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分享的是《佛说阿弥陀经》中提到的西方诸佛的大明佛。大明佛是西方诸佛中的七尊代表佛之一。如果说“光”是“体”性、是本体,那么“明”就是“相用”。1.略说体相用如果是说体的部分,那就是0的层面,是空的,是没有言说、文字、名相可得,是没有五欲、六尘可攀附的。在体..
烦恼
净土法门:念佛的人不能不修福
譬如我们《弥陀经》、《无量寿经》,这个里头有教、有理、有行、有果。“三辈往生”、“往生正因”这是行,本经第三十二到三十七品是行,那是持戒,里面这经文很长,细说五戒十善,是行经。也就是念佛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是什么样的心态,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必须要遵守的五戒十善,叫根..
佛陀最基础最重要的开示 仔细想想有没有道理!
佛(网络图)世间上每个宗教都强调自己所宣扬的教义是真理。所谓真理必须合乎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永恒如此等四个条件。佛教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合乎这四个条件的真理。因此,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
净土法门:万法统统是自性所变现的
一生当中学佛从哪里学起?从断烦恼、消业障。入门,你看看须陀洹,看看初信位的菩萨,等于说佛的小学一年级,他修什么?他断见思烦恼。先断见烦恼。见烦恼五大类,第一个身见,放下身见,这个身不是我,每个人都把身当作我,现在才搞清楚身不是我。身是什么?是我所变现的。我所变现..
净土法门:为假的东西来奔波劳碌,这就错了
现在人无论是老是少,是贫是富,是男是女,心里面就是物质享受、精神享受;精神享受不是圣贤,可以用物质享受来包括,精神还是没有离开物质。他们是不能吃苦的,是不愿意操劳的,这些现象愈来愈严重,因不好。批注里头说得好,《嘉祥疏》里头这一句话说得太好了,「以心财相积不舍..
真实的佛系人才到底什么样
最近,一个新的网络热词刷屏刷得禅风君头昏眼花,定睛一看,这个热词跟佛教还有点关系:佛系“佛系”这个网络热词兴起于青年群体中,表达的是一种所谓“一切随缘”的心态。禅风君给大家整理了网络上一些“佛系”例子:“佛系朋友圈”如果心情好,就在朋友圈里随手点赞。与其评论,..
常识:什么是“八识心王”
常识:什么是“八识心王”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
人间天:众生都是沉睡的菩萨
众生都是沉睡菩萨。一切有情众生都拥有如来藏性,都有这个圆满的自性,正是依靠如此才能成就为佛的,所以一切众生都堪成佛。就算堕落到最最深处的地狱众生,也有成佛的可能,只是这个历程的早、晚、快、慢、直、曲不同,所以一切众生本来都是没沉迷的圣者。为什么就迷失了?是因为..
心地不常扫不净 心镜不常擦不明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处不净地。”这“扫心地”的功夫来源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周利槃特迦鼻根圆通章》。经上所说扫地、扫厕所有种种的功用,依一般人的观念,那种不干净的地方,想避都来不及了,何况去扫它呢?况且还是件下贱的工作,..
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利息”很高!
一个人的财富,不是靠拼命赚钱就能得到,而是要靠福报也就是通常说的运气。如果没有供养、布施心,舍不得把东西拿出来,那你将来会得贫穷的果报。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三德六味,供佛及僧。..
净土法门:消业障的四大方法
有人问:由于过去没有闻法,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的业障,造下了很多的过错,那应该怎么办呢?我今天在这里就跟大家提几点意见。第一点要忏悔。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无知无明的时候,造下了种种的恶业,比如杀生,堕胎,骂人,埋怨人等等,这些都是不好的。忏悔,先明白到自己的过错。在我..
佛法堂奥无高下 不知次第不知妙
“法无高下,应机者妙”。佛陀说法,善于观机逗教,应病与药;佛陀敷设八万四千法门,然而“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一切佛法都是疗治众生身心疾病的良药,正如百川汇归大海,原同一味,只因众生根机有利、有钝,因此佛陀不得不开设权实之教,乃至有先后次第之别。例如将佛法分..
种下让自己活得顺心如意,安祥自在的善因
《地藏经》云:“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菩萨,及转读是经,但依地藏本愿经一事修行者。汝以本神力而拥护之,勿令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事,辄闻于耳,何况令受!非但汝独护是人故,亦有释梵眷属,诸天眷属,拥护是人。何故得如是圣贤拥护?皆由瞻礼地藏形像,及转读是本愿经故..
净土法门:能这样,你就会保持住不容易衰老、健康长寿
你要问我什么原因不容易衰老,告诉你,这个世间什么事情我都不知道,你们知事太多了,“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不认识人,也不知事,你就会保持住不容易衰老、健康长寿。最好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好好念佛,肯定往生。要放得下,放不下亏就吃大了。样样放得下,让你的心..
佛陀为什么也会“生老病死”?
佛陀(图源:网络)《阿含经》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有一天,阿难尊者来到佛陀的面前,向佛陀顶礼,以两手抚摸佛陀的双脚,并轻吻其上,这是印度人对圣者所表达的至高敬意。阿难尊者感叹地说:“唉!怎么会这样?佛陀的皮肤竟如此松弛老化,已大不如从前?”佛陀说:“没错,阿难。就像你..
佛菩萨真的会来到我们身边吗
与佛的加持相应,此时才会得到佛的加持问:想请问一下,我们每次向佛菩萨祈祷的时候,他们真的能来到我们的身边吗?慈诚罗珠堪布:首先才我们祈请佛,要感觉到佛的加持的存在,就需要我们与佛的加持相应,此时才会得到佛的加持。所谓的相应是什么呢?比如说物质相互之间的加持,物理..
堕胎的人如何放生
坠胎是很大的罪过,学佛的人都知道,但能补过还是好样的,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都不是圣人,应该说容许有过错的,贵在知错能改。换句话说,我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犯错,我是经常放生,但也没有素食,也知道不好就是一时也改不了,只有在平时多做善事,多放生,多积阴德,以减少自己的过..
佛陀十种名号别有深意
诸佛具足一切智慧、德行,无有差别,诚所谓“佛佛道同”,故有十种尊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于应化不同,各有别号,或取因言“弥勒佛”,或取果言“阿弥陀佛”,或取性言“毗卢遮那佛”,取相言“卢舍那佛”,取行言“释迦牟尼佛”,取愿言“阿閦佛”、药师佛,佛佛各异。然而诸佛..
净土法门:这样在家里修行高明,一家人有福气!
在家人无论是富贵、是贫贱,没有不造业的,天天在造业。业不干净,“染业”,不是“净业”。在家的菩萨修“净业”,真修行将来决定得生极乐世界。像念佛法门,在家,不必出家。虽然在家,家里面的一切生活随缘,心里头清净,样样随顺家庭、随顺社会大众,心里面一尘不染,心里头只..
人生的因果都是如此循环的
重复似乎是人生的某种本质,你越拼命想要摆脱这种无聊的重复,却越是循环往复,怎样也摆脱不了。人生的循环往复其实就好似佛家所说的因果。种什么样的因就结什么样的果,这些都是早已注定的,并非人力可以改变的。人生注定是重复的循环,即使过了很多时间,也不可能会逃脱这注定的..
佛教看婚姻的四个层次
俗语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男女的相亲、相爱,进而结为夫妻,成立家庭,负起了生儿育女、抚养教导之责,这是大部分人对生活的共同选择。有些夫妻十分幸运,彼此一见钟情,终身相爱,建立了美满幸福而温馨的家庭,不过亦有不少的夫妻,婚后才发觉彼此性格不合,时常争执,..
学佛人的三种不能诽谤、三种不能赞叹、三种不赞不谤
学佛人的三种不能诽谤、三种不能赞叹、三种不赞不谤,下面三颂是语言方面取舍的教言。先讲一个故事:《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不能到达有食物的水池。这时有只大鹤来到旁边,甲鱼求它帮助,大鹤就把它衔住飞过都邑。甲鱼一直不肯沉默,不断地问:“这..
佛教相信在劫难逃、在数难逃之说吗?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五逆──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僧、出佛身血;又如毁谤三宝、杀人越货、纵火决堤、强暴妇女等重大的犯罪行..
净土法门:如何度不信佛的父母
1 我们学了佛,有幸遇到修净土法门,我们依教奉行,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只有乐没有苦,只有自在没有忧愁。我们拿这个法门劝家人,他们听了不相信,不相信不奇怪,不相信我们也不要烦恼,为什么?他没有那么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2 我们要想帮他忙也帮不上,不但我们帮不上忙,一切..
三十七道品指的是什么
三十七道品指的是什么?三十七道品也称为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四圣谛中道谛的详细分解,总共有七类三十七项,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内容,也是帮助众生获得解脱与开悟的基础。这七类一是四念处,即身念处,念色身皆不净;受念处,念众生都是苦;心念处,念识心无常住;法念处,念诸法因缘生。..
戒律是对人生最好的保护
戒律是对人生最好的保护“能持”“能持”“能持”“能持”!我大声喊出这个神圣的承诺。此刻,秋风吹拨着经幡,在庄严雄伟的大殿前,上千营员和众多虔诚的信众长跪蒲团,整个西园上空都回旋着庄严肃穆的经诵,我们一起在上济下群法师的主持下行三皈五戒。这是我第三次皈依,之前两..
看看你都是如何在生活中把自己的福禄损掉的
警示您消掉福禄的行为,再告诉您快速积累福德、转变噩运福禄都是自己损掉的福禄都是自己损掉的——损耗福禄的日常行为:1杀生(杀生的危害可以看我其它的文章)杀生在一切行为中第一等折福份.买肉吃可以,但不可以买活物杀死做菜,活活煮死1命,削禄20善. 即使虫蚁也不能伤,教育子..
大福报是从哪里来?
我们仔细观察,社会上富贵之人,今天拥有都是前世所修的善因,可是一享受就不再修善。纵然他也做一些慈善福利事业,这都是一些小善。请问如何知道是小善?《了凡四训》有一个小故事,有位家境清苦的女子,身上仅有两文钱,拿来供养三宝,老和尚亲自为他人回向。以后她发达做了王妃..
都说善有善报,首先衡量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善良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学佛的人,都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却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小乘、大乘,显宗、密宗都有各自的善恶标准,其中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因为层次不同,所以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小乘里讲,因贪嗔痴所做的一切都是恶,在不贪心、不嗔恨、不..
净土法门:怎样最为快速而有效的转变命运?
问:这位是汕头陈居士他问的,他有两个问题。弟子学佛多年,功夫不得力,但自知寿命短,家人又不懂佛法,深怕临终有障碍。如果临命终时做不了主,免不了六道轮回。如果在无法改变寿命之下,弟子更希望能求生净土,现在弟子应该怎么做?又有何方法使我寿命未终前,最为快速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