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

很恐惧死亡,该怎么办

问:妹妹身体不好,总恐惧死亡怎么办?为什么她放不下这个身体,执著在病苦中,即使念佛也不能自拔,请开示。大安法师答:首先对死亡的恐惧,一般人也都会有。但是你不要过于的离谱了,就是你不要总是恐惧死亡。要知道死亡迟早是会到的,死亡也是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在面前的,就是说..

宏圆法师:以平常之心品味人生四季

不论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苏东坡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都有一种经世事后的淡然,人生无常,而心可以如常。我们要学着以平常心品味人生四季,也只有“平常心”才可以“品味”人生四季。就像钱钟书在《论快乐》中说:一箪食,一瓢饮,..

济群法师:如何获得幸福

济群法师在这木棉花盛开的季节里,春去夏来,艳阳高照。可即便暑气炎炎,也依然阻挡不了人们前来探索幸福本质的脚步。6月10日下午3点,菩提书院导师上济下群法师在晋江市开讲“心灵创造幸福”。本次讲座还采用了腾讯和新浪视频进行直播,让不能亲临现场的观众也能聆听清凉法音。每..

净慧长老:发道心是学佛人的根本

净慧长老:发道心是学佛人的根本每天讲可能也有人不喜欢听,从下个七开始就隔一天讲一次。天天讲,听的人不喜欢听,讲的人还是很累,效果不一定很好。讲生活禅的时候,有四句口诀,其中第二句叫“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在用功的时候也经常讲要照顾当下,当下最美妙,当下最实在,当..

犯了戒该如何忏悔

一信徒问师:师父,我们犯了戒后该如何忏悔呢?师答:在佛教里,犯戒之后有几种“事相忏”。“事相忏”就是你在佛菩萨面前发露你的罪,拜礼佛的名号、或礼忏悔仪轨、诵经,这些仪式都可以忏除罪业。另外还有“无相忏”的方法,“无相忏”就是观自己的心,有犯错的念头出来,观心念..

佛教小故事:愚痴者只看外表

《佛教小故事》愚痴者只看外表很久以前,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在前往舍卫城化缘的途中遇见一个漂亮的女孩。他不由得动了爱恋之心,相思成疾,终日茶饭不思,卧病在床。同参们都去探望他的病情,看到他失魂落魄的模样,十分担心。年轻修行者就把一切心中的苦恼一古脑吐露出来。同参们..

以佛法的角度看 六道轮回全都是因为妄念!

六道轮回,全部是妄念(资料图)一念心性的本体是清净的,而且是具足染净诸法的清净,这个清净当中,有十种可能性的激发。先看第一个,瞋恚邪淫。假设我们的妄念,经常起瞋恚,起邪淫,而且这个念头是数数现行,深生好乐,你自己会把你心中地狱的法界激发出来,就显现地狱的果报让你..

继程法师:苦与自在

继程法师:苦与自在‘人生是苦’。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认可的,因此我们有著许多方法以求离苦而得乐。 但是很多时候人又很矛盾的把这个观念放在一旁,看到佛教直接提出这个说法时,又说佛教是消极的宗教。‘人生无常’。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人都必须承认的,因为人生、世界都无时无..

界诠法师:朝露随失

时间无常,无论多么奢华美丽将成过去。法眼文益禅师(五代):拥毳对芳丛,由来迥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异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时间无常,无论多么奢华美丽将成过去。拥有终归失去,多大的财富,多大的官职,无不如朝露随失。人只是一时间放不下..

阿弥陀佛十二光如来名号的意义

十二光如来,首先看无量光。这个佛证到了心性的无尽的心体呀,他是“净极光通达”呀,寂照含虚空,他心清净到极点,就是寂净了。你知道无量光的时候,就知道他必然有无量寿,寿的寂净到了极点,他自然会升起一种光的照用,这就“净极光通达”。所以这个无量光当下有无量寿了,他具..

大安法师:很恐惧死亡,怎么办?

问:妹妹身体不好,总恐惧死亡怎么办?为什么她放不下这个身体,执著在病苦中,即使念佛也不能自拔,请开示。答:首先对死亡的恐惧,一般人也都会有。但是你不要过于的离谱了,就是你不要总是恐惧死亡。要知道死亡迟早是会到的,死亡也是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在面前的,就是说我们要遭..

不要在吃饭穿衣等生活之外 再去找成佛的法

希望大家不要在吃饭穿衣等生活之外,再去找一个成佛的法,再给自己找一个训练的基地,那恐怕就大错特错了。从你当下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每一个心念做起,这样很快就会有进步的。把握当下一念(资料图图源网络)说到修行,在最初的时候,需要很多的外缘和很多的方法来调教我们这..

明海大和尚:如何智慧地处理慈悲心

慈悲心(资料图)在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矛盾,什么矛盾呢?人和事的矛盾。特别是学了佛以后,再管理公司,就经常会遇到这个矛盾:学佛要慈悲呀,可又要做事,怎么办呢?这个矛盾哪里都有,寺院里也有。我们知道对人要宽容、要慈悲,可是做事情有做事情的规律,事情的规律往往是..

至心念佛能消百世业障

至心念佛,能消百世业障中国向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侧面反映出中国所有佛教宗派中,就普通老百姓来说,净土宗影响最广泛。很多老人都不识字,但却知道念佛,一句“阿弥陀佛”,从小到老念念不休。现在肯定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怎么可能念佛就能往生极乐世..

太虚大师:佛法悟入渐次

佛法悟入渐次--太虚大师民国十二年七月在庐山世界佛教联合会讲一明业果不断故有情续生二明唯有根尘故人我本空三明诸法本空故唯识所变四明本非空有故入佛知见佛教以圆寂以大觉为究竟目的。藏海虽渊,但求由之而能开悟;法门固多,但求由之而能证入。拈花一笑,直契实相;击竹闻声,悟..

佛源老和尚:了生死没有巧 只要一门深入

生死没有巧只要一门深入古人讲:“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你看今天就是初三了,快不快呢?这个就是无常嘛。一天就过去了,那你生死了了没有呢?我刚才在下边,一个甘肃的在家人,年纪并不大,他说心里闷、头晕啊。这是年轻人啊!你看这个怎么得了?黄泉路上无老少,你不要看你们这些小..

圣辉法师解答“四大皆空”

圣辉法师:何谓“四大皆空”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abnuta)的意译,也叫“四界”,具体指的是地、水、火、风。印度古代认为这四种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故名之为四大。佛教所称四大,除含有上述意义外,主要指的是坚、湿、暖、动四种性能。就是说:..

宏圆法师:用悠闲的态度去做忙碌的事情

小和尚和师父蹲在院子里的大树下喂鸽子,凉风从树梢间吹过,虽然是夏日的午后,也感觉到十分凉爽。小和尚对老和尚说:如果我们能像树那样悠闲,整天让凉风吹佛,也是很好的事啊。老和尚说:徒儿,你错了,树其实是非常忙碌的。小和尚不解地问:为什么这么说呢?老和尚说:树的根要..

济群法师:人生的导演

济群法师:人生的导演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投入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起先,是父母的孩子;后来,又成为孩子的父母。与此同时,还担纲着形形色色的职业身分、社会身分。事实上,在这场无休止的连续剧中,我们有着演不完的角色。即使眼前这个角色命终,不过下场片刻,又会换上另一..

做人处世难舍能舍之道

做人处世难舍能舍之道“有缘千里来相会”大家在一起修习佛法,本来是一段善的因缘,可是往往会因为“不注意”,善的因缘就会转成恶的因缘。怎么样的“不注意”呢?根本在于我们的烦恼,也就是我们内心的那一份贪欲心、嗔恚心太重。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常常只看到别人的不是,总是想要..

看似复杂的人生 梳理一下 不过如此

人生在世,所处的境遇虽然千差万别,概而言之,不出苦乐二字。当我们觉得自己很苦的时候,内心里一片黑暗,充满了愤懑、嗔怒、仇恨、妒忌等种种恶念,如山雨欲来,黑云压境,亦如狂风骤至,翻江倒海,暴力充塞胸腹,撕裂肝肠……苦极时只看成一切的末日,了无生趣。当我们觉得自己..

仁泽法师:学会随时随处和他人自他相换

行菩萨道要入众生心想,修自他相换。别人说什么,不要有成见,静静听他说什么、感受他的感受、听他的心声,用非常诚恳的心去聆听——仁泽法师菩萨和众生交往时要随时随处的自他相换,并不是受到了伤害,打坐时再入观去自他相换,那就太晚了。生活中我们凡夫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

仁泽法师:修行的层次和修行的次第

如果你想从教理的信服进而做实际的修行,需要有明师的引进和指点,这是因为若不知方法,便是盲修或杂修;若不知层次,便是落于骄狂,而不切实际。有了明师的引进和指点,始可不致于浪费时间,也不致于造成背道而驰的悲剧。修行的层次分成:人乘,天乘,声闻缘觉乘,菩萨乘,佛乘。..

延参法师:命运的背后

堪破命运的背后人生之旅,前途渺茫,命运难测,世事无常。人们一边为命运努力着,一边翘首期盼着未来,对未来充满幻想,总想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模样。但是,人们都只是一心想知道命运的背后是什么,却没有人把眼光放在命运的正面。殊不知,决定命运背后的是它的正面。正面不努力..

修学内心建立活水源头

修学内心建立活水源头修学佛道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很多的障碍,真正的障碍是我们的烦恼,以及邪知见。这些障碍能够打败我们的主因,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烦恼深重。当然,一个人的身心是相互依存的,身体、外在境界的顺、逆、喜乐、好坏与否往往会牵动影响到每一个人心智的变化。《..

传喜法师:我们生活在虚妄中

我们生活在虚妄中现代社会,物质发达了,修行人不仅迷失在自我的生命假象中,还迷失在外在的世界中。所以佛陀开示道“末法时代,五蕴炽盛”。这五蕴就指外在的物质非常发达,五颜六色让人眼花。为了买一件中意的新衣服,人们会花多少时间逛街?再看看大家即使拿到一部新款手机,又..

学佛修道真正的障碍是什么?真正的活水源头是什么?

修学内心建立活水源头修学佛道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很多的障碍,真正的障碍是我们的烦恼,以及邪知见。这些障碍能够打败我们的主因,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烦恼深重。当然,一个人的身心是相互依存的,身体、外在境界的顺、逆、喜乐、好坏与否往往会牵动影响到每一个人心智的变化。《..

超脱生命的束缚得自在

超脱生命的束缚得自在离开了社会,我们就无法生活;离开了世间,我们的身心就没有了依住的时空;离开了色身,精神的作用就无法依之而生起;离开了心,色身也不能生存下去;离开了心的各种思考作用,价值判断,这个社会、世间也就没有了意义,没有了价值。一个生命的存在,是如此才算是..

后天,佛母寺《菩提道次第广论》开课,你准备好了吗?

佛母寺夏安居为让所有安居的大众能如理如法夏安居,不要浪费安居时光,能在安居期间勇猛精进,把功夫用好,经安居修行有所收获,圣空法师为所有大众总是想的那么周到,今年夏安居特请来一乘法师为大家讲解《菩提道次第广论》。一乘法师专修专弘广论,15岁出家,深造国内外佛学院,..

学佛转不了业力是什么原因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不了决心来修行,道力连一半都还没有得到,那个障缘使你做不下去,所以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种种障缘都发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