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衣食住处外,余财无益痛苦因,布施今生与来世,财富增上如涌泉。除了日常之衣、食、住等基本所需之外,其余财物不但于己无益,反会成痛苦之因;若能用于布施,则自己今生与来世的财富定会如涌泉般增上。欲界众生需依靠饮食才能得以维生,缺乏适当的饮食资具,将无法存活于世。..
前世
如何有力地忏悔?
如何做取舍之理。有两个:第一、总体上取舍之理;第二、以四力取舍之理,这个就是很重要。总体上,因为明白了善恶因果之后,凡是一切十不善等等,想尽一切办法制止、不继续做,凡是一切十善法等等,都想尽一切办法励力而为、增长广大,一定要学会这个。特别是已经做了恶业,要学会..
「利他心」给自己带来的利益
从前,有一对母女过河,母亲希望女儿能平安到达彼岸,女儿也希望母亲能平安到达彼岸。母女之间的利他心是人之常情,不是很伟大,凡是有良知的人都会这样想。河水特别急,两个人可能都会被冲走。女儿想:我冲走就冲走,死了就死了,只要母亲能平安到达彼岸就行。母亲想:只要女儿能..
爱得死去活来的,往往是前世的冤亲债主
《毗奈耶经》中记载,有个人特别疼爱儿子,为儿子造了很多很多业。他临死的时候,由于放不下儿子,转生成了自家一头牛。儿子把它杀了,吃了牛肉。他死后,又转生为自家的牛,儿子又把它杀了。他第三次仍转生为自家的牛,儿子准备杀它时,舍利子出现在他家门口,通过神通观察,发现..
你对某人一见钟情,是源于前世的宿债
一切都是为了“我”,不是为了爱恋人间的关系十分微妙,若只看今生,不了解前世,很多现象都难以解释。按佛教的观点,你对某人一见倾心、情有独钟,这绝非是一种偶然,而是源于前世的宿债——对方要么是来讨债的,要么是来还债的。如果对这种因果一概否定,在面对感情问题时,就会..
学习对自己的习气弯腰
请记住圣哲曾经讲过的一句话:「败坏的先兆是在于一个人的骄傲,骤跌之因是因有狂乱之心。」我们本身之所以会累积着数不清的烦恼,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于我们没有办法很清楚的往内观看自己的习气,所以对自己完全不了解,所以才会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断地跌倒。这另外一个原因是不懂得..
我终究会走上香巴拉净土
从小到大,我最喜欢的是有学问的人;财富当中,我最心仪的是佛教的法本。智慧实实在在乃天地之精华、人伦之经纬。自古以来,凡有高尚德行之人无不对之重视有加。也正因为有如此偏好,我才得以有机缘经常与各类有学识之人交往。在我接触的知识分子当中,他们对智慧的体认标准各有不..
社会崇尚竞争,学生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学会竞争。此观点,有何不妥?
问:多年以来,社会崇尚竞争,学生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学会竞争。以佛教的观点看,有何不妥?索达吉堪布:对此,有人曾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每天一早,非洲的梅花鹿就会想:“我今天要用最快的速度跑,不然就会被吃掉。”狮子则考虑:“我今天要以最快的速度去追,否则就会饿死。”每个..
学佛不会带来压力
学佛修行应该越学越清醒--明明了了,越修越勤奋--无疲无厌,这才是有修行。现在很多学佛人刚开始的时候还行,时间一长就产生压力了,结果越学越糊涂,越修越痛苦,最后得不到成就,甚至退心,舍弃上师三宝,舍弃解脱之道。这样的人永远也解脱不了,这样学佛修行,还不如不学不修好..
无我空性的教理如何运用于实修中
魔障就像《大宝积经》所说:“云何名得甘露灌洒?谓烦恼魔、蕴魔、天魔所不能损。纵于死时,虽有死魔,亦得自在不起死想。何以故?由彼正士,住于空性、无相、无愿,于一切法无所分别,不生不灭,不堕不起,不来不去不住,不染不净。”心不参与,住在空、无相等当中,就不会被魔损..
对今生和来世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也许你正处于人生顺遂的阶段,感到做人真的非常好,对“出离心”也没什么兴趣,也不愿给自己安排更多闻思修佛法的机会。然而,“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你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顺利,人道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不欲临,有谁能逃得开呢?知道有“苦”,非..
业力现前是消业积福的好机会
一切苦乐都由业生。我们要先掌握善恶的标准,然后再全力以赴地断除一切恶,行持一切善。除了取舍善恶,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除了断恶行善,我们没有别的可做。若是你想享受快乐就要行善,若是你不愿意遭受痛苦就要断恶。但凡夫是颠倒的,从来不知道业因,只知道果报,诚如“菩萨畏因..
素食的意义
小乘佛教认为:三净肉能食,非三净肉不能食。在泰国等地,僧众至今还是这样行持的。他们认为:如果所有的肉都不吃,是提婆达多的仪表。其根据是小乘的戒律,释迦牟尼佛在小乘律经中就是这样宣讲的。在大乘佛教中,汉传佛教有着吃素的优良传统,目前,吃素之人还是比较多。他们主要..
得病为何也是好事
现在大家都热衷锻炼,注重营养,就是为了身体健康。我们不希望自己有病,若有病了,会非常痛苦。不要说得绝症,只是头疼或者肚子疼这些小毛病,就无精打采了,不要说修法,连说话的心情都没有。若是真正得了大病,得了绝症,能没有恐惧吗?能不痛苦吗?一定会有的。但是对于一个修..
福报只能修不能求
到庙里上高香,拜佛,不能说没有意义,这也是以虔诚心做的。但是世间人求的是物质上的东西,出世间人求的是心灵上的东西。求本身是一种苦,求不得苦是佛讲的人生八大苦之一,最好不要求。你现在有地位,有钱财等,是自己前世修来的,是自己前世行持善法的一种果报。自己前世种过很..
有些怪病请交给佛来医
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人类已知的疾病,大概有3万种。其中约有1万种,也就是三分之一的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而其他大多数疾病,现代医学暂时束手无策。长期被病魔缠身的人,每天睡觉时辗转反侧、夜不成眠,怎样躺卧也没有一个舒适的时候,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简直度日如年。他..
为什么说人道好修行
能够投胎到人道,拥有暇满人身,非常难能可贵。人体内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亿细胞生生死死,身为这些细胞的主人,我们的暇满人身是多么难得。为什么偏偏是我们能主宰这些细胞呢?这么大的福报,并不是一朝一夕累积起来的。同样是投胎做人,命长一些的,勉强活上八九十岁,命短一点的,..
有大觉悟,方知人生是一场大梦
人生大多数时间都在贪嗔痴中度过,求解脱心很微弱,念佛也泛泛悠悠。到临终时念佛心提不起.被恶业·病苦缠住.就万分危险了。所以.不能把解脱的希望放在临终.生前就要时刻求出离生死,求往生净土,不松懈地修法。孟子说:“人人都可作尧舜。”荀子说:“这路上的人都可作大禹。”常不轻..
说因果
有修行,有成就了,才能不受因果,才可以超越因果。之前,要知道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然后去转变因果。当我们生病、疼痛难忍时,首先要知道,这是自己的因果,是自己曾经杀生的果报。如果你能相信这个道理,然后如理如法地忏悔,才能消掉这个恶业。业消掉了,果自然就没有了,病痛..
谁能保证你下辈子还做人
佛陀讲“暇满人身难得”,我们不要以为做人很容易,这辈子过去了,不一定能投胎再做人。看看我们周边的其它生物,海洋生物、陆地上的生物等等这些众生,数量庞大,不可计数。实际上人类数量目前只有七十多亿。海洋里有数不尽的生物,陆地上一个大蚂蚁窝里的生命可能和一个城市的人..
因果——最平等、公正的法律
佛教的因果学说,可以从三个部分来介绍:第一,因果的本质,也即什么是因果;第二,因果学说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第三,释疑。一、因果的本质大乘佛教的《稻秆经》与《缘起经》,很清楚地阐述了因果。(一)因果的定义因果有广义和狭义两种。1、广义的因果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曾经问佛..
有两种不善的罪业是最严重的
相由心生,说的是很多人身上有业障,可以通过外在的相貌看出来。多数人的业障来自前世今生杀生、邪见等所造业。释迦牟尼佛讲了很多除业障的法门。其中,佛陀一直谆谆地告诫后人:净除业障,诸布施中,戒杀放生第一。戒杀放生虽然是佛陀对佛弟子的最低要求,可做起来却并非易事,若..
用佛法超越心灵的束缚
读大学时,我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除必修课外,我还大量选修了偏向于社会科学与其它边缘学科的一些科目,来作为自己知识结构的补充。每逢学校举行演讲或报告会,也不论内容是什么及主讲人是谁,我都会极积参加,尽量不错过每一次补充自己人生见闻的机会,以期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
在这个越发崇尚物质和科技的时代,是否佛教对人类社会来说可有可无?
问:在这个越发崇尚物质和科技的时代,是否佛教对人类社会来说可有可无?索达吉堪布:从物质发展上看,当今社会确实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对人类是好是坏很难说。如果人们心里的道德、信仰、取舍因果的正见越来越淡化,那就需要再三反思:社会到底是向前进步了,还是向..
轮回的世界真的美好吗
当我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少数年轻气盛、富足高贵的人也许会骂我痴人说梦,在他们的眼里这个轮回世界非常美好,说它是痛苦的海洋就等于疯子在说废话。不过,我仍要奉劝他们仔细想一想:你当初投生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在娘胎里会有被脏东西包起来的不适感;然后你受业风的推动,头脚..
感受恶报时,不该认为是别人不对
我们平时不论遭遇什么,哪怕是两个人在打架时,一个人拿石头把你头砸个窟窿,鲜血喷涌而出,这肯定也跟前世脱不了干系。前不久,我们学院的一位堪布去印度,回来的途中车翻了,差点要了他的命。他以为自己就要死了,在半昏迷的状态中,再三提醒旁边的人:“你们千万不要惩罚司机,..
如何让你的福报银行转亏为盈
很多人享有福报的时候,常常心存骄慢,不管拥有多少,总觉得不够。就算他得到整个世界的财富,还是不断拼命贪求,心中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有的人虽然有庞大的财产,却常常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习惯紧紧守着钱财,舍不得用来做对自己今生或来世有意义的事,如果你教这些人去布施累积..
用布施来解放自己的贪婪
很多人享有福报的时候,常常心存骄慢,不管拥有多少,总觉得不够。就算他得到整个世界的财富,还是不断拼命贪求,心中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有的人虽然有庞大的财产,却常常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习惯紧紧守着钱财,舍不得用来做对自己今生或来世有意义的事,如果你教这些人去布施累积..
真家和假家要分清楚
为什么放不下,如此恋恋不舍?就是因为不明真相,不明真理。若明白真相、真理了,自然就放下了,自然就不贪爱了。让你放下,不是让你放弃。我们有一句法语:放下才能得到,随缘才能顺利。放下才能得到,永远不用放弃。我们放不下,怕得不到,怕失去;我们不随缘,怕不顺利、不如意..
何时何地都应依止良师益友
凡夫人本来就容易随友伴等外缘而改变,所以,我们在何时何地,都需要依止良师益友。打个比方说,普通的一节树木落到玛拉雅山的檀香林中,经过数年之后,就会熏染上栴檀木的妙香,自然散发出芬芳的檀香味。同样,就算是特别普通的人,如果依止一位具相的大德,久而久之,自己也会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