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

为什么要“消业”?

在六道众生中,比较聪明,情绪比较多,思想也比较复杂的,是人类。人的眼、耳、鼻、舌、身一直在看、听、闻、尝、触外面的世界,却从来没有去感受自己的思想。而正是思想,从生至死一直在折磨你,让你每天为它奋斗,一会它想要吃这个,一会儿它想要喝那个,为了它的贪婪,你要不停..

这一生,要为自己活个明白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为什么。我发现大部分的人,都是为财富而活,而这个财富,人们的目标似乎也只有两种:第一、把老的想办法赶紧送走,想方设法把钱堆在那儿;第二、把小的养大,想办法多留点给子孙。人们不停地在努力赚钱,往上真正孝敬自己父母的人,现..

工匠精神

匠,现在一般形容手艺非凡的人,灵巧、巧妙、熟练的专业人士。什么是匠心?什么是工匠精神?首先就要有专一、专注的心。像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应该算是古代的科学家。他上山砍柴,被野草割破了手指,在仔细观察之后,发明了锯子;还创造出曲尺(鲁班尺)、刨子、墨斗、云梯、石磨等等..

过日子与教孩子

有些人觉得“过日子”嘛,不都是一样?每天吃完早饭,就在想午饭吃什么,上午下班前就在想中午吃什么,吃完中午饭开始想晚饭吃什么……不上班也不行,因为会没饭吃,所以上班的目的,就是等待下班。一天到晚都重复过这种日子。早上醒来开始洗脸刷牙,男人刮胡子,女人化妆,每天都..

分数没法让孩子成为“贵子”

家庭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父母自己首先要作表率,在道德层面不能做错。古人讲:上梁不正下梁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如果父母一直在教育孩子,怎么去掠夺别人的财富,怎么去骗钱,怎么去争,怎么去斗,怎么跟同学竞争,要胜过同学多少分数,要拿前三名……那孩子从..

永恒的盘缠

财富,我们都不陌生,几乎每个人都在拼命追求着它。可佛教里讲的“财富”,跟人们平常所讲的财富,不是一个概念。佛教对财富的定义,更深、宽广。财富常常被人称为“资粮”,就类似人的盘缠,主要是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这两者缺一不可。什么是精神财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到..

嘎玛仁波切:给自己的心找一个家很重要

学好佛法,心里永远会有一杆秤。问:上师刚才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可是,当事情来临时,我们往往并没有准备好。当人处于这个状态,什么都没有方向,感到迷盲、很无力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解脱出来?嘎玛仁波切答:首先这说明之前没有宗教信仰,所做的..

大师、灵修与木磨磨面

悉达多王子,也曾拜访了那个年代的很多大师、名师,从他们那里学到众多关于人世间道德、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可以说从小到大一直受到最优良的教育,但他发现这些都没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心灵深处的需求。佛陀在证悟后,发现人的“穷”,不是“穷”在外物,而是“穷”在心灵;..

成就往往不在今生或来世 而在中阴

死亡(资料图)《中阴救度解脱》来自于莲花生大师,出现于前弘期,其主要内容集中在法性中阴和生有(投生)中阴两个阶段。在藏地,人死以后都会请寺庙超度,进行七七四十九天的修法,所以《中阴救度解脱》是受到极大重视的法,也是非常殊胜的一个法。无论前弘期还是后弘期,超度时,普..

我们已经处于末法时代了吗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呢一、现在处于什么样的时代我一再提醒你们,现在离末法时代还很早!佛诞生的时间是公元前543年,佛涅槃到现在,只过了两千五百五十四年。佛告诉我们,他的佛法会在这个世界停留五千年,五千年以后佛法自然会消失。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没有人会修了,文字..

佛法要义问答:解决自我憎恨的方法

问:能否谈谈自我憎恨的问题,以及佛教徒该用何种方法来减缓这种痛苦?答:事实上,当我初次听闻「自我憎恨」这个字并理解它的含意时,我感到相当震惊而难以置信。我之所以会如此讶异,是因为身为佛教修行者的我们,时刻都在努力克服自己的自我中心态度、自私想法和动机。因此,一..

如果你执着它,对你的伤害将特别大

我们的身体就是旅店,我们的心(神识)就是游客,他是来出差,是暂时住在旅店而已。到时候神识是要走的,肉体是要留下来的,这就说明它们两个是异体的,不是一体的。你为什么把这个肉体视为“我”呢?这不是颠倒吗?死并不可怕,死是肉体死,而灵魂是不会死的。换个旅店,换个地方..

缘起缘灭 诸行无常

任何一个佛教徒都要学会承认“无常”,这也是我们与其他宗教最典型的差别。不少宗教都信仰永恒,比如认为上帝是永恒的,因为你信仰上帝,那么你得到的将会成为永恒,信上帝得永生。永生是什么?可以投胎到天国去。上帝创造了人类,你听他的话,就可以升天堂,你不听他的话,就得下..

大佣人

灵魂,往往会随着生命的流逝,越来越孤独。财富和权利也不能使一个人的灵魂感到温暖与平安。我们有些弟子有钱有权,但是他们一个比一个苦,一个比一个孤独。旁人只能看到他们外在的光鲜,坐拥几十亿,几百亿,什么上市公司老板,住豪宅,开名牌车,甚至有些妻妾成群,就觉得他们应..

嘎玛仁波切:我们为什么会选择佛教

永远要记住,唯一能改变命运的,只有自己的信仰。全世界有很多宗教,为什么我们选择佛教呢?因为佛教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对六道所有众生一律平等。无论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或是其他宗教的信仰者,佛教认为对他们都要一样的关爱和慈悲。世界三大宗教之中,佛教是传播时间最久远的,..

最值得呵护的奢侈品是生命

生命会因为我们的珍惜而延长,还会更有意义。世界上只有宝贵的生命,才是真正的奢侈品,才是最值得呵护的。我们不要为了所谓的奢侈品,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身体,不要被它们所控制。现在很多大学生,为了买奢侈品,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当然,人总是要着装的,已经..

灌顶不是往头上撒水

灌顶,源于古印度的传位仪式,当太子要继承王位之时,需取四大海之水汇于宝瓶之内,浇洗太子的头顶,在此仪式后,太子便正式成为国王,从此便可掌管整个国家的权力,这就是灌顶的原意,是太子登基成为国王的一种仪式。现在很多人认为 “灌顶”就是法师在人们的头顶上倒一些水,用..

佛陀眼里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

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资料图)佛陀在佛经里,告诉了我们他觉悟后看到和感受到的境界。《华严经》里,佛陀告诉我们什么是华严世界。“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华严世界的这种概念,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微观世界。比如,我们认为自己居住的这..

如何能确认轮回是存在的

如果有前世,我为什么不知道?很多人会问:“有轮回吗?有前世吗?如果有前世,我为什么不知道?”人的记忆力真的那么好吗?我们从小到大经历了那么多事情,每天经历那么多行为、言语、想法,最后又记得住多少呢?就算在刚过去的一分钟里,你想了什么,大部分你都不会记得。既然短时间内..

“舍得”的模范和“精神”的扶贫

有个北京的领导,每次一见面都会问我来首都干什么。我有时会对他讲:“领导,我是扶贫来了!”他说:“只听说过发达地区的人到你们贫穷山沟里去扶贫,没有听说山沟里的人到发达的京城来扶贫的。”我说:“领导啊,物质发达的地区,有很多人的心灵却非常贫穷。有些人知识充足、财物..

实修佛法和做社会慈善哪个重要?

每个人都要面临死亡。人,出生不用太担心,因为有父母、医生、亲朋等陪伴与照顾。但是,人死之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因此,修行人对即将临终之人或往生者进行关怀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们非常需要。倘若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曾经跟随具德上师系统地闻思修佛法,在往生之时,他的信..

佛陀将人类潜能开发做到了圆满

所谓的学佛修行,获得觉悟,就是要把我们灵魂深处,阿赖耶“芯片”深处的潜能里,那最智慧、最慈悲、最光明的一面,让这些圆满的正面力量像太阳的光芒一样,照射出来,发扬光大。正是因为有太多的黑暗面,所以,我们才叫凡夫俗子。也因为黑暗面多,所以成熟显现出来的,大部分都是..

念着念着就跑远了

贪心、嗔恨心、傲慢都属于掉举,都是散乱的,因为心散乱到色声香味触等外境上了。比如,有些人特别喜爱动听的声音——歌曲、音乐等;有些人特别喜欢华丽的、鲜艳的色法;有些人特别喜欢美食,今天吃川菜,明天吃湘菜;今天吃韩国拌饭,明天吃日本料理,这都叫掉举。总是胡思乱想,妄..

佛法要义问答:灵魂到底是什么?

问:世间若无灵魂存在,那么,使得人们陷入生生世世轮回转世的念流其本质是什么?而这种意识又如何能变成一种分离的实体?答:这问题端视个人是如何了解「灵魂」一词。如果一个人所理解的「灵魂」,为一种在顷刻之间和生生世世之间都毫无间断的个人性续统,那我们可以说佛教也接受灵..

珍惜暇满人身 认真度过此生

珍惜暇满人身,认真度过此生(资料图)生而为人,我们在造业方面的能力超胜于其它五道的众生。得到暇满人身时不好好修行,未来一旦堕入三恶趣,不但不能辨别善恶取舍因果,就连三宝和正法的名字也听不到。今生的所得都是过去累积的业,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未来。莲花生大师说..

嘎玛仁波切:世上没有所谓的完美人生

你羡慕着他的万贯家财时,他正羡慕你健康的身体。我们不要为了所谓的奢侈品,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身体,不要被它们所控制。世界上只有宝贵的生命,才是真正的奢侈品,是最值得呵护的。现在很多大学生,为了买奢侈品,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当然,已经进入社会工作的..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完美人生

我们不要为了所谓的奢侈品,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身体,不要被它们所控制。世界上只有宝贵的生命,才是真正的奢侈品,是最值得呵护的。现在很多大学生,为了买奢侈品,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当然,已经进入社会工作的人,如果有需要,用自己的辛勤所得去买。心不被欲..

宗萨仁波切:转世再生不一定只在死亡后

转世再生不一定只在死亡后(资料图)文:宗萨仁波切佛教中转世再生的概念,主要是和心的连续性有关,而不仅只是平常所认为的转生进入不同身体而已。每件事物都是由于特殊的因缘而出现、消失,这与佛法中出生、死亡和转世的理论完全一致。身体和心无疑地非常接近、互相依存,但是两者..

学佛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利益

当灾难离你远去,这就是福报我们最恐惧、最害怕失去的就是生命。可生命从投胎到这个世界开始,就在一分一秒变老,随着无常逐渐走向死亡,只是我们平常没有觉知而已。很多人非常害怕谈死亡,觉得很不吉利,可是害怕死,不代表不会死,为什么不为“死亡”做好准备呢?能为死做好准备..

嘎玛仁波切:捡到钱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学佛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需求。很多人都会想:等我解决了温饱后,就有机会心灵空虚了,那个时候我会寻找信仰,考虑是不是信佛。现在基本上全中国人民都解决了温饱问题,在奔小康。从小康又奔小资,从小资又奔大资,从大资又追求做土豪,很多人都有房有车有钱了,吃高档食品,喝洋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