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下一个问题,他说从事考古工作者难免要开挖古人坟墓,请问擅闯陵墓对先人亡灵是否大不敬?从事这类工作因果如何?答:古老的陵墓,确实有些现象,不是我们一般人能想像到的,挖开这个陵墓,你让亡灵不安。如果你没有大福报,我们常讲冲著这些亡灵,他报复你,你会得病,你会死亡..
修行
信愿法师:智者大师略传
【净土十疑论】智者大师略传我们今天继续来研究《净土十疑论讲义》,我们上回说完第一问答,最后到第十三页有介绍智者大师的生平事迹,因为时间上不够,所以我们今天从第十三页先来介绍智者大师的略传。请翻开到第十三页,从前面算过来一二三四,第四行智 大师略传。智 大师是我们中..
信愿法师: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无一不生(一)
【往生仗佛力】印光大师开示: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无一不生(一)下午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信愿继续来向大家报告《往生仗佛力》。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四十八段文,下面从第四十九段文接下去看。请大家看讲义第九页,从第四十九段文以后,都是印光大师..
老和尚和小沙弥出门行脚
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或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小沙弥走着走着,心想:“难得人身,但短短几十年生命却必须经历生老病死、受六道轮回之苦,真苦啊!不过,既然要修行,就要立..
女主逆袭不是只有好莱坞大片里有
女主逆袭不是只有好莱坞大片里有,在亚洲……一乘2016年2月23日,四国遍路的第10番切幡寺,群山环绕,吉野川潺潺,正是初春,有几株早樱初绽。午后的灿烂阳光,透过青翠的枝隙,映射在四国遍路朝圣者们的身上。随行的遍路先达告诉大家:切幡寺是一个与女性有关的寺院――切幡寺的..
在家佛弟子如何选择课诵?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诸漏,逐渐证悟佛性,但前提是通过戒定慧的不断增长,才能在修行过程中不断进步。培养与增长戒定慧的方式之一,即是通过每日的课诵,这点对于在家居士修学佛法尤为重要。首先要明确,课诵的意义旨在培养和坚固佛弟子对三宝的信..
宁可事不成道心不能乱
我们面对的所有境界,都很美好。发心要学正法,一定有魔干扰。不是外在有个魔,魔来自于过多的欲望,五欲障道,平常人看不到,认为是当然的。心理建设,平常就要训练。比如吃花生米,味道很好吃,惯性就起来了,连续夹两颗花生就犯戒。第一颗意犯,第二颗行也犯了,然后好吃,语业..
铃木大拙:修行,只需懂得“放下着”
觉醒的人,永远活在当下,他不因过去而懊恼,也不因未来而忧虑。在生命的每个时刻里,他都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也能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其他人。他温柔地对待痛苦和烦恼,但痛苦和烦恼并不经常出现在他的生命中。经常看到一些人,不专心做一件事情,总是“此山望见彼山高,到了彼山..
慈满大和尚:不要为了满足自己行善的欲望,而去行善
佛法的教导,让我们建立正确的信仰,坚定的信心,并且建立解脱的志愿,不断完善趋向解脱的方法。从凡夫地修行,确实不易。但是只要树立正确的知见,保持坚定的恒心,就必定有成就的一天。每一次礼佛,都是对佛陀教导的重习,都是对修行方法的完善,都是对佛法信心的递增,都是对生..
寒山拾得问对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现听我念偈曰:老拙穿衲袄,淡..
印光大师: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之了生死者,不可得而见之矣
复濮大凡居士书遥捧云章,实深惭愧。不慧幼失问学,长无所知,客路 ,寄食普陀。不意阁下,以宿承佛嘱,乘愿再来,得儒佛之心宗,穷性相之秘藏,遍参缁素,力修净业之出格豪杰,过量大人。乃不耻下问,询于刍荛,而过为谦誉,令人无地容身。设大地有缝,当即彻底深入,何敢仰答。继..
印光大师:净土为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仗佛力了生死;自力了生死, 非宿根深厚者不能
陈圣性贞女贞孝净业记真如法性,生佛体同。迷悟攸分,凡圣迥别。欲复本有之心性,须断幻妄之惑业。欲断惑业,非严持净戒,力修定慧不可。戒定慧三,力极功纯。则妄惑彻底消灭,本心全体显现矣。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明本镜具,非从外来,特仗揩磨之缘,以显发耳。虽然,仗自力修行..
宣化上人:若是不听见《法华经》的,都是不会有成佛的机会,为什么呢?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药王汝当知如是诸人等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若闻是深经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闻已谛思惟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慧“药王汝当知”:释迦牟尼佛又叫了一声,药王菩萨!你应该知道!“如是诸人等,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像前边我所说这些人等,他们如果不听见这部《法..
嘎玛仁波切:学佛修行能否真正获益,也是需要根据我们学佛动机来定性的
对于修行的认知,如果只是停留在世间福报,有所求有所得的层面,或许也无法从根本上将佛法的博大精深学以致用。所求所得之心,其实也是我们内心时常处于患得患失而深感迷茫和痛苦的根源。对于修行的认知,还是要有进阶式、客观而深刻的理解。学佛修行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能够了知..
宣化上人:鬼趣之因果
鬼趣之因果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复次阿难!是诸众生,非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 ,诸余杂业,历劫烧然,后还罪毕,受诸鬼形。”复次阿难:因为前边所讲这十习因、六交报的意思还没有完全说完,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我再讲一讲这个道理给你听听。是诸众生:哪个众生呢?就是造罪业这些..
放生感应
这个故事,是我回家乡的时候见闻的,我们市放生小组亲自见证!那个时候,我为父母的身体担心,于是,在迷茫的时候菩萨示现,给了我信心。放生,不仅是解救我们自己,更重要的是解救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众生!有一家人的孩子癌症晚期,医生已经说没办法了,孩子的父母都不信佛,但是孩..
何以安心?通过禅修来安心,心安了,万事皆平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每天都铺天盖地地为人们制造着“需求”,创造无穷尽的欲望,生活、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亦急剧增加。孩提的哭闹,少年的叛逆,青年的自杀,成人的尔虞我诈…人们的内心焦虑、不平、怨恨等情绪塞得满满,在竞争和攀比的怪圈中越陷越深,于是慈悲心不见了,笑容也消..
独尊湛现:修行期间千万不要走弯路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曾强调过,作为一个真正的信众,真正的修行者,必须要务实老老实实在家里默默的努力,要静下心来,有程序的修行,必须要立场坚定,一门深入这才是捷径。现在的人心神不定,东风东倒,西风西随,立场不坚定,背个包四处乱窜,今天这个好,明天那个坏,你对他错..
悟显法师:善友为依
悟显法师讲述/善友为依学佛没有正见,修学的路会走偏掉。凡夫的心是不定的、是浮躁的,现在的社会又有很多的恶缘,你的工作环境,你的学校环境,都充斥着功利,为了功利不择手段,所以缘非常地差。人跟人接触,无外乎都是起贪 痴,所以缘非常不好,没有好缘,就没有办法使正知正见..
十句《金刚经》,点醒迷路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以下经句更是其中精华,读通此经,即可开悟。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着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悟到了佛性。六祖惠能的“..
佛陀和提婆达多的今世前缘,你知道吗?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甚至诽谤佛陀的言语举动,若听到有人赞叹佛陀时,他就想尽办法挑拨离间,这就是提婆达多的习气。那天比丘们聚在..
生命的烦恼一次次降临,是为了让你懂得
如果学佛不以成道成佛为目标的话,那只是人生的包装,生活的点缀而已,但是成佛却又是一个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更是一人与千魔斗,万人敌的过程。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没能熬过最艰难的三厘米,没能在最黑暗的黎明前见到佛光。通过对佛陀的认识,让我重见佛陀当年六年苦修的情景,心..
达真堪布:从今天起把不好的缘彻底了结
有些人在家里过得很舒服,谁都不敢惹,自己也觉得好像成了菩萨一样。其实这不是什么好事,有人惹你才好呢。以前喇荣有一个老喇嘛,他带了一个小喇嘛。那个小喇嘛很淘气,经常不听话,老喇嘛天天为他操心,有时候也打他。一个堪布跟老喇嘛说,你一个人好好修行多好啊,别管他了。那..
达真堪布:生活处处当精进
精进波罗蜜多不是指废寝忘食地诵经念佛,或者住在山洞苦修。精进是法喜充满,落实到生活中就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万事万物都在给我们表法,都在让我们见性。其实快乐就在当下,快乐无处不在。我昨天看见那个小佛子莲月在玩一个玩具,她非常开心..
海涛法师:胜 夫人十愿修行笔记
◎胜 夫人十愿:‘尔时胜 闻授记已,恭敬而立,受十大受: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尊长,不起慢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众生,不起恚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慢、恚、嫉、悭四心)世..
嘎玛仁波切:如何才能累积更多资粮并且不退失?
问:师父,在修行的菩提道上,我们如何才能累积更多资粮并且不退失?答:作为凡夫俗子,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漏的福报。有漏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在行善积德、包括修行的时候,大脑是混杂的。可能在念经的时候,有一半的时间没有想佛法,大部分时间在想乱七八糟的俗事。把这种..
十方丛林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我国的四大名山、四大丛林、四大禅林,乃至八大宗派都各有其根本道场。在这些丛林道场中,不但年龄有老少、学历有高低、年资有深浅,甚至有智愚贤不肖等。平日所居住的人数总在百人至千人以上,在求道参学的生活中,流传了一些丛林术语,..
到禅堂里来,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发心
唐朝有一位在家修行非常了不起的居士,叫庞蕴。庞蕴有一首诗:“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我们这个禅七,也是十方同聚会。文殊阁、普贤阁有来自各地的居士们,在这里打禅七。打禅七就是要修习无为法,无为法是解脱的法。但是,同样在一个禅堂..
往生咒的来历与功德利益
往生咒全名《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一般我们念完阿弥陀经都会念三遍往生咒,这个往生咒,它的来历也不寻常了。那么经一般讲是显教,后面附了咒,以咒附在经后面,这个经典呢得到这个咒,它的义理就更为显彰;而咒得到这个经呢这个咒也会更灵验。所以这个经和咒就能够交..
六个步骤降伏自心烦恼
今天呢我们在道场白华庵,跟大家分享一点点最近的一些问题吧。那么很多时候微信上呀,有这个朋友圈,它总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说,烦恼了怎么办?平常也在学佛,可能皈依已经很久了,但是一旦烦恼了,还是没有办法。那今天呢我们就借花献佛吧,我今天听来一个法,供养给大家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