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寂静法师受邀参加第二届【一了智慧】财富课程精彩授课内容节选。成功经营有十大关键环节:第一是动机,第二是梦想,第三是境界,第四是理论,第五是战略,第六是机制,第七是产品,第八是销售,第九是服务,第十是利益。最后利益又重新开始被循环投入到动机中。第..
觉悟
真正的好产品应该是怎样的?
【编者按】本文为寂静法师受邀参加第二届【一了智慧】财富课程精彩授课内容节选。成功经营有十大关键环节:第一是动机,第二是梦想,第三是境界,第四是理论,第五是战略,第六是机制,第七是产品,第八是销售,第九是服务,第十是利益。最后利益又重新开始被循环投入到动机中。产..
一个方法检验你到底有没有走对路
【编者按】本文为寂静法师受邀参加第二十一届【东方智慧养生营】精彩授课内容节选。关于生命,我们要不断去感悟更多。关于工作,我们不能只想着赚钱。我们需要事业,但是我们的一生不能只为干一份事业。我们一定要记住,事业不是目的,赚钱不是目的,学问不是目的,金钱不是目的,..
妄想本来是空的,清净本来是有的
我们经常忘掉我们心是清净的,所以一下子就被妄想牵着走。诸位!你看有些人一醒来,他电灯没有开,就很自然地闭着眼睛走入他的盥洗室去,因为他熟悉了,是吧?这个道他熟,所以他随手就能抓到他的牙膏,随手抓到他的牙刷,因为他熟悉。“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看你们很不熟悉,..
究竟如何修行?
最近有修道者的修行人问我问题。从山西来了几位和尚,他们住在山里头,从西安拜,一直拜到五台山,拜完了之后到这儿,问我:“老法师,怎么修行?我想找一个修行法门。”我说:“从长安磕头拜到这儿,你在干什幺呢?磕头不是修行吗?念佛不是修行吗?”他又问:“老法师,我一打坐,散..
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
人是很不明理的,常常为了一点芝麻小事,而背负了很长时间的误会。有一位囚犯被关在牢里,埋怨房子小,有一天,有一只苍蝇飞进房里,他就去扑捕,飞东抓东,飞西捕西,还是没有抓到,方醒悟到原来他的房间竟然这么大,连一只苍蝇也抓不着。所以,他觉悟到:“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
可怕:一位高僧把世间的事全抖了出来
我当时要出家的时候,我冷静了一星期,我就拿起笔写着:出家的好处、出家的坏处,第一、出家的好处,第二、出家的坏处,第三、在家的好处,第四、在家的坏处。然后就开始思量了,我当时要走这条路的时候,我就想:我若是在家,在家的好处,结了婚,最大的好处,就是生个孩子,回家..
内心清净,疾病少
《正法念处经》中说:“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意思就是说如果人的内心清净,他的血就清净,那么病也就会比较少。那么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烦恼呢?就是因为我们对事物不能如实地认识。世间都是无常的、不究竟的,但是我们对这些无常的事物、不究竟的事物总是会..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寂静法师答:曾经有一位11岁的上海男孩问我,师父,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什么?他的问话让我很震惊。当时我走在路上,发现路的两边都是稻田,所以我就回答说,世界就像一块土地一样,我们播种什么就是什么,创造什么就是什么。我们的人生取决于我们对世界的..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
师父说:“什么是佛?可以有很多种答案,那我试举一种。有个小和尚,他突然想起来问他的师父:‘师父,请您老人家告诉我什么是佛。’他的师父看看小徒弟:‘哇,你就是佛!’小徒弟一愣:‘师父,我怎么没感觉到呢?’师父说:‘佛在你那儿睡着了!’这是告诉我们什么呢?从理性上..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积大德
都说厚德才能载物,我们要怎么才能积大德?我先讲个故事。有个人打算把一口水缸填满水,于是,他拿了一个桶,挑了一整天水,结果水缸也没满。他想,可能是桶太小了,于是他就换了一个大一点的桶,又挑了一整天,缸里的水还是没有满。于是,他又拿了四只桶,挑了整整一天,结果缸里..
他跟我不和,我要跟他和
柔和是外表,跟任何人相见和颜悦色,一团和气,中国人讲和为贵。他跟我不和,我要跟他和,譬如在人事环境里面,那个人对我有误会,我们明了,他不了解我,我了解他。或者他是自己产生误会,或者是受别人的两舌挑拨,他听信别人的谣言对我产生误会。我们清楚,他毁谤我、批评我、羞..
负面情绪的根源
佛法以缘起看世界,这就告诉我们,每种想法和情绪既非无中生有亦非一成不变,而是在特定因缘和观念引导下形成。错误的观念,正是负面情绪产生的土壤。就像我们对某人或某物生起贪心,这种贪从哪里来?为什么我们会贪恋这个而非那个?为什么我们会被贪心驱使着,得不到就寝食难安,..
修行不在于找“境界”
修行学佛,重要的不在于找“境界”,最主要的应是“自然”。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带有一分很美的自然之美;只要多数人受到后天社会习气的薰习,使得习惯变坏了。若不能顺于自然,则所追求的理想常会与环境相违背;只要顺于自然,就是美的境界,也就是天性。学佛,常会听到“反观自性..
修行三要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以佛祖的言教作为我们修行的理路,这一点要切记。禅宗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虽“不立文字”但也没有离开文字,它是教外别传,有的大德说是“教内真传”,教内真传的意思是:佛祖千经万论,它的核心、精华就是要直指我们当下这一念心。如果..
炼心二十四字
一、别不平“别不平”,指于内,心中不平。当我们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不必心中不平和委屈,不平且拒绝面对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而坦然接受则使一切皆有可能,甚至坏事也可能变好。要知道十指尚有不齐,一碗水哪能端平?孟子曰:“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命数的转变之机
1)命从哪里来?怎么改娈?大家常常看风水,算命,看相。他们常问:“这个是不是真的?”我的答复:“是真的.”为什么是真的?你要明白这些亊理的真相,你就晓得它是真,不是假的。命从哪里来?命有沒有?——有!命从哪里来的?命是你过去生中,所造善恶形成的.你过去生中造的善多,你的..
你是朋友圈的太阳还是黑洞?
创造美乐是一种能力,给予别人美乐也是一种能力,一个人如果不能给予别人美乐,那他还有什么存在价值呢?谁还需要他呢?人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别人需要,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社会需要,产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顾客需要。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就能明白,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烦恼少病就少
《正法念处经》中说:“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意思就是说如果人的内心清净,他的血就清净,那么病也就会比较少。那么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烦恼呢?就是因为我们对事物不能如实地认识。世间都是无常的、不究竟的,但是我们对这些无常的事物、不究竟的事物总是会..
化解生气的有效方法
遇到事情时要勤修以下四观,可选择其中之一观即可:一观:世上没有一个坏人、恶人、敌人,所谓的恶人是因为其错误的认识和习气导致了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予以理解。二观:人生如梦,在此梦中我们不应沉湎快乐,不应执著痛苦,梦中我、人、快乐、痛苦等等一切皆为虚幻,当一觉醒来..
容易生病与内心烦恼多有关
《正法念处经》中说:“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意思就是说如果人的内心清净,他的血就清净,那么病也就会比较少。那么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烦恼呢?就是因为我们对事物不能如实地认识。世间都是无常的、不究竟的,但是我们对这些无常的事物、不究竟的事物总是会..
我们非常需要去做的两件事
为什么我们同样的本事,那个人就挣钱了,我就没挣钱?你慢慢懂得因果的道理的话,就会知道,挣钱不单单靠本事,还要靠福报。过去生中,你积累了那样的福报,加上你的缘,也就是说你有这样的本事,你才可以挣得到钱。如果你没有那样的福报,单单有本事,你也挣不来钱的。所以,有两..
内心清净,病也会比较少
《正法念处经》中说:“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意思就是说如果人的内心清净,他的血就清净,那么病也就会比较少。那么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烦恼呢?就是因为我们对事物不能如实地认识。世间都是无常的、不究竟的,但是我们对这些无常的事物、不究竟的事物总是会..
色阴的本质是清净的佛性
在五阴当中最粗显的就是我们的色身。色在佛法当中叫做质碍,它有固定的形状,也占有一定的空间,叫做色。我们的眼睛、鼻子、嘴巴、身体就叫做色阴。为什么叫阴呢?因为色法现前之后,它很容易覆盖我们的真如本性,让我们忘失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会习惯性跟着色法而转,它有覆盖真..
要中兴传统文化首先就得热爱
这是一方厚重的文化土壤,一片圣贤传播文化的天空。生为这片土地的人民,我们充满了幸福感。这个价值不是体现在房子、衣服是否名牌上,人是因其思想品德及行为而决定人格的高低,身为炎黄子孙我们要想想老祖先留给了我们多少精神财富,要昂首挺胸很自豪,因为我们是富有者!有人说..
为什么容易生病?与内心烦恼多有关
核心提示:学诚法师,1966年出生,1982于莆田广化寺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法师修学。1991年于中国佛学院获硕士学位。2007年获授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教育学荣誉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
人类产生负面情绪 根源在贪嗔痴三毒
佛法以缘起看世界,这就告诉我们,每种想法和情绪既非无中生有亦非一成不变,而是在特定因缘和观念引导下形成。错误的观念,正是负面情绪产生的土壤。就像我们对某人或某物生起贪心,这种贪从哪里来?为什么我们会贪恋这个而非那个?为什么我们会被贪心驱使着,得不到就寝食难安,..
神神叨叨并非学佛人的成就 而是障碍
我们讲第一个问题:世俗谛与真谛对生命问题的看法。什么叫世俗谛?就是世间人一般的看法,正常人一般的看法,这是世俗谛。真谛,就是站在佛法的角度去看问题,也就是站在事物本来面目的角度去看问题。那么如果我们仅仅说,你站在佛法的角度去看问题的时候,你回避了一般人看问题的..
让心无所住,自然无有七情六欲的苦恼
在《佛说八大人觉经》中,佛陀教导我们,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生灭变异,虚伪无主。」阐明了学佛的觉悟,先要觉知无常的道理,世间上不论物理、生理,乃至心理包括善恶念头,思想上包括贪恋欢喜的东西、或怨瞋的事,无不在顺逆苦乐、成败得失等的变化之中。如《金刚..
怎样排除内心深处的孤独?
当我们面对孤独的时候,我们是否考虑过排除这种难忍的心痛呢?我们是否想到过孤独具有不可思议的微妙功用呢?我们是否知道孤独其实能给我们无穷奋斗的生命力量呢?你是在孤独中挣扎呢?还是在孤独中沉默?抑或在孤独中再生?这里,我们对于孤独的解决方法,作一个简单的回顾,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