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

印光法师:净土是律、教、禅、密的归宿

原文:大觉世尊,愍诸众生,迷背自心,轮回六道,久经长劫,莫之能出;由是兴无缘慈,运同体悲,示生世间,成等正觉;随顺机宜,广说诸法。括举大纲,凡有五宗。五宗维何?曰律、曰教、曰禅、曰密、曰净。律者佛身,教者佛语,禅者佛心。印光法师文钞佛之所以为佛,唯此三法;佛之所以..

悟显法师:印送佛法的善报

我们讲到经教的重要性。那么,学佛人要了解华严宗所谓的五教、天台所谓的四教,你才有能力去知道佛教经典的内容,到底是小乘还是大乘,在大乘里面到底哪一部经是了义、哪一部经是权巧方便、哪一部经是开权显实、哪一部经是接引小乘回小向大,这都是我们学习经教要了解的。还有讲到..

嘎玛仁波切:真实故事,孤独地狱经常就在我们身边

孤独地狱没有特定的范围,处所变化不定,受苦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众生死亡后,心识可能夹藏在山谷中,受困在石头里,或是进入水中,冻在冰里,有的进入树干里,或藏在其他器具中,像是扫把、绳子、瓦罐、柱子或门等等。投生到柱子里,会把柱子当作是自己,辛苦地撑着房子而受苦..

性空法师:闭关需要具足哪些因缘条件

闭关需要具足哪些因缘条件?真正的闭关是需要具备一定因缘条件的,一个是外在因缘,要有闭关房,要有专门护关人员,要有善知识指导,要有闭关时间。再一个就是内在素养,要有一定修行基础和闭关常识,要有明确闭关目的,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菩提心,更要明白闭关程序,还要..

净土法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净土法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第一集)1983/12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档名:08-004-0001【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一次在我们观音佛七当中,为了求得解行相应,所以在七天当中,每一天有四个小时讲经,四个小时称扬菩萨圣号。在讲席当中,我们采取前清大义法..

佛家最经典的七句话

在我国实行的是信仰自由,因此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宗教相关的事物。佛教是我国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之一,各地的佛教寺庙也是数不胜数。这都是因为佛教的文化极为深奥,有着非常浓厚的哲学思想,其相关的经文藏书都有非常高深的人生道理。而在佛家言语中,以下面七句话最经典。第一句..

曾文杰:心心之火9

心心之火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

信愿法师:二乘种不生与与发无上道心有何差别?(一)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和会门之二乘种不生与与发无上道心有何差别?(一)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贴疏》。上回我们探讨到第一卷<玄义分>七门料简的第六门和会门的第六小段文,“会通二乘种不生义”。前面我们也探讨过四个问答,今天我们来看第五..

做到这一点,就能让你烦恼减少,福报增加!

烦恼的自性本来是空的,当清净心坐下来时,所有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一切都不存在。修行,就是把心量打开。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持诵了很多心咒,上了很多佛学班,心量仍然没有打开,那一样入不了佛门。只能算了解佛学知识,种了善根。心量的打开,可以证明一个人修行的进步。为..

一只母狗【实例】恶口咒骂僧众,五百世转生狗

(图片来源:妙音莲池网)当佛陀在印度舍卫城的时侯,有一位施主的财富很多,就跟多闻天子一样。这位施主虽然学佛,但也不排斥一些外道宗派。他的妻子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孩子,具有肤色金黄、头像宝伞等种种瑞相。当小孩会行走玩耍时,施主便买了一只小母狗陪他玩耍。这只小母狗..

人身难得:哥俩一证罗汉果 一转世为牛!

从前,有两个兄弟,父母早亡,家产富饶,以不能孝养双亲为憾!随着时间的迁流,兄弟二人的意志兴趣大为差异。哥哥好道义,弟弟爱家财,好道义的时常施舍,所以家财日渐损减;而爱财的,施展手腕,作种种经营,所以家财与日俱增。因此,弟弟对哥哥的作风常感不满,一日竟忍不住教训哥..

海涛法师:七德行

孝顺父母、尊重师长、不骗人、不骂人、不批评、慷慨布施、不动气』这叫『七德行』所以我想,讲来讲去,迎财神、供佛斋天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真实的存好心、说好话、发心做好事,所以我想新的一年来了,那我们了解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感谢佛,所以我们要供佛,感恩!有了佛菩萨我们..

海涛法师:信仰的力量!读诵金刚经超度往生亲眷的故事

学佛最最重要就是:「你要相信」,念《金刚经》不可思议,念大悲咒不可思议。以前有一个女居士,喜欢吃螃蟹,每天吃螃蟹,后来她生病死了,死了办完丧事以后,有一天她的先生作梦,梦到什么?梦到他这个太太,说:「老公,夫妻一场,求你救我,我现在在蟹山地狱。」什么叫蟹山地狱?..

噶玛仁波切:自他交换为修行核心

导语:朗日塘巴尊者的《修心八颂》中“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涵摄了世俗和胜义菩提心,具备慈悲与智慧,这两个成佛的要素。唯有依靠众生的恩德,我们才可能生起菩提心,才能获得暇满人身,终至佛果。自他交换是修行当中的核心,不可或缺。自他交换是修行过程中不可缺..

宗舜法师:一举四得抄佛经(附:抄经礼仪)

一举四得抄佛经(附:抄经礼仪)宗舜法师一、古以写经增福延寿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大乘佛教特别强调受持、读诵及书写经典的功德,如《法华经・法师品》云“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莲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当知是诸人等,已..

学会放生,也放自己一生!

上天有好生之德,唤醒人们的良知。让我们学会放生,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让飞禽免遭网捕,冲出牢笼,回归湛蓝的天空,在浩瀚无垠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也让我们的天空更加充满活力和欢畅。学会放生,减少环境污染,让我们的水源更加干净、更加清澈,让水族欢快畅游,免遭饵捕。..

性空法师:佛七为什么以七天为基本时间单位?

有人问,佛七为什么以七天为基本时间单位?是的,佛七常以七天为一个周期做佛事活动。若念阿弥陀佛则称念佛七,若念观世音菩萨则称观音七,若禅坐则称禅七。此外还有楞严七、地藏七等等,可以统称为佛七。打佛七、打禅七,为什么要以「七天」为单位时间呢?古德说,这和整个天体宇宙..

嘎玛仁波切:从皈依的那一刻起,你们就已经得到护法的保护

在莲花生大师的伏藏法里告诉我们,护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出世间的护法,也是佛菩萨的化身,虽然从外相来看,护法很凶猛,但都是佛菩萨的智慧幻化,是为了度化众生而慈悲示现的;第二种,是世间的鬼神。虽然他们是世间的鬼神,但当初莲花生大师进藏之时,曾以神通降伏他们,并慈悲给..

堕胎恶业增,忏悔解脱门

转自净土杂志博客2018年第2期文/心悔二七年,我和先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当时以为幸福的人生从此开始了,却没想到因为自己无知堕胎而一步步滑向深渊。二八年,我怀上了孩子,年轻的我虽然已经皈依佛门,却以为那只是一个大约四十五天的胚胎,是一团肉,没有思想,没有灵魂。因为怀..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和会门之会通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一)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贴疏》。上回我们探讨到第一卷<玄义分>七门料简的第六门和会门的第六小段,“会通二乘种不生义”。我们前面探讨完三个问答,尤其是第三个问答“凡夫入报论..

净土宗历代祖师传记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大师法名慧远,俗姓贾,是雁门郡楼烦县人。大师从小爱学习,13岁时,就跟随舅父到许昌、洛阳一带游访参学。由于大师博学六经,融会贯通,尤其精通老庄之学,因而儒门宗匠、达官显贵,没有不佩服大师的。21岁那年,大师本想南渡长江,拜当时的大学问家范宁为师..

海涛法师:不要将十年前的痛苦还带在身上

自己的事情,要看作幻化的,再好的事情也是假的,再痛苦的事情也是一种感受,哪有真的呢?绝不要将十年前的痛苦还带在身上,歹命喔!各位要了解,佛陀说空性,是为了破我执,破烦恼,但空性不离大悲。正因为众生有苦,所以我们要积极、精进,发起成佛的菩提心,以空性净化自我,以大..

坛经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来书云:《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无冲突一节,如今不说冲突与不冲突,试问自己疑他做甚么?若疑诸佛菩萨说法有冲突,岂能垂教万古?实在自己不能体会经义;若悟第一义,则无开口处,说个明心见性,已属方便,岂有冲突之理?至此业已答复,若不会,且看世尊唤阿..

嘎玛仁波切:佛说八万四千法,为度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心

佛法与我们的真实受用,从相对意义上,是会让我们通过,闻、思的不断熏洗从而以正知、正思维来辅佐并指引我们通过正语、正行、正念、正精进、正命、正定的实修实证来认知充满烦恼与妄念的纷扰之心。佛法修行的真实目的,在于对治我们产生无限痛苦并陷入轮回漩涡之中的烦恼习气和这..

嘎玛仁波切:高阶的“佛系”人生,是以出世的心入世行菩萨道!

自以为是,其实是我们大家都会有的一种“硬伤”。这种迷之自恋一般对于事物认知的思考方式,会让我们于很多的真相视而不见,而处于“半盲”似的不清不楚中,还自喜的津津乐道,以为我们所认为的如“瞎子摸象”般的结论就是正确的。这是很滑稽的一种状态,但这也是存在于我们大家认..

揭秘因果报应的原理

你拿一个球往墙上打,它也就弹回来,那就是股回力。菩萨自性常生快乐,菩萨他常生快乐,所以也能令众生悉欢喜;因为菩萨他本身是快乐的,众生见到菩萨都生快乐,被菩萨影响,也都不忧愁了。这好像什么呢?就好像一面大圆镜似的。大圆镜在你面前现出来,你若是欢喜,镜子里边人也欢喜..

《第十八愿善导释》110 现在和永远的阿弥陀佛

(二)成佛时劫阿难又问:“其佛成道以来,为经几时?”佛言:“成佛以来,凡历十劫。”《小经》亦言: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阿弥陀佛自从成佛,到现在经过多少时间了呢?佛陀回答说,经过十劫的时间。“劫”这个字在印度来讲是时间单位,而且是最高的时间单位。用比喻形容“劫..

宣化上人:我今天给你们讲一个特别的法

我们修道人,切记!关键就在“财色”两关,若能打破了,一切就无执着。宣化上人今天讲一个特别的法,什么法?“钱”的法。钱为何是不净之物?你们看!钱是世界上最不清洁的东西。一般人数钱时,多数用口水来数,口水中含有无量的细菌,而钱已不知经过多少人的口水,不知有多少种的细菌..

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放下是一种解脱、一种顿悟,放下是心态的选择,是生活的智慧。学会放下,压力、烦恼、敌人、痛苦等自会减少很多。从容是一种气度,一种风范,从容是智慧的沉淀,是理性的选择。会放下:坦然面对世事,提起来千斤重,放得下二两轻。知从容:潇洒驰骋人生,事从容有余味,人从容有余..

佛学常识:菩萨道的起点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译为「有情」,凡是觉悟到生命苦空无常,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不论出家在家,不分地位高低,只要能发菩提心者,都有资格称为菩萨。菩萨,不是生下来就是菩萨,所谓:「没有天生的弥勒、自然的释迦。」从菩萨的因位到成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