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法

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

问: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大安法师答:一般来说,如果我们要学佛念佛求往生的话,应该来受三皈依。如果你三皈依都不受,说明你还有一个傲慢的心。要知道佛法的利益,要从恭敬中求。尤其要恭敬三宝。佛、法、僧、常住三宝的力量,能加持我们修行,能在世间能够会我们逢凶化吉,遇难..

旷世奇珍:佛教舍利子令科学无解

以胜金刚定,自碎金刚身,不舍于大悲,舍利犹分布。何为舍利?“舍利”,梵语sarira,民间多称为舍利子,华译灵骨,坚固子,是由修戒定慧之功德结晶而成的。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亦有杂色..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我们学佛为的什么?先把目标订正,然后再计划怎样下手,学些什么,怎么来修行,庶几能证得个预期的结果。古德说:‘因地不正,果招迂曲。’就是学佛初步的因—‘为什么来学佛’先要搞清楚,不清楚,将来结果就不得圆满,非但修行时要走弯路,还有误人歧途的危险..

如何断除自己的傲慢心

问:如何断除自己的傲慢心?索达吉堪布答:有傲慢心的人,总认为自己的智慧出类拔萃、才华傲视群雄,但只要认真去观察,就会明白这些根本不值一提。在一段时期内,或者特定的小范围里,你的才华或长相等各方面,或许确有过人之处,但不要忘了:在这世上,还有无数人千百万倍地超胜..

诵经的窍诀有六步骤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他们认为诵经照本宣科就可以了。其实,诵经并非如此简单,若是懂得诵经窍诀的人,他在一次诵经中就可以获得一座殊胜修法圆满的功德。有些修行者诵经诵了好多年,可是不知道经中讲的是什么道..

听经闻法对我们极为重要

我们要经常观察自心,对自己的心作开示。因为我们的心经常被种种分别念的波涛扰乱着,如希求名声、利益和安乐等等,而不愿默默无名或受到侮辱,我们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世间八法的染污当中,而真正的善心,比如寂止、胜观等如法的心却非常稀少。如果我们在世间八法中耗尽了自..

如何断除自己的傲慢心?

问:如何断除自己的傲慢心?答:有傲慢心的人,总认为自己的智慧出类拔萃、才华傲视群雄,但只要认真去观察,就会明白这些根本不值一提。在一段时期内,或者特定的小范围里,你的才华或长相等各方面,或许确有过人之处,但不要忘了:在这世上,还有无数人千百万倍地超胜于你。退一..

当代信仰者五大特征:不会阅读的只是迷信的信徒

近来,我对新时期的一些文化现象进行了观察和思考。我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信仰者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信仰者。许多信仰者群体,也在进行着与时俱进的变化。当代真正的信仰者,正在或已开始体现如下特征:文化是永恒的主题,读书是信仰的方式;修行是行为的利众,破执是当下..

出家师父到居士家住并化缘是否如法

问:经常有一些出家师父到居士家里一住就是几天,以看病、看事为由化缘,吸引很多居士去看病,看事,而且他们还给师父扬名——非常灵、非常准。请开示是否如法?大安法师答:首先,讲到一个如法的比丘,他会住什么地方?就好像一个鸟,它会住什么地方?鸟要投树林而住,贼要投他的..

佛堂供在卧室,晚上睡觉时用布帘拉上,请问是否如法?

佛堂供在卧室,晚上睡觉时用布帘拉上,请问是否如法?答:如法。在现代大都市里面,这种情形愈来愈多,因为我们的居住空间愈来愈小,所以把佛堂供在自己的卧房,确实是不得已。在卧房里面,最好能做一个小佛龛,我们不做课诵时可以把佛龛的门关上,课诵时再把门打开。若没有佛龛,..

古代高僧的嘉德懿行

翻开中国历代的高僧传记,我们会发现这些高僧都具有常人难以做到的德行。他们中有的以淡泊名利被人称颂;有的是惜福节俭受人爱戴;有的以严持戒律为人师表。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流芳百世的高僧,是与他们超越常人的嘉德懿行分不开的。南朝刘宋高僧僧旻法师,七岁出家,博通经论,闻名..

给佛磕头有什么样的功德和福报?

编者按:虔诚的佛教徒进入寺院,都会给佛菩萨磕头。当然,一般人进入寺院后,如果心有所求,也会随缘给佛菩萨磕头。不过,在佛经中,给佛菩萨磕头礼拜,究竟有什么样的功德和福报?顶礼佛祖,共有十种功德。(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如果按照要求如理如法进行顶礼,则有无量的功德。..

末法时代8个很重要的法门

消业第一金刚萨埵法门金刚萨埵佛尊因地时曾发如是大愿:「愿我未来现证佛果时,若有众生虽已造五无间罪、毁坏誓言,但只要闻我名号、作意于我、念诵百字咒王,则一切罪障皆可无余清净,愿我住于破戒者前,令其一切罪障悉皆清净,此愿不成,誓不成佛。」现今金刚萨埵已因圆果满、业..

吃素若不发愿是没有功德的

按:许多人以为吃素就必定有功德,有的甚至还说“吃素是最好的放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上师嘎玛仁波切开示过,吃素的人若不“发愿不吃肉”,是没有功德的。大德慈诚罗珠堪布的开示中也专门提到了这点。所以,我们吃素一定要发愿!当然,毫无疑问,对于凡夫而言,吃肉肯定是有过..

有些人边念佛边杀小虫子,果报很严重!

有些人边念佛边杀小虫子,果报很严重!摘自《大圆满前行广释》汉地有些人也是如此,看到蚂蚁、蟑螂、老鼠时,一边念佛一边把它打死,还美其名曰“是在超度它”,这种做法极不合理。如果你想利益众生,在它耳边念佛号就可以了,又何必要杀死它呢?试想:假如别人念一句“阿弥陀佛”..

不杀生,怎样请走蚊子、苍蝇、蚂蚁、蟑螂?

按: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蚊子、苍蝇、蚂蚁、蟑螂等的困扰,尤其是家有小孩的年轻父母,绝不忍心孩子被蚊虫肆意叮咬,做为佛门弟子,又不能将它们杀死,怎么办呢?希热多吉师兄曾说,当遇有蚊子叮咬他,他便念六字大明咒供养之,蚊子立即飞走,对蟑螂亦如是,后来,蚊..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

而无念?无念而念?答: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别想便是“无念”,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了了分明便是“正念”。这样久久念去,便入“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境界。七十五问:为什么说一句佛号“是名无上深妙禅”?答:一句佛号,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声相依,久久功..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

徐恒志老居士简介徐恒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镇海,少年即受其父亲影响归信佛教。稍长,入五金行工作,倍受磨练,后由表兄接引,于二十五岁痛下决心,正式学习佛法,并到能海上师处去受三归五戒,法名定真。同时,与正在天津弘法的王骧陆师通信,蒙示以般若要旨,并函授观心..

有关放生的开示

放生一事,原为感发同人戒杀护生之心,实行自己恻隐不忍之念而已。世人多矣,心行各异,纵不能全皆感动,即感动一人,彼一人一生,即少杀若干生命,况不止一人乎。至谓小鱼被大鱼所食,即放之长江,亦难免不遭网罟。此种计虑,似乎有理,实则为阻人善念,助人杀业。其人幸得为人,..

印光大师《因果》

一、因果的普遍性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此举世亲知亲见,谛信无疑者也。因果二字,遍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世间圣人,非不明示因果。以其专主经世,欲其可继可传。因只局在现生,及先代后代。而不详其生之以前,..

《做人的基础 学佛的捷径》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中国近代少见的高僧。他一生自行化他,开示做人和学佛的总纲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立人道基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为学佛修行的捷径。1936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国难当头,人心惶恐,社会不安。..

《学佛先学做人》

已,比如把别人财产侵占了,别人受了损失,自己目前似乎是得到了利益,但你的恶名却流传出去了,一定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未来还肯定会受贫穷困苦的恶报。纵然你今生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绝对逃脱不了因果。佛教关于善恶果报的道理,就是指导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待人接物..

文殊菩萨圣诞开示

诸位道友,今天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圣诞日,我们纪念圣诞日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是接受文殊师利菩萨的教授,就是做一个最听话的弟子。文殊师利菩萨教我们怎么做,不是我们刚才大家念,念是回忆,念的目的是什么?是让我们去做,那就是最听话、最孝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

生意人的四个锦囊

有一生意人,虽然事业做得很大,日子却过得不快乐。他天天烦恼,在工厂里烦恼,回家也烦恼,就连睡在床上都烦恼不已。究竟是何原因?他也找不出来。他到寺院向法师请教,法师告诉他:“我有四个锦囊给你,锦囊上面都编了号码,明天早上起来,你按照号码打开第一个锦囊,依着锦囊的..

刘禹锡广结佛缘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772-842),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谪朗州司马。这期间,他与佛教结下了胜缘,常与禅僧交往切磋佛理,研习经典,写了多首颇具见地的佛诗和散文,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刘禹锡出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卒于唐代宗会昌二年(842)。字梦得,祖籍..

放生就要放彻底

放生不仅注重放生仪轨等形式,更应注重放生的效果,念佛要生西,放生要放彻底。竭诚尽力放生自凡转圣大家学佛是为了解脱,为了成就,为了度化一切有情。大家念佛是为了往生。大家的亲友病了,送到医院,你不会只把他们放在病床上,安慰一番就一走了之,你会挂号、找医生、护士、陪..

戒住则法住,有戒就有佛法

各位新戒,你们受戒,就要以戒为师。一个人,今后在佛教里面,你是何等人物,何等身份,是何等价值,就看你的“受戒”。这个“戒”里面啊,包括发心,包括作务,包括威仪,包括利众,包括生活,都要以“戒”为根本。尤其是你们在这里受三坛大戒,初坛是摄律仪戒,规矩要学好学会。..

放生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吗

很多人对放生有这样一个疑问:市场需求量是固定的,按照市场供求平衡理论,买下一部分物命放生,商家会养殖和捕捞更多的动物来销售。这样看来,放生并没有减少杀业,反而刺激了更多的养殖和捕捞,那么这样放生还有什么意义?放生者对这个问题不明了,可能因此对放生产生怀疑,退失..

慧律法师答:学佛并非都要出家?

问:学佛并非都要出家?慧律法师答: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后一定得出家,因而裹足不前。出家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社会因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此误解极深。譬如:有时会听人说起,如果每个人都学佛,则人类不就要灭种了。因为他认为学佛就是大..

印光法师答:为什么世智辩聪是学佛的障碍?

问:为什么世智辩聪是学佛的障碍?印光法师答: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若虚空。语其浅近,凡夫皆可与知与能。语其深远,圣人有所不知不能。世间聪明人若有涵养阅历,便可入道。否则必以小慧自负,遂致妄以己见,毁谤佛法。以故世智辩聪,佛列于八难之中。其所警诫者,深且切矣。其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