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

心量越大,功德越大

曾经读过一个感人的故事:法师带着弟子到一户贫苦人家化缘,这家的主妇做了一碗面疙瘩来供养。这时法师问弟子:“你知道碗里的是什么吗?”弟子回答:“这是面疙瘩啊,师父。”法师摇摇头,庄重地回答:“不,这是阿弥陀佛的无量功德。”这个妇女顿时跪拜在法师身前,泣不成声。原..

妙音居士:深信因果,念佛成佛

二零一四年冬至祭祖护国息灾超荐系念法会妙音居士2014/12/20香港国际机场亚洲国际博览馆同修们,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今天也是非常殊胜的一天,是我们三时系念法会即将圆满的一天,那在今天惭愧弟子要跟大家报告的主题是:「深信因果,念佛成佛。」这个主题昨天晚上有跟我们尊敬..

八关斋戒传奇

一天,有五百位天人一起来到祇树给孤独园。他们至诚顶礼佛陀,佛陀亦为他们宣说佛法大意,最后皆证得须陀洹果。阿难尊者见五百位天人因缘如此殊胜,便向佛陀请示原因,世尊于是将过去的因缘娓娓道来在迦叶佛的时代,有两位婆罗门跟随国王去拜见佛陀。这时,有位优婆塞就劝发他们说..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讲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他:"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当然有!"李渤一派得意洋洋。"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李渤抬手指..

遇到这个机会太可贵了、太难得了!甚至于无量劫你才会碰到一次,怎么可以不珍惜?!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48集2014年12月19日讲于香港佛不度无缘众生。什么是“无缘”?他不肯来听经,他对佛也没有任何问题提出,这种人跟佛没缘。能够信佛,想向他请教,能依教奉行,这些都是有缘人。释迦佛法运一万二千年,从他灭度之后算起,“正法”一千年,..

缘聚则生,缘灭则散

过去,佛陀住在维耶罗国(或译‘堕舍罗国’)一处称为‘乐音’的地方。当时,有八百位比丘菩萨与佛同在此地。一日,有一位贫穷的老妇人前来拜见佛陀,她到佛前恭敬地顶礼佛足,并请求佛陀慈悲开示。佛陀慈悲应允:‘好的!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老妇人问:‘世尊!请问生从..

报冤行与随缘行

有诚心,佛有感应,冥冥之中,都会有佛的加持。当然有事情的时候,要看事办事,当尽心尽力之后,就是随缘,平常心看待,不患得患失。所以,为人处事当然要有责任心、荣誉感,也要有所谓的「报冤行」和「随缘行」。「报冤行」──就是当遇到逆境,譬如东西被偷、事业失败或人家欠债..

曾国藩三千步里识人秘术,已基本失传!

晚清名臣曾国藩颇有用人之明,曾提拔了左宗棠、李鸿章等名臣。某次,李鸿章带了三个人请曾国藩任命差遣,当时曾国藩刚吃饱饭正在散步。他有饭后缓行三千步的习惯,所以那三人就在一旁恭候。散步之后,李鸿章请他接见那三人,曾国藩却说不必了。李鸿章很惊讶,曾国藩说道:“在散步..

宝盖覆舍利,功德不思议

有一段时间,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住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接受阿阇世王的供养。但因毗舍离发生灾难,毗舍离民众前来祈请佛陀至其城中,以功德力慰护人民苦难,佛陀慈悲受请,阿阇世王虽不舍佛远行也只能勉为同意。在佛及诸比丘从罗阅城前往毗舍离途中,阿阇世王在高楼上遥望一行,恐..

教化猎人的白象

有一天,佛陀对须菩提说了一个他过去生转世为六牙白象的故事。在过去生中,我有一回投生于畜牲道,转世为有六根长牙的白象。有一天,一个猎人用箭射中了白象的胸膛,这时,白象不顾胸口剧烈的疼痛,却用象鼻紧紧缠住猎人,不让他再去伤害其它的象。一头雌象赶来,看到白象受了重伤..

福从何来?慧由何生?

多立功德,就有福报;听经说法,就有智慧。释迦牟尼佛在往昔时,曾经「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所以才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无有等伦。我们修道人,必须修福慧。如何修法?多做功德事,凡是对众生有利益的事,尽力而为之,这是修福。读诵经典,研究佛理,所谓「深..

孝悌佛子度双亲,六亲眷属入佛门

生死是人生中最大的事,没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但是,世间仍然有很多人过于重生,而不重死。这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问题,尤其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因为大部分人都认为人死如灯灭,不能真正接受神识的存在,他们更不会相信,亡灵和人一样,也会感到痛苦,甚至会加倍地痛苦。那么什么才..

帝释天是用什么方法来应付阿修罗的进攻?

我们再看下面这段,第十个比喻,「帝释破怨喻」,这就是忉利天主,我们中国人称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怎样化解怨恨?这对我们来讲都非常重要,我们应当要认真的学习,为什么?无始劫以来我们跟众生结的怨太深了。这里面有四首颂,我们先看第一首:【天阿修罗共战时。帝释神力难思议。..

铁面御史闻雷开悟不近女色常年吃素

编者按:今天这一则故事出自《历代名人与佛教》,由喻汉文先生编译,故事主人公是北宋仁宗朝殿中侍御史赵抃。赵抃为官清廉,铁面无私,当时就与包拯齐名。《五灯全书》所记细节稍有出入,赵抃乃是金陵蒋山法泉佛慧禅师法嗣,并非黄龙慧南禅师弟子(法泉佛慧、黄龙慧南两位禅师世代..

亲友书—一位出家师写给父亲的信

尊敬的父亲大人慈鉴:出家两年余未亲闻您的慈音,12月28日路经福州与您通话,悉知家中一切安好,又因父亲能想通并接受我走出家修行之路,而非常高兴,非常欢喜。您的支持与慈允即给我很大的鼓励,我若不能修行成就,将拿什么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明代佛教高僧莲池大师曾说:“父母..

观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观音菩萨是佛教里众多大菩萨中的一员,但是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的知名度却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大菩萨,甚于佛陀。在民间,好多人,不一定知道释迦牟尼佛,但不知观世音菩萨的人却很少,流传甚广的俗语“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毫不夸张地反映了两千年来我国民间供奉观世音菩萨的盛况..

祸从口出,语招巨苦

口业如山圣没一言诗曰:言招苦果孽愆因闭口如痖似木人恶毒相师殃子祸不祥远弃离王亲释迦世尊,在过去因地修菩萨行的时候,曾经当过印度波罗奈国的王太子,名叫慕魄。慕魄太子出生后,便知道自己的宿命,无数劫以来的一切善恶苦乐,以及寿夭美丑等事,都记得很清楚,好像就发生在眼..

君合随感笔录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莲花的洁净,得益于污泥的滋养,生命的解脱,离不开红尘的磨砺,对佛法的理解与修行,切莫一叶障目,盲人摸象,以偏概全,以世事辩聪,诠释解析佛法的智慧与精髓,金钱本无罪,有罪的是人浅薄的心灵,有罪的是人污浊的灵魂。金钱不诱惑世人,而是世人..

“活在当下”与“念死亡无常”

《净土》杂志2014年第1期文/唐洪有师兄问我:“如果总想着未来的死亡,是不是与活在当下相违?是不是没有根据地自己吓唬自己?”我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有一些粗浅的认识,愿意在这里与各位同修交流。念死亡无常就是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就是具体依照四念处来生活修行。过去的身、..

修道人心中要有道

贫穷不是没有钱,贫,就代表没有道,心中没有信念。穷是没有智慧,加上没有福报,叫做穷。那修道人,可以活得艰苦,但却不能心中没有道。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心中有道。人有义务和动物区别开来,那就是人应该要拥有道,才算顶天立地的人。关公在历史上,是很有名气。儒家称他为圣..

消业障,是消灵性的业障

修行人要有一双慧眼,才不会被文字迷惑。尤其是的禅宗的文字。你看禅宗说,不立文字,不以文字开悟。结果你去看,中国佛教史上,留下文字最多的,开示录,开悟的诗歌等,却是禅宗的门人留下最多。禅宗说,要超越时空,不着一相,山河大地都是一禅床。结果你去看,你会发现,天下名..

饿死母亲圣者受报

小驼背——饿死母亲圣者受报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一婆罗门非常贫穷,以乞讨维生,自妻子怀孕后,他乞讨更加困难,几乎一无所获。九个月后生下一个既瘦小又丑陋的驼背男婴,父母给他过了生日,取名小驼背。因前世业力感召,他母亲的奶水不几天就枯竭了,只好用牛奶喂养。又因业力..

偷盗最惨烈的果报,亲身体验,深深的忏悔

这是一段尘封很久的往事,它在我心里,象一个恶梦,又象是一个恶魔,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影响着我的生活,我的人生,它是我一切不幸的根源,因为它,我的命运为之而改变,它是我生命中的巨大败笔,人生中一个抹不去的阴影。如今,我把它郑重地重新提起,以佛的智慧正视它,并深..

令人恐怖的现代人面疮——可怕的因果报应

我们在整个伦常关系当中,时时记住「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你看我们第五伦朋友关系。朋友关系,在古代比较没有男女关系,一般男女接触都是明媒正娶多,所以男女的感情问题在古代比较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在现代,因为男女接触比较频繁,所以就纠纷很多,甚至於互相伤害,造成不..

古代与现代修行人的不同

道人重轻古所称道人,以世所重者彼轻之,世所轻者彼重之故也。世所重者何?富贵也;世所轻者何?身心也。今与世同其重轻,是得为道人乎哉?【译文】古时人们所称的道人是:凡世人所看重的,修道的人却看得很轻;世人所轻忽的,修道的人却看得很重。世人所看重的是什么?当然是富贵..

这么神奇!莫非是施食的感应

这么神奇!莫非是施食的感应一连五六天,每天夜里,将近黎明,总会梦到有人请吃饭。开始没觉得奇怪,次数多了,方觉神奇。因为心印每天晚上,必要施食。这莫非是施食的感应!也许是!也许不是!我们不去执着。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次施食,确实会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个倒是真实不虚..

莲花色比丘:供圣得报今证圣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涅德比丘四处参访到了仲雪。此地有一位富如多闻天子的施主,与妻子相亲相爱,过着甜蜜的生活,美中不足的是膝下无子。施主担忧众多财资若无子继承,夫妇二人天年之后将充归国库,所以虔心祈求大梵天、帝释天等诸神,也常供养诸佛菩萨以求子嗣。因祈祷与众缘和合,妻..

寺僧一百多人为其念佛,他说:“佛来了!”端坐合掌而逝

宋朝释齐玉,俗姓莫,灵川人。早年出家,每天记几千字。最初参祥符神智法师及依止慈辩法师,领受一心三观的教理。后住苕溪宝藏寺,每到年终,兴办净业社,教大众念佛。迁居横山,造丈六高的佛像,领导僧俗修行。曾经在半夜对大众说:“我们在未念佛时,犯无量罪恶。犯一桩罪恶,要..

人生故事:佛与魔

有位画家想画佛陀和魔鬼,但现实中找不到原形,他想不出他们的样子,所以根本没法下笔,他为此很烦恼。一个偶然的机会,画家在寺院无意中发现一个人,被他的气质深深吸引,于是就许诺丰厚的酬金,请他做一次模特。作品刚完成就引起了轰动。“这是我画过的最满意的一幅画,因为模特..

世尊和舍利弗前世的故事

世尊和舍利弗前世的故事《佛说仙人拨劫经》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锦尽手长者。至舍利弗所。讽诵经法。还归其家。厌所居处。下其须发。而为沙门。未得罗汉。一切所造。皆已备足。时诸比丘。往见世尊。今我等察锦尽手。稽首面见。闻说法律。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