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

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你的工作环境也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

宣化上人:我们修道人一定要发的愿

三世诸佛都发无量的愿,我们修道人。一定要发愿,发愿成佛,就成佛。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在最初成佛的时候,三叹奇哉: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你看!佛说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不是像其他宗教说:“只有我是真的,你们都是假的。”佛..

净土法门:其自然就是最健康的、最的

身见,不要老把身看得这么重,因为「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愈看得重,麻烦就愈大。为什么?你在这上用的心多,执着多、分别多、起心动念多,这不叫找麻烦吗?佛教导我们不要执着,也不是叫你故意去糟蹋它,那也错了,一切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最健康的、最圆满的。怎么叫顺其自然?..

仁清法师:不定种姓和决定种是什么意思

我原来讲过种姓,就是佛教的种姓,种姓有两大类:一种是决定种姓,一种是不定种姓。决定种姓是什么,我从发心一直到成佛,发的是出离心基础上的菩提心,一直在修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会遇到违缘了,遇到障碍,也会遇到不顺的时候,也会生烦恼也会发火,但是从来没失菩提心,直至..

宣化上人:念《心经》可破除三障,报障、业障、烦恼障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做什么呢?它可以破除三障。所以“破除三障”就是它的力用。三障是什么呢?第一就是报障,第二就是业障,第三就是烦恼障。一、报障。报障又分正报和依报。怎么叫正报?怎么叫依报?正报就是正当来受报的,也就是我们这个身体。依报就是依靠这个来生活而受报,..

净界法师:为什么那么多念佛修行人前功尽弃?

学习,佛法的专有名词叫作熏习。它不是一次完成,它是不断地把这个法义在心中就像沉香在熏衣服,一次一次地熏习,不断思惟观察,用这个无常的道理在心中不断地熏习。诸位!佛法的道理绝对不是说你学佛以后把门一关,双腿一盘,两个眼睛一闭一直念佛,你就能够想出“诸行无常、诸法..

海涛法师:守八关斋戒一天,最重的业都可以断除掉!

「以身业齐则无秽恶」:今天守八关斋戒,各位千万不要杀生、偷盗,不要有男女的淫欲爱染等等。「口业齐则无诸过失」:今天守八关斋戒,不要骗人、不要骂人、不要背后讲别人是非、不要随便聊天,今天的嘴巴,念佛、诵经、持咒、劝人学佛,口业清。「心业齐则无烦恼诸漏业因」:平常..

净土法门:眷属在阳世祭祀,他是否知道?

问:人死投鬼胎,是否和世人一样慢慢长大?眷属在阳世祭祀,他是否知道?他的灵魂还能来吗?答: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都相信,特别是学佛的同修几乎都能肯定。人死了之后不一定作鬼,六道轮回中鬼是六道之一,但是人死了之后作鬼的成分多,这是事实。这是什么原因?佛经里面告诉我们:..

信愿法师:智者大师「净土第一疑」之设疑作答(二)

【净土十疑论】智者大师「净土第一疑」之设疑作答(二)继续看下面:【经过无量劫,从地狱出来,受贫贱之身。若没遇到善知识又再堕地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智者大师这一解答,这段话的开示很好。我们来看我..

达真堪布:冤冤相报何时了,佛门告诉你现在就了

有些人在家里过得很舒服,谁都不敢惹,自己也觉得好像成了菩萨一样。其实这不是什么好事,有人惹你才好呢。以前喇荣有一个老喇嘛,他带了一个小喇嘛。那个小喇嘛很淘气,经常不听话,老喇嘛天天为他操心,有时候也打他。一个堪布跟老喇嘛说,你一个人好好修行多好啊,别管他了。那..

梦参长老:开悟到成佛,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所以称开悟的禅宗大德“成佛了”是错误的。开悟并没有成佛,明心见性之后还需要学习。如果不识文字就从文字学起。例如,六祖大师虽然做到了明心见性,但因为不识字所以读经要由别人代读。由此也可见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圣严法师:佛法还能用科学观点解释?

所谓科学,不外是用分析、归纳的推理方式来观察、解释自然的现象,从理论而言,是属于逻辑的范围;从实用而言,是有系统的组织。能够言之成理,属于逻辑的科学,能有实际的功用,则是经验的科学。不过,逻辑的理论科学不一定能够发展成为实用科学,虽然它是实用科学的基础,却必须..

星云大师:人类有可能防止天灾的发生吗

问:前面提到,「环保」也是现代社会问题之一,现在举世经常发生天灾人祸,都引起世界的关注,纷纷加入救灾行列。请问大师,发生这种世界性的大灾难,是否乃人类的共业所造成?自信「人定胜天」的人类有办法防止这类天灾的发生吗?答:佛教讲,「苦」是人生的实相,所谓:「天堂地狱..

皆仁法师:什么是菩萨的大悲和大喜?

我们都常说菩萨是大慈大悲的,那你又是否知道什么是菩萨的大悲和大喜呢?在《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中曾经这么说道:什么是菩萨的大悲呢?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见到众生苦恼而没有归依处的时候,菩萨就会为了救护众生而发菩提心,并且精勤修学正法,并且为众生广为宣说。对于那些悭贪者..

冤冤相报何时了,佛门告诉你现在就了

有些人在家里过得很舒服,谁都不敢惹,自己也觉得好像成了菩萨一样。其实这不是什么好事,有人惹你才好呢。以前喇荣有一个老喇嘛,他带了一个小喇嘛。那个小喇嘛很淘气,经常不听话,老喇嘛天天为他操心,有时候也打他。一个堪布跟老喇嘛说,你一个人好好修行多好啊,别管他了。那..

梦参长老:开悟到成佛,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所以称开悟的禅宗大德“成佛了”是错误的。开悟并没有成佛,明心见性之后还需要学习。如果不识文字就从文字学起。例如,六祖大师虽然做到了明心见性,但因为不识字所以读经要由别人代读。由此也可见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印光大师:做错事知道惭愧但还是老样子?

印光大师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弘一大师(李叔同)赞曰:“大德如印光法师者,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太虚大师赞言:“亲其教览其文者,辄感激威德力之强,默估折服,易估崇仰,为莲宗十三祖,询获其当也。”让我们追随印祖的足迹,亲聆印祖的教诲――“真信切愿,老实念佛”。金益平..

皆仁法师:什么是菩萨的大悲和大喜?

皆仁法师我们都常说菩萨是大慈大悲的,那你又是否知道什么是菩萨的大悲和大喜呢?在《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中曾经这么说道:什么是菩萨的大悲呢?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见到众生苦恼而没有归依处的时候,菩萨就会为了救护众生而发菩提心,并且精勤修学正法,并且为众生广为宣说。对于那..

如瑞法师:认准西方那朵莲

一句弥陀坚固大愿行愿相资目标不远常说吃东西香不香只有自己知道,喝水冷暖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念佛,只有你自己念起来了,你才知道这句阿弥陀佛有没有加持力。一个打铁的人,打一辈子铁不知道修行,碰到老和尚告诉他:“黄打铁,天天打铁,为什么不随着打铁声来念佛呢?”实际在生..

如瑞法师:人身难得

大磬响起觉醒在即五浊恶世速速出离来参加念佛,昨天我们说了,从一进念佛堂就模拟着我们在通往极乐世界的路上,从寻觅佛陀,到找到通向西方极乐世界的光明大道。我们想一想,在世间三苦、八苦、无量诸苦,归纳回来就是心恼身苦。孟子说,有这个身体就有苦。有这个身体,就有老病死..

嘎玛仁波切:给孩子再多钱财、再多呵护,都不如多教会他一些面对生命的方式方法

对小孩子多一点道德培养很重要,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的孩子,将来面对社会、面对挫折、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会有很强的抵抗力。因此可以把佛教的一些思想、因果观念、轮回观念告诉他,使他从小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学会运用佛法处理人际关系。如果只教孩子怎..

嘎玛仁波切:心量太小,就会觉得别人处处都在针对自己

对于“我执”,印度的寂天大师概括为“在乎者,多伤害”,非常贴切。如果一个人太过在乎每一个细节,那么任何人的一举一动或每一句话,都会觉得是在针对自己。现代生活,每天都需要接触很多的人和事,过多的“在乎”,只会让自己感觉永远都在受伤害,总觉得大家都对自己不好,伤害..

一念弥陀,头顶放光

明朝万历年间的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祖。莲池大师还没出家的时候,是姓沈,在家时就有学佛、念佛。有一日,他的隔壁有一老人过世,他的子孙为他牵亡。牵亡的时候,仙婆替亡者说话,他觉得很稀奇。莲池大师还没出家的时候叫沈居士,他也去听那个人替亡者说话。他站在旁边,后来想..

净土法门:如何变得慈悲智慧

我们现在生活所拥有的各种物质,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无论是住的房子、吃的食物、用的交通工具、身上穿的衣服,还是我们所居住的环境,都称得上是物质现代化。有时我们会感受到现在的生活,就像二千多年前佛陀所说一样,人有天眼通(打开电视或上网,就能看到世界各地的新闻)、天耳通..

净土法门:怎样才能跟佛的距离愈来愈近

为什么人跟事那么复杂?无量因缘,不是单纯的。他说,无量因缘里头总有个最重要的,第一个因缘是什么,佛为我们说出来了。佛法界,成佛了,第一个因缘就是平等。这平从哪来的?平从和来的,和平。所以佛教给我们修六和敬,真正常常把六和放在心上的人,这个人跟佛距离愈来愈近。和它..

海涛法师:菩萨生命的本质就是为实现誓愿

菩萨行愿◎菩萨生命的本质就是为实现誓愿。◎大乘菩萨乃是为救世大愿而现身的。如观世音菩萨立大誓愿‘一切众生中即使一人为苦痛所烦恼,彼即永远不住安乐世界。’如此,以誓愿为本体,为誓愿而生,为誓愿而活,以完成誓愿为使命,这就是大乘菩萨。◎由救度众生誓愿而生的慈念,便..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244)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总之何处行何事,当察自心和相状,恒以正知及正念,修利他是佛子行。现在很多学佛的人,表面上行持善法(印佛经,放生,到外面去布施,供养),认为这样发心就是修行,肯定我会..

仁清法师:他有德誉不赞扬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四十四他有德誉不赞扬《集颂》:“嫌恨有德不赞扬,有誉不称赞善言。如是一切染违犯,懈怠放逸犯非染。性好少欲护彼心,有病无力调伏彼。由赞杂染生骄举,功德不实恶外道。待他言论等究竟,不显扬等皆无犯。”心怀嫉妒,意不随喜,对于他人确实有功德,有贡献者,..

印光大师:戒杀放生文

‘原夫水陆众生一念心性,直下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但以宿恶业力,障蔽妙明,不能显现,沦为异类。’‘良以我与一切众生,皆在轮回之中。从其始来辗转相生,辗转相杀。彼固各各皆为我之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我亦各各皆为彼之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我今幸承宿世福善,生于人道。固宜..

宣化上人:生气就是自己给自己上刑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常对你们说:“善人不怨人,怨人的人就是恶人”,你尽怨人,怨天尤人,这是恶人。“富人不占便宜”,真正富的人,有钱的人,不会尽想占人家的小便宜,不会一举一动都想要自己得到利益。想要占便宜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是穷人。穷人他尽贪图小利,占人家小便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