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

幸福之门

7月29日周日上午,刚进二伏天。正是烈日当头,稍微走动便让人汗如雨滴。但班级小伙伴们,却仿佛自带清凉风,喜笑颜开地欢喜出行。一路上,八岁已皈依的心一师兄,好奇的问道亮师兄:妈妈,我们这是去哪啊?“我们啊,要去一个名叫幸福的地方。”道亮轻轻说。幸福大门开启幸福书院..

姑苏仲夏骄阳似火 清凉梵呗余音绕梁

缘起--在师父慈悲济世愿力指导下,西园寺的建设与开发也顺应着广大僧众与十方常住弘法所需,与时俱进,蓬勃发展。同时也感召了越来越多的师兄发心到西园寺担当各项义工岗位,他们告别了亲朋好友,放下了世间的名利追逐,也许以世俗人的观念看来,这是不思进取、逃避厌世的处事态度..

“我”的失眠

‍‍师兄们好,经过了四个多月的同喜班三级修学,想借此因缘分享有关自己失眠的经历与反思,以为曾经失眠的,正在失眠的,将来可能会失眠的朋友带来一些参考。‍‍‍‍故事是这样的,去年的年底,公司给我们做了一次体检,体检结果发现自己的身体有很多不小的问题,在病情诊断的过..

第一次义工行的收获

这次参加了菩提沙龙主持人选拔活动的护持义工,虽然是抱着懵懂的义工心态而去,但现在回想总结,与其说是去做义工,倒不如说是净量师兄给我们争取到了向老学员师兄们学习的极佳机会。参加试讲的七位师兄都是修学多年的老学员,而且大多已经是带班的辅导员,这次来参加沙龙主持人认..

我为什么现在发不起来愿菩提心?

刚刚学完上士道发愿菩提心的章节,愿菩提心具有出离、平等、大悲、担当、无限等心行特征,那么观照我自身,我当下的心行和这个标准差了多少呢?仔细观照自己:虽然和中士道相比确实好了很多,但距离合格标准还是差了不少,另外在修行过程中,也有一种修的不是特别相应的感觉,观念..

从缘起看人与人之间理解的相对性

同喜班第6课【佛教的世界观】修学分享《佛教怎么看世界》这期法义系统学习了佛教的世界观,包括佛教的时空观、世界的结构、生成及演变、世界的原理及存在的本质。尽管很多内容在此之前我都接触过,但当这些内容如此系统地呈现在我面前时,学习起来仍然是有难度的。世界观是一个人..

生日感言

生日感言感恩辅导员师兄、感恩辅助员师兄,感恩各位师兄:非常感恩师兄们在这里为我和观海师兄举办7月生日庆生活动。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我们菩提书院暑假过后开学的第一天;是我们班开学后的第一次共修,是我骨折术后的第101天,是康复的日子;明天就是我的生日。今天能以这样..

他们真的只是不懂,并不是坏,值得幸福快乐被原谅被善待

学佛感悟:苦……就是人生的真相空、无常、诸法无我也是人生的真相……他们真的只是不懂,并不是坏,值得爱,你别随顺妄想分别执着给谁贴标签啊……阿弥陀佛,感恩韦陀菩萨护持正法,谢谢您,圣诞快乐~!解释感悟:苦……就是人生的真相,有钱没钱,劳动或者不劳动都苦,苦的方式不..

净土法门:欢喜接受恶缘恶报,业障消除,善缘现前

【关于“魔障”的开示(合辑)】【佛菩萨会制造一些机缘,替我们消业障】(欢喜接受恶缘恶报,业障消除,善缘现前)所以,世界即使造作五逆十恶的众生,他那个世界是不好,五浊恶世浊恶到极处,他世界还不坏,什么原因?「护念得安住」,佛的愿力。佛知道这些造作恶业的众生是一时糊涂..

越是烦恼越念佛极易往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正觉莲花。净土宗又称为“莲宗”。阿弥陀佛脚踏莲花,接引我们也是拿一枝莲花,我们往生的时候也坐着莲花,到极乐世界也是莲花化生:这句名号就是正觉莲花。娑婆世界的莲花有一个特性,就是出污泥而不染。藕田里的泥很厚很脏,但是长出来的莲..

为什么说我们这个世界是虚伪的?

昙鸾大师描述三界,首先讲是虚伪相。三界不光指人类,还包括三恶道以及六欲天到四禅天、四空处天,就是六道轮回,欲界、色界、无色界通通包含在内。三界都是虚伪之相,虚伪就代表它不真。但众生都看得很真实,如果我们也认为它是虚伪相,就不会这么苦恼了。何以说明它是虚伪相呢?..

朱亚仲:学佛要学知识,但更要学智慧

一、佛教是追求真理智慧的宗教,理论上越学应该越清净调柔,慈悲心和包容心越发增长,而现实中,一些人佛法学的越多,学佛时间越长,心中的烦恼和妄想却越来越重。我对你错;我懂你不懂;我是内行你是外行……类似的心理,很多佛弟子都有。不少人学佛多年,结果是:脾气越学越大,性..

妙江法师:这样磕头拜佛最有福报

问:拜佛时如何保持心神平静,不受杂念干扰?妙江法师:第一个要诚心,就是要把自己的心量无限放大,像《普贤行愿品》里所讲的礼敬诸佛一样,观想十方世界每一尊佛前都有一个我,生心要生好心,发心要发大心,每磕下一个头,也是代表父母师长甚至一切众生去礼敬、去感恩、去发心,..

这些佛语背后暗藏天机!

要多做功德!提到功德,我们很容易想到一部电影叫《达摩祖师》,里面有一段达摩祖师和梁武帝的对话,梁武帝询问达摩祖师:“我广造寺宇,度众人为僧,写佛经、造佛像不遗余力。凡此种种,有何功德?”达摩祖师回答:“并无功德。”梁武帝追问:“为何没有功德?”达摩祖师回答:“你..

布施不是花钱买功,而是舍弃贪欲!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所谓“傲慢”,就是自己觉得自己了不起,所以我们要谦卑地把头低下去,因为我们是学习无我的。“吃素不是为了清口禁欲,而是心怀慈悲。”因为都是生命,生命需要尊严。“念佛不是累积数字,而是清净我们的心地。”我们念佛,要解..

星云大师:讲《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下)

金刚经第14品下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下)白话文三、行大忍辱离我法执成就第一波罗蜜,从忍辱中来。虽然修持般若者,若无忍辱作为资具,起无我观照,如何契合实相?诸菩萨度生离相,布施无住,如果没有现前历缘外境,怎能成熟功德法身。圜悟克勤禅师说:大凡为善知识,应当慈悲柔和,善..

佛陀三转法轮

佛教的教义,概而言之,可分为小乘和大乘。这二者之间,主要是以发心来区别:倘若你修行全是为了自己快乐、自己解脱,纵然学的是大乘净土宗、密宗,这也叫做小乘法;如果你闻思修行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圆满正等觉的佛果,这就叫做大乘佛教。现如..

三级修学和我人生观的改变

随着修学的深入和自己平时的体验,深深的感觉到佛学的伟大,面对浩瀚的经文,和精密的逻辑关系,不由得使我对佛学的理论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因此也伴随着一种深深的感恩和珍惜的心态,是的,如果没有师父和三级修学,我是无法有正常的渠道去了解佛学的关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的。佛..

寻找开启智慧的密码

7月1日晨,骄阳似火的长沙降下一场甘霖,为躁动不安的星城送来了一股久违而难得的清凉。地处长沙望城区的著名温泉酒店_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普瑞迎来了国内外知名的弘法高僧济群法师。法师受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创办者兼理事长、人极书院执行院长颜爱民教授之邀请,在第29期湖..

认识的回归

文|心海大学前的我,喜欢参加各类学校活动,把握各种锻炼的机会,性格相对比较外向,且,结识了一些优秀的老师,在非专业外,锻炼积累了不少,也由此,产生了兴趣,但,若作为工作,没有接受专业学习,总有些格格不入、没有底气。工作后,阴差阳错,竟然从事了一份与所学专业没太..

忍让是不发脾气吗?控制不住情绪和脾气该怎么办?

网友:师父,我们常说火烧功德林,要修忍辱,当我们被误解被攻击,一味的忍让,不发脾气,这些气释放不出去,岂不是会憋坏身体。学诚法师:忍辱不是要我们把气憋在心里,而是让心里根本没有气,就像狮子对于狗的挑衅毫不在意一样。我们之所以被别人惹到会发脾气,是因为自己还不够..

学佛是为了各方面都比别人好吗?

信众问:大师,学佛是为了各方面都比别人好吗?大安法师答:首先学佛要有正确的知见,学佛的目的是了生脱死,往生西方,圆成佛果。那么学佛人要有一个对世间法的一个佛法的观照,就是苦空无常无我。这个世间一切无常,一切都是苦,不要有对自我的执著。所以不要把学佛变成一个世间..

从忘我到无我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此每天都惧怕死的阴影。一次在出诊的路上,碰到一位云水僧,王田于是请示道:“什么叫禅?”云水僧回答道:“我也不知如何告诉你,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一旦会了禅之后,就不用怕死了。”在云水僧的指示..

积累福慧资粮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倘若没有精进,得不到今生来世的种种功德,有了精进才能证得无上菩提。《慧海请问经》中言:“菩萨若能发起精进……,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为难得。何以故?慧海,由精进故乃得菩提,若懈怠者于佛菩提远中复远。”精进不但对修行非常重要,世间上做任何一件事情,没有精进也不..

智圆法师:为何说不生厌离心,未有出期?

言厌离行者,凡夫无始已来,为五欲缠缚,轮回五道,备受众苦。不起心厌离五欲,未有出期。为此常观此身,脓血屎尿,一切恶露,不净臭秽。故涅经云:如是身城,愚痴罗刹,止住其中。谁有智者,当乐此身。所谓的“厌离行”,要看到凡夫从无始以来,都被贪色声香味触五欲的贪欲所缠缚..

星云大师:讲《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二(下)

金刚经第12品下无为福胜分第十二(下)白话文三、奉行经教成就无漏经文中言:「有人尽能受持读诵……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是受持读诵者,能圆满成就如来法身,具足无漏无为之法。此段明示三身具备之义:一、最上乃法身:此法无漏无为,离名绝相,无一法可以凌驾其上,..

净土法门:在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里去炼清净心,这是降伏妄心最好的方法

「学人能向衣食起居尘劳边锻炼,便是降伏妄心最好方法,须是对境随缘,不迷,不烦,应事有条不紊即持戒,清净自在即定、慧,故经云,一切法皆是佛法,离相发心,降伏之道,尽在其中。」这个意思都是佛在本经上所说的,我们修行就是在生活里面,决定不是离开生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佛教对病患的关爱及临终关怀

MinisteringtotheSickandtheTerminallyIll莉莉·德·席尔瓦LilydeSilva作者介绍:莉莉·德·席尔瓦是斯里兰卡帕拉德尼亚大学巴利文和佛教研究学教授,她是佛教学术期刊和流行期刊的长期撰稿人,也是巴利文学会出版的《长阿含经批注》的编辑。此前由佛教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有:《踏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