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有四种因缘会作梦今天我们先来说一个故事:清朝戴延年所著《秋灯丛话》有个转世托梦的故事。清康熙年间,山东莱郡有位姓来的司马(“司马”是官职)。他本是浙江人,到任时家人都不在身旁。来司马不敬佛法,常利用职权阻止修建寺院。来司马上任后不久,被属下孙秀所杀,并且右手..
学佛
学佛路上如何选择明师
学佛路上如何选择明师?韩愈曾经说过:‘术业有专攻’,因此,学习任何法门都应该选择有专精独到功力的明师,不论做学问、学艺和学佛,其道理都是相通的。虽然明师未必出于明师之门,明师门下也未必出高徒,但是追随明师,至少不会指错方向,教错要领,实要比所谓‘以盲引盲’来得..
有些恶习改不掉,跟冤亲债主干扰有关
这时代灾难多,疾病多,或者恶习改不了,这里头是有恶业。比如杀生的业。有个人,喝酒后又吸毒,怎么都改不了。他家人屡次骂他不孝。原来,他以前经常杀狗,又一种很毒的针,然后飞射到狗身上,狗中毒后死了,卖了狗。杀狗太多了,他就常感觉被附体。有次甚至要自杀、据他讲,他本..
学佛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诸法本空问:怎样才能断除妄想?慧律法师答:那是错的,妄想本空。“断除妄想重增妄,趋向圣道亦是邪。”你要体会诸法本空,妄想本来就空。比如说这是清净心,前面摆人民币一百万。这个是清净心,那我们就多了那一念贪心,贪心,这念贪心其实是多的。钱,自性本来空;贪心,本来也不..
十供养的含义
一、香供养香能通气养神,传达境界。燃香时,香自灭而留香与人,这就是佛教中舍己为人的精神。所以燃香不是要烧香给佛陀,而是我们要懂得香的精神。香还有一层含义即佛教中所说的五分香,五分香就是:(1)戒香:守戒者众人钦仰,美名遍处,人如守戒心自然有定力,故戒属香。(2)..
欠债的引起的各种不顺,好好念金刚经来还
学佛人会碰到一个问题,道理都懂,却做不到。这里头有冤亲债主在干扰的问题。比如欠债来讲,欠命债,感情债,钱债,这三个债务在身上。尤其是过去生的债,都会跟着人,当你阳气很足时,他不在你身边,等你阳气一弱,他就来讨债了。这个法界是很微妙的,有看的见的,尤其是看不见的..
五类经典都要学,就不会偏了
学佛目前有两种调子,一种是一门深入,一种叫次第,好像一步步的往上走。学了初级到高级,像上学一样。我想,应该要按五类经典来学,是不会偏差的。对应过来,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类经典,没有说谁是低级的,最是高级的。这五类经典,好比金木说火土,这五大元素,没有那个元素是..
求佛菩萨不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给大家讲一个记录在经典里面的真实故事,主角是佛教里面唯识派非常重要的一位导师——印度无著菩萨。无著菩萨刚开始学佛时,住在鸡足山,发愿要见弥勒菩萨请问法要。于是,前往山洞中苦行观修弥勒菩萨。一晃六年过去了,无著菩萨虽然精进观修,结果连一个吉祥的梦兆也没有,他觉得..
陈大惠:超过七天的病,都是业障病!
大家都知道,病有四大不调、业障病和鬼神病三种。但其实,四大不调,不是病。比如发烧感冒中暑这些人体主动排毒的过程都是正常的。但凡是长期病,超过七天的,都是业障病。所以我说现在人的病,都是业障病,没有四大不调病。可许多人不一定相信。虽然科学很发达,可对于这个身体,..
开经偈与“武则天”的传奇故事
开经偈与“武则天”的传奇故事当我们翻开经典都会看见一首开经偈,这一首偈就是八十卷《华严》当年翻译圆满的时候呈送给皇帝看(那个时候皇帝是唐朝武则天),武则天题的这四句“开经偈”。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再做一首开经偈比它更好的,所以我们念的开经偈就是《华严经》翻译圆..
懂《黄帝内经》有利于修行
放逸是修行的一种病。一般人都是很忙碌,但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就是碌碌无为。这就是生活没有目标。每天的时间好比一个空杯子,要装满很多东西。重要的,好比念经,是个核桃。其他好比沙子和水。那一定要留个位置放核桃。好比说要强制留出一个时间段来念经。这样就能防止放逸。根..
劝人珍惜粮食和水,也是功德很大
人的嘴巴可以做很多功德,除了念经是一种外,还有劝世,劝告世人怎么做。中国的圣贤,他就是靠嘴巴来教化。这次讲,劝人珍惜粮食和水。现在是春天,以前皇帝到了春天,都要表个春耕的法。皇帝和大臣都下田去耕种。同时要祭祀五谷神。中国把五谷当成神来祭祀。为什么不祭祀肉神,或..
到底是出家修道好呢?还是在家富贵好呢?
出烦恼家断轮回种我们很多人学佛之后,如果信的真、学的深,可能就会生起出家的念头,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犯嘀咕:到底是出家修道好呢?还是在家多努力,过上富贵的生活好呢?关于这个问题呢,佛经里有个故事,我讲给大家听一听。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年轻人牵着一头伤痕累累的老..
受了五戒一定要吃素吗
当我们的智慧打开了之后,摄取能量的途径也会改变问:请问师父,受了五戒,是不是一定要吃素?传喜法师开示:在坐的很多佛教知识丰富的人都会知道,受五戒不是一定要吃素的,因为受五戒里讲的第一条:不杀生,不伤害众生,他并不是说一定要不吃众生。所以佛教里有一个叫“三净肉”..
佛陀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女汉子”
比丘尼(资料图)近些年来,好像越来越多的女同志喜欢说自己是“女汉子”了,学佛的女居士里面好像也不少。有人说,经典里有没有关于“女汉子”的说法啊?真是吃饱了撑的,什么都要往经典里找说法吗?不过您要真从经典里找依据呢,也不是找不到,但是经典里不会用“汉子”这么俗的称呼..
平常应该怎么修忏悔心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信众: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请示要怎么样将此句含义真实的融入自心,平常怎么修?传喜法师开示:这问题来了,这就要问,大家这句话懂不懂呢,这识字的都会念,没有一个难字,都是很好认的字,但意思懂..
知识和智慧的差别
现在这时代要知识,实在太多了,学不完,每个行业都有无数的知识。现在一辈子读书,读数理化,就够一大群人研究几辈子了。不仅数理化研究,很多人把佛法也拿来研究。这次重要讲知识和智慧的不同。像受到新式教育的人,从小学读到大学,都是学技术知识。没有智慧的教育。很可惜。现..
学佛要减少物质的功利性,才能切入灵性
学佛要长久,一定要功利心少一些。有些人求世俗,乃至求着往生之类。这种功利的想法要少一些,才能长久,修行要体会到修行的乐趣。什么叫真正的乐趣,就是像水一样,平淡。那你就体会到了。像住山一样,你要迷恋山,就被山转了。其实真的住山修行,住到终南山里头,也许你感觉很美..
学佛一定要在寺庙皈依三宝吗
皈依仪式好比入学典礼,不是参加完仪式就达到目标了,而是学佛的开始1、网友:师父,弟子是一医者,学佛一定要在寺庙皈依三宝吗?弟子没有去寺庙皈依三宝,是否心皈依三宝也可以?学诚法师:三宝,佛、法、僧。寺院是出家众修行的场所,是三宝具足之地。皈依仪式好比入学典礼,不是..
每天以香灯诵经供养观音菩萨,果报不可思议
明天是观音菩萨圣诞。娑婆世界虽然苦,但还好,有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不管修禅,还是净土,还是密宗,都和观音菩萨有莫大的因缘。我们要修行,首先要有福德资粮。比如大家要念经,还要有时间,要对佛法有些信心,这个经你才能念得下去。很多人为了生活逼迫,或者色身不具足,或..
消除违缘努力创造顺缘
消除违缘,努力创造顺缘——《精进品》修学小结本品主要从断除精进的障碍和增长精进的四助缘来帮助我们止恶行善,转染为净。其中导致不能精进的原因有三:懈怠,卑劣事以及怯弱。这三方面的问题其实都是因为无明和我执。增长精进的四助缘有信乐力、坚毅力、欢喜力、止息力。精进障..
初学佛者如何练习打坐
初学佛者如何练习打坐当你对佛教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读诵了一些基础的佛经之后,就可以开始练习打坐了。打坐就是让你的身体、思维和心灵都能安静下来,这既是一种养生保健方法,又是学佛修行之人的基本修练方式。其基本动作就是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断除..
婚姻和修道一样,贵在忠诚
你要入道,首先要忠诚。修道开悟的人,都是忠义之士。否则无法开悟,开悟的人都是有一股正气。像王凤仪的开悟,也是正气,忠诚之气足了,就突然黑夜见白天的身体现象出现。他就开悟了。古人讲修道一定要开悟,不开悟就会乱修。开悟后身体一定会发生变化,身体没有变化,谈开悟是骗..
学佛究竟该有多少位师父
学佛,究竟该有多少位师父?不论在家出家,也不论世法出世法,如要学问,便须投师。否则除非是大根大器,大智大慧的人,才能无师自通,比如佛教的独觉圣者,就是无师自证的。但是,凡人总比圣人多得太多,所以还是要投师问教,就连释尊也是遍学五明的。出家人有七种师:两种和尚是..
你能正确区分爱与贪吗?
何为慈悲心(资料图)慈是希望一切有情具足快乐及乐苦,悲是希望众生离开苦及苦因。慈在佛教中有特殊的意义。有时我们会把慈和贪混淆起,这是因为我们有慈和贪时,都是把有情看作是悦意的。但是在我们这一方面产生慈心和贪心是非常不同的。贪是有许多条件的,我们有贪时,希望别人快..
人生诸多不幸的三个根源:不孝、邪淫、杀生
人生不幸的来源(资料图)在生活中,有人会常问,为什么老是学习工作不顺利,常遇小人,婚姻恋爱感情挫折重重,贫困撩倒倒,疾病缠身,事事不顺,长相也越来越丑,没自信了,为什么明明好事做很多确所求不如愿?往往怨天尤人,对生活很消极,学佛路上也失去信心。更谈不上发心求解离..
楼宇烈:太虚与中国近代佛教
楼宇烈老先生(资料图)中国近代佛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受西方文化猛烈冲击,以及欧洲学术界对佛教研究相当热门的环境下展开和振兴起来的。它在清末民初思想界中曾发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说:“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
学佛人修行的十一条大禁忌
学佛人修行的11条禁忌第一:永远都要记住学佛就是修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就是诸恶不做,众善奉行,这个方向永远不能忘记和改变。第二:可能有的同修深入经典后,把阅读经典当成阅读小说一样作为谋求阅读快乐的一种方式而忽略了自心的修行,应当要行门(实修)和解门(读经..
少为自己想,福报才能来
很多人学佛了,福报还是没有增加,反而很多越来越贫穷。因为心念没有转化,一学佛就求保佑。佛弟子的心念,就是时刻想着,有好处就让给别人,把别人认为不好的,就给自己。这样子就培养到福报了。业障要怎么消?就是这么消的。前年春节我带队去五台山,同行有十几个小孩,那时是去..
年轻学佛要精进
佛法有各种法门,但都不出五种性质,就是金木水火土。像少年,中年,晚年,学习法门的阶段都不同。或者男的,女的,乃至体质 特点不同,学习的法门也不同。像有些法门,“看破放下,一心求往生”这类官方语言的。这是很适合老年人,但不适合年轻人。年轻是要抒发阳气,绽放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