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们吃的穿的,给他们好的生活,也解决不了他们内心的烦恼痛苦。让他们明白佛理,进而觉悟、解脱,这才是真正的帮助和救度。中国自古就是个讲孝道的国家,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现在很多人对父母虽然也有一点孝心,送鱼虾,送衣服,送钱财,让他们到处旅游……孝顺父..
无常
任何境遇都是修行的对境
对方伤害你的时候,可以伤害你的身体,但是不能让他伤害你的心;对方侵害你的时候,可以侵害你的利益,但不能让他侵害你的心;对方扰乱你的时候,可以扰乱你的事,但是不能让他扰乱你的心。生活中的苦辣酸甜不少,但办法总比问题多,因为我们有佛法。四大假合的肉体,有病正常;无..
怎样做功课才能了脱生死
怎样做功课才能了脱生死?信众:请问要怎样做功课,才能了脱生死?传喜法师开示:这个问题回答的难度比较大,了脱生死是一个果,是结果。如果是了脱生死的果,那你要不要修了脱生死的因?如果你修的不是了脱生死的因,怎么会得到了脱生死的果,这个就是佛法最伟大的地方。只有佛法才..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 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感应道交(图源:网络)《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当我们透过权实二法的操作,成佛以后,那什么是佛呢?我们来看看迹本二门,开迹显本。迹,就是佛陀一期的示现,所谓八相成道,他的出家、成佛、转法轮、入涅槃;本,就是他久远劫来的法身,报身。来看看什么叫开迹显..
出家人看见美女 会不会动心?
如何离欲(图源:网络)很多居士来寺庙里找师父倾诉,都是因为情爱的烦恼而来,在叙述完自己的烦恼后都会羡慕地感叹一下:“还是法师们清净”。但同时也会忍不住八卦一下:“师父,你们这么年轻出家,难道看到漂亮的异性,不会心动吗?”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特别无语,因为无论做..
耀行法师:认识本心:我们的“不生不灭”之性
不生不灭(图源:网络)常人见明非灯见,盲者知暗非眼见。生老病死总无常,寂常妙明性宛然。祖德有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因此对自己的心性进行深入了解是所有发心修行者的当务之急。对真如自性的特点,六祖云: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从凡夫众生来..
学佛修行不是一种“时尚” 而是实实在在的功夫
当学佛成为一种“时尚”(图源:网络)现在学佛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只是这“时尚”貌似有些变味。很多人出门不管干嘛,手上总喜欢拿个计数器边走边按,要么就拿串念珠,边聊天边捻,更有甚者直接就将配着各色珍宝的佛珠堂而皇之地挂在脖子上。嘴里时不时蹦出一些自己都不太理解的佛教..
生死无常勿以贪睡虚度时光
-----衍慈法师《佛遗教经与现代生活》第五讲四节食、五戒睡眠五戒睡眠佛陀教诫,「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昼」是日间,早上起床后,要勤修戒定慧这些「善法」,若然贪睡无度,容易忘失时间及养成不良习惯,浪费了大好时光,这样的人生,不能有什么远景。中国人通常采..
宽运法师:人生的五封通知信
宽运法师西方寺八关斋戒精进念佛法会早斋过堂开示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离不开缘散缘灭,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长住久留;试看這氣候的四時變化;到了十一月以后,不知不觉已是黄叶满地,转眼之间就到了冬天。佛教讲的是因緣法,一切都是有因有缘,有缘有因。如果我们..
海涛法师:修行人內心是丰富的,随时可以修很多功德
希望大家要开车之前一分钟,观想一下「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你要是经常观想,以前要十分钟做完十供养,慢慢变五分钟,变两分钟、一分钟OK了。你看,每天二十四小时有多少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的。这样就「但念无常」,没有浪费生命。修行人内心是丰富的,就像今天你的银行里面..
再小气 都不要吝啬回向!
回向的功德(图源:网络)学佛修行之人,每天完成功课或者平时念佛、诵经、持咒之后都会将功德回向。可是大多数人只是依据传统或者按师父的要求而作回向,至于什么是“回向”,回向的意义,回向有哪些种类,功德究竟回向到了何处,该选择何种类型的回向偈?这些情况都不甚了解。今天..
衍慈法师:智慧的内涵有三种
智慧的内涵有三种智慧的内涵,有三种:(一)世间智慧:在社会上有成就的人,如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等等,他们都有智慧,这种世间智慧是意识分别的结晶。(二)出世间智慧:二乘人如声闻与缘觉,善于观察世间的苦、空、无常、无我,已了脱分段生死,超出三界,证得一切智..
经文、佛像如何处置比较好?
一信徒问师:师父,现在很多报刊广告和宣传品,甚至货品的外包装上都印有佛菩萨的法像或经文。另外也有日久破损的经文、佛像等,应如何处置比较好?师答:在当下,许多商家为了利益需要,把佛菩萨的圣像和佛经法语作为包装和宣传,来谋取自己的利益。这其中的利害自有因果,我们也..
大安法师:人生最大的事是为死亡做准备
南无阿弥陀佛!诸位莲友,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整个社会上都在忙碌着过春节,每个家庭都是那样的吉祥和睦,共度新春佳节。作为我们佛教徒,也是随顺民间的习俗,也有过春节,丛林里面也要祝圣、普茶。同时对佛教徒来说,在这个新春喜庆的日子,他还会有一种深层的了生脱死的警觉。祖..
“生活即修行”的开示
一信徒问师:师父您能否对“生活即修行”这个理念为我们做个开示吗?师答: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生活即修行。但我想很多人都误会了,以为过生活就是在修行。其实不然,这至少不是佛教所说的修行。打个比喻吧:你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无..
达照法师:修行是生命中唯一有意义的事情
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告诉他:修行是生命中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和我们这个身体都是由我们的“业”构成的,业的善恶好坏决定了我们这个世界和身心的好坏,业就是行为,身口意三种行为就是三业。修改我们的不良习惯,改善我们的身口意行为就是生命中唯一有意义..
净智法师:烦恼七日谈
净智法师:烦恼七日谈一、万应灵丹以前住在小庙,时间久了,发现一个秘密。庙里唯一的那位师傅,无论别人遇到了什么难解的问题,都使用同一个解决方式,就是“写个牌位,本寺庙初一、十五会定期诵经回向,保佑你消灾免难,所求皆遂。”我把它称为“万应灵丹”,什么问题都可以派上..
宣化上人:贪爱生烦恼
世间人所贪的,佛不贪;世间人所爱的,佛不爱。因为没有贪爱,就没有烦恼。◎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开示于万佛圣城佛陀虽为印度的太子,可是他对世间的富贵,深生厌离,愿意舍离国荣王位,出家修道。他也愿意令一切众生,知道世间法皆是妄想。这世界怎么成就的呢?就是由于众生的妄想而..
到了极乐世界 你还有什么舍不得
修行(图源:网络)《阿弥陀经》里除了一至七日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还说到另外的方便法门,就是临终十念。《无量寿经》四十八愿愿文甚至说,只要有众生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而《法华经》也说:「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而..
修行:身虽红尘中 常生出离心
起时是生出离心(图源:网络)【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我们无始劫来这个妄想,不管对今生的爱取,还是对来生的爱取,我们透过无常观、苦谛观以后,对这种轮回的、快乐的、荣耀的各种各样的感受,这种影像,我们能够不生剎那的希望,那..
星云法师:为人四要与行为四戒
星云法师:为人四要与行为四戒《佛光菜根谭》说:“戒是安乐的根本,无戒则纷乱必起。”戒不是束缚,而是规则;戒不是拘束,而是纪律。生活中有了规则、纪律,行为上就不会逾矩、脱序,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善待自己。兹有四点意见提供:第一、做人不可患得患失:世..
圣玄法师:精诚所至 祖师们对佛法的殷重之心
精诚所至(图源:网络)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修学佛法,很多人修得很“不执着”,可是诸佛祖师对佛法,却是超乎寻常地虔诚敬重,甚至在今人看来,恐怕想都想不到呢!宋代的晦堂祖心禅师,见到晓月公晦禅师所作的《楞严标指》,觉得十分宝贵,便前往宝峰寺去亲近公晦禅师..
净土祖师思想特点一:注重因果
祖师的思想特点非常丰富,我简单地概述为五点,首先,就是注重因果律。净宗祖师宣扬的三世善恶因果原理,既可策进净土行人的修持,又能有效地改善世道人心。因果法则是佛教理论的一个基础,实际上一大藏教就是谈因果二字,世间和出世间的因果。无论是通途教法还是净土教法,都要有..
修四念处之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
-----衍慈法师《佛遗教经与现代生活》第三讲二持戒(方便轻遮戒)「观心无常」:心指第六意识的妄想心,此心生灭无常,虚妄不实,缘虑尘境,迁流不息,前念过去,后念继来,互相矛盾,难以捉摸,修行就是要降伏妄心,不令它东奔西驰,所以要将此无常心安住于持戒念佛上。「观法无我..
昌亮法师:皈依三宝后要做些什么
皈依三宝后要做些什么?三宝只是教示修行者的道路方向而已,解脱生死,必要自修,若不修行终不解脱,这个患不在三宝而唯在自身。如经云:“当自精进无令空过,后致有悔,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那么皈依三宝之后,要做些..
素全法师:不要暗淡你生命的光辉
正确信仰的本质就是对于生命的尊敬与热爱。所谓菩萨,就是那些为了所有生命的幸福而奉献自己光芒的人。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我们对于生命的尊重与呵护。自己在负责青少年教育工作时,曾经认识过一位死囚犯,刚19岁,长得非常英俊,而且是个绘画的天才。在临行刑的前夜..
不小心楞严咒挂件丢了,背因果吗?
一信徒问师:师父,国庆节出去旅游,一不小心把自己带楞严咒挂件给丢了,请问这样背因果吗?师答:如果你不是有意的丢弃就没有因果的问题。但应该从这件事上能领悟到“无常”无刻不在的真理,能真正生起“如救头燃”的出离心,就不会这么纠结了。因为无论是我们随身携带的神咒,还..
傲慢和自信怎么区别?
一信徒问师:师父,傲慢和自信怎么区别呢?师答:傲慢心同自信在表相上比较难区分,需要有个标准来衡量。傲慢心是建立在外界无常的事物上,比如金钱、地位、能力、学问等,夸大对自我的评价。自信则建立在内心正知正念的基础上,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有自..
智慧的内涵
智慧的内涵,有三种:(一)世间智慧:在社会上有成就的人,如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等等,他们都有智慧,这种世间智慧是意识分别的结晶。(二)出世间智慧:二乘人如声闻与缘觉,善于观察世间的苦、空、无常、无我,已了脱分段生死,超出三界,证得一切智,但仍有变异生死..
对未来,我们为何总是充满担忧?
每当准备出游,或是有户外活动时,我们会担心遇到坏天气,担心明天是否会下雨。这种类似的担忧在其他事件中也会频繁发生。担忧物价上涨,而采购商品;担忧自己的健康,而服用各种补品;担忧子女的前程,而准备很多财富。甚至有些看似积极的活动,其根本也是担忧的心态。例如有些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