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

皈依共修仪轨

皈依共修仪轨皈依,不仅是走入佛门的需要手续,也不仅是一次典礼就能大功告成的,其本身就是重要的修行方法。皈依,是对三宝最真切的信赖,是对佛、法、僧全身心的归投,这就需要在学佛过程中不时修习。唯有赓续强化,才能真正对三宝生起强烈的归属感,如斯,方不至于在学佛路上迷..

五戒修学述要

五戒修学述要净界法师主讲第一卷《五戒修学述要》。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阿弥陀佛!请放掌。那么我们从今天开始有四堂课的时间,要跟人人合营的来进修这个五戒在修持上的一些重要的观念跟方法。那么在讲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先简单地说明,就是诸位在两天之后就要再受五戒了,当..

皈依的意义与方法

皈依的意义与方法目录壹:皈依的重要性贰:总标皈依的意义甲一、解释名义甲二、三宝内涵参:别明皈依的方法甲一、事相皈依甲二、理体皈依乙一、皈依业果乙二、皈依空性乙三、皈依实相肆:结示劝修甲一、功德利益甲二、举颂劝修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净界法师讲述○将释此义,大分为四:..

皈依是佛法的根本

停止语皈依,是佛法的根本,修行的基本,更是成佛的保障。不论削发或在家佛子,都应将皈依作为修学重心。愿望每个初学佛者能将修习皈依视为重要,为未来修行打下扎实基本。同时也建议每位佛子,不论学佛有多长时间,修行有多大成就,平生中都能以相当时间修习皈依。这不仅能培养对..

皈依三宝的利益

皈依三宝的利益慧律法师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可以说在人生中,所得利益总加起来,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之大之多。《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说:皈依三宝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足四事赡养,甚至建七浮屠赡养舍利的功德,尚不及皈依三宝所获得的功德之百分之一。夫三宝者,千生难遇,万..

《仪轨》中七支供的说明

《仪轨》中七支供的说明七支供出自经中之王《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在佛法修行中有着重要地位。普贤菩萨的大愿,又称十大愿王,内容极为殊胜。所有十方世界中等四颂为礼敬支,个中初一颂为三门总礼,后三颂为互异礼敬。以诸最胜妙华鬘等三颂为赡养支,个中前二颂为有上赡养,后一颂..

《仪轨》中发心的说明

《仪轨》中发心的说明佛法的一切修行,都是建立在发心基本上。不仅修行如斯,生活中,我们天天也在发心。无论工作照样进修,若无心的介入,将一事无成。所以,心是一切行为的根本。以什么心干事,最终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我们现有的心行基本是凡夫心,这就影响到日常的一言一行..

《仪轨》中发愿的说明

《仪轨》中发愿的说明皈依的目的,是于自身成就三宝功德。这就需要从做人开始,若不具备基本做人准则,若何修菩萨道甚至成佛?作为佛学生来说,做人的基本准则是遵守五戒十善。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喝酒,本身就蕴含着重要的修行意义。不杀生可以止息杀生罪行..

皈依的修习

皈依的修习皈依的最终目的,是于自身成就三宝具有的品德,这一过程贯穿了佛法的全部修行。是以,皈依后还须反复修习,不时强化,藉由三宝功德转化现有生命。佛法的一切修行,都建立于对三宝的信心之上。有关于此,大小乘经论中有着丰富内容。在原始经典《阿含经》中,主要表现为三..

速得成佛

速得成佛对三宝的真切崇奉,将使我们生生世世有缘常随三宝阁下,精进闻法修行。皈依三宝的实质,乃经由过程外在三宝而熟悉生命内在本具的三宝品德。由熟悉、熟悉三宝品德而速得成佛。皈依窍门,可深可浅,深不见底。全身心皈投于三宝怀抱,在三宝引领下迅速积累资粮,圆满福德、聪..

皈依的利益-随缘皆成

随愿皆成所谓随愿皆成,非指所有人的所有愿望,而是美好善良、自利利他的愿望。对于这些正当愿望,真切祈求三宝加持,皆能心想事成。包括我们在干事过程中碰到艰苦和阻碍,同样可以祈请三宝加被、护持。我们能否在世间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福报。而三宝为无上福田,若我..

诸戒之本

诸戒之本戒为正顺解脱之本,亦为无上菩提之本。但所有戒律的受持奉行,都是建立于对三宝的信心之上。无论是受持五戒、八戒,照样沙弥戒,都是经由过程皈依,经由过程对三宝的宣誓来纳受戒体。我们对戒的崇奉,关键取决于对三宝的崇奉。若对三宝不具信心,就不会以纯粹的求解脱之心..

皈依的利益

皈依的利益皈依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利益?或许有人会认为奇怪:学佛者也讲究利益吗?事实上,学佛并非排斥利益,只是不执著利益,以无所得的心来看待这一切。但不执著利益,并不影响应得的利益。事实上,学佛本身有大利益:一是暂时利益,即人天福报;一是究竟利益,即成佛。《金刚经..

佛典故事:八关斋戒传奇

一天,有五百位天人一起来到祇树给孤独园。他们至诚顶礼佛陀,佛陀亦为他们宣说佛法大意,最后皆证得须陀洹果。阿难尊者见五百位天人因缘如此殊胜,便向佛陀请示原因,世尊于是将过去的因缘娓娓道来。在迦叶佛的时代,有两位婆罗门跟随国王去拜见佛陀。这时,有位优婆塞就劝发他们..

布施的五大功德

布施的五大功德过去佛陀与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离的獼猴林中。当时,有一位名叫师子的大将军前往拜见佛陀。将军见到佛陀,便五体投地顶礼佛足,然后恭敬的坐在一旁。佛陀问师子大将军:「师子!你平日仍然持续布施吗?」师子大将军回答:「是的,世尊!我还是常在四城..

第十六世噶玛巴的故事:一匹会加持信众的马!

注:本文中所提及的噶玛巴是指第十六世大宝法王(1924-1981),故事是由大成就者乌金仁波切(1920-1996)所讲述!千古奇闻:一匹不同凡响会加持信众的骏马!第十六世噶玛巴的故事——转世的生灵我再度见到噶玛巴是在色芒寺,我到那里去迎接结束长途旅行、自西宁返回的父亲。很幸运..

有分别心时,修行容易沦落为一种作秀

卢伊巴是一位王子。后来,他抛弃王位,在一位上师那里,他得到了胜乐金刚法之后,他一直如法而修,精进不辍。但他一直没有明白心性,所以他细微的所知障和分别心并没有清除。一天,他遇到了一位有着乞丐外相的空行母。她给卢伊巴供养了腐烂的食物,卢伊巴嫌脏不吃。空行母说,你其..

一位让我感动的古人

每次看到这些古代善人的故事,我都感到很惭愧,希望大家都能向他学习。南北朝时代有个沈道虔,从小就很仁爱。在孔恩作乱后民间闹饥荒时,他和侄子吃着同一只锅里的苦粥苦饭,郡州府共下过十二道命令,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肯。有人到沈道虔的菜园里来偷菜,他就避开了躲藏起来,等..

功德天与阴郁女 除去分别执着

佛法的真谛:一切万法都是有为法、因果法、生灭法、平等法,毕竟空寂,实无有法。早年,有一个女子,到了一户人的家里。这个女子长得正直肃静,容貌十分美丽,穿戴翠绕珠围,装饰得异常华贵。这家主人看到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谁家的?这个女子回答说:我的名字叫功德天。主..

佛陀生生世世答谢父母恩

释迦佛生生世世答谢一切父母恩,因孝亲而成佛,后世学生以孝为戒。知母、念恩、报恩,加上慈、悲、增上意乐,合起来是修佛门的大孝。以下从本师释迦牟尼佛说起,谈谈佛门中的孝道,以此引起每一位佛学生的重视。佛世时,有一外道为了利养,对三宝心怀嫉妒,而欲毁谤,见阿难尊者讨..

贫穷妇人忠诚清扫精舍 获大福报

贫穷妇人忠诚清扫精舍获大福报。(图片来源:资料图)祇园精舍里的僧众在佛陀的教导下,和合共住,用功精进。天天,僧众肃静的讽诵、摄受的威仪,让精舍出现出一片肃穆祥和的法界,同时也让住在精舍旁的贫穷汉家,在耳濡目染下心生欢乐,和三宝结了善缘。多么肃静的佛陀,多么和合..

已婚妇——削发调化丈夫,同证阿罗汉果

已婚妇:削发调化丈夫,同证阿罗汉果。(图片来源:资料图)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刻,有两位大施主日常平凡关系异常密切,他们都认为两家关系一向很和气,愿望未来能进一步加强。一个施主说:你我两家关系很好,今后应持续保持下去。另一位说:那,我们做亲家吧!。做亲家是不错,但..

妙善孝心激动寰宇 功德圆满化作观世音

妙善孝心激动寰宇,功德圆满化作观世音。(图片来源:资料图)观世音菩萨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观世音有许多化身,个中最著名的要数千手观音了。然而,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千手观音的故事起源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香山寺。香山寺全称香山普门禅寺,位于市区西北偏向,始建于东汉,是我..

净土法门法语:到人家那里去,一定要赞叹他们的法门

1我在一九七七年到香港讲经,大屿山的圣一法师请我到他宝林寺讲开示,那是禅宗道场,在宝莲寺的后面,车不能进去。2车到宝莲寺,从宝莲寺步行到他那个地方要走半个小时,交通很不方便,所以他的道场清净庄严。我到那里去看,有四十多个出家人,其中有两个是法国人,每天在禅堂里面..

净土法门法语:老实人有福

民国初年,这位法师名字我记不得,《影尘回忆录》里有,可以查,晒蜡烛的和尚,这个故事很多人知道,是个老实人,没有智慧。夏天人家晒衣服,寺庙里头晒经书、晒书。有人告诉他(他是香灯师):香灯师,你管那些蜡烛上霉了,搬出来晒一晒。结果一晒都晒化掉,晚上做晚课的时候没蜡..

净土法门法语:请转法轮,请人难,不如请自己

1普贤十大愿王,从第一到第五都是成就自己的德行,自行;下面两愿“请转法轮”与“请佛住世”是化他。自行之后要化他,化他之前一定要自行,自己德行、智慧没有现前,怎么能够帮助别人?2所以发心弘扬正法,普贤十愿不能不认真学习。自己认真努力,成就之后,那就得请转法轮。请转..

净土法门法语:老实念佛比多闻高明,老实不容易

1我们举个例子来说,譬如净土法门叫你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对于老实人来讲,他能接受。你叫他老老实实,叫他一切放下,他就真做到了,他真干。2可是这个方法,如果对知识分子就不行,知识分子说我为什么要放下?如果不把为什么要放下搞清楚,他不肯放下,所以他要用观下手,这是两..

净土法门法语:孝亲尊师是世出世法成就的根本

1要当孝顺,即《观经》之孝养父母,见于彼经三福之首,乃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之一也。」在这一品的开端,念老就引用了《观无量寿经》净业三福,这个三条十一句,世尊告诉我们,那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换句话说,一切菩萨修行成佛,这个三条是最高的指导原..

惟觉长老开示:正定,枯定,邪定

(一)、修行要有目标,借使没有目标,就轻易走错路;有了准确的偏向,才能圆成佛道。修行的目标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只要一步步地落实修行,福慧双修、定慧等持、悲智双用,就能和佛陀一样,万德肃静,福德、禅定、聪明,都达到最圆满的境界。修行的过程如同读书,从小学..

禅坐的起源及其方法!

一、禅坐起源及其意义总的来说,坐禅的概念比较宽泛。古今中外的先贤们对类似坐禅的静坐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最早由前人自然养成的散坐和跪坐演化而来。中国传统的静坐摄生功法,最早可上溯于五千年前的皇帝时代。据《庄子》记载,皇帝曾向广成子询问先贤长命之道,广成子说: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