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佛经介绍】《法华经》为释迦牟尼佛涅 前在王舍城灵 山所说,主要讲述“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融会三乘为一乘(佛乘)。以“声闻”、“缘觉”二乘为方便权说,“二乘”终究要以成佛为最终目标,祖师赞为“成佛的法华”。【经典原文】若有众生多于淫欲..
觉悟
邪淫如此折福损寿,解析害处与解决方法绝对令人心服口服
如果一个人沉溺于意淫或邪淫,脑子里乱想的话,那么他身体内的精气大部分都消耗掉了,由于心火重就会消耗肾水,他的眼神一定是游离不定的,没有定力。神不足,精力就不足,一个人肾精不充足,外在的神气就是不饱满的,非常衰败的,同时心情都是浮躁的,脑子都是混乱的,容易做出各..
佛是指路的人,路还是要我们自己走
【愿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刹。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悉舍三途苦。灭诸烦恼暗。开彼智慧眼。获得光明身。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这是偈颂第六首。我们读这一段经文就知道这个经典法门,它的力用不可思议。此地这个『我』是阿弥陀佛..
镜清雨滴声
公案越州镜清寺顺德禅师问僧:“门外是什么声?”僧云:“雨滴声。”清云:“众生颠倒,迷己逐物。”僧云:“和尚作么生?”清云:“洎不迷己。”僧云:“洎不迷己,意旨如何?”清云:“出身犹可易,脱体道应难。”――摘自《碧岩录》此则公案的要旨,正如圆悟所评唱,“衲僧家于这..
海涛法师:菩萨的布施
自心即佛法菩萨在布施食物的同时,希望接受者获得长寿、美丽、幸福、力量、智慧,乃至最高涅 之果。菩萨给予饥渴者饮料,以使接受者熄灭情感的贪欲。菩萨给予需求者衣服,以使获得道德上的惭与愧。菩萨给予他人方便,以使修习神通。菩萨给予他人名声,以使品味道德的芳香。菩萨给予..
嘎玛仁波切:既然尘垢是外来的,只要用对方法,就一定能够去除
导语:佛与众生的区别,只在于悟与迷。烦恼业力,不是如来藏的本质,只要将暂时的客尘清净,智慧光明就会自然显露。佛陀告诉我们:“众生本即佛,然为客尘遮,垢净即是佛。”所有众生都本具如来藏,只是被客尘暂时遮覆了,只要客尘垢染完全清净,就是佛了。这些客尘垢染,就是内心..
达真堪布:什么是一切祸害的根本?
学佛修行也是一场战争,是与自己的烦恼习气作战。之前我们是顺从烦恼习气,听从它的指挥,现在我们要学佛修行了,所以就要造反,就是要跟这些烦恼习气作战。以前烦恼习气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以正知正见和智慧跟它们作战,直至消灭它们。跟贪心、嗔恨心等..
大安法师:大家为什么要求受三皈依?
大家为什么要求受三皈依?这是在无量劫轮转的过程当中,善根的发露,了解到人生的苦空无常,知道本具的佛性,有修道成佛的愿望,才来求受三皈依的。要把了生脱死,求生极乐世界,作为三皈依的目的。既然要皈依三宝,我们就要了解何为三宝?意思何为?所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能..
曾文杰:心心之火30
心心之火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
《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七天
妙莲老和尚《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七天用功有何妙方法持戒念佛最上乘关于念佛用功的方法,假如大家平时已有自己所修的方法,又能用得恰当、得法,那就照你自己平时的方法用功;如果是初发心不知如何用功的话,那就请照我所说的试试看。请诸位净心谛听。一、三业相应功夫成用..
《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六天
妙莲老和尚《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六天念佛注重求往生舍此法门难度脱一、唯依念佛度生死印光祖师告诉我们,在这个末法时代唯有执持念阿弥陀佛才可了脱,修其他法门是没有解脱之分的。不懂理的人会不服气,以为这么单靠一句佛号,就把佛陀的一代时教都勾消了;话也不是这么说..
《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四天
妙莲老和尚《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四天生大惭愧发至诚如是念佛达一心一、众生心具佛宝藏大家来山上打佛七,晚上的慧命香,依规定有一枝香是讲开示的,至于早上或中午的过堂,就视情形而做方便开示。说到开示,真是惭愧,我那里能够讲开示?只是拾前人牙慧胡乱说说而已,大家..
《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一天
《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一天山溪日夜流声静佛号法水涤尘心一、皇天不负苦心人我们灵岩山寺打佛七,从第一周年到第二周年这样的每月打下来,到底功不唐捐,德不虚弃;今天佛七才第一日,大家念佛已念得很好,犍槌打得也可以。回想以前打佛七,打了三、四天,甚至圆满了还是念..
妙莲老和尚:念佛法乐知多少
妙莲老和尚:念佛法乐知多少―、修行唯乐何有苦真正修行不要怕苦,怕苦就更苦。发心念佛只有快乐,哪有苦?一点也不苦。用功时感到苦,并非用功之苦;是以前之坏习气难除,业障在反抗,不原改良才觉得苦。种种难受、不对劲都是业障在做祟!这是自己业障重,应生大惭愧!不论感觉怎么苦..
妙莲老和尚:《清凉莲语》(开示点滴)②
(3)力行力行不是逞口舌,必要加诸事实行,人人若能常精进,个个皆可成佛道。要发心,当下就要发心!一发心,马上就要力行!不要说以后再去行,那没指望了。可怜广大众生的前程光明,都被这一句话蹉跎了!要想静中念佛能安然、功夫能相应,动中的佛事就要多发心做,代人之劳给人之安,..
妙莲老和尚:《清凉莲语》(开示点滴)①
妙莲老和尚《清凉莲语》(开示点滴)缘起:莲心莲语恒清凉老和尚的开示法语,一如红尘的清莲,于芸芸浊世中,不着俗染,自吐芬芳。凡呼吸过的人,皆感悟身心清香。平实无华的言词,是高僧甚深般若妙慧的源源流露.语重心长的剀切教示,无非是悲愿无尽的度世本怀。聆师之语,烦恼顿息..
寂静法师:三次奇遇告诉你佛究竟在哪里?
在座的应该有好多人见过佛。佛在哪里啊?(众:在心里)。心又在哪里呢?心又是什么呢?如果这两个问题都不清楚,那佛在哪里呢?我曾经听星云大师讲过,他说:“我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佛。”星云大师是当今世界非常著名的法师,他把佛教传到了全世界,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星云大..
四无量心悟出六波罗蜜
佛经上讲,佛在世日,就是佛还在世间的时候,以佛为师,佛灭度之后怎么办?以戒为师。讲来讲去还是一个“戒”字,这个“戒”字非常重要,戒如明日月,一个人只要守戒,就像明月般清净光明,能引导众生从迷惑走向觉悟,夜也明朗,你们有时候坐在外面很安静的地方,晚上一个人静静在..
通觉法师:《金刚经》的启示:一生的修行,就是修好八颗心
《金刚经》在中国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教经典,是记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南怀瑾评价说:“《金刚经》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是超越宗教的大智慧。”我们研究学习《金刚经》时,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将《金刚经..
常作恶梦绝对不是好事
学佛,真正幸运的是把这一些事实认清楚了,这个在一生当中,非常非常希有而难得。因为你认识清楚之后,自己才有一个决断,才有一个选择。我们到这个世间来,不管是业力来,还是什么来,总是已经来了,这个世界我们已经看到了。年岁大的人,看多了,看厌了,看烦了,不想在这个世间..
听经有没有好处?这个好处就是薰习
我们今天听说,为什么放不下?章嘉大师讲的,你没听懂,所以你放不下。如果要听懂了,你放下之快,任何人都没办法拦住你,你直接成佛去了。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肯定是这个做法。我们听经有没有好处?有好处,这个好处就是薰习,一遍一遍的薰习,你才能真觉悟。我们像一根木头掉在..
你关在家念几句佛,你对社会有什么好处?
由此可知,我们懂得这个原理,佛发射出来的光波是一;换句话说,他发现这个光射出来是平的,没有波浪。佛发出来的音也是平的,也没有波浪,所以「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但是众生发出去这个波它有波浪,跟佛的波一接触,佛的波浪也就跟随着众生波浪,恒顺众生。但是众..
六道轮回就是从自私这个念头上来的
「为道作善」。自今而后,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善恶的标准要知道,佛的教诲是标准。这一部经里面,告诉我们哪些是善事,劝我们修学;哪些是恶事,劝我们要禁止,这个经里面讲得很多。戒律是善恶的标准,可是所有标准里面,有一个总原则,这个总原则就是真实的纲领,佛教给我们「诸..
在这桃花“盛”开的地方,弟子释妙善~盛圆虔诚祈求
在这桃花“盛”开的地方――弟子释妙善~盛圆虔诚祈求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广大灵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慈悲引导加持护佑弟子――业障消除~智慧圆满福慧双修{倍增}~早日解脱早登菩提觉悟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公正无上正等正觉菩提觉悟路上~感恩..
如果你这样“孝顺”就大错特错,这就造成父母最大的过失
问:这位同修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孩子婚嫁父母不同意,双方应如何处理?孩子是否完全随顺父母心意才算尽孝?」答:孝,中国对孝最重要的要求是顺,孝顺。但是顺,不是顺情识,是顺本性,这个要知道,千万不能弄错。现在有些父母喜欢儿子作大官、发大财,自己好享受;儿子要是随..
把父母送养老院行吗?请大家让更多人看看,无量功德
把父母送养老院行吗?2019年9月29日丰县孝悌文化培训公司传统文化交流大会答疑环节中,一位女士咨询:“秦老师,我妈身体不好,但是自理能力还是有的。我平时工作比较忙,时间比较少,既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我爸;其他兄弟姐妹都不管,我想把我妈送个条件比较好的养老院,行吗?”“..
一生的法布施,抵不过一句阿弥陀佛
下面是念老的话,「盖言,持名心无散乱者」,这个心无杂乱现在要养成,到临终来不及,平时就要养一个不散乱的心。怎么不散乱?心里面有阿弥陀佛,口里头有阿弥陀佛。对于念佛,一定要知道念佛功德。你在世间干什么样的好事,《金刚经》上的比喻好,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这还得了,..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六讲02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六讲02次解说众生思想上的愚痴:见到自己喜爱的就起贪著,贪爱不舍又生悭吝,因为心中有我贪我爱,故形成自私,就是‘贪欲’。见所违忤便生恚怒,凡事不能忍耐,和人争吵斗殴,阴谋毒害,怨天尤人等,就是‘嗔恚’。愚昧而无智慧,任意纵情追逐物欲,..
享受是将来痛苦的根源
我们的眼光要看得远一点,不要怕死。哪一个不死?人都是要死的,早一天死跟晚一天死毫无差别,所以我们不怕死。问题是死了以后到哪里去?这个问题严重了。佛家常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何以不空?因果是转变不空,因会变成果,果又会变成因,因果永远在循环,所以它是转变不..
宏圆法师:矢志不移往生之愿
如果在每一次的贪爱的时候都能告诉自己、都能提醒自己我是要往生的,那我们这个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力量了,一次发愿是一种力量,两次发愿就是两次的力量。如果你在每一次的出现逆缘的时候,你都能够觉起、你都能觉悟,发起愿来,这个力量就会越来越大的。我们的这个生命逐渐的随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