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人们总是说天神,就是说天、神是我们一般人所敬仰的对象;但是佛教徒是要脱离六道轮回的束缚,包括天神对我们来讲是什么?是障碍。曾经讲过,如果一个人要学佛..
烦恼
把别人的不好拿来烦恼,那是自己的愚痴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磨、去修,万般事总是要顺别人的意思,事事忍辱,最后终会有好处,如果再分个我是他非,烦恼就惹上来了。如果要省却烦恼,凡事当随从大众或他人的意见,不可固执自己..
元照律师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心路历程
大智律师简介大智律师,即宋代灵芝元照大律师,他是南山宗的祖师,余杭人。最初依止东藏慧鉴律师专学戒律,后来依从神悟法师听天台教观。神悟法师勉励他深究探明《法华》妙义,作为根本要务。后来他又跟广慈法师受菩萨戒,当时戒光发现,就博究南山一宗。常常拿着锡杖,持着钵盂,..
怕犯戒,所以迟迟不敢受戒该怎么办
问: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语,所以迟迟不敢受戒怎么办?受五戒是否很重要?受了五戒之后是否可以赌?大安法师答:受五戒是很重要的,三皈五戒是一个念佛行人的修行基础,你不要怕受戒,受戒是让我们得到快乐的,我们之所以烦恼重重,得不到人生的乐趣,就在于我们..
请勿堕胎:女孩无痛人流遭遇意外,凋谢之际来了大学通知书
阅读提示:无论什么样的人工流产,都会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所谓的“无痛人流”也是如此。但许多的女性,尤其是不谙世事的年轻女性容易上当,有的甚至搭上了性命。现在社会,“无痛人流”广告到处都是,而且写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我们来看看“无痛人流”广告是怎样..
修持地藏法后,有了事业,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1、地藏菩萨是我的导师地藏菩萨是我一生不舍放弃的法门。我的精神、心灵、肉体,曾不同程度地受到折磨,对人生失去了信心。是菩萨没有放弃我,我结缘到地藏菩萨,并且没有怀疑而深信,如救命稻草一样开始诵经,地藏菩萨救了我命,救了我的心。时间之久,更让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
呷绒多吉上师:用菩提心来修就是最快速成佛的妙法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90)我们必须正视自己身上深重的习气和烦恼,有人为你指出,应当心生欢喜。正视烦恼才能修行圆满,逃避烦恼是永远也修不好的。有的人在发心的过程中,常常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害怕做错,或是担心师兄们对自己有看法。我们应当知道,发心是为了众生,而不是为..
道证法师:念佛是当下这一念的用心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後,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是看我们「当下这一念的用心」,并不是看年资和履历表。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了解,比如说用手打一块木板,有人是轻轻地打、散散漫漫地打,这样每天打一百下,连续打一..
一个人自己要正才能教导别人
养成一种习惯品质,见人看事情,发现人的美好一面,会增加你的信心与感恩心。我们要将这种发现成为一种习惯,看见别人,先把别人往好的地方想,你的心态就会善良;看到别人,把别人往高深的地方想,你的境界会越来越高,人的境界与行为完全有赖于你的境界。我们要拥有更多的平等心..
星云大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是怎么样?01
星云大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是怎么样?01人涅之后的境界是怎么样?星云大师讲人涅后的境界涅是我们学佛的人千辛万苦所希望求得的,一个美好圆满幸福的境界,是人生理想的归宿。但是一般人由于不了解涅的意义,对涅生出种种的误解。例如我们常常看到挽联上写著“得大涅”,或者听人家..
南怀瑾:怎样找到自己的心?02
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什么?怎样找到自己的心?02第一、成就内心的真佛:有句偈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尊本来佛、自性佛,却在耳娱声色里追逐迷失,找遍外在一切,忽略自家珍宝,空在世上几十年找不到真正的自己,..
生起三种信心
皈依的前提条件就是信心。没有信心,皈依也只是表面上、形式上的皈依,不是事实上的皈依。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这才是皈依的基础。想皈依佛法僧三宝,先观察自己,相续中有没有对佛法僧三宝生起信心。如果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了,你就可以皈依了。信心分为清净心、欲乐心和胜解心。..
皈依三宝的功德
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可以说在人生中,所得利益总加起来,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之大之多。《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说:皈依三宝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足四事供养,乃至建七宝塔供养舍利的功德,尚不及皈依三宝所获得的功德之百分之一。“夫三宝者,千生难遇,万劫难逢,皈依者,福增..
恭迎东方净琉璃世界日光菩萨圣诞,祈愿世间遍洒光明
日光萨菩圣诞纪念日犹如日光遍照世间日光菩萨,梵名Su^rya-prabha,又作日曜菩萨、日光遍照菩萨。身呈赤红色,左掌安日轮,右手执蔓朱赤花。日光遍照菩萨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如来的左胁侍,与右胁侍月光菩萨分璧合辉,同为药师佛国中无量菩萨众的上首,依次第补佛位,悉能持药师..
阿弥陀佛代表智慧德相的大圆满
◎耳是对外面的,它的境界是音声,我们一般人耳都是向外,会被外面的境界影响,观音菩萨他用的是相反的,他闻自性,不向外面,就是不逐闻尘,闻尘就是音声,所以他回到头来,反闻自性,用这个方法,他得到禅定,从禅定里面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成佛了。◎阿弥陀佛代表智慧德相的大..
信愿法师:善导大师用二河白道喻来守护念佛人的信心(二十九)
【二河白道喻】善导大师用二河白道喻来守护念佛人的信心(二十九)《普贤行愿品》讲:「一念 心起,百万障门开」, 心起来的时候覆盖念佛之心,这就是燃烧的意思。当我们在起无明的时候,那份念佛心就消失了。所以师父鼓励大家,经常藉助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来降伏贪 烦恼。当你爱心生起..
信愿法师:无论在家在庵,行住坐卧,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二)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印光大师开示:无论在家在庵,行住坐卧,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二)如果参禅,你在吃饭的时候要参禅不容易,睡觉的时候参禅也不容易,穿衣的时候参禅也不容易,还有很多时候参禅也不容易。譬如持咒,你吃饭的时候持咒也不容易,因为咒语大部份,都比佛..
防护六根,断除淫欲
当年佛陀住世的时候,要求出家人防护六根,并示言若纵诸根名为放逸,若能摄护名不放逸。阿含经中也说:再没有什么东西比女人的色、声、香、触更能抓住一个比丘的心。何况还未曾受具足戒的行者呢?我们修学大乘的行人,似乎忘记了这一点,嘴里批判着邪淫,而眼还在看、耳还在听、鼻..
安徽三祖禅寺弥陀诞佛七暨三皈五戒法会
12月11日,安徽三祖禅寺第35届弥陀诞佛七第六天,举行传授三皈五戒法会。三祖禅寺两序大众迎请安徽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三祖禅寺住持宽容大和尚,担任三皈五戒本师。众善信在宽容大和尚的引领下,至诚皈依三宝,发愿受持五戒,坚固法身慧命,祈愿早证菩提。三祖禅寺上院祖师殿法会现..
《百业经》:(77)阿难尊者 佛入灭前 授记未来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 论》中曾有..
《百业经》:(78)能持子 愿力成熟 富家证果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 论》中曾有..
修心要讲德学佛要讲本
要随顺性德。性德是什么?本性德能,随顺就是随着它去做,只要你本性认为好的东西,只要你认为有良心有道德的善事,你就随着它去做,这就叫随顺性德。要去除偏执,去除偏执是什么意思呢?“我就是这么认为”、“我就不买账”、“这个事情我就是想不通”,偏了吧?执着了吧?再想不通的..
大安法师:不能打骂破戒的出家人
在家居士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宝法宝还完全依靠僧宝来传递,离开僧宝一切免谈。不知海外怎么样,大陆现在有的叫“二宝弟子”――就是皈依佛、皈依法、不皈依僧,在这个时代皈依二宝,最后你是一宝都没有,那你自己就成了一个活宝。所以对出家师父的恭敬心没有,你..
梦参老和尚:听到的佛法,转施给别人,这比你供养他好多财物,功德还要大
南无阿弥陀佛!愿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得自在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在。不是说皈依三宝,入了佛门,还在争闲气,还在争人我、争是非,这里不可以,那里不可以;要合掌时,挑剔这么合不对,那么合不对,合得正也不对,那个都不对。没什么含义,用..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我们再看第二个传承:这个禅净双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净土宗的理观,放进来的就是永明延寿大师——宋朝永明延寿大师,他作出《四料简》,我们先把它念一遍,再来解释。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六十六章)02
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六十六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六十六章动心禅天遥02第一步,‘止一切相’是初步修定,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制心一处’的止,这还是有为法、有心地。第二步,由有心地达到无心地,此心了不可得,禅宗祖师喜欢用了不可得这句话。如果眼睛闭著,心里空空洞洞,你说已经了..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九讲01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九讲大乘心为普济的根本01第八:觉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本经所讲的菩萨应觉悟的八事,第一觉说的是佛教世间观;从第二觉至第七觉说的是佛教人生观;最后的第八觉是本经的宗要,说明大乘心为..
南怀瑾:心经译文11
南怀瑾大师《心经译文》11【无苦集灭道。】苦、集、灭、道,称为四圣谛,谛即真实之意,四圣谛不是辟支佛道,是罗汉道,世尊三转十二行法轮,示二乘人四谛法门:一、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指众生的果报完全是苦的,生老病死再加上贫病交逼,是为苦苦,就是快乐也是无常,乐坏苦..
修行人怎样才能够辨别出来佛与魔
我在过去,大概说这话也有将近三十年了,遇到一个在家同修,他非常欢喜告诉我,他证阿罗汉果了。他当然不是骗我的,他是误会,自己以为证得阿罗汉果,很肯定告诉我,他证了阿罗汉。我也没法子,他是阿罗汉,我不是阿罗汉,我连须陀洹也比不上。到最后我就想起了,阿罗汉六通,我就..
生活的快乐从这里来的
「无量光,则横遍十虚」,十虚就是十方,十虚是十方的虚空,「故无 不照」。它这个光跟日月光不一样,日月光有障碍它就照不到,佛光它能透过,像X光一样,它没有障碍,任何物体它都能透过,哪有照不到的地方?一切众生如果没有执着、没有分别就得利益了。自己自性里面有般若智慧,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