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祖师们说“你只要听到一句法,就要付诸实修”。很多人觉得修行就是一种舒舒服服的、身心暖暖的、懒懒的、松松的,好像修行是这样;有些人在城市中工作很繁忙,觉得受不了了,就想到静处去修行,好像去渡假。但这样对修行的定义太狭隘了,好像修行是去做三温暖或蒸气浴,才放松..
无常
星云大师:讲《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二(下)
金刚经第12品下无为福胜分第十二(下)白话文三、奉行经教成就无漏经文中言:「有人尽能受持读诵……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是受持读诵者,能圆满成就如来法身,具足无漏无为之法。此段明示三身具备之义:一、最上乃法身:此法无漏无为,离名绝相,无一法可以凌驾其上,..
嘎玛仁波切:安心就不会痛
安心就不会痛连载1序让苦变得更香甜一些生命延续的每分每秒其实都是生与死的博弈。无常时刻都在上演,在事不关己的时候,似乎我们经常做的,只是听闻过后叹息一声。然而当离别之痛降临到自己的身上时,我们就会忧苦而无助。何以如此呢?因为我们每天的疲于奔波仅仅是为了满足此生的..
梦参老和尚:多念无常迅速,度生死苦海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经常念这句话。希望大家也能多念无常迅速,多念修行了生死。用功时虽然辛苦,但将来你到了极乐世界就幸福了。修行不容易,我有经验的。当年请弘一大师讲经结束,送他离开青岛以后,我就发心拜占察忏,拜了很长一段时间,身心安定,刚刚有点暖..
化永法师:【莲华般若屋】慈悲随缘清净念佛
普贤菩萨《警众偈》凡是佛门弟子都会诵。朋友有闲吗?俺这里沏着清茶,我们一同来分享“时日已过”就是讲昨天不会再有。此中还有一义就是听闻佛法的机遇一旦失去,一失即失不会再有;“命亦随减”当知我们的生命是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损减的,消失的昨天不会再来,世上也没人说去年我十..
佛教对病患的关爱及临终关怀
MinisteringtotheSickandtheTerminallyIll莉莉·德·席尔瓦LilydeSilva作者介绍:莉莉·德·席尔瓦是斯里兰卡帕拉德尼亚大学巴利文和佛教研究学教授,她是佛教学术期刊和流行期刊的长期撰稿人,也是巴利文学会出版的《长阿含经批注》的编辑。此前由佛教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有:《踏入..
如何真正支配财富而不沦为其奴隶?
问:如何真正拥有并支配自己所拥有的或多或少的财富,而不是沦为其奴隶?索达吉堪布答:从对待财产的态度和享受财富的方式上,劣者和高士也大相径庭,性格卑劣的愚人,财富只会使他更加傲慢,认为天下再也没有比自己更富强的人了,讲话的腔调也变得和以往大不一样。按理说,拥有财..
情为何物
情,确实是我们在世间生活,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链接。所以有亲情,友情,爱情。三十几年的光阴,一幕幕如影片般在脑海里播放。这其中有许多人许多事,爱恨情仇,五味杂陈,又苦乐参半。这一切如导师所说,都是系缚。只是时至今日才懂,在无明,贪嗔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情感十分不稳定..
修学路上,那些温暖的遇见
修学路上,那些温暖的遇见文•画/善涤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尘世间所有温暖的灵魂,去温暖所有需要温暖的人吧。在昨晚班级共修《生命的回归》时,我在分享修学心得的时候,说到由于自己无始以来的业力和无明,因不明了生命的真相,当生命的无常突然来临,至亲的父母相继往生,..
觉醒的微笑
6月17日的这一天是我同喜共修的总复习,也是同喜的最后一课,让我铭记:觉醒的微笑。课间弥漫着光阴的无常和人情的聚散,班级共修在辅导员的主持下有秩序的进行着,每个人都收获了一张辅导员精心准备的,有导师开示的禅语卡片,静心的聆听师兄们法喜的分享,我也拿到了属于我的那..
我的同喜人生
如果说2017年对我很重要,那它的重要性应该追溯到五年前的2012年的学佛缘起。也就是在2012年的12月,用自己的名字生活了近40年的我,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符号,就是皈依之后的法名。从此我和先生有了一个共同而全新的称呼:法吉祥。也许是三宝的加持,也许是师父的慈悲,也许是皈依..
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有一天,国王和皇后带着三位王子出去玩,当国王和皇后在行宫休息时,三位王子自己跑出去玩,结果在山谷看见了一只瘦弱且饥饿不堪的老虎,老虎身边还有一只刚出生的小虎,母虎饥饿得无法忍耐,好几次望着小虎想将它吞入腹中。那位小王子看到了就..
生活中明明有快乐,为何佛教只强调苦呢
佛教《正念经》中云:“轮回如针尖,永无少安乐。”在六道轮回当中,所有众生都如同生活在针尖上一样。除此之外,佛经中还用火坑、罗刹洲等比喻来说明世间无有安乐、本性是痛苦的道理,即使众生能感受到一点快乐,它也是无常、不稳固的。可见,虽然生活中有苦受、乐受、..
知道这样的痛苦,还敢再次投胎吗?
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等八苦,每一苦都是黄连树上挂苦胆,苦彻心髓。这八苦的名相概念,我们可能都很熟悉,但大多是浮光掠影,没有几个人真正去思惟它甚深详细的法义。八苦就是三苦(苦苦、坏苦、行苦)中的苦苦。我们这一世招感的业报身本身就很苦..
嘎玛仁波切:调试我们的内心,以不卑不亢的姿态从容面对每个人
喜欢斤斤计较、攀比和炫耀,这种内心的表现,都是患得患失心理的一种直接体现。同样也是不安全感的另一种表现。为什么我们的内心会有没完没了的得失不确定感呢?这来源于我们对于自我的执着,和因缘聚会的无常碰撞,前者是执幻为实有,后者则是万事万物的真理,所以,无尽的痛苦,..
海涛法师:生命中的根本上师
每个人都有人生的方向,学佛是一种信仰,我们以圆满道德的佛陀作为生命学习的目标,内心将获得安定。慈悲不是讲在嘴巴,而是要有实际的行为,到慈济医院去关怀,到偏远山区去关心失学儿童,这些行动都会让生命感到非常的安顿。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无苦之乐--没有痛苦的快乐,那是什..
嘎玛仁波切:也许他早点信佛修行净除业力,就不至于这么惨
我们是很有福报的人,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中土难生今已生,善知识难遇今已遇。很多人,上师三宝就在他们身边,都没有机会接触,没有因缘和福报皈依三宝,更不要说闻思修佛法了。很多年前,我有个台湾弟子,她是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她的老公很优秀,是个文化人,客客气..
工地高空坠落受重伤的叔叔之康复奇迹
二个月前,远在青海老家的叔叔(五十六岁,至今单身一人,和双胞胎弟弟一起过日子),在建筑工地打工时不慎从,胸背肋骨摔断十多根,脊椎及肋骨根部几乎全部断裂开,身体如地震时的房屋一样轰然坍塌。左肺被断裂的肋骨刺穿,切断了肺部血管气管,导致体内大出血,经过手术,也把受伤..
原来放生利益大的不可思议!
在十多年的临床治疗中,我遇到不少病入膏肓,让许多医生束手无策的危急病人,我除了对症用药外,还叫其家属速去为病人大量放生和不要杀生,结果很多病人奇迹痊愈,令我欣慰和惊诧。原来,古贤早有开示,可惜医学界不予肯定,很多的医师也不明就里而视为迷信,殊不知,这里面有很深..
嘎玛仁波切:现在世间特别有福报、人们特别羡慕的名人、富商,也不一定是前世造了特别大的福业
一、清净心积大福报富豪们的巨大财富,几乎富可敌国,有人对此会非常惊讶、赞叹,感到极为不可思议。其实,现在世间特别有福报、人们特别羡慕的名人、富商,也不一定是前世造了特别大的福业。如果他有幸遇到特别殊胜的福田,加上自己怀有一颗清净心,如此以小小的福德也会感召巨大..
在佛教里,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成为老师或学生?
老师篇在修行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最首要的问题是:应该找一位老师,还是多位老师?毕竟各有利弊。答案是: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方法与途径。有时他们所讲的话听起来似乎彼此矛盾,但是事实上他们所谈的道理是一致的,只不过从完全相反的途径去契入它而已。因此,..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看破,有两个角度∶第一,观不净、苦、空∶你想想看,这个色身从小到大,大、小便不净;有这个色身就会生病、开刀,吃得不干净就会中毒,晚上睡不着苦闷,有色身就很苦;到最后送进火葬场火化,那就空了,什么都留不住。看不破,你的碍就会多;看不破,执着、烦恼就会多;看不破,所有..
星云大师:讲《金刚经》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下)
金刚经第11品下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下)白话文三、深解经义解脱生死拥有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璎珞,人的心也未必能知足常乐。《正法念处经.观天品》卷三十四:宝物归无常,善法增智慧;世间物破坏,善法常坚固。若有顺法行,随人百千世;虽种种宝物,不能至后世。种种财宝物,..
梦参老和尚: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种分别,一种是出世俗的家,我们现在的辞亲割爱,落发入了空门,这就是出的世俗家。可我们还是在家中,在什么家呢?三界家,欲界、色界、无色界。因为我们还没有证得无漏道,还脱不了轮回,所以还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中转,我们得出这个家,要出三界。那你就得证阿罗..
达真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记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今天接着讲《现观庄严智度窍诀论》。庚二、(接受令发心清净之教授)可分为二:一、总说教授;二、别说难以通达之理。辛一、(总说教授)可分为四:一、开示修行自性之教授;二、开示所缘..
如果还记得,怎么忍下口?
从前,嘎达亚那尊者去化缘,看到一位施主怀里抱着儿子,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鱼肉,(我在家时从来不敢吃鱼。学校食堂一吃鱼,我就很苦恼,因为当天只能吃米饭,其他什么也吃不了。可你们很多人一提起鱼肉,包括有些出家人,也开始垂涎三尺,以前的习气复苏了。你们大口大口吃过是吧?..
[亲友书讲记]太阳的寿命(粤语)
播放故事点击这里科学家预言:太阳的寿命是100亿年,现在还有50亿年,50亿年之后,太阳会膨胀成一颗红巨星,吞没离自己最近的水星、金星,地球也将变得越来越热,甚至最终投入太阳的怀抱。这种说法与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的观点几乎一致,不管是红巨星吞没也好,一个具有强..
即使你放不下,将来你也带不走
《毗奈耶经》中记载,以前印度的胜光王是世间第五大王,他是虔诚的佛教徒,也是佛教的大施主。虽然他具有无与伦比的权势,可是万法不离无常的本性,王政有鼎盛的时候,也有没落的时候。在胜光王执政晚期,他的国政出现了混乱。胜光王有一个名叫恶生的太子(即琉璃太子),恶生想篡..
用佛教的世界观来看“我”
“我”的生命存在形式是人类。“我”有知觉、有感情,属于有情世间。“我”所生活的环境:太阳、地球、月亮,山河、大地、草木,街道、房屋、桌椅等赖以生存的物质,属于器世间。“我”来到地球故乡,不是宿命,不是神佑,也不是偶然,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我”的业力是因,是重要..
烦恼因“我执”而起
导师告诉我们,我执是世间一切痛苦烦恼的根源。通达无我真理,就能更好把握自己的心念,对每种想法的产生,都能清清楚楚,对每种情绪的产生,都能明明白白;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不再执著身内或身外之物,不被世间无常变化所困扰;才有可能开发出本息具足的智慧,寻找到本身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