当时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 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因此迦叶尊者是禅宗的初祖..
茫茫宇宙中,你心在何处?
地球只是万亿颗星球中的一颗,在宇宙中非常之微小,而我们人呢?一片尘埃中的尘埃,被业风一吹,四处飘散。我们想找立足之地,但虚空之中本没有什么立足之地,一切都是在变动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立足之点。地球也在随着太阳不停的转动,整个太阳系都在不停..
净土法门:欢喜接受恶缘恶报,业障消除,善缘现前
【关于“魔障”的开示(合辑)】【佛菩萨会制造一些机缘,替我们消业障】(欢喜接受恶缘恶报,业障消除,善缘现前)所以,世界即使造作五逆十恶的众生,他那个世界是不好,五浊恶世浊恶到极处,他世界还不坏,什么原因?「护念得安住」,佛的愿力。佛知道这些造作恶业的众生是一时糊涂..
朱亚仲:学佛要学知识,但更要学智慧
一、佛教是追求真理智慧的宗教,理论上越学应该越清净调柔,慈悲心和包容心越发增长,而现实中,一些人佛法学的越多,学佛时间越长,心中的烦恼和妄想却越来越重。我对你错;我懂你不懂;我是内行你是外行……类似的心理,很多佛弟子都有。不少人学佛多年,结果是:脾气越学越大,性..
净土法门:这个法门,烦恼不需要断,业障不需要消,他能往生,真正是奇特到极处
我们今天学大乘,我们今天学净土,希望在这一生当中破迷开悟。净宗这个法门太殊胜,非常特别,佛的无量法门里头只有这门,除这个之外你再找不到了。为什么?你看成佛,一切法门里成佛,烦恼要断,不断烦恼不能成就;业障要消,业障没有消乾净,成不了佛。这叫难行道,断烦恼、消业障..
放生解灾,行善改运
顾名思义,所谓的解灾,改运,就是因为人在人生旅程中出现了某些问题,比如恶运,灾难。就像人身上出现了病痛,我们要去治疗它一样。病的原因有很多,有身体四大不调导致的疾病,有因果导致的疾病等等。而遇到了恶运,灾难,却只有一种原因,那就是因果循环的报应。俗话说,善有善..
悟道法师:如何超拔冤亲债主?如何回向?(2018.6.30大连,佛学问答)
佛学问答悟道法师主讲(第二集)2018/6/30中国大连档名:WD21-111-0002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上午好,阿弥陀佛!请放掌。我们这节课是佛学问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我们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交流。第一个问题:阿弥陀佛,感恩师父上人慈悲,惭愧弟子有个问题请..
宣化上人:最难解决的淫欲心,观音菩萨有办法!
第九种无畏,这是离贪欲畏。熏闻离尘:“熏闻”,就是修行“反闻闻自性”这种的功夫,天天日日都要用这种功夫。那么这种功夫修成了,熏闻离尘,把这一切的前尘的境界都离开了。色所不劫:离开什么前尘的境界呢?就离开这个色尘的境界,色尘所不能劫。我们人不要以为有了美色是一种..
星云大师:讲《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下)
金刚经第14品下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下)白话文三、行大忍辱离我法执成就第一波罗蜜,从忍辱中来。虽然修持般若者,若无忍辱作为资具,起无我观照,如何契合实相?诸菩萨度生离相,布施无住,如果没有现前历缘外境,怎能成熟功德法身。圜悟克勤禅师说:大凡为善知识,应当慈悲柔和,善..
读诵佛经的十二个要求
一、专诵一经有的人选诵好几本经,有的人选诵一本经,我建议你专诵一本,除非已经诵得很习惯不勉强。为什么要专诵一本?它的利益在哪里?因为一经通则窍窍通,所以一悟了就悟了。那你诵那么多经的意义是什么呢?事实上还是要大彻大悟啊!所以诵一经能开悟,诵那么多经也能开悟,但是诵..
佛陀三转法轮
佛教的教义,概而言之,可分为小乘和大乘。这二者之间,主要是以发心来区别:倘若你修行全是为了自己快乐、自己解脱,纵然学的是大乘净土宗、密宗,这也叫做小乘法;如果你闻思修行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圆满正等觉的佛果,这就叫做大乘佛教。现如..
净空法师:诵经的基础上念佛,念佛才能得力,否则念佛难以得力
(图片来源:妙音莲池网)佛光在哪里?《无量寿经》经本就是。这个经是星星之火,字字句句充满了无量无边的智慧。《无量寿经》是经中之王,要死心塌地、一门深入。“一经通,一切经通”,学到通,通到自性。任何一部经都是释迦佛从自性般若里流出来的,所以每部经都通自性。坚持在..
净空法师:做善事不被人知是阴德,做坏事被人宣扬是重罪轻报
摘自净空法师讲《2014净土大经科注》2016年11月13日讲于香港点击此处观看视频“大慈大悲”是自性第一德释迦牟尼佛的报土,“实报土”――华藏世界;阿弥陀佛的报土――极乐世界。不同的地方是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也是净土,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几乎是平等的,你看..
积累福慧资粮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倘若没有精进,得不到今生来世的种种功德,有了精进才能证得无上菩提。《慧海请问经》中言:“菩萨若能发起精进……,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为难得。何以故?慧海,由精进故乃得菩提,若懈怠者于佛菩提远中复远。”精进不但对修行非常重要,世间上做任何一件事情,没有精进也不..
心魔不除 何以精进
伟大的佛陀历经了十年艰难的求道降魔过程,其中苦行六年,为求正法闭气绝食,先有行人所不能行,最终证人所不能证。在求仙问道、降魔胜己之后,独辟蹊径,证悟空性,修习四禅八定,开发三种智慧,得天眼通、他心通、漏尽通,观察十二因缘生灭之道,终成佛果。学了本课我有四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