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所有一切外在的金钱与名利等,都无法带来任何究竟的快乐。苦集灭道,要调伏自己的内心,所有痛苦的根源都来自于“我”所累积的业力,这叫“集”。不管是善也好,恶也好,不是别人造就给你的,就像你的数据库里放了什么东西,不是别人放进去的,是你自己..
烦恼
五蕴皆空,肯定量子不存在
《涅 经》上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诸行无常,行是行动,起心动念是意的行动,或者我们讲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身体动作是身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无常的。为什么?是生灭法。就像弥勒菩萨所讲的,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生灭灭已,这一千六百兆的生灭..
大安法师:贪、 、痴、慢、疑如何对治这些烦恼呢?
在念佛的过程当中伴随着烦恼习气,这是正常现象。所述越念佛烦恼妄念越多很正常,不念佛时烦恼妄念也很多,只是未能察觉而已。通过念佛才知道有这么多的烦恼妄念,这是用功初步得力的表现。如何对治这些烦恼呢?首先得分析自己哪方面的烦恼最重,擒贼先擒王,对准最重的烦恼加以对..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这个特点是适合一切人去修行的
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的这个特点是适合一切人去修行的。不需要说你非得要出家不可,你非得要一天有很长时间的修行不可。它只要你“具足信愿”,每天哪怕你念十声,阿弥陀佛临命终时都会来接引,令我们带业往生。这是这个世界上最便宜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叫用力少,但是收效极大..
整个精神集中十分钟都做不到,妄念太多了
把心专注,专注到其他念头都没有。其他念头都没有是什么现象?别人说话你听不到,外面境界的东西你也看不到,为什么?心不在焉,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这就是你的精神完全集中专注在一点。真能专注到这个程度,古人通常讲一百天,三个月的时间,开悟。三个月不开悟,六个月,六个月不..
常常这样想,想久了,真放下了
佛告诉我们,佛菩萨他觉悟了,他依智慧,依智慧起作用,他不是依感情,那就是妙用。下面一种说法,他说:【又不坏假名而常度众生。故曰随缘。了知众生性空实无度者。名为妙用。】这是真正见性了,不见性没有到这个境界,就像我们前面讲的这三大段,一体、二用、三遍,确实明了宇宙..
慈悲有四种
佛在经教里告诉我们,慈悲有四种。从凡夫来讲,凡夫有没有慈悲?有,叫「爱缘慈悲」,父母对他的儿女慈悲,这是爱缘慈悲。父母爱子女是真的,子女爱父母也是真的,在什么时候?现在看起来应该三岁以下差不多。三岁以下,一岁到三岁,爱父母是真的,再大一点就变了,慢慢就变质,变到..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改变自己从内心开始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547你们要明白,我们努力认真地学习佛法,不是让我们失去外面的这些东西。外面的这些东西不论我们需要还是不需要,不会影响我们,而我们内心当中的原来的这些烦恼、分别心、嫉妒心、攀比心、傲慢心……这些慢慢地去掉了,那就OK了,你天天睡在那里不做功课也..
戒淫利器《楞严咒》,让31岁的我,彻底摆脱邪淫
我今年31岁,未婚,男。从小到大,自我感觉邪淫习气较盛,手淫、意淫、看黄色光碟书刊、嫖娼都有过。去年皈依佛门,成为一名在家居士。吃素,不碰邪淫之事。半年多来几乎没有邪淫之事发生,甚至几乎没有邪淫之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念慢慢涣散,特别是前段时间,发觉自己的邪淫..
仁清法师:于求财物不给施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四十一于求财物不给施《集颂》:“正来希求饮食等,资生众具现有物。嫌恚不给染违犯,懈惰不给犯非染。无违犯者无可施,彼所希求物不宜。多方调伏说如前,王制不宜护王心。若护僧制大众心,不作惠施皆无犯。”这条主要讲:有人“于求财物”时,不应该“不给施”。..
信愿法师:释迦如来告身子即是普告苦众生(三)
【法事赞摘要】善导大师开示:释迦如来告身子即是普告苦众生(三)小乘行者果位最圆满的就是阿罗汉,大乘的行者果位最圆满的就是佛。小乘的阿罗汉智慧第一是舍利弗,大乘菩萨智慧第一是文殊师利菩萨。所以《阿弥陀经》小乘的阿罗汉,大乘的菩萨第一,都举出智慧第一的代表。阿罗汉智..
宏圆法师:涅 的几种解释
涅 有很多种解释,我们简单的介绍两种。《金光明经》中讲三涅 :性净涅 、圆净涅 和方便净涅 。性净涅 ,这是从理上来说,自性清净,不生不灭,一切众生跟佛无二无别,这是法身德;圆净涅 ,这是从修上来说,智极名圆,惑尽名净。虽然众生的佛性与佛无二无别,但是如果不修,烦恼不会断尽..
世界上最傻的事,就是生气,莫生气,人生的另一个境界
世界上最傻的事,就是生气!生气,是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生气,是为别人的错买单;生气,是最伤身体的行为。人生中,处处皆是“气",事事都有“气”。没有“气”的人生,那不是生活,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学着莫生气,就是人生的另一个境界。有时候你生气、愤怒、伤心,其实只..
恭迎月光菩萨圣诞,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
恭迎月光菩萨圣诞~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在汉传佛教中这天,恭逢月光菩萨圣诞。中秋佳节,礼拜月光菩萨,功德甚多。南无月光遍照菩萨资料一:中秋节――月饼要和“月光菩萨”一起吃才有意义!中秋佳节,礼拜月光菩萨,功德甚多。南无月光遍照菩萨月光菩萨(梵名:Candra-p..
什么是「普贤行」
壬二、普贤观耳识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普贤菩萨,这个普贤是什么意思?体性周遍叫普,随缘成德谓之贤。所以他等于是称性起修,依止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发动的整个功德,是..
福报太少障道,太多也障道
当我们在念想极乐世界的功德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成三块:一个是安乐道,一个是解脱道,一个是菩提道。当然,安乐道,从我们凡夫的角度是最急迫也最关切的。我们到那个地方去,是痛苦还是快乐?是快乐多一点还是痛苦多一点?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我们今天选择在娑婆世界行菩萨..
这两种若离了,你的生死就了了
在意业当中,贪欲是最重的。贪欲,欲就是爱好。爱好,爱好什么?就是有情的情感。我们有情一类众生情感之中,以这个六尘境界,外面六尘境界相应,而求之不舍。因为顺我们感情的一些境界相,我们贪之不舍;遇到违逆的呢,那远离,不想得到。但是世间事,往往的是,你想求得不到,你..
达真堪布:谁的人生不痛苦
我们始终摆脱不了烦恼和痛苦,目前我们所能感觉到的还只是一些粗大的痛苦和烦恼,而对那些细微的根本觉察不到!无始劫来,我们在六道轮回中遭受了无穷无尽的痛苦,现在已经麻木了。如同烧热地狱的众生被狱卒拿着炽热的铁锤击打头部,昏迷过去时是他们最幸福轻松的时刻。因为他们平..
曾文杰:心心之火27
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表妄心,..
黄念祖:一句佛号,六度具足
汝等广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皆积德众善,无毫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下面,所以世尊对于大家,那是慈悲极了,一度一度地开导。底下再进一步劝说呀,勉励大家..
戒淫得福、好色近祸
相信对自己的生活有着较为精细感悟的人,都会慢慢地体会到贪好美色的恶果和戒色清净的善果。关于性的事情,是古往今来人类所共同所面对,就好像你生而拥有这副躯体,那么自然便会在不断发育中拥有对性的认知和体验。然而,色字头上一把刀,凡事均需要讲求一个度。关于性方面的度,..
海涛法师:佛遍知一切
海涛法师开示:大家要往生之前,南无阿弥陀佛,别人在受苦生病,南无阿弥陀佛,佛就来加持他,只是我们凡夫的眼睛看不见。各位,儿子叫妈妈,妈妈会不会来啊,保证来。而且佛经说了,你这一辈子念过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现在你几岁,什么时候出生,叫什么名字,在哪里,佛遍知一切,..
《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天王护国品(释三十四)
我们去弘扬这部经文利益众生,那么我们就是和佛陀在做同一件事。佛陀利益众生和我们普通人利益众生,都是一样的,都是利益众生,最后所有这一切众生都会因为佛陀的利益而成佛,也会因为我们弘扬佛法利益到他们而成佛。所以说我们与佛是不是无二无别?本质上无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天王护国品(释三十一)
这里天王们向佛陀殷勤发愿,如果有四众,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种修行的人念这部经,我们一定会好好保护他们,为他们消除他们所有的烦恼,令他们安乐获得幸福才是啊。所以啊,不管是国土里面的哪个地方,城市里面啦,还是山上或者是野外的,任何念这部经的地方,四大..
万恶淫为首,邪淫重的人要多放生来忏悔业障
万恶淫为首,邪淫是很严重的恶业,必须要有强大的善业去对抗去遮止,而放生就是极大极强的善业。若犯极重邪淫者,没有忏悔心,没有强大的善业遮止,一般寿命不会长,余生也生活在极度痛苦中。就像虎和狮才能互相冲击。若鼠和狮对抗,实力悬殊根本无力获胜。所以犯了重邪淫的人,必..
大安法师:今生怎么能出这个爱欲之海,截断生死之流呢?
问: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答:我们要发一种心,今生得人身,闻到佛法,走上了一条解脱道路,就得要有壮士断腕的那种勇猛,一定要截断无量劫以来生死轮回的湍流、急流,要给它截断。这生死轮回之流是我们的业力的果报,它主要来自于我们的爱欲,是轮回之本。我们难以成就,就是..
大安法师:积攒往生极乐净土的资粮
为什么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中把布施放在首位呢?因为布施是修福的第一大科目。我们凡夫众生与生俱来有两种烦恼,就是悭、贪。悭就是悭吝,自己有的东西不愿意给别人;贪就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想占为己有。如果他给别人一块钱,就觉得心里难受;从别人那里得到..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二章)02
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二章空中好翻身02佛道非由作、任、止、灭而得又所言放旷任缘者,于圆觉中犹是四病之数。上一段是永是[明寿]禅师引用《楞严经》中佛与阿难的论辩,批评宋代初期,一般认为一切无著的境界就是禅的错误观念。其次,认为‘放旷任缘’,一切逍遥自在蛮不在乎就是道..
梦参长老:如何修行佛法?
大家好,我是三生居士,在学佛供灯修行近十年中,发现很多人对佛教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因此特意收集了佛门中一些高僧大德的文章,并集结成册,名为《高僧百解》,希望大家多做传播,以期解开更多人心中的疑惑,南无阿弥陀佛。以下内容,为梦参长老开示:一、如何拜佛?礼拜时要注意..
这十种善事,坚持去做,福报必来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常讲随缘行善,那什么样的事才是善事呢?说起来就很多了,但总体上讲,只要是发心利益他人的事,就是善事。《了凡四训》上列举了十大类,都是真实利益众生的善事,最能积阴德,只要坚持去做,一定会有好报。一,与人为善。就是凡事要..