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

第四篇 四无量心

第四篇四无量心壹四无量心的意义四无量心是指菩萨普济群生所应具备的四种精神──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以无量的与乐心、拔苦心、欢乐心和包涵心来广度一切有情。「无量」两个字,涵盖了「四心」的因、缘、果、德各种相状,具有下列殊胜的..

第五篇 回向

第五篇回向壹回向的意义与种类回向是佛教极为殊胜而独特的修行窍门,回向的道理就好象手持蜡炬引燃其它的蜡烛,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线不只不曾减弱,反而因为点亮其它的蜡烛,而使室内加倍通亮;回向好比将一粒种子再播种到田里,种子经由抽芽、开花,而结成累累的果实;珠宝散于遍..

第二篇 结集

第二篇结集壹媒介结集又称集法藏,有等诵、合诵、会诵的意思。结集的方法,是先聚集许多圣贤比丘,再从众圣贤比丘中推出精晓法、律的圣者,由上座发问,宣诵者就凭记忆回答诵出,经与会大众合营审定,确认是佛陀所说,才是佛法。这种经由合营审定,等于全体合营诵出的方法,即名为..

第三篇 六度四摄

第三篇六度四摄壹媒介佛法浩瀚无边,然则归纳起来总不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五乘佛法。此五乘佛法是依发心、目的与方法的不合而差别。人天乘是佛陀所施设的方便窍门,是世间法,不能了死活。声闻、缘觉乘虽然可以了脱死活,超出三界,然则只为自度,只能「拔一..

第一篇 忸捏懊悔

第一篇忸捏懊悔壹媒介前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没有过失固然可喜,然则有了过失能够勇改前非,更是难能宝贵,所谓不美无过,美其过而能改,就是这个意思。例如破戒,在佛教里并不是弗成原谅,只要能够心存忸捏,至诚懊悔,仍有更生的愿望。因为破戒是小我..

第二篇 发心立愿

第二篇发心立愿壹媒介我们做任何工作,一定要先制定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努力的偏向;有了偏向,干事才能著力。制定目标就是立志,在佛教称为发心立愿。贰何谓发心立愿发心立愿,是学佛的根本。发心,又称初发意、新发意、新发心、初心、发意等,是指发自心坎的意念。《华严经》说,..

佛祖度500年前的父亲 弗成思议的流传轮回

资料图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刻。有一次,佛陀在去祇陀园的路上碰到一位婆罗门白叟。这位白叟一见到佛陀,就不由自立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还朝着佛陀扑以前,想抱住佛陀。这时,旁边的比丘上前阻拦,不让他这么做。你们不要拦他,否则,他会急速吐血而死。佛陀比较丘们说。比丘..

以貌取人的忠诚学生 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以貌取人的忠诚学生,有眼不识文殊菩萨。(图片来源:资料图)慈悲的文殊菩萨,学生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学生开大聪明。迦罗越很想拥有像文殊菩萨一样的大聪明,所以,只要一到佛寺,就在身戴璎珞、骑着狮子、拿着聪明宝剑的文殊菩萨像前至诚顶礼,一心祈求文殊菩萨现身,为..

佛经故事:佛为比丘破前世情爱

佛为比丘破前世情爱(图片来源:资料图)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一位比丘出外讨饭乞食,碰见了他削发前的妻子。前妻一向思念已削发的丈夫,很自然的,当她碰着前夫比丘后,便想令其还俗,持续以前的夫妻生活。于是,前妻施展少妇的妩媚,以各类优美的姿态,挑逗、诱惑前夫。..

梵天问道

有一天,佛陀在祇园精舍说法,大梵天主从天而降,来到佛陀座前,向佛陀请法。梵天问:什么是最锐利的剑?什么是最剧烈的毒药?什么是最凶猛的火?什么是最阴郁的夜?佛陀答:恶口是最锐利的剑,贪欲是最剧烈的毒药,烦恼是最凶猛的火,无明是最阴郁的长夜。梵天问:什么人获益最大..

净土法门法语:想的是业障,果报就现前

1.你脑子里头有一个念头,念佛人怎么会有业障?怎么会有烦恼?不会。阿弥陀佛没有业障、没有烦恼,我的心里只有阿弥陀佛,所以心里头的烦恼业障全都没有了。你得要有这种想法,这个想法是健康的、是如法的。2.念佛人还想着我过去造多少罪业,过去生中,那你是愈想愈糟糕,佛都忘记..

净土法门法语:这一生不再错过念佛法门那才是真正值得庆贺

1一年又过去了!在佛门里面,我们每天都念警众偈,警策自己“是日已过,命亦随减”。2过一年,我们的寿命就少了一年,所以,这一般人年节这种庆贺,实在没有什么意思。诸位想想:寿命一天一天减少,一年一年减少,这有什么好庆贺?3毕竟还是佛陀有智慧,他老人家警惕我们,要把握..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为众生没有丝毫一念是为自己这叫学佛

1我们为什么学佛?为什么修行?一般人回答都是为自己,为自己求安乐。而世俗的人为什么学佛?为什么要拜佛?为什么到庙里烧香?求升官发财,求健康长寿,求佛菩萨保佑他平安,目的在此地。2全是为个人、为家庭,坚固的我执一丝毫都没有化解,念念增长执着,念念增长分别,所以他所..

净土法门法语:我心地清净法喜充满比富有的人快乐多了

1学佛现前的利益,身心健康,万事如意。人生第一幸福就是身心健康,生活愉快,没有忧虑,没有烦恼。世间人一心追求名利,患得患失,所以他苦。2我们学佛的人有愿无求,我有很大的愿,我愿得一心,我愿生净土,但是我不求,我老老实实地念佛,功夫到了自然就成就了,所以我很快乐。..

净土法门法语:希望他长住在此地教化一方

1我们请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到这一方来主持教化,请他来讲经弘法,这对于这一方风俗习惯有正面的影响、有真实的利益,一切好处、善事没有比这个更善的了。2现在大家懂得一点慈善救济,那是救急,没有办法救贫。请法师大德来讲经说法,这是救贫。我们在道德上的贫穷、在智慧上的贫穷..

净土法门法语:父母不信佛怎么办?

我们学了佛,有幸遇到修净土法门,我们依教奉行,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只有乐没有苦,只有自在没有忧愁。我们拿这个法门劝家人,他们听了不相信,不相信不奇怪,不相信我们也不要烦恼,为什么?他没有那么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要想帮他忙也帮不上,不但我们帮不上忙,一切诸佛..

净土法门法语:供佛像须知

有同学来问我,家里供的佛像、菩萨像,摆的位置,有人来跟他讲,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到底怎么办?这是魔来扰乱。他让你起分别,让你起执着,让你起烦恼,所以决定不能听。佛像供在家里面要供在什么地方?如果你家里面的房子很多,应当要空出一间做佛堂,供养佛;如果房间不多..

根治烦恼的妙药是什么?

根治烦恼的妙药是什么?三心弗成得,是对治烦恼的妙药。凡夫众生老是活在以前心、现在心和未来心里面,所以成天都是胡思乱想、倒置妄想、自寻烦恼。就像李清照所说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上心头的是什么?以前心。很多人都邑像她一样活在以前心里面,所以就烦恼苦..

禅宗的心灵之道

在道家和儒家之后,中国历史又产生了以慧能的《坛经》为代表的禅宗聪明。禅宗作为佛教,不仅持续了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惟,而且甚至将自己的泉源直接追溯到佛祖释迦牟尼那里。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沉默。唯迦叶尊者破颜为笑。世尊曰:吾有处死眼藏、涅磐妙心、..

“禅净合一”也很好

问:请问法师对禅净合一有什么看法?济群法师:禅净合一也很好,永明延寿禅师就曾说过:有禅有净土,如同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为什么这样说呢?禅是纯粹依靠自己的力量--自觉自立、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所谓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前人行处行。然则,完全依靠自力来修学..

因地见“性”,成佛“正因”

修行的次序递次:悟道、见道、入道与修道!一、悟,见,入道,就是明心见性。悟、见、入、三,悟也罢,见也罢,入也罢,均属顿门!即:顿悟,顿见,顿入,都是顿然一会儿,就在当下。如人在野外,先闭眼良久,忽然睁眼,此人则顿见: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森林泉池,虚空白云,一切..

参禅人士须不时防备的禅病

参禅之士知道了用功方法之外,尚须不时防备禅病,以防走错了路头。这里所说的禅病,主如果指在修行过程中所有障碍修行的邪知邪见、虚妄执着和不准确的用功方法。禅病的具体表现虽然千差万别,但根本的病因却不外如下几种――一是远离中道,落入二边。这是导致禅病的最主要的原因,..

学佛一法,亦易亦难

学佛一法,亦易亦难。从言教上解悟,此理甚为轻易,所谓言下顿悟。如用功适合,即亲见到自己本来面貌,亦不为难。但要获得真实受用,不为一切境界所转,随时随地自己作得主张,能够解脱安闲,冒昧颠沛都能如是,那就非年久月深、无明烦恼断尽、习惯缺点扫清弗成。由事上考验,确实..

若何理解“明心见性”?

问:若何理解明心见性?济群法师:明心见性,其实是超越了我们熟悉和理解的一个层面。也就是说,不应以我们惯例的熟悉和思维去理解,可以举个禅宗的故事来说明这个事理。六祖慧能在五祖那里求法之后,就离开了。五祖的学生中有个慧明,是将军出身,认为六祖照样个在家人,怎么就把..

即使情况很乱,心照样活在安宁中

轻躁难持,唯欲是从;制意为善,自调则宁。――《法句经心意品》若为当前社会把脉,轻率浮躁是一般人的通病,它们所衍生出来的行为,真的是唯欲是从,一切向欲望看齐。《法句经》提出了制意为善,自调则宁的对治方法。对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人,都是一帖很有效的清凉剂。佛法重视..

理须顿悟、事要渐修

有人认为神秀大师的不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及六祖本来无一物高超,于是把不时勤拂拭疏忽了。谁知不时勤拂拭乃检查功夫。初发心人,不时检查自己思惟行为上的尘埃,很有需要。再进一步,尘埃拂去了,变为肥料,六根六尘成妙用,你说好不好?世人总以为自己样样都对,其实不然,..

“自悟修行”之道!

我们对于世间的常识、财富、爱情等等,老是期望别人能教导我们、成全我们、爱护我们,甚至于觉悟成佛都愿望别人协助。但就禅宗而言,世间上的一切工作,求人不如求己,凡事靠自己才是根本可行之道。以前,有人问禅师:如何才能开悟?禅师回答:我现在没有时间说明,我要去吃饭了。..

“禅”对现代人的重要性

因为社会型态的转变,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压力与恐惧,导致身心失调――情绪不稳定、忧郁、躁郁、过火、多疑,令家庭、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是以人心须要有安定的力量。什么力量能够令人心安定呢?禅的清净聪明力。禅修可以让现代人做好情绪治理,走向光明的大道。什么是禅?禅者,佛..

为何现代人参禅看话头的多,悟道的却少?

为什么现代的人看话头的多,而悟道的人没有几个呢?这个因为现代的人根器不及前人;亦由学者对参禅看话头的理路,多是没有摸清。有的人东参西访,南奔北走,结果闹到老,对一个话头还没有弄明白,不知什么是话头,若何才算看话头,平生老是执著言句名相,在话尾上用心。看念佛是谁..

半合清风半合云

有这么一首令人耳目一新的禅诗:秦不耕兮汉不耘,镢头边事杳无闻。年来也有收成望,半合清风半合云。有这么一块田地,历朝历代都不去耕种,镢优等农具更是没有应用过。岁尾竟然也有丰收,竟然照样大丰收半合清风半合云。这是多么壮阔的气象,多么晴明的心地,多么潇洒的姿态,多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